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慧
(東南大學 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
?
民族主義視角下的孫中山法治思想解讀
鄭穎慧
(東南大學 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
民族主義視角具體限定在孫中山提出的民族獨立和民族自強兩大基本主張,其間分別蘊含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的基本原則。民族主體訴求和民族自覺意識彼此融通又各有側重。孫中山民族主義在其“三民主義”理論體系的首要地位必然決定并影響其法治思想的形成路徑、發(fā)展程度及基本特征。從民族主義的特定視角解讀孫中山的法治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貫徹民族主體原則的“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二是堅持民族自覺原則的本土法治理論重構。可以說,孫中山法治思想是民族主義統(tǒng)領下的理論學說,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當前法治中國建設應以史為鑒,以彰顯民族性為先導,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孫中山;民族主義;法治思想;重構
何謂民族主義?美國學者伯恩斯曾定義為:“民族主義一般被界說為一種以民族意識為基礎的綱領或理想?!盵1]這說明民族主義是圍繞民族生存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民族主義在民族概念基礎上而形成。民族概念17世紀末由英國萌發(fā),此后隨著一系列資產階級國家在歐美成立,于19世紀初確立起來,即“人類自然地劃分為不同的民族,這些民族由于某些可以證實的特性而能被人認識,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2]??梢?,“民族”概念具有兩個基本內涵:民族獨具自身特性、獨立政府合法形式。繼之,1836年《英國牛津詞典》正式收錄“民族主義”一詞,主要代表重視民族感情、強調民族利益的思想觀念。20世紀初,各國民族運動高漲,民族主義受到廣泛重視,形成了系統(tǒng)的理論觀念。它主要包括:第一,主張民族獨立自主,這是民族主義的核心要義?!懊褡逯髁x首先是一條政治原則”,“承認民族國家是政治組織的理想形式,承認民族是一切文化創(chuàng)造力和經濟福利的源泉”[3]。換言之,民族首先要有一個獨立自治的合法政府形式。第二,堅持民族傳統(tǒng)文化認同,鞏固民族自強基礎?!懊褡逯髁x這個詞主要指一種心理學的現(xiàn)象,即個人在心理上從屬于那些強調政治秩序中人們的共同性符號和信仰?!盵4]這種心理上的依存正是民族情感的表達,依靠民族情感實現(xiàn)民族傳統(tǒng)文化認同,堅守民族自身獨特性。對于西方民族主義理論,國內學者通過綜合考察總結指出:“民族主義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思想觀念,它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對本民族的一種熱愛與忠誠,對民族統(tǒng)一、獨立和強大即生存與發(fā)展的追求和理想。”[5]簡言之,民族主義就是民族情感維系下呼喚民族獨立自強,體現(xiàn)了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基本原則。
近代中國在“西學東漸”思潮影響下,西方的民族主義理論也隨之傳入并廣泛傳播。孫中山于1905年10月正式提出:“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盵6]288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在其“三民主義”理論體系中處于首要位置,充分說明民族主義的重要性。從民族、民權和民生三大主義的關系來看,以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強為目標的民族主義是前提,以建設法治國家為宗旨的民權主義是根本,以發(fā)展社會經濟為中心的民生主義是保障。之所以民族主義成為“三民主義”之前提、為第一要義,是因為當時中國首要任務是推翻滿清專制統(tǒng)治,反擊西方列強入侵,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強。否則,何談民權?又如何改善民生?可以說,沒有民族的獨立自強,民權和民生必然淪為一紙空談。只有民族主義這個前提條件實現(xiàn)了,前進的道路阻障被清除了,才有可能建設現(xiàn)代民族法治(即民權)國家,也才有可能順利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梢哉f,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不僅直接決定民權及民生能否產生與發(fā)展,而且其內涵主張還深刻影響和制約民權乃至民生的發(fā)展路徑、程度規(guī)模、根本特征。孫中山緊隨時代變化不斷豐富民族主義理論,大致來講,主要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同盟會成立前,民族主義是以排滿為根本特征;同盟會成立后,提出“創(chuàng)立民國”的革命目標,旨在建立民族法治政府,從而發(fā)展為近代民族主義;“五四”運動后,明確提出反帝國主義侵略,實現(xiàn)中國真正獨立。筆者所指“民族主義視角”,特擇取孫中山以下基本觀點:第一,主張積極抵御外侮,反抗西方殖民侵略,“有凌辱我同胞、蔑視我國權者,以推倒?jié)M清之手段排之,故不論其為某國抑或任何國”[7]558-559,進而提出“國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8]943,要求建立民族獨立的法治國家代表了孫中山民族主義之核心理念。第二,主張恢復和發(fā)揚民族精神?!坝嘀褡逯髁x,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fā)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9]60,“要提倡民族主義,用民族精神來救國”[3]189。這說明民族精神構成民族主義的前提基礎,因此提出“要恢復民族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發(fā)揚光大”,“然后我們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復”[10]242、247??梢?,基于民族情感的本土文化認同形成的民族精神是實現(xiàn)民族自強的深層源泉和強大動力。綜而括之,孫中山主張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建立獨立的民族法治國家政治理想,體現(xiàn)為民族主體要求;強調恢復和發(fā)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強的動力源泉,表現(xiàn)為民族自覺意識。這就是本文所指“民族主義視角”內涵的確切界定。
“創(chuàng)立民國”既是孫中山民族主義的核心理念,又蘊涵民權主義的根本精義。而民權的根本保障即為法治的實施,在某種意義上民權等同于法治。這樣,民族主義本身包涵法治訴求,使民族主義與法治思想密切相聯(lián)。同時,為了達到民族主義提出的根本目標,即建立一個獨立法治(民權)國家,必須要以實現(xiàn)民族獨立自強為基本前提。換言之,孫中山堅持獨立自強的民族主義理論決定著法治(民權)國家能否建成,而其蘊涵的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等基本原則又影響和制約著法治(民權)建設的路徑及走向??梢哉f,盡管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并非站在法治立場上提出來的,但其思想理路為我們解讀其法治思想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獨特視角。
為了說明民族主體與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的內在邏輯關系,首先需要弄清何謂“民族主體”。馬克思曾談到人的主體性:
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fā)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隘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fā)生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tài),在這種形態(tài)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tài)隨著商業(yè)、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fā)展而沒落下去,現(xiàn)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fā)展起來。[11]40
上述指出人的主體性具有三個特性:隨社會發(fā)展而形成、發(fā)生于社會關系中、體現(xiàn)為個人獨立自由。據此,當社會發(fā)展到個體放大為民族整體所替代,馬克思相關闡釋對理解民族主體性提供了有益啟示。首先,民族主體性是在民族間互動關系中獲得彰顯,“民族主體必須是在自我認同和來自外部世界的他者認同的基礎上進行比較超越而彰顯出來”,“民族與他族之間的差異性規(guī)定著自己的存在和存在方式。民族本性在這種規(guī)定中有了自我,即有了主體的意義”。在民族互動關系中,以本族區(qū)別于他族的差異性存在以及對他族的超越,使民族主體性得以彰顯。其次,民族主體“必須在‘現(xiàn)在進行時’的語句表述中,即在‘在場’和‘不在場’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對民族主體的闡釋”[12]34-35,這說明民族主體的闡釋語境為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進步理念的統(tǒng)合融通而構建的一種現(xiàn)實理論學說??梢哉f,民族主體是主張民族獨立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訴求。依據上述民族主體理論,孫中山提出反對西方殖民侵略、建立獨立的民族法治國家的民族主義核心理念,體現(xiàn)了民族主體性原則?;谶@一原則,在法治思想方面最集中體現(xiàn)在“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
憲政思想是孫中山法治思想的核心內容,他多次強調,“憲法成立,國之根本,庶難搖動”,“憲法成,國本斯固”[13]400,“有了良好底憲法,才能建立一個真正底共和國家”[13]488。為此,孫中山構建了“五權憲政”理論,“必以五權憲法為建設國家底基礎”[8]486-488,后來發(fā)動的護法運動,即旨在保護五權憲法的根本權威。“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集中貫徹了民族主體原則。首先,以追求區(qū)別于他族、彰顯本族差異性自存是“五權憲政”的理論基礎。孫中山明確提出中國憲政建設“英是不能學的,美是不必學的”,而應“為中國民族歷史風俗習慣所必需之法”[6]329-444。其次,面對中西民族間巨大文化落差,孫中山一方面批判西方憲政的各種流弊,比如選舉之弊,“富人因為有了那么多的財產,便壟斷國家大事,無惡不作。窮人因為沒有生活來源便不得不去做富人的牛馬奴隸”[6]330;又如監(jiān)督之弊,“沒有不是立法機關兼有監(jiān)督的權限,那權限雖然有強有弱,總是不能獨立,因此生出無數弊病”[6]331。另一方面,孫中山肯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可糾偏補弊。他指出西方“無考試機關,則無以矯選舉之弊;無糾察機關,又無以分國會之權”[6]445;而中國傳統(tǒng)考試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且突過現(xiàn)代之民主政治”[6]445,傳統(tǒng)監(jiān)察制度“從古以來,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6]331,“權重內外,上自君相,下及微職,儆惕惶恐,不敢犯法”[3]445,這兩項制度“實有其精義,足以濟歐美法律、政治之窮”[9]61-67。基于此,孫中山在西方三權之上構建了“五權憲政”理論,實現(xiàn)了法治模式的民族超越。最后,“五權憲政”理論的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是在統(tǒng)合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進步法治理念而構建起來的、旨在改造現(xiàn)實民族國家的理論學說,它是“完全優(yōu)美之憲法,駕于歐美以上,做成一個中西合璧的中國”[13]332。
總之,孫中山“五權憲政”理論是面對中西法治文化巨大落差的客觀現(xiàn)實,堅持民族差異性自存的基礎上,深刻批判西方憲政弊端,肯定傳統(tǒng)文化糾弊之功,進而統(tǒng)合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進步法治理念而構建起一套創(chuàng)新性法治模式,從而實現(xiàn)了民族超越,并為現(xiàn)實中的本族國家提供了獨具特色的政治方案。對于“五權憲政”的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孫中山多次指出:“三權為歐美所需要而風行歐美,五權為中國所需要,故獨有于中國”[6]444-445,“不但是各國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學說上也不多見,可謂破天荒的政體”[6]331??梢哉f,“五權憲政”法治模式的創(chuàng)新應和了孫中山主張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訴求,貫徹了民族主體原則。
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二位一體,彼此包涵。這是因為,在本族與他族的互動關系中,如果堅持民族獨立,即貫徹民族主體原則,那么作為獨立之體的這一民族必然要求民族文化認同,這既是民族自強的動力源泉,也是民族自覺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民族主體追求必然帶來民族自覺訴求,民族自覺又是民族主體的應然要求,兩者相互貫通,彼此表征。據此,孫中山主張獨立自強的民族主義理論,“實現(xiàn)民族主體歷史和現(xiàn)實的反思”[12]36。具體講,就是從民族歷史傳統(tǒng)出發(fā)改造現(xiàn)實社會,從現(xiàn)實理論出發(fā)重構民族歷史傳統(tǒng)。前者體現(xiàn)為建立獨立的民族法治國家的民族主體原則,后者則體現(xiàn)為主張恢復民族精神的民族自覺原則。兩大民族主義基本原則相互證成,密不可分。影響到法治思想方面亦是如此,一方面,“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是反思民族政治傳統(tǒng)而形成的現(xiàn)實治國方案,另一方面,法治理論重構則是依據現(xiàn)實法治理念對民族政治文化傳統(tǒng)的新型詮釋,兩者分別貫徹了民族主體原則和民族自覺原則。同時,“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理論蘊含民族自覺原則,反之,法治理論重構也具有民族主體特性。因此,兩大民族主義原則在孫中山法治思想中融會貫通,各有側重,實為一體,理路不同。對此,在從孫中山民族主義視角解讀其法治思想時尤應統(tǒng)一觀待,而非將其割裂孤立。本部分著重闡釋基于民族自覺原則進行的法治理論重構。
孫中山的民族自覺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提倡恢復和發(fā)揚民族精神的主張,而民族精神以民族情感為基礎,能夠產生民族團結的強大感召力和巨大凝聚力,是實現(xiàn)民族自強的動力源泉,貫徹的是傳統(tǒng)文化認同的民族自覺原則。這一原則滲透到法治思想方面就是肯定民族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合理性,并據此對其進行全新詮釋,進而實現(xiàn)法治理論重構。對于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孫中山曾給予高度贊揚:
中國古時有很好的政治哲學。我們以為歐美國家近來很進步,但是說到他們的新文化,還不如我們政治哲學的完全。中國有一段最為系統(tǒng)的政治哲學,在外國的大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到那樣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段的話。把一個人從內發(fā)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象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么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的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10]247
在上述民族政治文化自覺原則的影響下,孫中山具體詮釋了傳統(tǒng)政治文化內涵,重構了相關法治理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詮釋傳統(tǒng)儒家仁愛和大同思想,重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學說。
孫中山汲取儒家仁愛思想,提出人類社會發(fā)展進化的動力是遵守道德仁義、互助互愛。他從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14]195-196,指出“人類進化之主動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競爭”[14]394,這種互助實際上就是儒家提倡的道德仁義,“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也。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14]195-196??梢姡寮胰蕫鬯枷氪砹松鐣野l(fā)展進化規(guī)律,因此主張“西方之功利強權的文化,服從東方之仁義道德的文化”[15]409。在社會發(fā)展終極目標上詮釋了儒家大同理想,“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14]196,“便是(孔孟)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10]262,這個大同世界在當代“便是三民主義中第二項的民權主義”[16]470。古今大同理念又有區(qū)別,“孔子那個時代,只有思想,沒有事實。到了現(xiàn)在,世界上有了這個思想,也有了這個事實。大家都要做主人翁,承認用這項主義的政體”[16]470。這個政體是“中華民國者,人民之國也。主權屬于國民之全體,是四萬萬人民即今之皇帝也”[10]394,“無尊卑貴賤之見”,“無貴族、平民之階級”[17]451,“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國家是人民公有的國家”[17]524。這樣的大同世界是人類社會致力追求的美好理想,也是社會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將以全民之力合造大同”[10]394,“以期與諸民族并驅于世界,以馴致于大同”[9]60,可見,社會發(fā)展終極目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傊?,孫中山詮釋儒家仁愛和大同思想,指出其分別代表社會發(fā)展進化動力及社會發(fā)展終極目標,從而重構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學說,組成其法治理論的哲學基礎。
第二,詮釋儒家傳統(tǒng)民本思想,重構現(xiàn)代民權理論。
儒家的民本思想最早在《尚書》中記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由此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民本思想。孫中山提出“創(chuàng)立民國”的革命口號,就是深受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啟發(fā),“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民字之意義,為仆研究十余年之結果而得者”[18]323。可見,中華民國重在民權,其結果就是設計了一套民權實踐方案,即“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內,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權可以直接管理去管理國事”[10]347?!懊癖娭苯有惺惯x舉權、罷免權、創(chuàng)制權和復決權四項政權,控制和管理政府五項治權(即前述五權)。民眾“自己決定出來,交到政府去執(zhí)行”,或者修改不利于人民的舊法律,直接指揮政府、制衡政府。[10]350-351政府“應該要替眾人來服務”[19]156,“官吏不過為公仆之效能者”[15]536。新時期的民權理論就是“以人民為主體,政府為之公仆”[17]451,這與“于事實、于學理皆不足以當此”[20]32的代議制明顯不同,可以說是儒家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現(xiàn)實轉化。后來孫中山更直接吸收儒家的保民和養(yǎng)民思想作為現(xiàn)代民權理論的基本特征,指出,“人類要能夠生存,就須有兩件最大的事:第一件是保,第二件是養(yǎng)。保和養(yǎng)兩件大事,是人類天天要做的。保就是自衛(wèi),無論是個人或團體或國家,要有自衛(wèi)的能力,才能夠生存。養(yǎng)就是覓食。這自衛(wèi)和覓食,便是人們維持生存的兩件大事”[10]255,從而區(qū)別了以平等政治參與權為根本特征的現(xiàn)代一般民權理論??傊瑢O中山深受傳統(tǒng)民本思想啟發(fā),進一步詮釋傳統(tǒng)民本思想,從而重構了現(xiàn)代民權理論,成為其法治理論的核心內容。
第三,詮釋儒家等級論和宗族觀,重構平等自由觀。
關于社會平等觀,孫中山依據《論語》記載的“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進一步解釋指出,“世界人類其得之天賦者約分三種:有先知先覺者,有后知后覺者,有不知不覺者。先知先覺者為發(fā)明家,后知后覺者為宣傳家,不知不覺者為實行家”[10]298,明確主張人類天賦不平等,“因為個人的聰明才力有天賦的不同,所以造就的結果當然不同。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10]286。盡管承認人類天賦不平等,但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xiàn)后天的平等:
天之生人雖然聰明才力不平等,但人心則必欲使之平等,斯為道德上之最高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劣谌珶o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要調和三種之人使之平等,則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照這樣做去,雖天生人之聰明才力有不平等,而人之服務道德心發(fā)達,必可使之成為平等了。這才是平等的精義。[10]298-299
關于個人自由觀,孫中山指出,“中國人民最崇拜的是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14]212,這點與西方不同,“外國人是以個人為單位,他們的法律對于父子、兄弟、姐妹、夫婦各人的權利都是單獨保護的,打起官司來,不問家族的情形怎么樣,只問個人的是非怎么樣”。孫中山在傳統(tǒng)宗族觀影響下將民界定為“大凡有團體有組織的眾人,就叫做民”[10]254。因此,他主張“個人不可太過自由,國家要得完全自由”[10]282,要個人自由服從國家自由“而成為一機體結合之法治國家”[14]212。
總之,孫中山依據儒家天賦等級論和宗族主義觀,通過對其做進一步詮釋,提出了人類天賦不平等、實現(xiàn)后天真正平等的目標,以及個人自由服從國家自由等觀念,重構了新時期的平等自由觀,構成其法治理論的基本觀點。
孫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非常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于圣賢六經之旨,國家治亂之源,生民根本之計,則無時不往復于胸中”[6]16,他對民族精神大加贊揚:
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yè)也。我國民之論古者,莫不傾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實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勿謂我國民無理想之資,勿謂我國民無進取之氣,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于理想之證據,亦大有進步之機兆也。[6]172-173
這樣的民族精神實為民族自強的動力源泉,貫徹了民族自覺原則。體現(xiàn)在法治思想方面,就是自覺詮釋民族傳統(tǒng)政治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包括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學說、民權理論和平等自由觀等在內的觀念理論,實現(xiàn)民族本土法治理論的重構。
筆者特別擇取孫中山民族主義兩大基本內涵:一是抵御外侮,建立法治國家,體現(xiàn)了要求民族獨立的主張,貫徹了民族主體原則;二是恢復和發(fā)揚民族精神,代表了實現(xiàn)民族自強的主張,體現(xiàn)了民族自覺原則。前者構成孫中山民族主義的核心要義,后者構成其前提基礎,兩者融會貫通,密不可分。甚或在某種程度上,孫中山認為民族精神直接等同于民族主義。換言之,堅持民族自覺以實現(xiàn)民族自強更為重要。從上述孫中山特定的民族主義視角看對其法治思想的導向和影響,一方面,體現(xiàn)在貫徹民族主體原則的“五權憲政”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貫徹民族自覺原則的本土特色法治理論重構。同樣地,在孫中山民族主義基本原則指導下的兩項法治思想內涵亦是彼此融貫,相互交織,只是理路各有側重,前者特在對外宣示,后者意為內在喚醒。
固然,從孫中山民族主義視角對其法治思想進行解讀,或許能夠帶來問題理解角度的轉換。但也應看到,孫中山某些具體法治觀點今天來看值得商榷,對此,應視為特定時代條件限制使然。首先,革命屢戰(zhàn)屢敗,社會動蕩不安。孫中山曾痛心說道:“失去一滿洲專制,轉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8]116,“十二年來,所以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者”[9]67。極其惡劣的社會客觀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法治思想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其次,作為民族資產階級革命家代表的孫中山自身無法突破階級屬性帶來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因此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理性分析不足,感性認識有余,主觀上未能根本實現(xiàn)傳統(tǒng)與當代的科學轉化。上述主客觀因素導致孫中山某些法治思想觀點有待于進一步論證、充實和完善。但是,瑕不掩瑜,我們決不能用現(xiàn)代眼光苛責于細微之處,那樣,既不客觀亦非公允。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孫中山始終胸懷一個獨立自強的中華民國夢,其間堅持的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原則,深刻影響了其法治思想觀念。他所進行的法治模式創(chuàng)新和法治理論重構,均體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性。這樣的路徑和理念仍具有現(xiàn)實啟示意義。
具體來講,孫中山民族主義影響下的、帶有民族性的法治思想形成路徑如下:首先,以民族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應該用我們固有的文化作基礎”[15]407,“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10]243,“發(fā)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9]6。這樣,否定了全盤西化和國粹主義兩個極端觀點。其次,以開放姿態(tài)學習西方法治文化,“必須使我們的國家對歐洲文明采取開放態(tài)度”[6]86,“要去學歐美之所長”[10]251。最后,中西文化融會貫通,博采眾長,銳意創(chuàng)新?!叭W洲之民主以為模范,同時仍取數千年前舊有文化而融貫之”[6]560,“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chuàng)”[9]1,達到“和歐美并駕齊驅”[10]251。總之,對于中國法治建設之路,百年前的孫中山曾概括道:“照中國的現(xiàn)狀,依人民的要求,走獨立的法律發(fā)展之路,使最宜之治法適于吾群,吾群之進步適于世界。”[6]288這是堅持走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原則法治之路的精辟表達。時至今天,重溫此言,擲地有聲,震聾發(fā)聵。
自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后,全球一體化日益向縱深發(fā)展。世界形勢的變化也帶來民族主義的新發(fā)展,由先前追求民族獨立和差異轉變?yōu)橹铝で蠊沧R和求同。但也應看到,“在當代的全球化中,為了替資本和商品的全球自由流動掃清障礙,西方國家越來越重視以非強制的方式引誘非西方國家的人們投人其價值體系的懷抱?!瓌佑冒ù蟊妭髅皆趦鹊囊磺惺侄尾贿z余力地對它們加以強化,借以輸出其價值觀念”[21]23??梢姡诋斀袢蚧瘒H浪潮中,我們仍然會面臨本土資源與域外因素的碰撞與沖突、民族傳統(tǒng)與西方法治的博弈與抉擇。我們對此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理性判斷。國內有學者指出:
現(xiàn)代人之所以能夠稱為“現(xiàn)代人”,是因為我們擁有古代歷史和近代歷史。對于中華民族來說,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它自身永恒存在的理由和根據。這種根據不僅僅是來自于“器物文化”所遺留下來的文明碎片,它更主要的是在五千年歷史中,經過時空歲月的大浪淘沙所展現(xiàn)出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一旦失去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尤其是標志文化特質、體現(xiàn)文化靈魂的哲學思維傳統(tǒng),歷史證明,那是很難“自立于民族之林”的,終究要被淘汰出局的。[22]60
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獨立自強的民族主義已具有新的時代內涵,我們仍非常有必要堅持和固守。相應地,法治建設也必須堅持民族性。
百年前,孫中山先生曾說:“我們能夠照自己的社會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做去,社會才可以改良,國家才可以進步;如果不照自己的社會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國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險”[10]320,“照自己的社會情形就是要先恢復忠孝、仁愛、信義與和平等民族精神[10]247,然后“才可以恢復民族主義。到民族主義恢復了之后,才可以恢復我們的民族地位”[10]242。百年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xiàn)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扎根中國大地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fā)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3]。在當前我國法治建設實踐中,警惕全球化浪潮對民族傳統(tǒng)價值的弱化和消解,阻礙我國法治事業(yè)的獨立發(fā)展。對此,應該借鑒孫中山民族主義指導下的法治思想,貫徹新時期以文化自信為基礎的民族主體和民族自覺原則,走一條具有民族性的法治之路。
[1]伯恩斯.當代世界政治理論[M].曾炳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423.
[2]凱杜里.民族主義[M].張明明,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134.
[3]蓋爾納.民族與民族主義[M].韓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1.
[4]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M].胡宗澤,趙力濤,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141.
[5]李宏圖.西歐近代民族主義思潮:從啟蒙運動到拿破侖時代[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7-8.
[6]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1.
[7]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孫中山.孫中山選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1.
[9]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李廣昌.民族主體性的闡釋焦慮: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的身份認同[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13]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4]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5]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6]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7]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8]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9]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0]孫中山.孫中山集外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1]汪信硯.全球化中的價值認同與價值觀沖突 [J].哲學研究,2002(11).
[22]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講話[EB/OL].(2016-07-01)[2017-03-2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責任編輯:蘇 南)
2017-05-26
江蘇省法學會資助項目“孫中山法治思想本土化研究”( SFH2016B04);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法治元素及其現(xiàn)代意義研究”(16FXB009)
鄭穎慧,女,東南大學法學院講師,法學博士,主要從事法律史學研究。
K827
A
2096-3262(2017)04-0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