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爽
摘 要:閱讀短篇小說類經(jīng)典名著的方法有初讀、聯(lián)讀、細讀、品讀、回讀等。高效的閱讀指導應(yīng)具備如下要素:一是教師深讀名著;二是尋找閱讀指導的理論基礎(chǔ);三是尊重名著個性開展導讀;四是呵護學生的閱讀興趣;五是指導學生理性思辨地閱讀名著;六是創(chuàng)建科學的名著閱讀評價體系。
關(guān)鍵詞:閱讀指導;短篇小說類名著;閱讀方法
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名著可以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與方法。運用有效的符合作品特質(zhì)的閱讀方法,才能讀懂讀深作品,提升理解、賞析、探究等閱讀能力,從而提升語文能力。當然,文學素養(yǎng)與文化素養(yǎng)也在悄然提升。以下,筆者試以《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為例,探索“短篇小說類”經(jīng)典名著如何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指導。
一、指導過程
(一)閱讀目標
根據(jù)名著的內(nèi)容與特點,筆者確定了以下閱讀目標:了解契訶夫其人以及《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的寫作特色與藝術(shù)成就;通過不同的閱讀方法,讀懂作者的寫作風格變化以及心路歷程;結(jié)合個人閱讀體驗,分享閱讀收獲;積累幾種短篇小說類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方法。
(二)閱讀方法
一般來說,一本名著的閱讀指導不是只有一堂導讀課,而是一個系列的指導過程。名著導讀的一般流程是這樣的:選定書目、初讀推薦、精段閱讀、總結(jié)提升、反饋檢查。當然,不是每一部名著的導讀都要經(jīng)歷這些步驟,具體到某一部名著導讀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變化、弱化、強化處理。《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整本書的閱讀,是以具體的閱讀方法、循序漸進地貫穿整個系列閱讀的過程。
1.初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推薦課
推薦課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契訶夫以及其寫作特色與成就,并通過初讀《意見簿》,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以下為閱讀指導流程:
(1)初識契訶夫。首先了解契訶夫的外貌。俄國作家柯羅連科曾說:“他個子略高于中等身材,眉清目秀,還沒有失去英俊少年的容姿。他的面孔上有某種很獨特的神情,我一時無法形容?!笨梢娖踉X夫是多么英俊迷人。接著了解其人。這么英俊的人并不是徒有其表。他對筆下的人物客觀公正,即使對于那些“反派”人物,也不采取敵視態(tài)度或懷有惡意。他悲天憫人的情懷,不僅體現(xiàn)在作品中,還貫穿在他的生活中。最后關(guān)注其言。契訶夫語言最大的特色是幽默,幽默時時處處流淌在字里行間,尤其在他早期的作品中。
(2)初讀《意見簿》。契訶夫用諷刺幽默的語言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讓讀者或會心一笑或掩卷沉思?!兑庖姴尽分杏懈鞣N各樣的人:閑得無聊的人,撥弄是非的人,公開告密的人,墜入愛河的人,掃人興的人……學生讀后發(fā)現(xiàn),各條意見的背后顯示著留意見人的種種性格與心態(tài),而契訶夫用一條條的意見描繪出了俄羅斯社會形形色色的人,勾勒出舊俄社會一個細胞組織的很不雅觀的輪廓。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契訶夫的筆掃蕩著他自己塑造的角色。短短的一段文字圍繞著一系列小人物展開,凝聚了厚重冷峻的社會內(nèi)容,這就是契訶夫短篇小說的特點。當然,這也為如何閱讀契訶夫短篇小說打開了一個角度。
2.聯(lián)讀——探究契訶夫筆下的類型人物
初讀之后,為了能夠進一步理解小說,筆者進行了幾節(jié)聯(lián)讀指導課。運用聯(lián)讀的方法,尋找、打通、組合、比較、歸納、發(fā)現(xiàn)不同單篇文本中類似的一組人物的相同點以及細微的區(qū)別點,試圖明確同一類型人物的形態(tài),剖析產(chǎn)生同一類型人物的社會根源,明晰作者對類型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形成讀者對特殊社會形態(tài)下類型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即聯(lián)讀幾個文本、聯(lián)讀幾個人物,從而讀懂社會形態(tài)、讀懂作者,讀出讀者。筆者指導學生分別對三組人物進行了聯(lián)讀:奴性十足的官員,聯(lián)讀《胖子與瘦子》《一個文官的死》《變色龍》;飽受艱難遭遇的底層人民,聯(lián)讀《萬卡》《苦惱》《渴睡》;無聊庸俗的小市民,聯(lián)讀《嫁妝》《寶貝兒》《約內(nèi)奇》《醋栗》。其中,關(guān)于奴性十足的小官員,筆者以“等級制度,心靈的毒藥——聯(lián)讀《胖子與瘦子》《一個文官的死》《變色龍》”為課題開展閱讀指導。
(1)讀懂《胖子與瘦子》中“瘦子”的形象。為了讀懂瘦子的形象,筆者引導學生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語氣詞等角度找出“瘦子發(fā)現(xiàn)胖子身份地位以后前后變化的地方”。學生讀后交流分享:
相遇時:“兩個朋友互相擁抱,吻了三回,彼此打量著,眼睛里滿是眼淚。兩個人都感到愉快的驚奇?!保ɡ嫌严喾甑南矏?cè)绱苏嬲\自然。)
分別時:“瘦子伸出三個手指頭握一握手,全身傴下來鞠躬,賠笑道:‘嘻——嘻——嘻!這三個人都感到愉快的驚奇?!保ㄊ葑右呀?jīng)拘謹?shù)貌桓艺f話了,只用賠笑來表達卑顏屈膝地討好。)
由此,我們明晰了瘦子是一個唯唯諾諾、阿諛奉承、低首下心的人。接著進一步探究出:是等級差別的鴻溝,改變了瘦子的心態(tài)與言行。對瘦子前后的變化,契訶夫描繪得出神入化、無與倫比。而這種對比手法恰好是《胖子與瘦子》最典型的藝術(shù)手法。幾乎每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都會恰到好處地運用一種典型的藝術(shù)手法。
(2)聯(lián)讀奴性十足的小官員。聯(lián)讀《胖子與瘦子》《一個文官的死》《變色龍》,明確作品中人物的共性都是官場上的小角色,對上級唯唯諾諾,對下級冷漠無情,他們都已經(jīng)失去了初心。同時,了解作者塑造此類人物的動機。契訶夫曾在日記上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像我們俄羅斯這樣,人們受到權(quán)威的如此壓制,俄羅斯人受到世世代代的奴性的貶損,害怕自由……我們被奴顏婢膝和虛偽折磨得太慘了?!痹瓉恚髡咚茉爝@類奴性十足的小官員形象,并不是一味批判,而是有深深的悲憫情懷。
可見,讀一本短篇小說選,可以由一個人物聯(lián)系到一類人物。這本小說還有很多人物,可以去歸類,并且思考作者對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形成讀者對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聯(lián)讀,不失為閱讀經(jīng)典短篇小說的好方法。
3.細讀——追尋契訶夫早期創(chuàng)作歷程
細讀的目標為感悟文字背后的契訶夫以及發(fā)現(xiàn)其早期寫作風格的變化。課堂流程為:
(1)細讀幽默語言。學生對《一個文官的死》中的兩個句子比較感興趣,筆者引導學生對此加以細讀?!暗诙欤袪柧S亞科夫穿上新制服,理了發(fā),到勃利茲查洛夫那兒去解釋?!哌M將軍的接待室,看見那兒有很多人請托各種事情,將軍本人就夾在他們當中,開始聽取各種請求。將軍問過幾個請托事情的人以后,就抬起眼睛看著切爾維亞科夫。”為了一個噴嚏鄭重其事地穿上新制服、理了發(fā)去道歉,而道歉的結(jié)果是讓將軍莫名其妙、不勝其煩,以至于暴跳如雷?!八裁匆部床灰姡牪灰?,退到門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騰騰地走著……他信步走到家里,沒脫掉制服,往沙發(fā)上一躺,就此……死了?!比洳粌H笑中帶淚,而且匪夷所思,讓人震驚,然而又覺得理所當然。契訶夫的幽默不僅僅是風趣可笑,而是意味深長、直擊心靈。黑色幽默貫穿始終,冷調(diào)下的烈性,酷似俄國所特有的伏特加,晶瑩剔透,給人烈焰般的刺激。
(2)細讀《苦惱》語言。筆者引導學生借《苦惱》中的一段話與作者早期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探究契訶夫早期寫作風格的變化。契訶夫于1886年發(fā)表的《苦惱》,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犊鄲馈酚幸粋€副標題“我向誰去訴說我的悲傷?……”這是作者有意借助《舊約全書》的哀嘆,把讀者引向?qū)θ松鼮樯畛恋乃伎肌=又?,引導學生細讀文中寫盡孤獨的那句話:“約納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兩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這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愿意聽他傾訴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誰都沒有注意到他,更沒有注意到他的苦惱……那種苦惱是廣大無垠的,如果約納的胸膛裂開,那種苦惱滾滾地涌出來,那它仿佛就會淹沒全世界,可是話雖如此,它卻是人們看不見的?!逼踉X夫在《苦惱》中一直在引導讀者看到在茫茫人海中的一個孤獨者的身影。學生漸漸領(lǐng)悟:“人生的最大苦惱與其是在于人人皆有苦惱,毋寧說是在于沒有人理會別人的苦惱?!盵1]34契訶夫?qū)懽鳌犊鄲馈泛?,《苦惱》的母題——人與人的隔膜,一直延伸在契訶夫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犊鄲馈方沂镜娜松ьD,到了20世紀成了更加普遍的社會病態(tài)。這時,筆者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契訶夫:“從先前樂天地編寫幽默故事的契訶夫正在變成憂傷地咀嚼人生苦痛的契訶夫?!盵1]31契訶夫的心路歷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寫作風格也從之前的幽默冷酷變得憂郁深沉,他的作品顯得深沉、抒情富有哲理韻味。
4.品讀——體悟契訶夫短篇小說“簡潔”的魅力
契訶夫說:“簡潔是天才的姊妹。”[2]“簡潔”可以理解為:選取生活中常見的小人物,卻折射出一個社會大背景;語言樸素、精練、明快,卻容量大、意義深遠;很少大起大落、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卻顯現(xiàn)大道理。為理解體悟契訶夫短篇小說“簡潔”的魅力,筆者引導學生從一個人物、一句話、一個情節(jié)入手,即通過關(guān)注人物、語言、情節(jié),打開、打通、整合多個文本,細細品讀,使閱讀走向豐滿與深刻。
首先是“關(guān)注人物”環(huán)節(jié)。學生尋找出各篇小說中主人公及相應(yīng)的身份,通過比較歸納,發(fā)現(xiàn)契訶夫筆下都是小人物形象,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契訶夫為何要寫這樣的人物呢?就是為了體現(xiàn)“小人物大背景”,讓我們體會“簡潔”的魅力。
其次是“關(guān)注語言”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品讀的是《渴睡》最后一個語段瓦麗卡殺死嬰兒的語句:“瓦麗卡笑著,擠了擠眼睛,向那塊綠斑搖一搖手指頭,悄悄走到搖籃那兒,彎下腰去,湊近那個娃娃。她掐死他以后,就趕快往地板上一躺,高興得笑起來,因為她能睡了;不出一分鐘她已經(jīng)酣睡得跟死人一樣了……”就這么簡單的語句,寫盡了飽受欺凌壓榨、極度渴睡的瓦麗卡做出的癲狂又合乎情理的行為。
最后是“關(guān)注情節(jié)”環(huán)節(jié)。筆者與學生共同整理《苦惱》的情節(jié),我們發(fā)現(xiàn):約納四次想向別人訴說苦惱,人們的回應(yīng)均為敷衍冷漠,最后只得找馬訴說。約納問:“你在吃草嗎?”馬的反應(yīng)是“發(fā)亮的眼睛”,“嚼著草料,聽著,向它主人的手上哈氣”。只有那匹馬給予他溫情的回應(yīng)。情節(jié)雖簡單,但意味深長。這個簡潔的故事只有簡單的人物,也是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出來的??梢娖踉X夫非常善于捕捉平常中的一些小事,在平常之中做到既高又深且遠。
5.回讀——分享我的閱讀色彩
經(jīng)過四堂課的閱讀指導,學生對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有了比較深刻的閱讀體驗。因此,最后一節(jié)筆者設(shè)定為回讀分享課,即讓學生通過回讀文本、分享自我的閱讀色彩,獲得閱讀收獲。比如閱讀小說的色彩(黑色、灰色、白色等),可以圍繞如下問題思考:再回讀整本書,你感受到了小說文字背后怎樣的情感?你從這本小說選中讀到了什么色彩?
二、教后反思:高效閱讀指導的要素
經(jīng)過這次閱讀指導活動,筆者以為高效的閱讀指導應(yīng)具備如下要素:
(一)教師深讀名著
教師自己不讀,自己讀不懂讀不深,就不可能幫助學生尋找到進入名著的“路徑”,就不可能進行具體的閱讀跟進指導,更遑論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地評點學生的讀書體會了。開始深讀之前,教師必須確定閱讀書目的版本。對《契訶夫短篇小說選》來說,版本的確定既是為了選擇最優(yōu)秀的譯文進行閱讀,又是為了方便有效指導閱讀以及分享閱讀收獲。教師在前期深讀之后,在開始閱讀指導時還要與學生共讀。師生共讀伴隨著系列閱讀指導課的開展,即師生共同閱讀、質(zhì)疑、解惑、分享、收獲。更重要的是,教師的陪讀能給予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的信心與勇氣。
(二)尋找閱讀指導的理論基礎(chǔ)
要有效指導學生閱讀,必須找到有關(guān)閱讀的科學理論作為支撐。在開展閱讀指導之前,筆者探討了如下問題: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如何閱讀一本短篇小說選?契訶夫的身世如何?《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的地位與成就如何?契訶夫短篇小說的藝術(shù)特點是什么?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閱讀了《契訶夫傳》(童道明著)、《可愛的契訶夫(契訶夫書信賞讀)》(童道明著)、《如何閱讀一本小說》(托馬斯·福斯特著)、《小說門》(曹文軒著)、《小說課(壹,貳)》(許榮哲著),并努力研讀關(guān)于契訶夫短篇小說的相關(guān)論文。有了理論支撐,就有了進行閱讀指導的底氣。
(三)尊重名著個性開展導讀
每一本名著都有自己的特性,只有“因書制宜”,才能有閱讀收獲。導讀的“針對性”,就是尊重名著的“個性”。筆者以初讀、聯(lián)讀、細讀、品讀、回讀等閱讀方法的選擇運用作為閱讀指導的關(guān)鍵,運用這些閱讀方法讀出小說的人物、情節(jié)、社會環(huán)境以及作者、讀者的情感態(tài)度。同時,經(jīng)典名著提倡細讀。為一個人建構(gòu)知識體系打下扎實根基的,無疑是逐字逐句的精讀,也即文本細讀。細讀促使我們從一本書生發(fā)開去,了解更多相關(guān)背景,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是一個把書“從薄讀到厚”的過程。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讀幾遍,帶著問題去讀,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邏輯,感受文章獨有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要勤于動手,多做批注、筆記、總結(jié)等。
(四)呵護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閱讀能力較差或?qū)﹂喿x不感興趣的學生讀起來比較吃力被動,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對此,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簡單巧妙的激勵方法,比如:閱讀完一遍,就可以領(lǐng)到一份精美的書簽;閱讀完第二遍,可以另外獲得一份驚喜。學生的閱讀成長過程是緩慢、悄然進行的,從興趣的點燃到閱讀行程的延伸都需要教師用愛心、智慧與素養(yǎng)精心呵護,默默支持。
(五)指導學生理性思辨地閱讀名著
名著閱讀的情感變化通常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沉醉地徜徉在文字之間,感性地閱讀;第二個層次是跳脫出原著,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作品,作理性地吸納與思考。在《契訶夫短篇小說選》閱讀過程中,一些學生因為用心用情地閱讀,沉溺在小說灰暗陰郁的人物、情節(jié)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中不能自拔。這時候筆者就引領(lǐng)學生理性思辨地理解、思考作品。其次,閱讀需要一個理性思辨的分析論證過程,這樣經(jīng)典才能沉淀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成為“我”的經(jīng)典。理性思辨一方面是為了達成一些關(guān)于作品的基本共識,“作品雖然是一個開放結(jié)構(gòu),但它一旦完成,其內(nèi)容要素、結(jié)構(gòu)形態(tài)與意義傾向就大體固定了,這正是經(jīng)典能夠不斷傳播并在傳播中不斷積淀和增值的根基。經(jīng)典有其的獨立意義,即人性與文化的相通性” [3]。這些基本共識,就是在打“精神的底子”。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人云亦云,被所謂權(quán)威與普世文化牽著鼻子隨意地“貼標簽”。比如解讀契訶夫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社會因素,還可以更多地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
(六)創(chuàng)建科學的名著閱讀評價體系
除了考試、考核、等級評分等評價外,我們還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與構(gòu)建形式多樣的隱性評價。前述閱讀指導的最后一堂課“回讀——分享我的閱讀色彩”,其實既是分享交流課也是隱性評價課,學生在分享交流“‘我的閱讀色彩”中也實現(xiàn)了評價的目的。[[□][◢
]]
參考文獻:
[1]童道明.契訶夫傳[M].北京:線裝書局,2014.
[2]契訶夫.可愛的契訶夫——契訶夫書信賞讀[M]. 童道明,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2.
[3]余黨緒.“整本書閱讀”之思辨讀寫策略[J].語文學習,2016(7):14-15.
(責任編輯:方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