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
摘要:文章分析了聾生隨班就讀的必要性以及隨班就讀過程聾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期能夠為隨班就讀過程中聾生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隨班就讀;聾生;教育問題;對策
引言
聾生教育是指根據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聾生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受教育者能夠產生預期變化的活動。這一部分通過醫(yī)學手段輔以語言訓練后的少年兒童,就進入普通學校進行“隨班就讀”。由于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以及政府導向、政策和社會保障體系等不同,聾生教育的投入各不相同。與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聾生“隨班就讀”教育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及時解決。
1 聾生隨班就讀的必要性
聾生隨班就讀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如果家長把聾生送到聾啞學校,可能能夠暫時平衡聾生的心態(tài)。但是,長期處于無聲世界的聾生如何適應有聲社會和自謀出路,都將會成為今后其成長過程中必須面臨的難題,而在隨班就讀過程中,聾生能夠通過與健聽人的長期相處而逐步適應有聲世界,這對于聾生今后步入社會以及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2)從實際情況來看,因為雙耳失聰導致其很少有機會能夠利用自身的語言器官來與外界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導致聾生逐漸失去了利用語言的能力,但是,現在國家在各市、各縣都建立了“特殊兒童資源中心”,只要進行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聾生的語言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復,為“隨班就讀”打下一個基礎。3)聾生能夠根據健聽人群的說話口形來有效的分辨日常語言。對于聾生而言,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zhàn),其與正常人之間的差異無形之中成為了一種壓力和動力,使其必須用微弱的聽力或者良好的視覺去分辨其他人的語言,同時通過特殊教育學校的巡回指導,對“隨班就讀”教師的培訓后,聽障兒童也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和積極上進鍛煉自己,使自己獲得了適應復雜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
2 隨班就讀過程中聾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教育觀念落后
由于缺乏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低估了聾生的能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教師的主體作用,而忽視了調動聾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教師習慣了在聾生語言訓練過程中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育模式。但是,這種教育模式使聾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機械練習教師所教的內容,死記硬背一些語言知識,這不但導致聾生對語言學習失去興趣,難以有效的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而且還致使聾生對語言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和厭煩心理。
由于各種原因,每一學生的學習能力千差萬別,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各不相同,問題解決是否恰當將對學生造成好有利和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對聾生而言。教育實踐證明,有目的、有針對性、有計劃的的特殊指導能夠改變聾生在學習上的表現與學習潛能嚴重不符的現狀。另外,聾生在接受康復教育的過程中,施教者更多地強調聾生的個體差異,把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特殊性視為康復教育過程中關鍵部分。
2.2 聾生擇校受限
我國規(guī)定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必須就近入學,但是這樣就產生了一種難題——聾生是選擇隨班就讀教學經驗豐富的學校還是選擇離家較近的學校?如果聾生學選擇距家較遠的學校隨班就讀,那么家長接送聾生就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家長不這樣做,而家庭附近的學校又沒有能力來教育聾生這一特殊人群。從現階段來看,我國隨班就讀仍然未能全面普及,同時隨班就讀教師培訓的各個方面都需要不斷提高和完善。同時,我國各地隨班就讀支持系統(tǒng)尚未完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健全,同時也需要培養(yǎng)師資和資源教室來大力支持隨班就讀。
2.3 教學方法和策略有誤
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教師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的發(fā)展與進步。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班級人數相對較多,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從利益方面來看,教師應該如何有針對性的教育普通班級中的天才兒童和隨班就讀的聾生,仍然是值得探究和討論的。從現階段來看,學校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并不能全面的適應各個學生,從而導致學生的能力各有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還不夠完善。
3 隨班就讀過程中聾生教育的對策
3.1 教師應注意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方法
從目前來看,隨著教育成績的不斷提高和和升學壓力逐步加大,多數教師對隨班就讀班的聾生采取放任和忽視的態(tài)度,從而導致隨班就讀聾生出現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厭學等不理想的教學結果。因此,為了有效的改變目前隨班就讀聾生的教育現狀,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對隨班就讀班級中聾生教育的觀念,在努力提高學生升學率和學習成績的同時,教師也應該積極、主動、熱情的對待隨班就讀聾生,及時解決聾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和難題,耐心講解相關知識,確保聾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不存在盲點和誤區(qū)。
3.2 重視隨班就讀工作,完善相關支撐體系
為了更好的做好隨班就讀聾生的教育工作,政府主管部門一方面應當加大對隨班就讀聾生教育的重視程度,督促學校在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對隨班就讀聾生進行照顧,另一方面也應當要求隨班就讀學校中教師大力支持隨班就讀聾生的學業(yè),保證和提高隨班就讀聾生的教育質量。同時,政府主管部門應當與學校之間積極的交流和溝通,了解學校在執(zhí)行隨班就讀聾生教育工作中遇見的問題和難題,并為學校及時解決,減輕學校的教育工作負擔。
3.3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普通學校招收聾生隨班就讀時,教師出于良好的愿望,往往將聾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達到與普通學生一樣的發(fā)展水平作為教育目標。教師雖然要求嚴格,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并沒有全面考慮到聾生自身的特殊性和隨班教育存在的特殊性,盲目的認為普通學生能做的,聾生也肯定能做到;普通學生能做到的程度,聾生也能做到同樣的程度。但事實上,這種看似合理的要求在實踐上往往難以實現。聾生的正常發(fā)展是以自身綜合條件為基礎的,因此,聾生隨班就讀以后,教師要求和衡量聾生發(fā)展的標準應當因人而異,制定適合聾生掌握的、觸手可及的教育目標,那么只要聾生達到其自身應該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就完全可以了。
參考文獻
[1]蘆雅潔.隨班就讀聾生個別化教學案例探討[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6(16):47-49.
[2]華國棟.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與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