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香
時下,“讓學生學習真正發(fā)生”成為廣大教師和教研工作者常論常新的話題。作為一線教師,筆者以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連加 連減》教學片斷為例,談談對課堂提問的幾點思考。
【片斷】
師:美羊羊是個勤勞的孩子,在幫村長搬南瓜(視頻呈現(xiàn)美羊羊搬南瓜的動畫),誰能把美羊羊剛才搬南瓜的過程再完整地說一說?
生:美羊羊先搬來了4個南瓜,又搬來了2個南瓜,又搬來了1個南瓜。
師:美羊羊第一次搬來了4個南瓜,第二次搬來了2個,第三次又搬來了1個。這樣就比較清楚了,誰再來試一試?(指名學生復述)要算一共搬來幾個,用什么方法做呢?
生:4+2+1。
師:誰會讀一讀?(指名學生讀一讀)你會不會算呢?你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4加2,等于6。
師:4表示什么意思?2呢?老師有點不明白6表示什么。
生:6是得數(shù)。
師:美羊羊先搬4個南瓜再搬2個南瓜,合起來一共是6個,下一步再怎么算呢?美羊羊在搬南瓜,喜羊羊又在干什么呢?(視頻呈現(xiàn)喜羊羊摘絲瓜的畫面)
……
【思考】
課堂提問應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在有序思維中感悟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和問題的實質,從而使三維目標在動態(tài)中生成。教材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呈現(xiàn)給學生的都是靜態(tài)的信息。本片斷中,教者獨具匠心地把教材的圖片信息編成孩子們喜愛的動畫故事。通過喜羊羊幫村長搬運南瓜、美羊羊忙著摘絲瓜這一動畫場景,學生經(jīng)歷著數(shù)量變化的過程,對數(shù)量的變化有了比較充分的感性認識,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又增強了問題的趣味性,使一年級的小朋友如一群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爭著解決數(shù)學問題。加上深厚的數(shù)學教學功底,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誰能把美羊羊剛才搬南瓜的過程再完整地說一說?”“用什么方法做呢?”“誰會讀一讀?”“你會不會算呢?你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表示什么意思?2呢?”……這一連串的追問,既注意培養(yǎng)學生完整地表達畫面內(nèi)容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有效有序的培養(yǎng),提升了孩子們數(shù)學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美羊羊在搬南瓜,喜羊羊又在干什么呢?”很自然地從“連加”過渡到“連減”,知識之間得以有效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