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張媛
摘要 高效思政課的普通性與新疆高校的特殊性要求建設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在建設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時應堅持新疆特色原則、與時俱進碌則和實事求是原則。通過案例呈現(xiàn)、問題討論、案例分析、案例用途來構建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的體系。
關鍵詞 思政課 新疆特色 案例庫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2.383
2008年11月26-28日,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辦的“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研討會”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150多名專家學者重點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案例編寫和使用以及案例教學的開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在中國知網以“思政課案例教學”為關鍵詞搜索,可以發(fā)現(xiàn)2008年之前的相關論文每年以個位數(shù)的數(shù)量發(fā)表,而2008年后相關論文數(shù)量每年以十位數(shù)以上的數(shù)量發(fā)表,高校思政課案例教學法、案例庫建設的相關研究在我國相關學界引起越來越多的重視。
一、關于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的研究現(xiàn)狀
(一)關于高校思政課案例教學的研究
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思政課的廣泛應用是建設高校思政課案例庫的前提條件。學界對于高校思政課案例教學法的研究成果較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高校思政課運用案例教學的綜述及必要性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研究現(xiàn)狀綜述(尚慧霞,2014)、(李敏,孫成娟,2014)。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改變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雷連莉、徐德剛,2010)。高校思政課案例教學的模式、使用原則和策略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的操作模式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的理論體系,包括教學內容的提煉、教學案例的選編、思考討論題的設計、教學案例的呈現(xiàn)、課堂討論的組織、點評和總結、案例分析報告的撰寫、課后教學反思等逐次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系列教學環(huán)節(jié)(楊惠民,2010)。高校思政課案例選擇應遵循典型性、針對性、嚴密性、科學性、適度性、啟發(fā)性、導學性、析理性和激勵性評價等原則(項福庫,2012)。實踐教學案例的創(chuàng)新設計應遵循代表性、互動式和多樣性原則,與教學重點相結合,與社會熱點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結合(江毅,2014)。思政課案例教學實施的三大策略:案例內容的選取策略、案例運用的時間策略、案例使用的方式策略(尹曉敏,2009)。不同類型高校的思政課案例教學研究:醫(yī)學院?!八颊闭n案例教學的教學評一體化(余進軍,2012)、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思政課中的應用策略(胡蓉,2015)、公安院校思政課案例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實施策略(譚笑,2016)等等。
(二)關于高校恩政課案例庫建設的研究
以高效思政課案例庫為主題研究的學術論文在個位數(shù)以內,主要有:建構思政理論課教學案例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楊慧民,2010)。思政理論課教學案例庫的選取與制作主要采用收集法和選編法,并遵循實踐性、典型性、啟發(fā)性、時代性、目的性、生活性的原則(張曉,閆娟,2011)。案例庫的開發(fā)與建設關鍵在于案例的選擇,案例的構成要素以及案例庫的動態(tài)維護與更新(賈亞軍,2011)。
雖然,高校思政課案例庫的研究論文較少,但出版的相關著作與輔助教材較多,主要以四門公共政治理論課為基礎編著的案例集:《“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學案例參考》(汪一江,高瓊,閆莉玲編著,201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案例選編》(羅騁主編,2014)、《“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特色案例》(陳國飛[等]著,2015)、《“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案例解析》(吳潛濤,陳大文,2016)、《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課例研究》(楊慧民,2012)等等。這些著作、輔助教材雖然沒有以案例庫命名,但其性質與案例庫相似。
(三)關于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的研究
目前尚未見到關于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的研究文章。但相關思想、理念的研究文章零星可見,如:佟斐的《淺析民族地區(q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及其開發(fā)利用》、《少數(shù)民族諺語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案例教學》(迪麗娜爾·阿不力孜,2012)、《民族地區(q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效用發(fā)揮的影響因素探析》(李然,2015)。雖然這些文章并沒有明確提出建設新疆特色案例庫,但運用民族地區(qū)的特色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思想理念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關于高校思政課的案例教學研究成果眾多,但對于案例庫建設,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案例庫建設的相關研究鳳毛麟角。而思政課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強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的建設研究對于提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有裨益。
二、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的必要性
高效思政課的普遍性與新疆高校的特殊性要求建設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
(一)高校思政課的普遍性
根據(jù)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及“實施方案”,我國本科院校開設4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圃盒i_設2門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同時本??圃盒6奸_設形勢與政策課。“概論”課是我國高校本??茖W生都必修的一門課程?!伴_設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學生系統(tǒng)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發(fā)展、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從高校思政課的課程設置與目的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課具有較強的普遍性,無論是“985”、“211”高校,還是普通本??圃盒?,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新疆、云南,都使用統(tǒng)一教材,達到統(tǒng)一目的。但在具體學習過程中,“要采取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法,緊密聯(lián)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實際,深刻理解和把握基本理論的精神實質”。這就要求我們將普遍的理論與特殊的實際相結合,運用各自有特色的實際去闡述普遍的理論實質。
(二)新疆高校的特殊性
新疆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與新疆自身的內部因素決定了新疆高效的特殊性。新疆處于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周邊國家較多。新疆也長期受到敵對勢力的分裂與破壞,這就使得新疆的高效思政理論課要充分發(fā)揮主渠道作用,抵御敵對勢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滲透。而新疆高校與內地高校的最大不同在于師生的民族構成。新疆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比重可達50%,甚至70%,少數(shù)民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新疆農業(yè)大學為例)占比43%。無論是從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化、歷史等各方面來考慮,在新疆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時,必須考慮新疆高校的特殊性。因此,為使新疆高校廣大學生能更好的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教育者必須適當?shù)牟捎镁哂行陆厣陌咐齺硖嵘枷胝卫碚撜n的效果。
三、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的建設原則
(一)堅持新疆特色原則
新疆特色原則是指案例庫中的所有案例必須具有新疆地域性、民族性的特點,案例中的人物、地點、事件等要素至少有一項符合新疆地域性或民族性的特征。這一則是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的基本原則,否則就失去了新疆特色,與普通的思政課案例庫別無二致。如在講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程第六章中國夢的內容時,可以選用大學生村官網報道的《新疆哈巴河縣一名大學生村官的“中國夢”》作為案例,讓新疆學生切身體會并分享個人對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理解。
(二)堅持與時俱進原則
與時俱進原則是指案例庫所采用的案例不宜遠離學生所處時代,應緊跟時代步伐,選取社會時事熱點問題,要求案例的數(shù)據(jù)新、事件新。堅持與時俱進原則要求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的動態(tài)維護與實時更新。如在講述“概論”課第七章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時可以用“數(shù)說新疆”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采用的數(shù)據(jù)就不能再是2008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所整理的數(shù)據(jù),應采用新疆成立60周年所整理出的權威數(shù)據(jù),這就堅持了與時俱進原則。
(三)堅持實事求是原則
實事求是原則是指在選用案例時,不能為了追求案例數(shù)量,而將不適合選用新疆特色案例的教學內容也生硬的賦予其新疆特色案例,使得效果大打折扣。如“概論”課共十二章的內容,但并不是每一章都適合采用新疆特色案例。例如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第十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zhàn)略”等章節(jié),這些章節(jié)就是要重點從全國全局性去把握,而不適合運用新疆特色的案例。而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其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任何一節(jié)都可以用新疆的特色案例去講清講透中國當前所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
四、高校思政課新疆特色案例庫建設示例
新疆特色案例庫中的具體案例應至少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一)案例呈現(xiàn)
新疆哈巴河縣一名大學生村官的“中國夢”塔拉甫·馬合買提,哈薩克族,今年34歲,中共黨員,現(xiàn)任新疆哈巴河縣齊巴爾鎮(zhèn)吉林新村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一名大學生村官,大家說他是一名踏實肯干的“芝麻官”,組織安排到哪里,哪里就有他出色的工作成績。住村以來,我們工作組親眼見證了他心中“夢”的征程。
(二)問題討論
1.什么是中國夢?
2.結合材料和大學生實際,談談如何理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案例分析
2009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敝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其中最核心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基礎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題中之義和必然要求,是國家幸福、民族振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走中國道路就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就是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就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四)案例用途
本案例適用于第六章社會主義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第三節(ji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戰(zhàn)略內容的輔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