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林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摒棄以往教師教、學生學的觀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該文對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作了詳細闡述,主要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兩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自主學習 英語教學 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242-02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目標從社會需求來看,應該培養(yǎng)有適應能力、務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社會人才,靈活性很強的英語學科更能體現(xiàn)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來看,不能只停留在幫助他們成為大學生。斐斯泰洛齊認為:“人們只靠本能發(fā)展他們的各種能力,卻不受其他的指引,則將使人類從動物的惡性特征中解放出來的進程變得極為遲緩”。這就意味著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
1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其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英語這門語言的同時,能夠?qū)W以致用,同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開拓進取的能力。英語教學不能只是進行單詞、短語、語法等的教學,只注重傳授知識,而不傳授知識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就不能很好地發(fā)揮、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完成本節(jié)課所教授的內(nèi)容外,留下一部分時間給學生,給學生進行自我發(fā)揮\自我展示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將“要我學”徹底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下內(nèi)容從三個方面,即改變教師的觀念、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zhì)、指導學生自我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策略。
1.1 改變教師的觀念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
守舊的教育觀念是,在課堂上,教師實行“滿堂灌”,按照書本的內(nèi)容,一字一句地教給學生,不管學生是否接受,教師只是一味地“灌”,這種教育模式學生的地位徹底被忽視。長期的應試教育也使得學生過分依賴書本,只是為了最終的一張試卷。要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要對教師和學生的現(xiàn)狀做改變,首先,對于教師而言,在課堂上,要盡可能留出一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地交流,自由地發(fā)揮,對課堂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能大膽提出。對于學生而言,要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語言知識可以認為是一項語言技能,這項技能的形成必須要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和實踐才能達到。語言的學習,不單單是詞、詞組、句子、語法等,語言與社會知識息息相關,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可以豐富自身的社會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其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意識到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的相互性。只有學生能夠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最終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
1.2 優(yōu)化學生心理素質(zhì)是自主學習的保障
(1)給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感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體驗,如果能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從內(nèi)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情境的設置應符合學生的學習程度水平。在練習過程中,給予學生肯定的同時,要能夠給予其鼓勵。學生通過情境的學習,也是認識自我、突破自我、突破心理障礙的一個過程。
(2)進行分層教學。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教學只是為了使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而不是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對于學習程度較好一些的學生,可以讓其將該堂課的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這些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并將其進行分類總結,最終進行復述。對于學習程度稍微差一些的學生,要讓其進行反復的朗讀,最終能夠?qū)⑵浔诚聛?,從中積累詞匯量,鍛煉語感,雖然這樣可以使他們的口語組織能力下降,但是文章內(nèi)容能夠流利地背誦下來,日積月累,口語組織能力就會逐漸提升。在進行分層次教學中,在照顧局部的同時要能夠顧及全面,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使用有效的評價機制。有效的評價機制,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應該能合理對學生進行評價。高中的學生,性格日漸成熟,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周圍同學,但是對于突如其來的挫折或壓力,他們的內(nèi)心會產(chǎn)生極大的波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以鼓勵和肯定為主,然后再針對其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態(tài)度要委婉。有效的評價,沒有任何的目的性,而是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采取延遲評價。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不要當下就評價,留給學生一個充分想像的空間,然后再對其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1.3 指導學生自我教育是自主學習的必需
其一,學生要自我教育又要促進別人學習,任何人都有進行教育的可能和必要。比如,學生的自我評價,對外語課和學校的積極態(tài)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促進自我學習和幫助其他學生學習,這就是學生對自己和同學的教師作用。所以,全體學生同時都是教師。
其二,外語課堂是學生進行交流的場所,同時也是語言進行實際操練的場所。學生以組或團隊的形式,相互練習,相互矯正,相互評價,這個過程完全是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比教師的一堂課要更有效果。學生之間沒有芥蒂,年齡相仿,不存在心理上的壓力和障礙,內(nèi)心輕松地去交流,充分發(fā)揮想像的空間,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的效率,更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
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是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情景教學能夠圍繞所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設,主題鮮明。
2.1 情景教學有利于促進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
其一,情景教學中,語言的練習更加直觀,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容易,這樣不僅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其二,情景教學中的語言更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教師可以引用身邊的實例進行情景設置。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不同,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這樣更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情景的設置,不僅為新知識的學習鋪路,而且也降低了新知識的學習難度,同時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開展情景教學的手段
(1)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充分地發(fā)揮思維的空間。對于學生提出超出教材范圍的問題,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詢問。另一方面,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課文題目、開始和結束段落,如果有文章插圖,先看文章插圖,設置懸念,讓學生預測課文的內(nèi)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2)設置模擬情景。英語教學活動始終是一種模擬交流,其情景也是人為情景,因此,模擬情景成了各種學習方法都用到的伴隨性方法。同時模擬情景也是此時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的最直接方法,能幫助學生準確、容易地推斷語境,從而收到較好的理解與記憶效果。
3 結語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聽、說、讀、寫是人們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思想交流的基本過程,英語教學是活動的過程。要使學生高效率地進行英語學習活動,就必須使學生不斷充實自身的語言知識,有限的語言量將會大大阻礙學生的語言學習活動,最終妨礙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我們不妨用張思中外語教學法中的“適當集中”,即語言集中教學,語法集中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和條件,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基礎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并能夠?qū)W以致用,同時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激發(fā)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鄭玉瓊.論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外語教學,2014(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