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融”“承”“傳”

2017-04-10 19:55:57劉康杰李綺嵐
對外傳播 2017年2期
關鍵詞:僑報海外華人華文

劉康杰+李綺嵐

在國際傳播的媒體大家庭里,有一群獨特的“老人”,它們就是超過200年歷史的海外華文傳媒。在社交媒體時代,這些“老人”們怎樣生存,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是新聞業(yè)界和學術界都關心的話題,然而,相關研究至今仍舊不多。本課題組調查了6個大洲的16家海外華文媒體,將其2016年的各種實踐概括為“一變兩不變”,即“融、承、傳”?!叭凇?,指海外華媒的新變化——媒介融合,形式上、內容上、管理上的融合?!俺小?,指海外華媒承載中華文化對外傳播、保障海外華人權益的平臺不變;“傳”,指海外華媒傳播家鄉(xiāng)聲音、聯(lián)系中國的功能不變。

要探索海外華媒的新變化,先要梳理它們在社交媒體時代面臨的三大危機:受眾、形式、內容。首先,是受眾年輕化對海外華媒的沖擊。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中國人移民、留學,而且有不少是25歲以下,甚至15歲以下。年輕讀者在媒介形式、報道題材、媒體服務等方面的要求與成熟的海外華人讀者有巨大差異。另外,就是形式與內容的危機。不少海外華媒形式上以報業(yè)為主,內容上以轉載、翻譯為主,無法適應社交媒體時代的國際傳播。

形式、內容、管理的融合之變

1.形式融合

就媒介形式而言,海外華文媒體以傳統(tǒng)媒體為主。據(jù)2015年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統(tǒng)計,目前全球有各類型海外華媒1050家,其中400多家是報紙,占最大份額。而規(guī)模大、歷史長、影響廣的海外華文媒體,大多數(shù)也是以報紙為基礎?,F(xiàn)在,許多華報紛紛迎合新媒體大潮,登陸社交媒體,建立、鞏固媒介融合集團。

這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就是美國舊金山的《老中地方新聞》。該報原先是報紙,由資深媒體人何百煉創(chuàng)辦,在舊金山發(fā)行北區(qū)版、中區(qū)版和南區(qū)版。這種“一城三版”的做法在全球華文報紙是僅見的。該報在新媒體時代,建立了廣播、電視臺、網(wǎng)頁版和電子郵件推送形式,網(wǎng)頁版有不少是視頻和互動內容。2016年以來,又全面登陸社交媒體,開設了微博、微信、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版,還有App供下載。特別是微信版,每周推送5次以上,內容以當?shù)匦侣劄橹鳌_@樣,《老中地方新聞》成了名符其實的媒介融合集團,吸引著不同背景的海外華人們,特別是地域、身份背景不同的華人青年。

在世界其他地區(qū),與《老中地方新聞》相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俄羅斯創(chuàng)辦最早的中文媒體《俄羅斯龍報》,是該國僅有的一份中俄雙語報紙,2016年也建立了微信版?!斗▏鴥S報》由資深媒體人錢海芬主辦,也進行了媒介轉型,有法語版、網(wǎng)頁版、微博、微信版。《星暹日報》是泰國最早的華文媒體,創(chuàng)辦于1950年。從2016年起,報紙“老樹發(fā)新枝”,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其他歷史悠久的海外華報,如《印尼華商》、菲律賓《世界日報》等,也都紛紛搶灘社交媒體,進行微信推送。

有些海外華文媒體,從網(wǎng)絡媒體、流媒體跨步到社交媒體,如《緬甸中文網(wǎng)》創(chuàng)辦后又辦起了微博微信版,目前公眾號已經有100萬用戶,其中境外用戶約50萬。澳大利亞的《澳華傳媒集團》,最早是布里斯班的華人電臺。在新媒體進程中,先后建立電視臺、報紙、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版。就連地球上遙遠的角落——毛里求斯、蘇里南等國,2016年也都開通了“毛里求斯中文網(wǎng)”“蘇里南華人”等微信公眾號。

漂泊在外的華僑華人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辛酸的故事,也與家鄉(xiāng)和親人們遠隔千山萬水,所以從生活到情感,都需要媒體,特別是母語媒體的關懷。通過社交媒體中的海外華文傳媒,海外游子們就可以跨越地理上的阻隔,比傳統(tǒng)媒體時代更方便地了解周邊和家鄉(xiāng)發(fā)生的各種事情,并使用媒體提供各種服務,為自己的生活添加色彩。

2.內容融合

內容上的融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報道。許多海外華媒改變傳統(tǒng)的以文字為主的報道方式,提供更多的視頻、原創(chuàng)、互動、本土化的內容,適應社交媒體之變。這其中《法國僑報》的“留學生直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面對網(wǎng)絡直播的興起,《法國僑報》也抓住這一新形式,并在內容上與當?shù)厝A人結合起來,開設“歐直播”欄目。2016年12月29日的直播內容是法國留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直播中嘉賓們講到自己的經歷,如一下飛機就被騙,因為室友的打擾,晚上只睡一小時,為讀博士頭發(fā)幾乎掉光等。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人們,立即能夠理解直播時輕聲笑語背后的辛酸、無奈與淚水。同時,因為接受的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內容,海外華人受眾們自然增加了對媒體的“粘性”。

將直播和本土內容結合的海外華文新媒體還有不少。比如,只要進入日本最大的華文社交媒體之一“東京新青年”微信公眾號,就可以看到“一直播”欄目,點擊就可進入某個直播平臺的“直播間”,看到主持人在東京直播當?shù)氐膬热荨_@些新穎、適合年輕人的內容,使得海外華媒收獲了許多年輕的當?shù)厝A人“粉絲”。

而內容融合的第二方面,是指海外華媒向受眾提供信息與服務的融合。過去,海外華媒們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供新聞。但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受眾需求和媒體責任也悄然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開始更注重向用戶提供服務。不少海外華媒都隨之作出應變。

第一個典型例子是“華人頭條”App。這是由阿根廷華人黃琪旺創(chuàng)立的綜合信息與服務的App。App一方面幫助海外華文傳統(tǒng)媒體實現(xiàn)轉型,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端發(fā)布它們的各種新聞。另一方面,App也接受商家的加入,實現(xiàn)華人生活服務的社交媒體平臺化。2016年以來App向全球擴展,世界各地的華商和媒體均可加入該平臺,發(fā)布相關信息。2016年全球共有70家公司、媒體進入平臺。海外華人因此可以在上面獲得許多地區(qū)的生活、服務類信息。

第二個典型例子是美國的“僑報微博”。目前該微博有200多萬注冊用戶,相當一部分是美國當?shù)厝A人。為什么有這么多海外華人加入?因為微博打破了過去“精英媒體”的概念,以服務為主,大量提供紐約地區(qū)吃喝玩樂等生活、服務類的內容,既吸引了大批商家,又吸引了不少當?shù)厝A人。隨著服務的拓展,媒體的品牌也深入人心。

第三個典型例子就是中新社與全球海外華媒合作的全新舉措——“華輿”App。2016年11月17日,由中新社主導、有全球六大洲的海外華媒參與的新媒體平臺——“全球編輯室+‘華輿客戶端”正式上線??蛻舳说氖鼙姸ㄎ皇恰皟S二代”和海外華人??蛻舳撕退奈⑿殴娞栍小叭A媒精選”“招牌欄目”等欄目?!叭A媒精選”精選有世界各地的華文傳媒提供的重要當?shù)匦侣劇H?月2日,欄目中首選《歐洲僑報》報道土耳其恐怖襲擊中沒有華人傷亡的消息。這樣,世界各地的用戶們,都可以通過這個App,快速了解與全球華人華僑相關的新聞。

“招牌欄目”中,很多是服務類內容,用圖片、視頻、H5、互動等形式拉近用戶與傳播者的距離。比如,“華輿年終考——海外生存技能大比拼”,這個用H5做的互動小專題,是給即將出國或已經在國外的人們的各種生活小提示。如,西方國家的簽證情況、道路交通情況、生活風俗等。欄目里還有“超實用的防扒指南”“海外購物手冊”等服務類的內容。通過這些欄目,該客戶端真正實現(xiàn)了海外與海內、信息與服務的融合。

3.管理融合

海外華媒在管理上的融合,包括資金上的融合和人員團隊上的融合。首先是資金上的融合。不少海外華媒是“小本生意”,在資金上投入以個人和小公司為主。而新媒體時代所需要的資本,遠遠超越了傳統(tǒng)媒體。在資金上捉襟見肘,使得不少海外華媒在設備、人員待遇等方面無法加大投入,發(fā)展自然受到制約。

為了解決這一根本性問題,不少海外華媒開始各種嘗試,有的與當?shù)孛襟w和公司合作,有的與中國大型媒體、企業(yè)合作。這方面,泰國的《星暹日報》值得一提。為了在社交媒體時代的全新發(fā)展,該報董事長鄭芷蓀深入調查后,主動提出與中國《南方日報》報業(yè)集團進行資本合作,南方報業(yè)集團不僅注資入股報社,2016年3月還派出管理、采編團隊,改造該報。2016年11月5日,雙方正式簽約并發(fā)行新的報紙。中國媒體集團深度注資海外媒體并參與管理、采編等業(yè)務,這在中泰兩國傳媒史上還是第一次,目前新的報紙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類似的例子還有日本名古屋《中日商報》。該報與中方合作,在蘇州設立運營中心,招聘中國人進行管理,并發(fā)行《中日名流》雜志,蘇州中心的廣告成為該報重要收入。

除了資金融合,還有領導團隊的新老結合、中外結合?!澳?,我是XX長、XX總、XX主任……”。課題組在調查海外華媒時,經常遇到一些擔任領導職務、才20歲出頭的小伙子小姑娘。在過去,海外華媒管理層里論資排輩,50歲可能還是普通員工,社長、總編輯60多歲,甚至70多歲也常見。然而,為了應對社交媒體時代的沖擊,海外華媒大量招聘年輕人,讓他們去采訪、編輯給同齡人看的新聞,提供受眾所需要的各種服務,更加有針對性。所以,近兩年來,不少海外華媒增加了許多80后、90后。一些海外華媒將年輕人提拔至領導崗位,這在以往是極少見的,也使得管理團隊新老結合,內容和形式方面的改革貼近受眾與時代。而另外一些海外華媒,為了更好地本土化,扎根當?shù)厥袌?,邀請當?shù)厝藫尾删?、市場推廣、法律、翻譯等職務。如《法國僑報》《老中地方新聞》等,都有法國、美國人在媒體里工作,營造了一個跨文化的工作團隊。

“承”“傳”不變

海外華媒的責任不僅僅是提供信息和服務,還有更深層次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承載與傳播。在這方面《澳華時報》《法國僑報》和《坤甸日報》都是典型例子。《澳華時報》在全媒體“華人故事”欄目中,多次報道傳播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如2016年12月,分別報道了在布里斯班的老中醫(yī)許健鵬、“蘇繡”傳承者高青敏?!斗▏鴥S報》在巴黎堅持辦中文培訓班,既使報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發(fā)揮優(yōu)勢而生存,又促進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

印尼的《坤甸日報》堅持辦華文學校已經20多年,該報一直實行“報校合一”,在發(fā)行報紙的同時辦華校,提高當?shù)氐诙?、第三代華人的中文素質,使得他們雖然出生在海外,但中華文化的根沒有失傳?!独さ槿請蟆愤€把一位在當?shù)爻錾?、有一定中文基礎的18歲優(yōu)秀年輕記者,送到福建一所大學的新聞系學習,報社總編輯2016年專門到學校了解他的情況,要求他全面掌握中文媒體各種技能,回印尼后將華文傳媒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為什么許多海外華媒要不遺余力開辦中文學校、培養(yǎng)中文人才、傳播中華文化呢?他們認為,海外華媒的根基在中華文明,如果受眾們連中文都看不懂、連中華文化都不能認同,又怎么會使用中文媒體呢?同時,燦爛悠久的中華文化,在海外越有吸引力,就越會給海外華媒以更大的動力。所以,在海外承傳、推介中國文化,是海外華文媒體在社交媒體時代不變的承諾與責任。

同時,海外華媒作為保障華人權益、為華人發(fā)聲的平臺也沒有變化。比如,緬甸中文網(wǎng)就有專欄“中緬尋親”,致力于幫助不穩(wěn)定局勢中的華人家庭團聚。2016年7月6日,來自云南的朱茂升小朋友在緬甸南坎走失,家人求助緬甸中文網(wǎng),其公眾號立即刊登消息,這牽動了中緬兩地的人們,大家接力尋找,使用社交媒體分享信息。消息播發(fā)后僅一個多小時,小孩就被找到。在全球各地,海外華媒為華人們服務的類似例子舉不勝舉。

海外華媒作為海外華人了解家鄉(xiāng)的最重要窗口之一,傳遞家鄉(xiāng)信息、反映祖國變化的功能也沒有變。特別是在中國深化改革的今天,各地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海外華媒們更是積極報道家鄉(xiāng)的各種情況。而這方面海外華媒得到了中新社的有力支持。中新社2016年加大供給海外專版的力量,全年對外提供專版9萬個,主要用戶是海外華媒。在這些版面中,有俄文版38個、德文版46個、藏文版22個。中新社持續(xù)提供各種專業(yè)性版面,既提高了海外華媒內容的時效性和可讀性,也使它們更好地發(fā)揮了聯(lián)系家鄉(xiāng)的作用。

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文傳媒的生存

社交媒體時代,社會發(fā)展大浪淘沙,海外華文媒體的生存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危機。事實上,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海外華媒消失。要生存,許多海外華媒的實踐已表明,既要“變”,又要“不變”。首先,要“變”。社交媒體時代,媒介形式上信息、娛樂、服務并重,內容上視頻、實時、互動交融,受眾方面,高度去中心化、強調參與性。在這樣的媒介環(huán)境和社會中,海外華文媒體的形式和內容都一定要“變”,與時俱進,適合社會的要求和受眾的需要。

而不變的,則是海外華媒們對自身使命和責任的認識與履行。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媒依靠什么與其他媒體競爭而生存?最終依靠的還是其他媒體無法擁有的兩個特點:海外華人、中國。當?shù)刂髁髅襟w無法對海外華人們給予更多的關注,而這正是海外華媒的市場所在。所以,海外華媒一定要扎根華人社區(qū),挖掘他們的故事,為他們的權益而呼喊,獲得他們的最大支持,這樣才能刊出最獨特、最動人、其他媒體無法與之競爭的故事,從而在媒體市場獨樹一幟。同時,無論如何海外華文媒體都無法割斷與大陸及港澳臺的聯(lián)系,因此海外華媒要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中國與海外華人的堅強紐帶,使中國成為其自身生存的支持力量。

社交媒體時代,海外華文媒體變的是形式和內容,不變的,則是使命與責任。也正是在這變與不變之中,海外華媒繼續(xù)書寫著200年的歷史傳奇,成為國際傳播中的一叢獨特錦繡。

猜你喜歡
僑報海外華人華文
海外華人如何歡度“中國年”?
華人時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2:56
“和而不同”的華文教育
華人時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28
當前廣府籍海外華人統(tǒng)戰(zhàn)工作研究
華文教育中的漢字文化教育
縣域鄉(xiāng)訊媒體的報網(wǎng)融合探索與實踐——基于《青田僑報》的思考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西德僑報與德國華僑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20
華文智慧教學探索
海外華人尋偶眾生相
華人時刊(2016年17期)2016-04-05 05:50:39
深圳僑報招聘啟示
中國記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28
杭州特產
海外英語(2013年9期)2013-12-11 09:03:36
绥德县| 汉阴县| 平舆县| 沾化县| 商南县| 祁连县| 高青县| 延川县| 前郭尔| 天镇县| 乐至县| 高邮市| 秦安县| 抚松县| 浦江县| 陆川县| 航空| 潜山县| 池州市| 巴林左旗| 万安县| 尉氏县| 名山县| 荆门市| 高安市| 海宁市| 新龙县| 宁化县| 嘉峪关市| 丽江市| 策勒县| 揭西县| 灵璧县| 陇西县| 大安市| 宜丰县| 龙陵县| 清镇市| 会理县| 建宁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