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 吳潔敏
淺談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
文/ 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 吳潔敏
表達能力是指一個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圖等用語言、文字、圖形等形式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的能力。
1.根據(jù)段意提煉小標題,言簡意賅。在教學五年級上冊課文《狼牙山五壯士》中,全文共九個自然段,可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1),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zhuǎn)移的任務。第二部分(2),講六班五位壯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部分 (3),講五位壯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部分 (4.5),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殲敵。第五部分(6—9),講五位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懸崖。根據(jù)段意,可以提煉出五個小標題: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跳下懸崖。在此基礎上,揣摩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在概括內(nèi)容過程中,體會到五位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于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2.根據(jù)寫作線索提煉小標題,條分縷析。在教學五年級上冊課文《開國大典》中,開國大典場面壯觀,場景繁多,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如何讓學生快速準確地理清文章主要內(nèi)容,就要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典禮前——典禮中——典禮后提煉出小標題:大典前的會場——毛主席的宣告——升國旗——毛主席讀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大典結(jié)束。在此基礎上,揣摩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記敘的。在再現(xiàn)典禮情景的過程中,體會到中國人民對新中國的誕生無比自豪、激動的心情,展現(xiàn)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們特別是毛主席的領袖風采。
3.根據(jù)課文各完整故事提煉小標題,簡潔凝練。 《小英雄雨來》,講的是在那戰(zhàn)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做斗爭的故事。圍繞這一主題,課文分六個部分敘述??梢愿爬ǔ闪鶄€小標題:1.游泳本領高 2.雨來上夜校 3.掩護交通員4.智勇斗鬼子5.河邊的槍聲6.雨來沒有死。在此基礎上,揣摩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在提煉小標題的過程中,體會到雨來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
1.利用課文插圖,由畫入詩。
《長相思》,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xiāng)寄情的佳作。在教學 《長相思》時,指導學生由遠及近觀看課文插圖,高聳入云、連綿不斷的山峰上白雪皚皚,山海關遙遙在望。山腳下,頂頂帳篷,點點燈火,在風雪之夜分外寂寥,戰(zhàn)旗飄飄,暗示行軍打仗。最近的一個帳篷門口,一個士兵身披鎧甲,手握長刀,遠眺家鄉(xiāng)方向。由此想象畫面:風雪聲音之聒耳,睡夢被無情打斷;徹夜難眠之鄉(xiāng)愁,想念故園的溫暖寧靜。詩人納蘭性德把細膩哀婉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山高水長的場景及氣勢龐大的隊伍形成鮮明的對比,升華了羈旅懷鄉(xiāng)的主題。
2.再現(xiàn)情景表演,把握詩意。
在教學 《小兒垂釣》時,因為貼近學生的年齡及生活情趣,所以讓學生模擬垂釣的小孩的動作和神態(tài),來感悟小孩的純真、釣魚的專注。在表演的過程中,當表演到路人問話,孩子害怕把魚驚散而遙招手,老師適時提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學生很容易回答出遙招手的原因,一個機警聰明、有韜略的垂釣小童躍然紙上。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至于他招手后,又怎樣向問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的事情。
3.拓展小練筆,感悟詩情。
張籍的 《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jié),非常真切地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之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jīng)言盡,但當捎信的人就要上路的時候,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重要內(nèi)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寫家書的人怎樣寫的?把家書交給捎信人又是怎樣囑咐的?捎信人將要上路時,寫信人拆開信封時,怎么說?怎么做?想象這些畫面,把這首詩改寫成一個小故事。在此基礎上,體會客居他鄉(xiāng)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