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齊魯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250200)
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研究
李 華
(齊魯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250200)
在當今社會,傳統文化的日益丟失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高等院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如何更好地對高校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將傳統文化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丟失原因,給出了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將傳統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解決途徑。
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融合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the lo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lready an indisputable fact,colleges are the main posi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How ca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 better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the 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giv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politics;Fuse
中華傳統文化,是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自古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做人根本,亦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治國理念,這是中國千萬年老祖宗傳下來的精髓,如果沒有傳統文化,我們肩負的中華民族的責任將不復存在,利益至上的環(huán)境下,我們將丟掉誠信,丟掉忠孝仁義,甚至丟掉做人最基本的禮義廉恥。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的丟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路上跌倒的老人該不該扶”、“公交車該不該讓座”這種事情竟然到了需要探討的地步?!叭V五?!钡膫鹘y理念受到嚴重沖擊。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念很多來源于傳統文化的影響,其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如何讓他們傳承好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讓傳統文化在他們的思想觀念里面生根發(fā)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在當今信息時代,大學生面臨來自網絡和多種媒體的“輪番轟砸“,如果缺乏必要的辨別能力,隨波逐流,將導致大學生混淆是非,甚至丟掉信仰,嚴重危害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所以傳統文化教育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如何才能更好的將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成為當下的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時代的來臨,市場經濟對我國傳統文化帶來了猛烈沖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開始越來越多的追求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部分人開始忘掉誠信,忘掉做人的底線,“毒奶粉”、“死豬肉”等相繼出現,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被拋到了腦后,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成了他們追求的目標。企業(yè)在招畢業(yè)生時更多的考察畢業(yè)生的專業(yè)技能而忽視了人文素質。隨著這種社會現象的蔓延,導致在校大學生也錯誤的認為只有各種專業(yè)證書、等級證書對個人發(fā)展有幫助,而提高人文素養(yǎng)顯得對自己無用,由此可見當前市場經濟體制對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傳播媒介迅速被大眾所接受。根據數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50%,網民規(guī)模更是達到7.31億。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外來文化的滲透也給傳統文化帶來了沖擊。當前傳統文化的傳播途徑還限于傳統的教授,很多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并沒有有效地通過新媒體渠道傳播,另一方面?zhèn)鹘y文化在利用新媒體傳播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語言濫用現象比較嚴重,很多的語言讓人難以理解其表達的意義,影響整個文化環(huán)境發(fā)展。另外,新媒體中夾著者很多錯誤的理念和觀點,對傳統文化造成巨大沖擊,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體途徑傳播一些激進思想蠱惑大眾,造成嚴重的后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我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除了科技和經濟與世界的交流外,文化不可避免的也相互滲透,如現在世界很多的國家開始學習漢語,很多的地方開始有孔子學院,這是中國文化傳播的結果,當然與此同時外來文化也對國內文化不斷“入侵”,例如近年來“洋節(jié)”不斷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很多人對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卻了解不多,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呈現萎靡之狀。在飲食文化方面,也遭到強力挑戰(zhàn),國內涌現了大批國外餐飲企業(yè),如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韓國壽司等,這些企業(yè)在中國年輕人中大受歡迎,很多年輕人把這當成了一種時尚,趨之若鶩。不僅如此,西方“自由”價值觀也在不斷滲透,很多大學生對這種觀念認識簡單,甚至曲解,造成只崇尚自我,而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所以提高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勢在必行。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企業(yè)在招收畢業(yè)生時更注重專業(yè)技能,高校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在培養(yǎng)模式上更注重專業(yè)技能的教育,以有利于就業(yè),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模式時更多的將技能培養(yǎng)放到首要位置,這種定位導致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很多高校在設置課程時沒有重視傳統文化課程的重要性。在教學上日益重視專業(yè)技術的培養(yǎng),而往往忽略了傳統文化的教育,例如部分院校將傳統文化課程列為選修課程,課時量和內容有限,學生無法深入了解和掌握,從而興趣不高。傳統文化的課程體系極不完善,很多的課程沒有開設等,導致很多國內大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加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循規(guī)蹈矩,使的部分有興趣的同學也越來越失去興趣,這極不利于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學生慢慢產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給高等教育帶來很多的弊端,值得我們反思。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其綜合素質需要全面提高,因此高校應該認識到無論是人文素質還是專業(yè)素質都很重要,應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改變重技能而輕人文的培育傾向。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熓菍W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的橋梁,是高校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綜合素質好壞,但是目前高校存在著傳統文化隊伍不完善,部分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的現狀,原因大致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高校傳統文化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很多高校無法達到讓傳統文化專任教師給全校學生上課的程度,數量上存在嚴重的短缺;二是很多高校思想政治隊伍教師肩負著傳統文化課程,對中國傳統文化并沒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所以很難將課程完整并系統的傳授給學生,更不用說將其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了;三是由于大部分教師隊伍受到目前社會重視技能觀念的影響,自身也存在這種觀念,在傳授知識時也存在觀念上的偏差;四是部分教師職業(yè)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在完成教學內容后,并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此外,由于高校學生數量的增加,引進了大批量的新任教師,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缺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缺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能力[1]。
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社會群體,從近代史看學生一直是社會變革的急先鋒。所以,學生的思潮變動對社會乃至國家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在大學生中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十分必要。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fā)展中積淀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其中,有很多優(yōu)秀因子,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仁義忠孝等,也有一些陋習,如:封建迷信等。在大學生中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并不是支持以“先王”和“古圣”為最高人格的復古主義思潮。我們要將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推動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思想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人的奮斗目標和方向變成了利益最大化,人生觀和價值觀出現了扭曲。對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引導,而傳統文化恰恰能夠為其提供好的素材和典范,因此,高校應該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發(fā)展,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進行結合,從而培養(yǎng)出國家需要的人才。
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具備很多的優(yōu)秀品質,例如愛國、謙虛、團結、善良等優(yōu)秀品質,進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為國家和社會服務,而綜合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思想,如孔子“仁”、“禮”的思想,主張“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體現了一種尊重他人的美德;道家的“道法自然”的主張教育大家要順其自然,不要過于強求;此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如“言而有信”等贊揚誠信的詞語;傳統文化還有助于愛國情操的培養(yǎng),很多的愛國的故事淵源流傳,如岳飛的精忠報國,戚繼光的血戰(zhàn)殲倭,勛垂閩浙等,諸如此類數不勝數。傳統文化是一種凝聚力,如果沒有了傳統文化就沒有了民族凝聚力,“中國夢”將是真正成為一場夢。所以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至關重要,能夠增強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2]。
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歷代中國人的使命,也是社會進步和國家富強的需要,作為青年學生,必須將這一責任承擔起來,并將其發(fā)揚光大。高等院校作為大學生培養(yǎng)的主陣地,其教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素質高低,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其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高校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這一目標離不開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但是高校目前的教育理念仍然是以適應社會“需要”為導向,這本身并沒錯,但是由于企業(yè)在招收畢業(yè)生時,更多的看重技能,而忽視了人文素質,這種對人才片面的需求導致了高校在培養(yǎng)模式上更多的注重技能的培養(yǎng),對于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越來越忽視。要提高傳統文化的教育質量,讓青年學生了解、掌握甚至運用傳統文化,高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目前的教育模式,增加傳統文化教育力度,加大對傳統文化相關課程的重視,積極引導大學生學習掌握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大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意識,更好的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來宣傳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如組織學生觀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宣傳影片,更生動形象的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介宣傳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學習材料或者典型案例;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參觀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或者展覽;利用寒暑假社會實踐讓學生參與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等,通過這些方式進一步加深高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高校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很多的學生沒有接受系統的傳統文化教育,高??梢栽谒袑I(yè)的教學中加入優(yōu)秀傳統文化通識課程,并根據各個專業(yè)的不同情況對傳統文化課程進行必修或者選修,提高傳統文化課程的普及率;納入學校考評范圍,嚴格傳統文化課程考評體系,對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考評,增強對傳統文化課程的重視;設立網絡學習平臺,增加傳統文化課程的學習方式,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全面發(fā)展。
現在,高校的授課方式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傳統的講授模式仍然占據主導,這使得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效果較差,但是同樣對于傳統文化的講授,“百家講壇”卻收視率很高,所以如何選擇一種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在高校傳統文化教育中至關重要。首先,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生動形象化,例如采用多媒體教學,用視頻或者動畫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將傳統文化更形象的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講課的語言盡量深入淺出,用更簡單的話語講解具有深刻內涵的內容;增加現場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參觀或者實踐中講解傳統文化知識,例如在參觀博物館時講解相關的傳統文化,更能使得同學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教育[3]。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教育質量的保障,但目前高校傳統文化的教育多由思政教師和輔導員老師擔任,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yǎng)不高,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有待深入,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結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對教師的培養(yǎng),加強傳統文化師資隊伍建設,如將知名專家請進校園做講座,外派出去學習,在相關科研課題上予以資助等,從而打造出一支合格的教師隊伍。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如何營造一個具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氛圍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同學們無時無刻都在接觸傳統文化的信息,從而潛移默化的了解并慢慢的喜歡傳統文化,進而達到學習并掌握傳統文化知識的目的。例如我們可以通過主題團日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方式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傳統文化;在校園中張貼傳統文化海報,建設傳統文化相關建筑設施;在學生下課期間播放傳統文化相關的曲樂;通過各種文化社團組織古詩詞朗誦、古詩詞寫作活動等,真正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去,讓大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華,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其不僅提高了我國人民的文化素養(yǎng),也對和諧社會的建立和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高校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要積極吸收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養(yǎng)分,進一步幫助大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將來更好地為國家做貢獻。
[1]劉佳.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與應用[D].哈爾濱:東北農業(yè)大學,2015,6.
[2]曹庚祥.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探究[J].2015,3.
陳婷.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D].太原:中北大學,2016,6.
[3]于玲.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4.
編輯:董剛
A Study on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Hua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Qilu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200)
G123
A
2095-7327(2017)-07-0131-04
李華(1983-),男,山東乳山人,齊魯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