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順輝
(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永州 425000)
共有媒體輿情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分析
夏順輝
(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永州 425000)
以高校思政教育為主題,探討共有媒體輿情下高校思政教育遇到的挑戰(zhàn)與促進策略。首先通過對共有媒體輿情的特征進行了簡要敘述,分析其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產生的影響,從情感異化,不利于學生成長;脫離思政主流,思想偏向非主流;個體意識強化下導向物質-享樂主義三個比較突出問題及相關原因。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共有媒體輿情;高校;思政教育;策略
共有媒體的出現(xiàn)轉變了人類的溝通交流方式、改變了輿情形式,對傳播方式產生了極大便利。在這種狀況下,大學生用戶由受眾轉變?yōu)閰⑴c者,成為主動的創(chuàng)造者。從傳播模式方面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輿情傳播模式,既能夠實現(xiàn)參與與分享,也可以將所有智能集中到數(shù)據平臺;并通過共有媒體的中間通道,實現(xiàn)個體輿情的“話語權”轉移,克服一直以來由精英權威控制輿情的單向主導。
共有媒體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能夠使個體-團體實現(xiàn)互動,也能夠將社會所有資源進行有利整合;現(xiàn)階段共有媒體已經為社會個體提供了一個“才華至上”的顯露舞臺。同時,共有媒體提供的新變革為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極大挑戰(zhàn),也為思政教育工作發(fā)生轉變提供了新契機。具體來看,通過共有媒體輿情可以拓展、延伸高校思政教育,為其提供新路徑。
對于學生而言,社會化的共有媒體輿情易分散其學習注意力,令其參與到非主流的潮流運動之中,或者使其對社會產生不良印象;并在這種現(xiàn)象影響下,逐漸養(yǎng)成與思政教育思想價值脫離,甚至相反的思想傾向。
共有媒體的最大特點就是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這種持續(xù)性的信息流沖擊,會令大學生產生一種面對共有媒體輿情的冷漠情緒;在這種沖擊及影響之下,對思政教育工作產生同樣的淡漠。從原因看,主要是在共有媒體輿情的參與中,使大學生出現(xiàn)了情感異化現(xiàn)象。碎片化的信息流,除了量之外,最大的缺陷即是缺少內涵,沒有足夠的延伸與知性分析,因而,會使學生走向偏激式的觀點誘導;或者使學生在參與中逐漸養(yǎng)成碎片化的思維,只提供觀點,不提供論據進行論證分析等;從而造成思想的“平庸化”。這種頻繁、快速、個體絕對自由化的共有媒體環(huán)境,令使學生的閑暇被浪費到無聊的輿情互動之內,從而減少學習時間;并在習慣性的行為化模式中,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嚴重者會使學生去盲目模仿一些社會化的惡搞行為,引發(fā)熱點,或通過與直接主播進行互動而浪費金錢,沉溺其中難以自拔,致使學業(yè)荒廢等。
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正在形成時期,人格處于塑型階段,易于搖擺或容易發(fā)生思想偏向。在共有媒體輿情下,大學生在情感異化、自我迷失的同時,往往會使個體發(fā)展發(fā)生極大變化。比如,虛擬互動使其難以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學習之中;并在虛擬情感的滿足,或間斷性走向心靈空虛,或持續(xù)生發(fā)生內心膨脹;在這兩種不良的心理狀況內趨向理性喪失。另外,隨著學生參與頻率的增加、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就會作為一個“審判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共有媒體平臺之上,進行道德批判、非自我的隨意謾罵或攻擊,形成“無法無天”的唯我獨尊心理。這種“網絡暴力現(xiàn)象”的行為,本身就屬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反面,這種行為方式既是社會個體的缺位,也是心理失衡的重要表現(xiàn)。目前《網絡犯罪調查》中就將這種“網絡暴力現(xiàn)象”稱為犯罪行為;因為它會在群體對個體的肆意攻擊下,給其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與人格壓迫,致使其產生非正常化的發(fā)展,激起其犯罪行為。
共有媒體輿情下學生能夠通過用戶身份掌握自主權,并在這種自主性的行為參與中,強化個體的自我意識。但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共有媒體輿情之下,一切都會導向“金錢至上”,并在這種單一化的追求之上轉向一種物質-享樂主義;致使其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馬克思·韋伯所說的 “世界不再令人著迷”的思潮。同時,通過這種物質-享樂主義觀念的固定化,逐步導向與人性的分離;進一步使學生個體的自我意識中心轉向不良的發(fā)展路徑,從而制約其單一個體向社會個體的公共屬性發(fā)展。對于這種走向單一化的物質-享樂主義及相關行為;必要通過思政教育進行牽引、疏導,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并對其行為加以訓導。
我國教育體系中缺乏情感教育,導致學生待人接物比較冷漠,針對情感異化的情況,必要增加情感教育,正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增加日常生活化的主題,比如將家庭、朋友、師生等不同類型的關系進行解讀,將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跡融入到情感教育中,滿足學生對于不同情感的需求;再如在實踐思政教育工作時,融入親情、友情、愛情的專題解析,諸如馬克思與恩格思的終生友情、革命時代的生死戰(zhàn)友情,以及《愛情論》(司湯達)中的一些思想。最好是借助思政教育工作的哲學屬性,引入《倫理學》(斯賓洛莎)教學,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培育。從實踐層面看,可以借助現(xiàn)階段學生喜愛的微信朋友圈、QQ平臺,建立班級群、校園網,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針對學生的情感問題對他們進行疏導、心理問題答疑解惑等;通過共有媒體可以在課堂、課外,隨時隨地在任意時間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習慣。另外,針對碎片化資源造成學生情感異化的問題,需要組織學生參與到情感討論與學習中,并在這種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知性解讀能力;從而在感性的情感培養(yǎng)、知性的邏輯訓練、理性的教學引導之間構建起一個黑格爾式的“感性、知性、理性”培養(yǎng)階梯系列,循序漸進式的完成對學生的智能教育。
當前學生的非自我化正在發(fā)生;而且出現(xiàn)了思想碎片化、淡漠化,情感冷漠的情況,并在諸種非健康情緒下發(fā)生了非主流、脫離思政主流的現(xiàn)象。因此,非常有必要對思政教育教學進行推陳出新,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比如借助共有媒體的工具功能與價值,運用當前政府正在推行的“互聯(lián)網+”的思維,實施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信息化。一方面,可以通過微課堂、翻轉課堂、情感教學等增加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時性、具象性;另一方面,應該將當前政府政策、社會發(fā)展中的民生問題與就業(yè)問題等與思政教育結合在一起,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時性、有效性;以此促進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并在學習中領會到黨的教育方針及國家政策。幫助學生認識群眾-黨、社會-政府、個體-團體之間的關系,并能在“大我”、“小我”之間實現(xiàn)正確區(qū)分。另外,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還應該貫徹到學生日常生活、教學活動中;例如通過組織學生下社區(qū)活動,增加學生對于社會實踐的理解,加強學生對理論與實踐之間關系的理解。再如通過情景設置,讓學生通過思政課相關主題進行探討、辯論、演講等,幫助學生認識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通過豐富教學活動、學習實踐,替代共有媒體輿情所產生的資源浪費。通過將課程內容、共有媒體中的熱點事件、人物等進行專題化的案例解析,并利用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分組或獨立完成此類案例的制作,把學生的參與對接、融入到實際的思政教育教學活動。
現(xiàn)在高校大學生的自主性普遍體現(xiàn)在個體化原理層面,主要表現(xiàn)為自我中心主義、物質-享樂主義。然而,由于個體化原理建立在自我意識之上,而這種自我意識需要在主體-客體統(tǒng)一體中才能發(fā)揮效力。因此,應該將馬克思主義中的“公”與“私”平移到“客”與“主”的關系原理中;從而提出具體實踐的指導思想,并在這種思想指導之下,逐步使學生認識到在共有媒體平臺中的“社會化個體”身份,將這種行為參與式的社會個體身份與自我單一的個體身份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其中的差異。而且,有必要說明社會個體-社會責任-公共屬性之間的關系,為學生這種行為參與中的社會個體身份賦予社會公共職責意識。另外,應該從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層面,柔性植入我黨、政府的思想方針;將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主要構成要素進行顯著性強化;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護家意識,并從中領略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現(xiàn)代中國的實踐效用。
共有媒體輿情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既遇到了機遇,也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在現(xiàn)階段實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時,能夠對共有媒體的工具屬性進行挖掘,結合“互聯(lián)網+”的思維,實施一些有效的新教育模式開發(fā);同時,應該分析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性,將這種基于共有媒體的影響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之中,并融入到當前的教育實踐。另一方面,在應對這種自由思想沖擊時,必須理性疏導,采用柔性管理措施,切忌通過“一刀切”,使“言論引導”變轉為一種“思想鉗制”,激起學生的反感與對抗。
[1]董文波.自媒體視域下高校網絡輿情引導及維穩(wěn)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15,(3):79-80.
[2]黃永斌.自媒體發(fā)展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分析[J].昌吉學院學報,2013,(4):65-68.
[3]吳婷.基于角色引導的大學生網絡輿情治理與思政教育協(xié)同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4,(6):181-185.
[4]李樺.移動自媒體時代視點下的高校輿情疏導策略——基于微信平臺"微出版"功能的應用[J].出版廣角,2015,(13):86-87.
G641
A
1009-8534(2017)05-0141-02
夏順輝,政工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宣教傳媒創(chuàng)新、高校輿情監(jiān)管。
責任編輯:劉 芳
審 稿 人:陳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