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試論中世紀英格蘭教區(qū)的建立、管理及作用
張 紅
(南京大學 歷史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英格蘭教區(qū)是中世紀的社會基本組織,其最初是以教堂為中心的領土單位,它不僅承擔民眾的信仰責任,而且服務于民眾的生活。諾曼征服以后,英格蘭各地的教堂網絡逐漸完善,教區(qū)制度隨之建立。教區(qū)雖然以教堂為中心,但服務于教堂的教區(qū)教民大多為俗人,因此,教士和俗人分享了教區(qū)的管理權。嚴格說來,教區(qū)的主教管理教民的宗教生活,以教區(qū)執(zhí)事為首的俗人管理者負責世俗事務。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紀英格蘭政府管理的范圍有限,社會功能設施不全,這使得教區(qū)不僅是一個宗教信仰的中心,而且分擔了政府和社會的許多功能。
中世紀;英格蘭;教區(qū)
中世紀的教區(qū)是英格蘭民眾信仰的基本單位。基督教傳入英格蘭后,以大教堂為中心的主教區(qū)(diocese)逐漸建立,隨后是敏斯特教區(qū),到12世紀具有宗教和社會服務功能的教區(qū)(parish)開始形成網絡,并形成教區(qū)制。教區(qū)以教堂為中心,是一個地域范圍,除了教堂外,還有屬于教區(qū)的土地和土地上的民眾,因此,“教區(qū)是莊園的宗教表達”的說法,準確地定義了中世紀早期英格蘭教區(qū)的特點。教區(qū)的管理與莊園不同,其管理人既包含教士(牧師),又包含俗人(教區(qū)執(zhí)事),分別承擔不同的責任和義務。教區(qū)制度形成于中世紀,一直到19世紀仍然在宗教信仰、社區(qū)安全以及濟貧問苦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筆者主要論述中世紀英格蘭教區(qū)的形成,教區(qū)的管理以及教區(qū)的社會功能,并從中探討中世紀英格蘭民眾宗教和世俗生活之間的關系。
英格蘭教區(qū)制的建立經歷了三個過程,即主教區(qū)、敏斯特教區(qū)和教區(qū)。
1.主教區(qū)的建立
公元7世紀,基督教傳到英格蘭后,當地人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及心理狀態(tài)并沒有發(fā)生大的改變。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促進基督教的傳播,格里高利教皇敦促倫敦主教在保留盎格魯-薩克遜人傳統(tǒng)神廟的基礎上,重建信仰。他說:
英格蘭人偶像的神廟不能摧毀,但是他們心中的偶像必須摧毀;用圣水噴灑這些廟宇,在神廟里擺上圣壇……這樣,英格蘭人看見他們的神廟沒有被摧毀,會從心里改正他們的錯誤……他們還能夠自由地出入熟悉的地方。[1]
傳播基督教依靠教堂遠遠不夠,還必須有屬于教堂管理的區(qū)域。同時,英格蘭各地“王們”的地方管理需要教會的支持,于是教會被授權建立主教區(qū)。英格蘭小王國幾乎是部落式的領土,早期的教區(qū)或多或少在其范圍內調整,只有得到王室的贊助才能建立教堂,并進行宗教工作。英格蘭最初的兩個主教區(qū)是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羅切斯特(Rochester),共同擁有肯特(Kent)的領土,包括倫敦和埃塞克斯(Essex)。隨后,建立的大主教區(qū)分別擁有不同的領土范圍:溫切斯特(Winchester)主教區(qū)擁有南薩克遜(South Saxon)和西薩克遜(West Saxon);萊斯特(Leicester)和林奇菲爾德(Lichfield)主教區(qū)擁有麥西亞(Mercians);埃爾姆漢姆(Elmham)主教區(qū)擁有東盎格魯(East Angles);克雷頓(Crediton)主教區(qū)擁有薩默賽特(Somerset)和德文(Devon)。約克(York)主教區(qū)也是最早建立的教區(qū)之一,擁有赫克斯?jié)h姆(Hexham)、里彭(Ripon)、林德斯法恩(Lindisfarne)和惠特松(Whithorn)。此外,伊里(Ely)主教區(qū)建立于1109年,領有劍橋的費恩蘭(Fenland)。[2]17
2.敏斯特教區(qū)的過渡
主教區(qū)的中心是等級森嚴的大教堂(Cathedral),大教堂下面有敏斯特教堂(Minster church)。敏斯特教堂所包含的地區(qū)和社群被稱為敏斯特教區(qū)(Parochia)。該教區(qū)與世俗地產有密切的聯系,有的屬于皇室,有的屬于部落,有的屬于百戶區(qū)。敏斯特教區(qū)主要集中在英格蘭的東南部。同時,敏斯特教區(qū)的教堂和教堂的管理人員也沒有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因此,以敏斯特教堂為中心的教區(qū),只是英格蘭教區(qū)史上的一個過渡。
8世紀以后,英格蘭小王國逐漸被吞并,敏斯特教堂原多為小王國王室贊助,此時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新的私人贊助教堂應運而生。為了滿足虔誠信仰的需要,一些個人利用剩余的資金建立教堂或者修道院,為他們死后準備安葬之地,同時利用新建教堂獲取經濟利益。私人贊助教堂的贊助人擁有什一稅征收權和教堂使用控制權。贊助教堂大小不一,管理范圍也不盡相同。由于贊助人地產邊界是固定的,其領土范圍也就是教區(qū)的范圍,這是教區(qū)的雛形。
3.教區(qū)制度的形成
在教區(qū)內,所有的基督教徒都有一定的宗教義務。教區(qū)教堂要求民眾信仰上的忠誠,繳納什一稅就是具體的表現。所以,有一種形象的說法:“教堂的義務是個人的,什一稅則是領土的?!盵2]換言之,屬于某一教區(qū)的教民必須接受教堂的宗教教導,參加宗教活動(禮拜、彌撒等);另一方面,教民隸屬某一特定的領土范圍,如租種領主的土地或者持有自己的土地,必須向教區(qū)教堂繳納什一稅。征收什一稅之所以是民眾的宗教責任,因為《圣經·利未記》有這樣的記載:
因為以色列人中出產的十分之一,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我已賜給利未人為業(yè)……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曉諭利未人說:你們從以色列人中所取得十分之一,就是我給你們?yōu)闃I(yè)的,要再從那十分之一中取十分之一,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3]
從教區(qū)的角度看,什一稅體現的是教區(qū)與民眾的經濟聯系,這也是贊助教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緣由。
諾曼征服以后,英格蘭的土地所有權變換了主人,原來由盎格魯-薩克遜人擔任的主教和修道院長也變成諾曼人。同時,諾曼新領主興起了建立教堂的新高潮。根據《末日審判書》,1086年諾福克(Norfolk)和索???Suffolk)已擁有918個教堂,有的一個小地方甚至有兩個教堂。[2]每個教堂管理的范圍被稱為教區(qū),教堂為民眾提供宗教服務,民眾向教堂繳納什一稅。盡管英格蘭各地教堂建立的速度和數目不盡相同,北部和威爾士邊界地區(qū)較少,東部和東南部較多,然而,教區(qū)隨著教堂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促進了英格蘭教區(qū)制度的形成。
從英格蘭教區(qū)形成的軌跡看,教區(qū)不僅是一個領土范圍,而且是一個復雜的機構,其來源主要有敏斯特教堂、田地教堂、貴族贊助教堂、民眾自發(fā)建立的教堂。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教堂,贊助人對于教堂的管理擁有絕對的權威,他們可以選擇教堂的牧師、決定什一稅的征收和使用。英格蘭教區(qū)的范圍大小不同,人口多少也不同。如果說教區(qū)建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宗教的管理和精神的喂養(yǎng),那么它很快就擁有了其他社會功能,并逐漸成為一個社區(qū),通過相互的義務以及共同的信任聯系在一起。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指出:“在人類歷史上,這個小社區(qū)(教區(qū))一直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形式。”[4]
4.教區(qū)與莊園的關系
在教區(qū)建立之前,英格蘭的村莊和莊園是主要的社會單位。教區(qū)出現以后,三者共存于英格蘭的鄉(xiāng)村社會。12世紀教會改革后,教區(qū)教堂的管理權限逐漸與莊園分離,兩者開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莊園法庭繼續(xù)處理莊園上的經濟事務,如土地的繼承贈與、公共牧場的使用和耕地的限制。此外,莊園法庭還處理民事糾紛,如阻礙道路、侵占他人土地等等。教會的事務由教區(qū)法庭處理,隨著教會法的運用,教會的司法權限得到擴大,開始管理與婚姻、遺囑等有關的事宜。龐芝(Pounds)的觀點具有代表性:“莊園法庭管理的事務關系到農民的錢袋,教區(qū)法庭管理的事務關系到俗人更私密的生活?!盵2]毫無疑問,中世紀晚期莊園的解體,使教堂的控制結構得到增強,教區(qū)的社會地位也隨之得到提高。
財富類型和人口的變化帶動教區(qū)發(fā)生相應的改變,教區(qū)是人口居住和社會結構的典型體現。雖然教區(qū)初期具有極其明顯的宗教性質,但仍然具有強烈的世俗色彩。絕大多數的教區(qū)與世俗的地產有關,因此教區(qū)“是莊園的宗教表達”[2]。但是,中世紀英格蘭的莊園起起落落,繼承、婚姻以及贈與導致莊園分分合合,具有不穩(wěn)定性。例如,在1086年《末日審判書》編制的年代,莊園是基本的社會單位,但百年以后的1188年,教區(qū)成為評估和征收什一稅的權威。[5]莊園的解體導致莊園法庭作用的削弱甚至停止,教區(qū)法庭取而代之順理成章。
16世紀,整個英格蘭擁有8500個教區(qū)(由于大教區(qū)的解體,小教區(qū)的合并,在十七八世紀前,教區(qū)的數目在不同的時期都發(fā)生了變化)[2],兼有宗教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教區(qū)覆蓋英格蘭所有的區(qū)域,教區(qū)教堂負責牧養(yǎng)民眾;教區(qū)內的人口和資源支撐教堂和牧師。這樣,教區(qū)以教堂為中心,將英格蘭民眾聚集在周圍,逐漸取代過去的村莊和莊園,成為英格蘭最基礎的社會組織。
教區(qū)像莊園一樣有其組織和管理人員,莊園有領主、法庭和代理人;教區(qū)有牧師,至少在14世紀已出現選舉的世俗管理人員,如教區(qū)執(zhí)事、副執(zhí)事等。在莊園和教區(qū)共存的年代里,莊園和教區(qū)管理人員大多是重疊的,領主可能是教堂的贊助人,其代理人可能是教堂執(zhí)事。隨著勞役地租的消失、領地的出租以及圈地運動的到來,莊園的范圍逐步縮小,莊園法庭的權威不斷下降,相反,教區(qū)的作用卻變得更加重要。
1.教區(qū)的教會管理者
教區(qū)有教會和世俗兩類性質鮮明的管理人員,教會對于兩者的責任分工做了明確規(guī)定,教區(qū)內的宗教管理人員高于世俗管理人員,后者必須順從并支持前者的工作。教區(qū)教堂的牧師是教區(qū)的主要管理者,他必須履行過神品(加封過圣職禮)。喬叟對教區(qū)牧師有過生動的描繪:
他富有虔誠的思想,做著神圣的工作;
他既是管理者,又是博學的人。
他宣揚耶穌的福音;
他教導他的教民。
他和藹親切,勤奮勞作,富于耐心;
他學無止境,然而,他依靠什一稅生存。[6]
喬叟的看法極其理想化。事實上,中世紀的牧師良莠不齊,大多數不具備以上素質。他們與普通的俗人居住在一起,與鄰居一起耕種教會的土地,共同分享豐收或歉收。從12世紀起,教會試圖提高牧師的社會和法律地位,使他們與俗人區(qū)分開來。由于教會的努力未果,牧師們幾乎完全被農民同化,他們醉酒、賭博、好色,甚至參與暴力搶劫。
但是,中世紀的牧師與俗人是有區(qū)別的,他們穿教士的服飾,有特殊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資格主持圣事(主教賦予牧師彌撒、赦罪過以及其它的宗教權力)。牧師的生活方式與俗人不同,他們堅守貞潔,保持不婚。教士獨身是教會5世紀才提倡的生活方式,教會法規(guī)定:凡是在領受神職前結婚的,必須拋棄妻子。但是,當時的教會要求含糊不清,教士們并沒有真正遵守。盎格魯-薩克遜時期,英格蘭的牧師都是結婚的,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甚至將自己在教會的利益?zhèn)鹘o兒子。13世紀,教士獨身才開始在英格蘭流行,但是,教士結婚的現象并沒有杜絕,而是通過“后門”又轉了回來。
如果說教士的生活方式并不像規(guī)定的那樣高尚,那么他們的教育程度更不敢恭維。中世紀教區(qū)牧師幾乎都沒有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有的在修道院或大教堂的學校學習了禮拜儀式和贊美詩;有的在私立學校里接受了有限的教育。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更多的教士在新的語法學校里學了一些拉丁文,至于牧養(yǎng)方面的知識,幾乎一無所知。[7]15世紀40年代,一個叫約翰·德·萊文漢姆(John de Lavenham)的人,被牛津伯爵約翰·德·維拉(John de Vere) 委任為領圣俸的牧師。但萊文漢姆對于精神喂養(yǎng)的事一竅不通,主教不得不傳喚并要求他去大學學習一年。然而,領受圣俸的圣職使他無法“脫產”學習,只能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2]
盡管如此,教士們享受法律上的特權,“教士與俗人社會分離的最重要方面是他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8]。教士犯罪不受世俗法庭的審判,他們出席世俗法庭的唯一任務就是作證。同時,教會法庭還取得了教士和俗人對于特殊犯罪的審判權,凡是涉及婚姻、道德、遺囑和公證的任何法律問題都屬于教會法庭的權限。值得注意的是,教會法庭在主教的授權下,利用宣誓采證法,即只要教士宣誓無罪,就免于懲罰。更加嚴重的是,教會法庭常常宣告犯罪的教士無罪(這種做法直到宗教改革以后,才被皇室法令禁止)。對此,世俗法官多有抱怨:“在教士特權的前提下,教士可以大膽犯罪?!敝鹘痰幕卮饎t是:“教士應該交給教會法庭,得到更好的對待,因為他們不需要懲罰,只需要安慰,這樣才能幫助他們盡快回到先前的生活之中?!盵9]
2.教區(qū)的世俗管理者
教區(qū)的神職人員負責靈魂拯救,世俗管理者照看物質方面的事宜。后者通常由教區(qū)內的民眾選舉產生,每年的某個特定的時間,教民們集中在教堂的大廳,選舉教區(qū)執(zhí)事和其他工作人員,其中最重要的管理員是教區(qū)執(zhí)事(churchwarden)。教區(qū)執(zhí)事在世俗事務方面有維持正義、處理違反習慣法和國家法令的侵權行為、監(jiān)督民眾的性行為等責任。同時,他們還是牧師的助手,負責管理教堂內的事務,比如召集教民參加彌撒、禮拜以及懺悔等。
起初,教區(qū)執(zhí)事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統(tǒng)一的稱呼。到16世紀,教區(qū)執(zhí)事的稱謂被普遍接受,并流行起來。[10]1287年的??怂固刈诮虝h(Exeter Synod)規(guī)定了牧師和教堂執(zhí)事的工作范圍:教區(qū)牧師負責建造、維修、維護教堂的圣壇;教堂的大廳、通道、火炬和塔樓的維護責任在教區(qū)的教民。在實踐過程中,法令是一回事,執(zhí)行是另一回事。事實上,教區(qū)教堂舉行圣事所使用的器具、物品都由教民和教區(qū)執(zhí)事提供。為了能夠履行這些義務,法令還規(guī)定:每個教區(qū)可以選出“5或6個值得信任的教民”和牧師一起代表教區(qū)管理這些事務。[2]
一個教區(qū)通常有兩個教堂執(zhí)事,大的教區(qū)可能有三個。教堂執(zhí)事的任職年限一般為兩年,第一年做低級執(zhí)事,第二年升為高級執(zhí)事。教堂執(zhí)事工作由于民眾奉獻方式的多樣化而變得繁重。從諾福克的一份遺囑中可以發(fā)現,民眾的捐贈包括現金、小塊土地、耕作的牲畜、衣服以及家庭使用的物件等等,無奇不有。[11]執(zhí)事不僅負責分類和管理,而且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捐獻的作用。通常的使用情況是:現金用來為貧困家庭的女孩子提供嫁妝,為男孩子提供學徒的費用。此外,教區(qū)執(zhí)事還有一些令人不快的任務,例如在教會的法庭上回答教民的道德和信仰問題等等。
副執(zhí)事(sidesmen)是次于執(zhí)事的俗人教區(qū)管理職員,幾乎每個教區(qū)的記錄上都顯示,有一幫世俗職員被稱為副執(zhí)事、答疑人或者陪審員,他們在教區(qū)的作用就像他們的稱呼一樣具有多樣性。當主教召集教區(qū)執(zhí)事了解教區(qū)的情況時,需要更多的知情人,副執(zhí)事也被召集來支持教區(qū)執(zhí)事,增加執(zhí)事回答的分量;副執(zhí)事是天然的誓言見證人,一旦民眾需要發(fā)誓,副執(zhí)事必須在場;他們還是教區(qū)事務的答疑人,當教區(qū)的工作受到質疑時,他們會幫助執(zhí)事回答正式的問題。[12]同時,副執(zhí)事還負責什一稅的評估和征收。但是,直到1566年,副執(zhí)事的職責才有比較明確的說法:“他們像教區(qū)執(zhí)事一樣,在教區(qū)有一定的位置,一起管理教區(qū)的土地和教區(qū)的其他事宜?!盵13]
教區(qū)職員(parish clerk)也是教區(qū)俗人管理員,他們與其他的世俗職員不同,身穿教士的白法衣,像教士一樣剃光頭頂,至于是否獨身不得而知。中世紀晚期,教區(qū)職員的作用逐漸地由牧師的助手轉變?yōu)榕c其稱呼相應的職能:負責登記教區(qū)出生、結婚、死亡的數據;參加教區(qū)會議。[14]教區(qū)職員原來是教區(qū)牧師的助手。早在教皇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1159-1181)時期,羅馬教廷頒布法令,要求牧師“配備適合的、誠實的職員助手”,幫助做彌撒、陪同牧師訪貧問苦、提圣水桶等。教區(qū)職員是世俗職員中的“文化人”,也是多面手。他們認字、會彈琴、能朗誦福音、唱贊美詩,有時還擔任教堂的敲鐘人。關于教區(qū)職員職責,斯泰普尼教區(qū)會議做了簡單的總結:“他必須幫助教區(qū)執(zhí)事寫東西、記賬,幫助執(zhí)事需要做的任何事情?!盵15]
教區(qū)司事(sexton)也是英格蘭教區(qū)的世俗管理員,實際上他們是教區(qū)的仆人,教區(qū)登記錄上沒有任何記載。由于他們也是支薪的工作人員,其名字會出現在教區(qū)執(zhí)事的賬簿上。盡管教區(qū)司事起初沒有稱呼,然而,這批管理人員幾乎與教堂同時出現。教區(qū)司事的工作主要是教堂墓地的挖墓人、清潔工、有時幫助敲鐘。他們的工作沒有任何技術可言,其薪水也是支薪職員中最低的,只有教區(qū)職員的一半。
3.教區(qū)的新管理者
16世紀以后,英格蘭教區(qū)出現三類新職員:教區(qū)警察(constable)、教區(qū)看護(overseer)和道路維護(surveyor)。他們與教區(qū)執(zhí)事和副執(zhí)事一樣都自愿為教區(qū)服務。新職員是教區(qū)世俗化的產物,也是英格蘭地方管理強化的結果。
教區(qū)警察起初是莊園警察,其權威來源于中央政府。警察原來是國家的軍人,跟隨國王的軍隊,保衛(wèi)國家和平。如果說軍隊的作用是驅除外敵,那么維護地方法律和秩序就是警察的責任。13世紀,為了國內外和平的需要,警察從軍隊中分離出來。作為地方官員,警察的職責逐漸從對莊園的平安負責轉變?yōu)閷虆^(qū)的平安負責。教區(qū)警察由教區(qū)會議或者治安法官推舉,但是,教區(qū)警察的權力很大,如約翰·塞爾頓(John Selden)所言:“教區(qū)選擇警察,警察當選后,控制教區(qū)。”[16]
警察的基本職能是維護法律和秩序,強化國家立法。教區(qū)警察的主要任務是守護教區(qū)的和平,負責懲罰、逮捕、拘留罪犯。追捕罪犯也是警察的事,一旦罪犯逃跑,警察必須通知另一個教區(qū),并征集人馬予以追捕。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教區(qū)警察常常被教區(qū)執(zhí)事使喚,召集民眾參加教堂禮拜,監(jiān)督他們遵守安息日和教會的紀律。警察還被用來幫助教區(qū)看護征收濟貧款,護送乞丐離開教區(qū)等。
教區(qū)看護的主要職責是照顧貧困的家庭或個人,驅趕乞丐。教區(qū)看護與教區(qū)的濟貧活動有關。16世紀前,英格蘭世俗權威在濟貧問題上幾乎沒有對教會提供過任何支持和幫助。濟貧成為教會的責任之一,其手段是利用部分什一稅救濟窮人。教會法對“貧困”下了明確的定義:第一類貧困者,是那些自愿接受禁欲、苦行的教士,他們?yōu)榱巳祟惖淖镞^禱告,承受苦難;第二類貧困者,是那些不是由于自己的過錯,而是由于不幸和偶然事件導致貧困的人們。但是,中世紀沒有一個特別的機制要求富人出錢救濟窮人,同時,教士反對以暴力的方式剝奪富人,而是提倡自愿的“社會保障”。盡管這種方式在比較小的教區(qū)有其可行性,但一旦遭遇糧食歉收或疾病,自愿的“社會保障”就迅速崩潰。特別是當經濟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時,如人口增長、土地圈占、貿易方向改變等導致地方性的人口“失業(yè)”時,教會也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反應。
教會的慈善一直是有爭議的話題,盡管主教要求牧師和修道院長奉獻部分收入用于濟貧,但是,大多數的牧師和其他的教會職員收入有限,而且教會法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教士們對于濟貧所承擔的責任是有限的。如田納(Tierney)所言:“教區(qū)缺乏慈善基金是正?,F象……但是,一點點錢就能在整個貧困人口中發(fā)揮很大的作用?!盵17]在教區(qū)層面,牧師和教區(qū)世俗成員都有幫助老年人和不幸者的慈善行為。事實上,俗人的貢獻更大。在中世紀的遺囑中,俗人將他們的遺產捐獻給教區(qū)教堂和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會留錢給出席葬禮的人和為他的靈魂禱告的人,還會給學徒期的年輕人或者置辦不起嫁妝的女孩。[18]
中世紀晚期特別是16世紀,英格蘭經濟發(fā)生深刻的變化,社會再也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yè)機會,身強力壯的窮人尤其遭殃。亨利八世政府開始采取強迫性的慈善政策,要求每個教區(qū)設立慈善箱,接受捐獻。副主教負責監(jiān)督每個教區(qū)安置一個小的上鎖的盒子。但是,直到1563年,更有效的措施才得以實施。當時的法律規(guī)定:每個教區(qū)任命兩名“能干”的人成為教區(qū)慈善捐獻的征集人,他們必須“溫和地”請求參加禮拜的人,每周向貧困的人捐獻。伊麗莎白政府要求教區(qū)任命的兩個“能干”的人,這是教區(qū)看護職位設立的開始。
道路維護人是從古老的莊園警察、盎格魯-薩克遜時期的民兵以及道路橋梁維護者中派生出來的。[19]中世紀的英格蘭,人們更注重建橋而忽視筑路,因為路況再差,總可以通行,而河流是交通的最大障礙。在瑪麗執(zhí)政時期,英格蘭的道路管理和維護得到關注,政府要求每個教區(qū)選舉“兩名誠實的人……作為道路的維護人”[20]。他們不僅親自參加道路維護,而且有權召集身強力壯的民眾,參與每年夏季的道路維修,如不能完成指定的任務將受到治安法官的懲罰。
道路維護人不認字,沒有工程和測量方面的知識,他們僅僅用鍬將路鏟平或者用泥土填補路上的坑坑洼洼。他們或由教士會議、或由治安法官推薦,也可能由教區(qū)執(zhí)事提名。[2]隨著道路管理轉交給有技能的人,教區(qū)主教逐漸喪失道路管理權。因此,道路維護職位的設立是英格蘭教區(qū)世俗化的一個表現。
從教區(qū)管理人員構成看,教士和俗人屬于不同的社會階層,分別承擔不同的社會義務和責任;教區(qū)教堂又是聯系教士和俗人的紐帶,將民眾的宗教生活和社會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是“信仰時代”最顯著的特點。
中世紀的英格蘭人(特別是農民)面臨兩方面的挑戰(zhàn):一方面,科學技術發(fā)展滯后,自然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導致糧食產量低下,常常歉收,加上災荒的發(fā)生,人們的生活較為艱難;另一方面,商品的缺乏加大了個體需要之間的競爭,人們基本的生活難以得到保障。如威廉·郎郎(William Langlang)所說的那樣:“只有幾年得到滿足,災荒就要到來;到處都是流浪的人群,收獲將要減少;疾病和瘟疫也將降臨。”*William Langland amp; C. D. Pamely, Pier Plowman, C Text, Paddus, IX, London Sidgwick amp; Jackson 1928, Lines 347-349.(A 類稿本完成于14世紀60年代,B類稿本完成于1376—1377年,C類稿本完成于1393—1398年間。)匱乏永遠是描繪中世紀生活的關鍵詞。匱乏導致的不是和諧和合作,而是嫉妒和沖突,還有搶劫和盜竊,其結果是“基本的食物越昂貴,盜竊的誘惑越大”[21]。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區(qū)不僅要從精神上安慰民眾,用宗教的思想安定民心,而且在世俗事務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
1.調解糾紛和沖突,處理特別的刑事案件
由于匱乏,村莊社區(qū)的爭吵、摩擦、復仇不斷,侵占土地和繼承等爭端不時出現在莊園法庭上。此外,由于一些世仇的延續(xù)和新沖突的催化,民眾中還會出現誣陷、誹謗、謾罵等行為。面對這種混亂的局面,教會不得不在教民中增加“愛和慈善”的教育和實踐。
說服教育和金錢懲罰是教會對付糾紛和沖突的首要選擇。教士通過牧養(yǎng),勸說沖突雙方和解。在一些民眾居住集中的小教區(qū),女人謾罵事件數不勝數。為了教區(qū)的穩(wěn)定和諧,教會對于這種現象予以譴責。如果謾罵的婦女無視教會的教導,則讓她們穿上罪服、光腳、懺悔。1572年,鄧達斯(Dundas)的兩個婦女發(fā)生爭吵和打斗。經過牧師的勸說,他們的丈夫公開地“寬容并諒解了他們的妻子之間的爭吵和打仗”。當然,在勸和的過程中,金錢的懲罰更具有震撼力。雙方明白如果一方違反協議,必須向教區(qū)教堂繳納罰款20馬克,并記錄在案。[22]
對于誣告、讒言、誹謗或家庭暴力等過錯的處理,示眾是常用的辦法,以儆效尤。約克馬斯頓教區(qū)的一個男子因為“對父親不負責任,并惡言相加”,教會施以示眾的懲罰。[2]教區(qū)法庭為了家庭的和諧以及社區(qū)內的和平,還通過一些“內在的”辦法緩解混亂的形勢,“嘲笑”或者“抵制”等傳統(tǒng)方式經常使用。
除了教育、譴責、罰款和示眾以外,主教還給犯錯的人以宗教方面的懲罰。德勒姆(Durham)的主教巴尼斯(Barnes,1575-1589)在法庭上譴責一個女犯人時說:“她對鄰居既沒有愛,又沒有善……她既不寬容伊莎貝爾(打斗的另一方),又不要求伊莎貝爾的寬容?!比绻@樣的懲罰不夠,還要加上一句“她不遵守十戒”[23]?!笆洹?“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紀念安息日,守衛(wèi)圣日……當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證陷害人。不可貪念人的房屋,也不可貪念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薄妒ソ洝こ霭<坝洝罚?0章第2-17節(jié)。是耶和華將以色列人帶出埃及后,在西奈山與以色列人立的“約”。對于基督教徒而言,被定性為“不遵守”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懲罰。
中世紀是一個暴力的年代。男人攜帶武器司空見慣,既保護自己的身體,又維護自己的榮譽(主要指對付言語上的侮辱等)。刀劍隨身,傷害難免。在英格蘭,刑事案件通常由國王法庭審理,但是,教會堅持認為如果刑事案件發(fā)生在教堂或教堂的院子里,教區(qū)法庭應該擁有司法權。一旦在教堂或教堂的屬地出現流血事件,就被視為褻瀆圣靈的行為。在教堂打斗的人被禁止參加彌撒和葬禮,直到清潔污染、重新奉圣為止。重新奉圣的禮儀必須由主教或主教的代理人主持,教區(qū)必須花費好幾先令?!敖烫玫怯浀亩Y儀安排如此頻繁,表明暴力行為幾乎是每天都要發(fā)生的事?!盵2]
教會對于民眾的過錯,除了懲罰以外,為了社區(qū)的團結、和睦鄰里關系,在宗教儀式上給予安慰是一個通常的做法。信眾聚集在一起,享受“圣體”;隨后,傳遞并親吻圣像牌。這種禮儀的宗教含義是:面包是耶穌的肉身,俗人享用后擁有了主的神性,他們的罪得以赦免。此外,還有其他的和解儀式,例如牧師喂養(yǎng)和教導、圣誕節(jié)用象牙裝飾教堂、舉行圣體節(jié)游行以及宗教劇的演出等等??傊虆^(qū)將宗教的與世俗的手段相結合,用來處理教區(qū)內的紛爭和沖突。
2.教區(qū)是英格蘭民眾的節(jié)日、游戲、宴會和狂歡的中心
中世紀的英格蘭,除了富人和特權階層外,普通民眾沒有精細和充足的食物;從事田地和手工工場勞作的人們沒有時間和精力享受閑暇。每一年人們很難獲得放松的機會,但“放松”是人類生存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此,教區(qū)通過宗教節(jié)日和宗教活動滿足了民眾的基本需求。
盎格魯-薩克遜時期,教會的主要節(jié)日、大大小小的宴會以及圣徒紀念日,不少于133個半天。[24]??怂固刈诮虝h以后,除了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圣靈降臨節(jié)外,一共有35天節(jié)日;中世紀晚期,每年有40~50天節(jié)日;1536年,亨利八世恢復了圣徒崇拜日,1552年被愛德華六世廢除;1559年,伊麗莎白執(zhí)政期間,只剩下27個必須遵守的節(jié)日,在“短時期內,許多重要的節(jié)日都被忽視了”[25]。
重要的宗教節(jié)日與農業(yè)耕作的季節(jié)不相沖突,人們慶祝宗教節(jié)日的時候,正是農活相對清閑的時候。圣誕節(jié)在寒冷的冬季,復活節(jié)在春耕完成之后,萬圣節(jié)在秋收之后。但是,地方圣徒紀念日通常都出現在繁忙的季節(jié)。為了民眾的生計,主教有權將圣徒紀念日更改到相對清閑的日子。圣徒紀念日既是宗教的節(jié)日,又是民眾享受閑暇和狂歡的日子。一般來說,早晨教會舉行彌撒,隨后是民眾的游行,下午是舞蹈和游戲,有時還有宗教劇的表演。
以教區(qū)為中心的宗教節(jié)日慶?;顒影殡S游戲、體育運動、戲劇表演等內容。英格蘭的許多地方都有競技場,用來舉行暴力性的游戲或者運動。1463年諾??说乃雇驖h姆鎮(zhèn)獲得一個捐獻的競技場,成為民眾游戲的地方。[26]但是,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英格蘭人才改變了對競技和運動的看法,年輕人紛紛加入摔跤、半組織性的足球等各種球類活動。[27]
3.教區(qū)的慈善作用
提倡慈善是教區(qū)的一個重要功能。中世紀的教堂具有慈善的美德,為鰥寡孤獨和遭遇不幸的人提供幫助,修道院也將慈善視為一種義務。一般說來,教區(qū)為本教區(qū)的慈善承擔責任。主教對牧師和其他的教區(qū)職員慈善有具體的要求,但真正行使慈善的還是俗人教民。教區(qū)的個人慈善行為大致有三種形式:第一,以金錢的方式購買贖罪權。人們捐獻金錢給教區(qū),幫助修建教堂、橋梁等,從中可以獲得贖罪的補償。中世紀英格蘭教堂的登記簿中,記載了許多赦罪的要求,但是,購買赦罪權的金錢數額卻沒有明確的記載。這項慈善活動持續(xù)到宗教改革時期。第二,教會組織沒有回報的施舍。中世紀的主教們?yōu)榱舜壬苹蛘呓烫玫男枰?,授權教區(qū)向民眾籌錢,其中大多用于修建教堂,也為鰥寡孤獨提供救助。林肯的胡果·德·威爾斯(Hugo de Wells,1209-1235)主教為了修建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允許教區(qū)向民眾征集錢財;考文垂和林奇菲爾德的主教斯特雷頓(Stretton,1358-1385)要求人們虔誠地為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的圣博托爾夫修道院(St Botolph’s Priory)施舍。第三,完全個人行為的慈善,這種慈善方式不圖任何回報。在難以計數的遺囑中,英格蘭民眾大多留下部分遺產修建教堂。15世紀,一個名叫布里斯托爾(Bristol)的人在他有生之年向教區(qū)捐獻了13英鎊6先令8便士,用來維修和保護萬圣教堂的圣母小教堂,他的遺囑執(zhí)行人還“將小教堂修建一新,一共花費了227英鎊”[28]388。此外,小額的捐獻也是教區(qū)慈善的一部分。這種捐獻目的明確,原則是捐多少錢,做多少事。例如,捐5英鎊用來維修宗教會所的屋頂;捐8英鎊在教堂的十字過道上寫末日審判的故事;在教堂過道的兩扇窗戶上寫“七大憐憫”和“十大戒律”;還有的捐獻用來制作高壇上的金或銀的帳幕。[28]389
4.教區(qū)教堂是民眾的避難所
教堂是神圣之地,國王的法令(至少郡守的法令)在這里行不通,而且教堂也不受習慣法的制約。逃犯一旦進入教堂,就受到了保護,任何人不能逮捕他。長此以往,教堂的避難形成了一種慣例:逃犯可以在教堂避難40天,其間由教區(qū)供養(yǎng)。40天以后,逃犯必須向郡守認罪,接受檢查以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離開。[29]
中世紀的英格蘭,許多人在教區(qū)教堂尋求庇護。北安普頓郡(Northamptonshire)在一個世紀中出現了363起尋求避難的事件,其中40%涉及謀殺,其余為搶劫和盜竊。[30]但是,有時逃犯在教堂并不能得到保護,因為郡守并不完全遵守避難所的規(guī)定。1463年,主教們常常抱怨郡守們公開在教堂逮捕罪犯,冒犯圣地。教會對于冒犯者的處罰通常是開除教籍,但是,在主教和郡守的沖突中,后者總是贏家。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教區(qū)的發(fā)展和變化是英格蘭社會向前推進的一個縮影。在盎格魯-薩克遜時代,村莊和莊園是英格蘭人基本的社會單位,居住的群體為自由民和契約農(非自由民)。中世紀晚期,契約關系的解除、財富的增加導致富裕農民(鄉(xiāng)紳)的出現。但在社會的底層仍然是一大批掙扎在生命線上的無地農民。如龐芝指出:“雖然教區(qū)內部的富裕程度和社會地位沒有平等可言,但是,作為一個同根同源的群體,通過合作艱難地謀求生存?!盵2]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要分擔教區(qū)的事務,履行交稅的責任,安排農業(yè)耕作活動,還要籌錢維修教堂。[31]莊園由不同群體構成,維持一種“內部的團結”:集體性的耕作需要領主與村民的合作;莊園人必須出席領主法庭,擔任陪審員;他們還要為彼此的過錯承擔責任;等等。
14世紀中期后,莊園的約束力不斷下降,“內部團結”被追求平等、個人競爭所取代。有些領主的地位下降,有的農民地位提高,莊園內部的平衡被打破了。城鎮(zhèn)也發(fā)生同樣的變化,行會實力的增強、俗人宗教組織的出現不斷分割不同的群體,這種變化導致“教區(qū)精英”的出現。富裕程度毫無疑問是精英的首要因素,認字程度也是精英的另一個標志。整個中世紀,教士是唯一壟斷文化的階層。隨著英格蘭識字人口不斷增加,認字的和沒有閱讀能力的最大區(qū)別是后者社會地位的逐漸下降。教區(qū)的個人主義傾向和民眾文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區(qū)的社會服務功能完全不同于村莊和莊園,而且比莊園更有效率。
英格蘭的教區(qū)從開始就是一個教會控制和牧養(yǎng)民眾的單位,俗人“精英”的出現強化了教區(qū)的社會功能。因此,教區(qū)不僅是宗教的中心,更是社會的、文化的中心。如卡斯帕·馮·格雷茲(Kaspar von Creyerz)所言:“無論宗教是什么,它是一種社會現象……我們不得不從整個社會和文化中加以尋找?!盵2]
[1]MCCLURE J.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I[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69:30.
[2]POUNDS N J G.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aris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圣經·利未記:第18章第24-26節(jié)[Z].
[4]REDFIELD R. The little communit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3.
[5]LUNT W E. The valuation of Norwich[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23:6-7.
[6]CHAUCER G. Canterbury tales: prologue [M]. London: Longman,1987, lines 479-485.
[7]ORME N. English schools in the middle ages[M]. London: Routledge,1973:12-14.
[8]GABEL L C. Benefit of clergy in England in later middle ages[M]. Northampton (Massachusetts): Smith College Studies in History,1928:14.
[9]BOWKER M. An episcopal court book for the diocese of Lincoln 1514-1520[J]. Lincoln record society,1967,61:xv-xvi.
[10]WARE S L. The Elizabethan parish in its ecclesiastical and financial aspect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1908:7-8.
[11]TYMMS S. Wills and inventories from the registers of the commissary of Bury St Edmunds and the Archdeacon of Suffolk[M]. London: Camden Society,1850:49.
[12]BROWN A L. The peculiar jurisdiction of Bibury[J]. Bristol amp; Gloucestershire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36,58:171-194.
[13]FOSTER J E. Churchwardens’ accounts of St Mary the Great[J]. Cambridge antiquarian society, 1905,35:149.
[14]LEGG J W. The clerk’s book of 1594 [J]. Henry bradshaw society, 1903,25:xvii-xv.
[15]HILL G W, FRERE W H. Memorials of stepney[M]. Whitefish: Kessinger Publishing, 2010:12-14.
[16]SELDEN J. Table talk [M]. London: Quaritch,1927:86.
[17]TIERNEY B. Medieval poor law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9:109.
[18]CULLUN P H, GOLDBERG P J P. Charitable provision in late medieval York: to the praise of god and the use of the poor [J]. Northern history, 1993,29:24-39.
[19]STEVENSON W H. Trinoda necessitas’ [J].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1914,29:689-703.
[20]WEBB S B.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 the parish and the county [M].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1906:440.
[21]BROOKE C N L. The medieval idea of marri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63.
[22]COWPER J M. Accounts of the churchwardens of Dunstan’s, Canterbury, AD 1484-1580[M]. London: Mitchell and Hughes,1885.
[23]BARNES R. The injunctions and other ecclesiastical proceedings of Richard Barnes, Bishop of Durham from 1575 to 1587[J]. Surtees society,1850,22:124.
[24]BRADSHAW H, WORDSWORTH C. Statutes of Lincoln Cathedral[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2:539-548.
[25]CRESSY D. Bonfires and bells: national memory and the protestant calendar in Elizabethan and Stuart England [M]. London: Weidenfeld amp; Nicolson,1989:67.
[26]RIX W B. The pride of Swaffham, King’s Lynn[M]. Swaffham: Privately Published,1950.
[27]BRAILSFORD D. Sports and society: Elizabeth to Anne [M]. London: Routledge amp; Kegan Paul PLC,1969:88-100.
[28]BURGESS C.The pre-reformation records of all saints, Bristol[M]∥POUNDS N J G.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ar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9]COX J C. The sanctuaries and sanctuary seekers of medieval England [M]. London: George Allen amp; Sons,1911:17.
[30]SERJEANTSON R M. Sanctuary seekers in Northampton shire’[J]. Reports and papers of the associated architectural society,1911,32(1):179-288.
[31]DYER C. The English medieval community and its decline[J].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1994,33:407-429.
(責任編輯:王寺月)
2017-08-20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16世紀英格蘭民眾信仰模式研究”(11BSS016)
張 紅,女,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英國宗教文化史研究。
K561.3
A
2096-3262(2017)06-0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