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姍姍 綜述,游曉波,2 審校
(1.西南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2.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整形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重瞼術的研究進展
羅姍姍1綜述,游曉波1,2審校
(1.西南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2.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整形外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東方人雙側單瞼發(fā)生率為4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重瞼術已然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一種美容手術。不恰當?shù)闹夭€不僅使眼睛缺乏美感,而且可能破壞原有的面部協(xié)調。本文將近年來各重瞼術式的特點及進展做一綜述。
重瞼術;切開法;非切開法
眼睛是容貌美的中心,被哲學家稱為美感之窗。東方人雙側單瞼發(fā)生概率為41%[1]。東方型單瞼的特點[2]:①上瞼肥厚臃腫;②上瞼皮膚懸垂遮蓋瞼緣,睫毛平直;③多數(shù)伴有內眥贅皮,瞼裂細小,內眥間距寬;④眉眼距較寬等。美麗的重瞼應具備較薄而寬的上瞼皺襞,沒有內眥贅皮及臃腫的上瞼肌肉及脂肪。恰當?shù)闹夭€術可令瞼裂增大、睫毛上翹,使眼睛富有立體感。重瞼術式種類繁多,但其原理都是通過修整上瞼的肌腱膜及眼輪匝肌形成重瞼效果[3,4]。最早受眼科醫(yī)生實施的上瞼內翻矯正術[5]啟發(fā),重瞼術自開展以來,術式不斷涌出,現(xiàn)將近年來各種術式優(yōu)缺點及進展進行匯總比較,綜述如下。
Sayoc[6]的重瞼形成學說,認為提上瞼肌腱膜有部分纖維止于上瞼皮膚,提肌收縮時,皮膚即出現(xiàn)皺襞。宋儒耀[7]、王煒[2]等認為重瞼的形成不僅與上瞼提肌的附著有密切的關系,而且與皮膚質地、肌肉厚薄、脂肪含量有關。目前大多數(shù)重瞼術式都是利用眼瞼皮膚和上瞼提肌腱膜的直接或間接固定粘連形成重瞼。
2.1 設計原則 重瞼皺襞的寬度取決于瞼板寬度,東方人的上瞼板寬度7~9 mm[2],故重瞼皺襞寬度取女性5~7 mm,男性4~6 mm。眼睛平視前方瞳孔的垂線在重瞼線的投影為最寬點,外眥部皺襞線距瞼緣寬度依據(jù)重瞼皺襞形態(tài)調整。重瞼皺襞形態(tài)包括廣尾形、新月形、平行形。需要去除皮膚者,皺襞線在外眥部的延伸不超過眶緣。
2.2 數(shù)字化眼形設計 21世紀的到來,促使人們對美的追求和要求越來越高,這使得術者與求美者之間很難溝通形成統(tǒng)一意見。近年一些計算機擬態(tài)學設計軟件應用于手術,Adobe Photoshop就是其中之一[8],術者與求美者共同通過制圖軟件設計量化重瞼形態(tài),依據(jù)數(shù)據(jù)行重瞼術,術后可測定重瞼線與擬態(tài)重瞼線的吻合率。但皮膚彈性、延展在動靜態(tài)下的差異,是這類軟件必須面臨的考驗。
3.1 非切開法 通過縫合方式,將縫線貫穿縫合或直接埋藏于上瞼組織內,使上瞼皮膚與瞼板前筋膜形成粘連。此法不能去除多余上瞼脂肪和上瞼皮膚,因此不適用于眼瞼臃腫、眼輪匝肌肥厚及上瞼松弛類型的求美者。早年因其瘢痕小、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點,應用廣泛。目前這一類方法已逐漸被許多學者作為次選術式。
3.1.1 埋線法 傳統(tǒng)埋線法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無明顯瘢痕,但因其真皮層與瞼板前筋膜點式固定較難持久,縫合線易脫落,重瞼溝易變淺消失。聶麗麗等采用雙環(huán)法埋線重瞼術[9],增加了傳統(tǒng)埋線的穩(wěn)固性。
3.1.2 縫線法 用縫線貫穿縫合上瞼組織全層,利用短期內組織對縫線的反應以及損傷產(chǎn)生的粘連形成重瞼皺襞。此法近年應用較少。
3.2 微創(chuàng)小切口法 該法通過在重瞼線上設計多個小切口,能去除部分眼輪匝肌和脂肪,對眼輪匝肌肥厚和上瞼臃腫的患者適用,但去除組織不準確,術中較難準確止血。該法不能切除多余皮膚,故不適合于上瞼皮膚過度松弛者。小切口對淋巴循環(huán)系統(tǒng)損傷較小,有利于術后消除腫脹淤青,術后恢復時間較短。
3.2.1 小切口去脂與連續(xù)埋線聯(lián)合術 是微創(chuàng)三點法與埋線術的結合。陳鵬等[10]在設計好的重瞼線上做三個小切口,切除輪匝肌和眶膈脂肪后,縫線沿重瞼線連續(xù)的來回反折埋線固定。該法在盲視下縫合,對術者經(jīng)驗和審美力要求高。因此,這種術式目前主要應用于不對稱重瞼等修復整形中。
3.2.2 多點法 早期俞舜等[11]在設計好的重瞼線上做三個3~6 mm的小切口,在小切口內切除適量輪匝肌,從外側切口去除部分脂肪,縫合上下瞼皮膚和上瞼提肌腱膜形成重瞼。現(xiàn)在改良的三點微小口+皮下隧道組織去除術[12],重瞼線較為流暢??p合方法報道有間斷外縫合[13]和埋線縫合[14]。后來曲學煒等[15]在設計好的重瞼線上做五個2~4 mm的小切口。近年來,也有六點法[16]的報道。
3.3 切開法 通過在上瞼皮膚做一連續(xù)的切口,直視下逐層切除皮膚、輪匝肌及眶膈脂肪,該法形成重瞼線穩(wěn)固持久,可以解決眼瞼許多如上瞼皮膚松弛、倒睫、上瞼臃腫、眶脂下垂等復雜問題,是近年來術者及求美者越來越青睞的一種術式。
3.3.1 直接粘連 ①傳統(tǒng)切開法重瞼術:此法在重瞼線做切口,利用上下瞼皮膚與上瞼提肌腱膜之間的粘連形成重瞼皺襞。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切開方法。②瞼緣平行切口重瞼術:為解決瘢痕形成的困擾。魯禮新等[5]在距瞼緣1~2 mm的位置做平行瞼緣切口,在擬定重瞼線皮膚深面將真皮及上瞼提肌腱膜內縫合固定。該法閉眼時上瞼皮膚平整,是一種有效避免瘢痕明顯的方法。但此操作在盲視下進行,較難形成圓滑流暢的重瞼線。其操作難度和術后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證實。
3.3.2 間接傳導 ①肌瓣法腱膜固定重瞼術:劉延偉[1]在傳統(tǒng)切開重瞼術基礎上,保留下唇瞼板前眼輪匝肌,分離形成肌皮瓣,將肌肉上緣固定在上瞼提肌腱膜上,利用提肌腱膜與肌瓣之間的粘連力量傳導至皮膚形成重瞼。術中保留重瞼下唇肌肉符合生理解剖,這不僅避免重瞼下唇過薄導致重瞼僵硬,也避免破壞過多真皮下血管淋巴網(wǎng),加之肌肉的收縮促回流[17]作用,可有效減少術后腫脹恢復時間。②眶膈筋膜微瓣法重瞼成形術:天然的重瞼線瞼下緣皮膚與瞼板間有一定的移動性,并有輕度的皮膚皺褶[18]。趙曉暉[19]將眶隔筋膜微瓣與輪匝肌縫合,力量通過眶膈筋膜和輪匝肌間粘連帶動皮膚形成重瞼。此法傳導作用的穩(wěn)固性較差,上瞼提肌腱膜與眶膈基底之間的粘連性為可變因素,因此重瞼持久性有待進一步證實。
3.3 幾種特殊類型的重瞼術
3.3.1 伴有內眥贅皮的重瞼術 據(jù)Uchida和邱式統(tǒng)計[20],先天性內眥贅皮在亞洲人群中發(fā)病率為50%,且其中70%的患者存在單瞼,重瞼術與內眥成形術往往同時進行。常見的內眥成形術包括[21]Stallard-Z成形術、Fox-Z成形術、V-Y成形術、L型皮膚切除術以及Mustarde內眥贅皮矯正術等。
3.3.2 伴有上瞼松弛的重瞼術 伴有中老年上瞼松弛的重瞼術與年輕人的重瞼手術相比有三個特點[22]:①去除皮膚量較多;②縫線固定于瞼板前筋膜的位置過高易導致睜眼疲勞;③眼輪匝肌切除過少易導致局部重瞼臃腫。治療上瞼松弛可選擇眉上緣切口、眉下緣切口和重瞼切口,臨床上最常用是重瞼切口[23]。
3.3.3 上瞼缺損修復聯(lián)合重瞼術 毛文書等[24]采用自體硬腭黏膜移植聯(lián)合皮瓣轉移同期行重瞼術;楊思奮等[25]采用鄰近眼輪匝肌肌皮瓣或擴張超薄皮瓣轉移同期行重瞼術,有效隱藏了部分切口瘢痕,效果良好。
重瞼皺襞寬度過高過窄及雙眼皺襞寬度不對稱常見于各類重瞼術;上瞼皺襞消失或變淺及上瞼皺襞在內眥角中斷或皺襞弧度成角常見于非切開法重瞼術;結線外露、皮下囊腫多見于埋線法;上瞼溝凹陷常見于微創(chuàng)小切口法和切開法重瞼術;瘢痕、瞼裂閉合不全、多重瞼、睫毛下垂或下唇皮膚松弛及上瞼下垂多見于切開法重瞼術。
綜上所述,重瞼術已然成為當今社會最普遍的一種整形美容手術。重瞼術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僅僅是雙眼皮”到如今的“獲得自然美觀的重瞼效果”。微創(chuàng)小切口法瘢痕較小,但無法解決復雜眼瞼問題;切開法反之。既要求瘢痕小,創(chuàng)傷小,又要求解決眼瞼各種問題的術式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1] 劉延偉.肌瓣法腱膜固定重瞼成形術[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5(4):6-8.
[2] 王煒.整形外科學(下冊)[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984-985.
[3] Lukanova A,Zeleninclr JA,Lundin E,et al.Prediagnostic Level ofC-peptide,IGFBP-1,-2 and-3 and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J].Int JCancer,2011,108(2):262-268.
[4] Cho BC,Byun JS.New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suture and incisionmethod for creating a more physiologically natural double-eyelid[J].Hast Reconstr Surg,2010,125(1):324-331.
[5] 魯禮新,邱凌燕,汪環(huán),等.瞼緣平行切口微創(chuàng)重瞼術[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3,2(4):27-28.
[6] Sayoc BT.Absence of superior palpebral fold in siteyes:an anatomic and physiologic explan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1956,42:298.
[7] 宋儒耀.再論重瞼成形術[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1988,4(1):6.
[8] 曲學延,張寧,張秋遲,等.計算機眼形設計的點式重瞼術應用[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3,36(4):32-33.
[9] 聶麗麗.雙環(huán)法埋線重瞼術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4,3(6):35.
[10]陳鵬.小切口去脂與連續(xù)埋線并用的重瞼成形術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5(1):4-6.
[11]俞舜,儲國平,楊敏烈,等.三點微創(chuàng)小切口重瞼成形術的臨床應用和體會[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3,2(3):74-75.
[12]李正斌,梁俊剛,路光輝.三點微創(chuàng)小切口聯(lián)合皮下隧道組織去除重瞼術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5(2):1-3.
[13]司小強,楊國虎.改良三點式重瞼術與傳統(tǒng)重瞼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療效對比[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23(5):363-365.
[14]周寧,郝超.改良三點式埋線重瞼術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美
[15]容醫(yī)學,2016,25(1):20-21.
[15]曲學煒,王澤,姜炳華,等.五點式重瞼術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5,24(20):30-31.
[16]方海燕.六點埋線法重瞼成形術[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11(15):1939-1940.
[17]江華,劉安堂,孫美慶,等.特殊類型的重瞼成形術[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7,13(5):265-269.
[18]程喜平.重瞼者重瞼線與瞼緣間皮膚皺褶觀察[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3,9(3):148-150.
[19]趙曉暉,何琳,王愛琴,等.眶隔筋膜微瓣法重瞼成形術的遠期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4):169-170.
[20]李丙辰.內眥“Z”形贅皮矯正聯(lián)合重瞼成形術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5,4(1):21-22.
[21]楊鍇,滕利,盧建建,等.重瞼術同期矯正內眥贅皮的新術式探討[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12):1648-1650.
[22]周水勇,王劍,張羽森,等.中老年重瞼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經(jīng)驗探討[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5(5):15-16.
[23]張夢媛,楊虎,李彩云,等.切除整條眼輪匝肌的三點式重瞼術60例分析[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2,28(6):457-458.
[24]毛文書,席淑新.移植技術聯(lián)合重瞼成形術修復上瞼缺損畸形效果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12):1295-1296.
[25]楊思奮,馬婷婷,徐偉,等.移植技術聯(lián)合重瞼成形術在上瞼缺損畸形美容性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5,24(12):26-30.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double-eyelid blepharoplasty
LUO shan-shan,YOU Xiao-bo
R622
B
1672-6170(2017)03-0122-03
2016-09-23;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