張 勇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
淺談體育教育專業(yè)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的必要性分析
張 勇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
田徑運動包括人的生存和生存所必需的步行、奔跑、跳躍和投擲等基本技能。它能全面發(fā)展各種體育素質,是其他體育運動的基礎。為了提高我國中小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興趣,國際田聯(lián)地區(qū)發(fā)展中心·北京引進了國際田聯(lián)少兒趣味田徑項目。由于缺乏專業(yè)的師資力量,國際田聯(lián)少兒田徑項目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是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搖籃,在高校體育教育開設國際田聯(lián)少兒趣味田徑課程,有利于為該項目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少兒田徑;趣味田徑;體育教育專業(yè)
前言
隨著體育院校的不斷進行課程改革,新出臺的課程標準對高校體育教育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田徑運動是運動之母,但其教學內容陳舊、單調,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至于田徑課受到了極大的冷落,發(fā)展前景黯淡。因此,在體育院校專業(yè)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增強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吸引力;也為今后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盡快適應中小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
(一)少兒趣味田徑概念
“少兒趣味田徑”最早起源于德國,其英文名稱為“fun in athletics",少兒趣味田徑主要是根據(jù)兒童少年(8-13歲)的身心特點所設計的一種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田徑活動形式,并且國際田聯(lián)設計了與之相適宜的成套運動器械。
該項目包括三個活動組:跑步、跳躍和投擲活動組。其服務于8-13歲的少年兒童,并根據(jù)年齡設有三個組別:分別為8-9歲、10-11歲和12-13歲。針對每個年齡組少年兒童的身心發(fā)育特點,有針對性安排“少兒田徑項目”。該概念已被國內的許多學者所認可,但是筆者認為國際田聯(lián)少兒趣味田徑概念中應提出此項目的安全性[1]。
國際田聯(lián)少兒趣味田徑是國際田徑聯(lián)合會根據(jù)少年兒童的身心特點而設計的具有安全性、趣味性的田徑活動形式,其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徑的基本運動手段在任何運動場地均可進行練習,運用體育游戲特點的活動形式使學生在健康、教育、自我成就各方面受益,以成為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為目的的田徑項目。
(二)少兒趣味田徑的特點
研究表明,少兒趣味田徑具有很多有益身心的功能。包括提高身體素質、娛樂人的身心素質、幫助運動參與者、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除此以外,在筆者看來少兒趣味田徑項目中最主要的是:活動內容的趣味性和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性。
1.活動內容的趣味性。趣味性是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最主要的特點。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游戲化的手段充分滿足了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和積極上進的心理要求。同時集趣味性、教育性和競爭性于一身,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引導、激發(fā)少年兒童的運動興趣,使他們樂在其中,積極主動地參加到運動中來。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參與者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他們可以自由表現(xiàn),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動過程的樂趣上,身心自然放松。
2.場地和器材的隨意性和安全性。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對場地和器材沒有特定的要求,學校的場地均可適用于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開展,有足夠且平坦的活動空間就可以。器材的選擇與制作以安全為基礎,在器材的重量、形狀、顏色和材質上適合少年兒童使用,基本是塑料、飽沫、紙和木棒制成,既可保證安全,又可對少年兒童有較大的吸引力。
(一)與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相適應。隨著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名稱改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可見國家對青少年的健康重視程度。而目前我國中小學田徑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學內容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器材標誰化、成人化;田徑教學內容陳舊、單調,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田徑項目競技化嚴重,容易導致早期專項化,不利于均衡發(fā)展;考核方法、教學評價基本上都采用嚴厲的競賽規(guī)則,難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學生學習田徑的興趣,導致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持續(xù)下滑[2]。所以在體育教育專業(yè)開展少兒趣味田徑課程,有利于與中小學正在廣泛試行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銜接,為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盡快適應中小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田徑教學趣味性的融入,首先應該改變的就是教學觀念,只有在觀念上改變了,才能有效地進行實施。在傳統(tǒng)田徑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按照傳統(tǒng)的競賽和測試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的,在測試之后就是簡單地對成績進行統(tǒng)計記錄,并沒有采取措施解決教學過程或測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對田徑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改革原有教育教學方法,增加新的教學內容,才能更好的適應田徑課程改革的需要[3]。少兒田徑課程是一套豐富的教學新理念、新方法,根據(jù)少兒年齡的特點劃分為不同階段,實施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并且具有較高的趣味性和身體素質培養(yǎng)的目的性。少兒趣味田徑帶來的不僅是一種新方法,也帶來傳統(tǒng)田徑課程改革新面貌、新景象。
(三)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新頒布的體育教育專業(yè)“課程方案”中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能力和復合型體育教育人才作為培養(yǎng)目標之一,突破長期以來體育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局限在“學校體育教育”的狹小范圍。目前,少兒趣味田徑已經(jīng)在我國部分中小學開展了實驗課程,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那么體育院校通過在田徑課程中開展少兒趣味田徑,培養(yǎng)少兒趣味田徑課程的指導員,就是讓這些指導員把新的知識帶到各個中小學中去。因此,少兒趣味田徑教學內容與體育院校田徑課程培養(yǎng)人才類型相一致的;在體育教育專業(yè)開設少兒趣味田徑課程也有利于實現(xiàn)“專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轉變[4]。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體育教育專業(yè)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項目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目前國際田聯(lián)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廣這項運動,在國內全面推廣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已得到國內教育和體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同。但是,作為一個新發(fā)展的體育項目,盡管它隸屬于具有古老歷史的田徑運動,但它畢竟與傳統(tǒng)的母體項目有著諸多不同。因此,盡快發(fā)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仍需各方積極努力,任務依然繁重。
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要有少兒趣味田徑專業(yè)的師資力量來進行此方面的培訓,其次學校和政府部分要大力支持少兒趣味田徑課程的開展,最后要加強對相關教材的出版,讓少兒趣味田徑有統(tǒng)一的理論體系和完善的評價標準。
[1]李兆芹.探析開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必要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6,(26):20-21.
[2]辛利梅.山西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開設少兒趣味田徑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3]蔣維娜,林松.少兒趣味田徑在體育院校田徑課程中開展的可行性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四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2011:5.
張勇(1993-),男,漢族,湖南沅江人,碩士研究生,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