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由于我們高中生學習生物知識是多種多樣的,因而概念是豐富多彩的,而一個概念只能反映某一個或某一類特定的知識內容,至于概念與概念之間有什么關系,概念本身是無法表達的,這就需要進一步運用判斷的思維形式了。
一、構建知識網(wǎng)絡
我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抓住生命基本特征這根主線,理清每個章節(jié)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把所學內容有機地與人類的生產(chǎn)實踐、日常生活相結合,此外,還要密切關注生物科技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
(一)把握知識的縱向銜接,使知識連成一片
生物知識闖有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礎中,了解生命的物質基礎為掌握生命的結構基礎作了鋪墊,而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結構基礎又給理解細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筆;又如遺傳和變異這一章,不知道分離規(guī)律的實質根本無法繼續(xù)學習自由組合規(guī)律。
(二)關注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使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立體化
生物學科中的章節(jié)之間既有遞進關系也有并列關系,內容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因此,我們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生物知識匯成一張完整的網(wǎng)絡。
二、完善理論體系
生物學的理論是大量的,它們貫穿在各個章節(jié)之中,如細胞學說、自然選擇學說、基因理論等,因此,在學習生物學時,除了專用名詞概念以外,一些基本理論也是學生必須牢固掌握的內容。
(一)注意理論與生物基本概念的聯(lián)系
理論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對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上。例如了解內環(huán)境自穩(wěn)態(tài)理論的前提是弄懂pH值、體溫、血壓、血糖、滲透壓、氧分壓、電解質濃度等;同樣,生態(tài)平衡理論的運用也離不開對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營養(yǎng)級等概念的掌握。
(二)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
為什么人會有“白化病”“白癡病”?為什么要禁止近親結婚?為什么說人不是上帝或神創(chuàng)造的,而是從古類人猿進化來的?為什么人類要保護鳥類?對于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都應當運用正確的理論去合理解釋,從而使人們能夠自覺破除迷信、反對邪教。
(三)把握各理論間的聯(lián)系
生物學各種理論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在廣大生物科學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理論又不斷更新、不斷充實,使人們認識的生物世界越來越接近真實。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把某個理論放在整個生物理論體系中加以考慮,并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生物理論的掌握更加完善,運用起來更加精確。
(四)提高解題技巧
近幾年生物學高考題目主要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其中,非選擇題有填充題、分析說明題、學科內及學科間的綜合題。題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題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意審題,搞清每一道題命題教師的考核意圖;其次,要學會區(qū)分對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接著,要知道生物符號的特殊含義和正確寫法;最后,要具有分析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后理解”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
對于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jīng)一清二楚,比如:數(shù)學中的未知數(shù)X、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guī)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四、弄清知識內在聯(lián)系,“瞻前顧后”“左顧右盼”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guī)律上來了。
如:關于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后聯(lián)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后”。又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么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了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五、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對于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這六個W分別是:
Who→誰或什么結構
What→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或有什么
How→怎樣發(fā)生的
When→什么時間或什么順序
Where→在什么場所或結構中發(fā)生的
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增長知識、熟悉理論,還應當培養(yǎng)實踐能力、加強科技意識、訓練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首先要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明確實驗的主要目的,規(guī)范實驗的操作要求,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其次要學會知識和理論如何與實際相結合、與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理論更加豐富、更加扎實、更加全面;接著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識,隨著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發(fā)展,許多新的內容不斷涌入到考題之中,
因此,我們高中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能夠關心科技時事、了解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最后,我們還必須經(jīng)常進行擴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嘗試從—個現(xiàn)象聯(lián)想到另一個現(xiàn)象、從一種知識遷移出另一種知識,讓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系統(tǒng)化、立體化,使自己的生物學素質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