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想,廖大偉
(東華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1620)
鴉片戰(zhàn)爭以降,科技社團在中國的成立與發(fā)展,促進了科學救國思潮的興起與科學技術本土化的落地。中國紡織學會,發(fā)端于近代中國紡織工業(yè)重地上海,隨后不斷發(fā)展壯大,推動著中國紡織學術的進步與繁榮,為近代民族紡織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此之前,1928年誕生的北平紡織染研究會成立不過旬月即夭折。中國紡織學會何以生生不息,北平紡織染研究會何以旬月而亡,中國近代紡織學術團體境遇如何,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目前學界關于近代紡織學術團體成立的研究尚付闕如,以中國近代最大的紡織學術團體——中國紡織學會為例,僅知道其1930年4月在上海成立,但最初的倡議人是誰,發(fā)起人是誰,成立時會員人數有多少,在彼時彼地成立這一機構的原因都尚未可知。本文試圍繞中國紡織學會成立始末及其代表性、北平紡織染研究會成立情況及夭折原因,試圖揭示中國紡織學會在上海成立的原因,以及其發(fā)展的內生性因素。
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重視實業(yè)發(fā)展,獎勵實業(yè),國內民眾投資實業(yè)熱情也不斷高漲。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進口外貨銳減,國內市場出缺,棉紗價格高漲,使得國內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更進一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提倡使用國貨之風盛行,更使這種投資實業(yè)特別是棉紡織業(yè)的熱情達到高潮?!皟H在1919年~1922年間投到棉紡織業(yè)的中國資本就達到5 300萬兩,相當于此前20多年投資總額2 200萬兩的2.4倍;民族紗廠擁有的紡錠數量,也從大戰(zhàn)前1913年的50.4萬錠,迅速增加到1919年的71.5萬錠,1925年進一步增至184.6萬錠,12年內增加了2.7倍。而且,原來集中于上海及其周圍長三角地區(qū)的民族紗廠,也在這個時期到天津、青島建廠,開始向全國擴張。中國棉紡織業(yè)的黃金時期到來了?!盵1]
紡織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也帶動著紡織工人隊伍和技術人才隊伍的壯大。當時,各紡織廠主為了生產發(fā)展、出品優(yōu)良,積極招募紡織人才,“華廠識者,鑒于依賴客卿之非計,日廠傾軋之機動,而又炫于紗利之優(yōu)厚,乃亟羅致紡織專才?!盵2]據統(tǒng)計,1913年近代產業(yè)工人達60~70萬,1919年更增加到200萬人左右,成為一支新興的產業(yè)大軍。1927年,僅上海一地就有紡織工人逾9萬人。[3]
紡織技術人才方面,得益于國內一批紡織學校的創(chuàng)辦及國外留學紡織人才的歸來,紡織學術、技術群體不斷壯大。在國內日趨激烈的商業(yè)競爭中,一些工廠主已逐步認識到改良工務的重要性。如南通大豐紡織廠,“自去年聘南通紡織生,從事改良,出品日多,目下每日夜每錠十支,可出兩磅二三,二十支可出一磅余,布廠每十四小時,可出十三磅,粗布四百二十余錠,平均每臺可織,十七八碼”。[4]因工頭制的革除,大批紡織專家替代舊有工頭在企業(yè)積極從事改良,各廠紛紛建立了以紡織工程師為核心的生產體系。如永安駱乾伯、雷炳林、朱公權,寶成陸紹云、嚴楹書,裕華石鳳翔,久興吳毓初等。另外,一些留學國外的紡織專家也紛紛回國效力,“張君文淇,畢業(yè)于日本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旋赴福岡明治紡績會社實習有年,品學兼優(yōu),經驗豐富,茲已回國,特代介紹,有志聘請紡織工程師改良廠務者幸早圖之”[5]。在此情況下,成立紡織學術團體的產業(yè)和人才基礎都業(yè)已成熟。
成立中國紡織學會的構想,最初是由錢貫一[注]一般認為,中國紡織學會的發(fā)起人為朱仙舫、汪孚禮等人,但學會最初倡儀和構想實為錢貫一,另1930年3月10日版《紡織時報》報道《中國紡織學會會員預備會議記錄》記載“最初由本會書記錢貫一所創(chuàng)議,旋經全國紡織家響應之中國紡織研究會,已于昨日星期舉行會員預備會議一次……”和1931年《紡織年刊》登載《民國十九年紡織界大事記》中“錢貫一提倡紡織家結會研究各地同志響應”以及1930年4月20日之《紡織時報》中國紡織學會成立特刊記錄“自錢君貫一有中國紡織研究會之創(chuàng)議,而同聲相應加入發(fā)起者,有紡織界三十五人……”等應證實發(fā)最初構想和倡議人為錢貫一。醞釀和提出的。錢貫一(1897—1985),原名成甫,浙江紹興人,1917年華商紗廠聯合會籌建,錢貫一脫離書局,入該會工作,負責華商紗廠聯合會所主辦紡織雜志《華商紗廠聯合會季刊》、《紡織時報》兩刊的編輯工作。他曾到許多紡織工廠實地調查,搜集資料,并參加興辦植棉農場,開設講習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我國紡織工業(yè)的地位與作用有較深刻的認識。[6]作為《紡織時報》編輯,錢貫一還致力于中國棉產調查和紡織企業(yè)情況調查。1929年,錢貫一在去華北調查了當地棉花產量及紡織企業(yè)情勢后,感到我國棉業(yè)之衰敗,紡織業(yè)之疲敝,認識到“我國棉紡織廠技術幼稚,無可為諱。而管理工務方面技術人員,又素鮮結集,各自為謀,因此更無研究改良機會?!盵7]愈發(fā)感到成立學會之必要性。返滬后,他利用在華商紗廠聯合會工作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動有識之士,開始了學會的籌建工作。1930年1月16日,錢貫一在自己負責編輯的《紡織時報》上發(fā)表《請創(chuàng)設中國紡織研究會敬告全國紡織界人士》一文。
現在與未來服務紡織工廠之技術人士,為我國紡織工業(yè)生命之主宰者。紡織工業(yè)前途之禍福榮辱,惟斯界技術人士能操之。今日廠業(yè)所感受環(huán)境之束縛,外商之壓迫,與其政府之不加保護,廠主之尚鮮覺悟,此種痛苦,均為一時的、表面的,可得努力排除而去之。而真實病原在于人才之缺乏,技術之幼稚。設無根本改善之方,斯真陷于萬劫不復之地矣。今日各廠非無人才,亦非不從事于技術上之研求,然孤掌難鳴、獨立寡助,其實力蓋至微也。非有結集,不足以言勢力,非有相當勢力不足以任重而致遠,我各廠技術人士固當知所處地位之重,與其責任之大,則攘臂而起,同聲相應,又舍諸君之共負仔肩而誰任之,至溫故知新,聯歡行樂,猶其余事也。下走近游全國各廠,與各廠多士幸有一日之雅,對于技術界人士之鮮通聲氣更無力能,蓋均有同感,退作深思,輒增興奮,因不自量,敢任草創(chuàng),誠審公仆之義,愿供奔走之勞,敬具草章,征請裁許……吾不信我國紡織工業(yè)之僅止于斯也,吾又深懼紡織工業(yè)之荏苒暴棄而終至渝胥以盡也,諸君諸君,其興起,毋自俀。[8]
文中提及當時紡織工業(yè)不景氣與蕭條的真正原因在于人才匱乏、技術落后、缺乏研究,想要籌設創(chuàng)立中國紡織研究會來加強同仁間學術研究與交流,促進紡織行業(yè)發(fā)展。消息發(fā)出后,紡織界人士紛紛響應。1930年1月23日,《紡織時報》登載鄭彥之、朱仙舫、陸輔舟、金如源等人來函,函稱贊成創(chuàng)設中國紡織研究會,其中朱仙舫來言如下:“頃讀紡織時報,敬悉尊擬創(chuàng)設中國紡織研究會,實先獲我心,即希積極籌備俾早成立,弟亦愿附驥尾,藉盡一份天職?!盵9]至1930年2月16日,有張迭生、汪孚禮、黃金聲、朱公權、雷錫璋、陳守一、康顯榮、沈泮元、沈哲民、陸紹云、蕭松立、陶平叔、劉潤之等共計35人紛紛來函,要求創(chuàng)設中國紡織研究會。1930年2月16日,35位發(fā)起人先行召集中國紡織研究會籌備會,“爰擬自本日(2月16日)起正式發(fā)起中國紡織研究會,先從征求會員入手,已另有印刷品分寄各處,以兩個月為征求時間,并假定以四月二十日為召集成立大會之期,至大會前為預備會議?!盵10]決定先行發(fā)展會員,召開中國紡織研究會籌備大會,后召開成立大會。
1930年3月9日下午2時,“中國紡織研究會”假華商紗布交易所小市場召開研究會會員籌備大會,共出席會員107人。有人提出:“研究會名義失之太狹、即本簡章內所載職務九條已超出研究會之范圍,顧名思義,研究會之領域不若學會之廣大,且中國已有許多學會,如地質學會、中國工程學會等,故在名稱上學會較為普遍”[11]。故籌備大會決定改“中國紡織研究會”為“中國紡織學會”,會議還決定成立中國紡織學會籌備委員會,并選舉朱公權、朱仙舫、吳襄蕓、蘇季泉、戴文伯、陳仲杰、黃炳奎、黃云骙、張迭生、耿新一、陳守一十一人為籌備委員會委員。3月16日,中國紡織學會籌備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共出席籌備委員10人。第一次籌備會議擬訂了學會章程,并決定于4月20日下午召開成立大會,籌備期間先由全體委員繳納十元作為籌辦經費,并商請紗廠聯合會對遠地會員出席差旅費進行補助[12]。4月7日,學會召開籌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出席籌備委員8人,會議匯報了曾去函黨部方面請求許可組織,黨部已決定派員來會,討論決定第一次執(zhí)行委員會選舉擬用普選方法。大會為召開便暢,同時也為滿足學會的全國代表性,決定“無錫、通州[注]文中通州指今南通。、天津、漢口[注]漢口指今武漢,原文資料為漢口處不作變動。四處必須有一人當選執(zhí)委,此項辦法俟提交大會通過后實施,錢貫一為本會秘書,另雇員一人司繕寫雜事,并推吳襄蕓、陳守一、黃炳奎三先生籌備會場一切事宜”[13],還確定了4月20日開會流程,推定大會職員等事宜。4月15日,學會召開第三次籌備委員會會議,出席籌備委員6人,會議討論并整理會員各提案,并通報學會申請已由上海特別市國民黨黨部核準和上海市教育局核準成立等情況。
在籌備了三個月后,歷經一次籌備大會和三次籌備委員會會議,并報上海市教育局和上海特別市黨部核準后,1930年4月20日,中國紡織學會假華商紗布交易所小市場召開正式成立大會,宣告成立。會議選舉朱仙舫為學會主席,另選舉朱仙舫、朱公權、汪孚禮(無錫)、張迭生、黃炳奎、陸紹云(天津)、吳襄蕓、黃云骙、蘇季泉、龔蔭三、任理卿、陳仲杰、錢雍黎(南通)、楊雨田、司作舟(漢口)等十五人為執(zhí)委,王子宿、沈燕謀、陳守一、袁仲齊、劉稻秋五位為候補執(zhí)委。學會以“聯絡紡織界同志研究應用學術使國內紡織工業(yè)臻于發(fā)展(惟關于政治及勞資問題概不過問)”為宗旨。中國紡織學會成立后,在交流紡織學術、舉辦紡織教育、繁榮紡織文化事業(yè)、審定紡織專有名詞、制定紡織行業(yè)標準等方面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中國近現代紡織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54年,學會被改組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表1 中國紡織學會發(fā)起人
資料來源:根據《紡織時報》1930年667-676等期整理。
無獨有偶,在中國紡織學會成立之前,1928年11月,北平大學第一工學院機織系教授和學員成立北平紡織染研究會,研究會機構分總務部、研究部兩部,其中總務部下設文書、事務、交際、組織四股,研究部下設調查、審查、出版三股,成立時共計委員17人,并列如下為研究會宗旨:(1)利用本國原料研究紡織染制造及其應用方法以為改良國貨之先導;(2)完成學校與工廠之聯絡以期學術與實用之貫徹;(3)研究仿制外貨之方法以備各工廠之采用;(4)協(xié)力促進紡織染工業(yè)之進步[14]。成立之后,研究會也積極聯系社會人士,增加北平紡織染研究會的影響力?!熬磫⒄摺┍謺闪⒁潦?,社會之信仰未著……素仰先生名高望重,對于實業(yè)之發(fā)展甚為關懷,故特將敝會簡章宣言,各寄上一份,俾先生明瞭敝會主旨,加以提倡,不獨敝會前途可期,即國家事業(yè),亦有無窮之希望也”。[15]以上摘自研究會向社會人士楊少川先生寄送的信函。研究會成立后,分原料、機械、化學、工程、管理等五方面進行研究,還創(chuàng)辦《北平紡織染研究會季刊》作為研究會的機關刊物,該刊發(fā)表了研究會會員的相關學術論述,如徐昂若所撰《實用漂染學》,羅聽馀撰《論呢絨染色不勻與各部制造關系之研究》、利貢撰《勸辦鐵機織布工廠芻議》、郭仰琳《洗毛之研究》等文,另外還刊發(fā)了關于紡織業(yè)的一些調查報告,如胡友斐《中國地毯商業(yè)近年衰落之原因》、宗《北平紡織染工廠一覽表》、歐陽詣《河北省紡織業(yè)之一斑》等。
北平紡織染研究會在成立后不久就夭折了,考據其失敗原因:一是僅限于一校之師生學術交流,學會成員太少,共計17人,名為北平紡織染研究會,實則北平大學第一工學院機織系一學術組織;二是對于研究會發(fā)展,沒有詳細規(guī)劃藍圖,雖然有“須設法向國民政府要人,宣揚本會協(xié)助發(fā)展紡織染工業(yè)之計劃,及目前進行之步驟,令其樂輸資金,以便購添儀器書籍雜志之用”[15]等憧憬,但未能落實;三是學會經費支絀,常常收不上來會費。北平紡織染研究會成立后不久便夭折,所辦《北平紡織染研究會季刊》也僅發(fā)行一期,即宣告停刊。
中國紡織學會成立于上海,北平紡織染研究會誕生于北京,兩會性質相同而命運迥異??純蓵蓴≡颍c其所處地域及自身條件無不有莫大關系。中國紡織學會之所以能發(fā)展壯大生生不息,不僅與發(fā)起地上海所具備的條件息息相關,更與其自身的條件和特點有關。
首先,上海是民國時期最大的紡織產業(yè)基地,擁有大量的紡織產業(yè)工人和紡織技術人員,且勞工素質高。“據1949年統(tǒng)計,全國紡織技術人員約8 000人,其中一半以上在上海,全國紡織工人文盲和半文盲比例約占70%左右,而上海紡織工人這一比例在45%以下”[6]。在國外學習紡織技術的人員,回國后也大多選擇到上海紡織工廠工作,且周邊常州、無錫、南通等城市紡織業(yè)也十分發(fā)達,為中國紡織學會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會員基礎。學會成立后,會員發(fā)展十分迅速,雖初始發(fā)起人僅有35人,兩個月后學會成立時便已發(fā)展到285人。學會雖謂中國紡織學會,但成立初期未設分會,為了滿足學會會員的全國代表性,在成立之初,就預先規(guī)定執(zhí)委名額不限于上海一地,還為天津、武漢、無錫、南通等地預留執(zhí)委名額,凸顯其要發(fā)展為全國性紡織學術組織之雄心。
其次,上海是當時全國的文化和信息中心,消息傳播迅速便捷。1930年1月16日,《紡織時報》三版登載編輯錢貫一《請創(chuàng)設中國紡織研究會敬告全國紡織界人士》一文。1930年2月19日,《申報》以《紡織家組織中國紡織研究會》為題刊載全文,后又經1930年3月1日出版的《湖南教育》第9頁“教育要聞:一,省外:紡織家組織中國紡織研究會(申)”再次轉載。紡織研究會籌設消息經多方發(fā)布后,廣為人知。不少紡織界同仁在得知消息后紛紛去函《紡織時報》編輯部要求加入學會,“閱報載悉先生有紡織研究會之組織,救國匡時,端賴此舉,吾國工業(yè)之不振其癥結實由于各自為謀,無共同研究之組織,今臺端有此創(chuàng)議,則紡織業(yè)前途光明自操左券,鄙人等額慶之,余僅當驥尾追隨,同盡天職,早觀厥成,聊布區(qū)區(qū)無任瞻盻”[16]。許多熱心紡織界同儕也紛紛為研究會成立提供合理意見,“本會收到會員潘奇慶先生建議案一件請?zhí)峤怀闪懻摚淠咳绱?,一,應切實聯絡同業(yè)組織一絕有力的對外團體,二,應組織一造就紡織人才的專門學校,三,應創(chuàng)設國貨運動會各地設分會,四,應發(fā)行出版物如紡織日報紡織月刊”[17],像這樣的讀者來函在學會成立之際數不勝數,極大地調動著社會上想要加入學會的能動力量。
最后,中國紡織學會有一強有力的組織和領導機構。學會倡議人錢貫一為此更是不遺余力,為學會的發(fā)展大聲吶喊,高聲疾呼。中國紡織學會最初因錢貫一任《紡織時報》編輯緣故,初創(chuàng)時期借用《紡織時報》為機關刊物,后倡議人錢貫一適覺不妥,離開華商紗廠聯合會單獨創(chuàng)立《紡織周刊》作為學會機關刊物。另外,學會執(zhí)委會十五人均為中國紡織界之翹楚,如朱仙舫為申新七廠廠長,黃云骙為振泰廠工程師、朱公權為永安三廠總技師、黃炳奎為申新五廠總工程師,他們的活動能力和帶動作用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加入該會。反觀北平紡織染研究會,盡管研究會初期也發(fā)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和學術調查,但畢竟組織者僅為北平大學第一工學院機織系師生,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盡管研究會也想增加自身影響力,但囿于自身力量有心無力,再加上經費困窘,不得以宣告停辦,最終走向消亡。
盡管北平紡織染研究會不幸夭亡,但中國紡織學會和北平紡織染研究會一南一北兩紡織學術團體的成立卻并非偶然,而是當時紡織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民國肇始和一戰(zhàn)爆發(fā),為民族紡織業(yè)營造了一個得天獨厚的發(fā)展環(huán)境。當時國內設廠風起云涌,僅1916—1922這七年間民族紡織業(yè)就新增四十一廠,為紡織學術團體的成立奠定了經濟基礎。后逢日本棉紗傾銷,民族紡織業(yè)陷入危機,遂改革工務廢除工頭制,大力聘用紡織技術專家指導生產,為紡織學術團體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縱觀中國紡織學會和北平紡織染研究會之榮枯興亡,表明上海在成立紡織學術組織方面比國內其他城市有著更為成熟的條件。學會成立一年后,江浙滬地區(qū)紡織專家紛紛加入學會,會務開展卓有成效,學會發(fā)展一片大好。無論如何,紡織學術團體的誕生表明紡織技術專家工作中保持力求進取的工作狀態(tài),對發(fā)展紡織科技、總結生產經驗有了新的需求。種種情況也表明,中國近代紡織產業(yè)正在逐步擺脫幼稚,向成熟之路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