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國 安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 史海鉤沉:中國教育家研究
中國文化教育傳統(tǒng)的百年回響—唐文治和“無錫國?!闭撀?/p>
陳 國 安
(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唐文治是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的教育家、經學家和理學家。作為理學家底色的教育家,他所任校長的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即交通大學)和無錫國專都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傳奇。集工業(yè)教育先驅和國學大師于一身的唐先生在近現(xiàn)代學術史上以《四書大義》和《十三經提綱》為代表,有獨樹一幟的經學成就,是晚近新“實學”的代表。《十三經讀本》是他經學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無錫國專三十多年的探索是唐先生最輝煌的事業(yè),在今天仍然有著值得深思的價值和意義。
唐文治;無錫國專;十三經讀本;經學教育;近現(xiàn)代教育史
唐文治(1865—1954),字穎侯,號蔚芝,晚號茹經,太倉州鎮(zhèn)洋縣瀏河鎮(zhèn)(今屬江蘇蘇州太倉市)人。唐先生于晚清同治四年(1865)出身于清貧的讀書世家,自高祖唐景星于“嘉慶元年(1851)入州學第二名,是為吾宗入學籍之始”。到他七歲,“是時家貧約,吾母甚健,縫紉予衣補綴破裂,或結數(shù)處,同學咸姍笑之”①唐文治、唐慶詒:《唐文治年譜》,蘇州大學校史編寫辦公室,1984年印,世系,“辛未七歲”條,第3頁。蘇州大學校史編寫辦公室所編《唐文治年譜》合三書而成:唐文治于七十歲時編《茹經先生自訂年譜》(1935年由無錫國學??茖W校學生會印行,本文簡稱《自訂年譜》),唐先生長子唐慶詒據(jù)唐先生紀事稿本整理補充所撰《茹經先生年譜續(xù)編》,再附錄據(jù)《茹經堂文集》增補的馮振所編《茹經先生著作年表》。研究唐先生一生行誼事跡當以此為原始文獻。后此所引唐先生事跡未加注釋者,均出于此書。。祖父唐學韓“讀書不事著述,但頗喜抄書”[1]2。父親唐受祺“咸豐九年(1859)入州(太倉州)學第四名,補廩膳生,乙丑(1853)恩貢候選復設教諭”[2]。長年在外做私塾教師,“為學不喜標榜,不務聲華”,“是一位以教書為職業(yè)的好好先生”。[1]3母親胡氏,也“通經史大義”[3]108,且教子甚嚴。唐先生啟蒙受業(yè)于外叔祖胡嘯山,先識字,后讀《孝經》。此后轉學于姨父姚葆光讀《詩經》《尚書》,十二歲隨父赴上海,受學于外祖父胡汝直讀《禮記》,從姨父錢宮極讀《左傳》。十四歲,《五經》讀畢;十六歲,中秀才,“入州學第六名”;十八歲,金陵省試,成舉人,“中式第二十名”;二十一歲,入南菁書院肄業(yè),從黃以周、王先謙游;二十八歲,“中式第三十一名貢士”,后“殿試二甲第一百五名”,座師翁同龢,房師沈曾桐。
1892年,中進士后,唐先生便開始了官宦生涯。先在戶部江西司任候補主事,以微職上萬言書《請挽大局以維國運折》,雖未達天聽,卻受一時激賞。此后,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署,后改外務部、商部、農工商部主事、章京、北檔房總辦、員外郎、郎中、右承、左侍郎至署理尚書,前后十二年。①唐先生仕宦實為十五年,1907年8月離任赴滬。其間兩次充使節(jié)隨員,遍訪日、英、法、比、美等國”[4]。
唐先生入“塵網(wǎng)”十五年,1907年,二月丁艱離京,絕意仕途。九月始任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原南洋公學)監(jiān)督(即校長),開始了直到人生落幕時才告結束的教育生涯,計四十三年。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后更名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在唐先生離任不久后即改名交通大學)任監(jiān)督十四年,于多事之秋的1920年年底請辭解職回無錫。1920年12月創(chuàng)辦無錫國學專修館(下簡稱無錫國專,雖有更名,統(tǒng)一簡稱),1921年招生開學,1950年5月并入蘇南文化教育學院,長校三十年。無錫國專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跡,也為其一生事業(yè)最可稱之于青史者。
唐先生一生事業(yè)不在戶部、商部,而在南洋大學、無錫國專。無錫國專與唐先生相始終,一個學校始終是這一位校長,育人數(shù)千,學生中名家輩出,教師更是一時之選,肩承中國文化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三十年的探索,百年以下尚有許多可思可資之處。無錫國專,褒之者認為是“最中國”的學校,貶之者認為是冬烘學究辦的國學私塾;唐文治,褒之者謂為經學家理學家教育家國學大師,貶之者說他是有紗帽氣的?;庶h復辟派。無錫國專究竟是怎么樣的學校?唐文治究竟是怎樣的人?
人生往往沒有對錯,只有選擇。一個人的成就有其命運的定數(shù),而命運往往是性格使然。每個人的性格一般都是復雜的而少有純一的,理學家講求立身處世,隨機應變而不違道之根本,所以唐文治內心的矛盾性尤其凸顯。這樣的性格成就了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教育家,而這位教育家在近代中國教育史上又是少有(似乎是做校長中僅有)的理學家,這又為后來討論作為學校的無錫國專蒙上了一層不可捉摸的幻紗?;眉喓竺娴睦闲iL唐先生在無錫國?!耙怀鰣觥钡倪x擇就讓人感到頗不可理解。
1920年,唐先生五十六歲《自訂年譜》中十二月曰:“錢塘施君省之名肇曾,托友人陸君勤之介紹,屬余在無錫開辦國學專修館。定開辦費八千元,常年經費每年一萬元。余思講學家居,平生之志,爰訂定學規(guī)章程。托蔡生虎臣租借錫商山貨公所樓房兩幢為宿舍,地在錫山之麓。即于無錫、上海、南京三處招考,報名者近千人,取定師范生正額二十四名,附額六名。”創(chuàng)辦無錫國專與他從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辭職幾乎同時。《自訂年譜》于前即曰:“自上年學潮后,學風愈覺不靖。余因吾父老病,目疾日深,已先辭工業(yè)專門學校職數(shù)次,而交通部長迄不允。至十月初三日,余遂決計解職回錫。蓋函電交馳,至此凡十次矣。部中派員來留,本校同人來請留者絡繹于道,均堅拒之。自問精力日衰,私衷歉仄而已。”再看《自訂年譜》:“四月,組織無錫中學。初,余因無錫高等小學學生甚夥,畢業(yè)后遠赴各處求學,頗覺困難,擬設立中學,懷此愿久矣。至是門人蔡生虎臣名其標,介紹門人高生踐四名陽來言,奉其先人秋荃先生遺命,于錫邑設立中學。余為訂定章程,具呈省縣。暫租西水關馬氏房屋為校址,計開辦費三千元,建筑房屋費二萬元,基本金四萬元。踐四堅請余為名譽校長。余因請江太史霄緯名衡為主任,門人周生緝庵名熙為教務長。先招初二年級生兩班,四兒慶永,亦往肄業(yè)焉?!庇蛇@三則《自訂年譜》中首尾相連在同一年的文字,我們似乎明顯看出表述上的內心矛盾,這是十五年后追記的寫定文字。
這其實是一次出處的重大選擇,從公立大學辭職創(chuàng)辦私立大學,從大上海轉到小無錫,這一年半的“拉鋸”,是唐先生矛盾選擇的一次集中體現(xiàn)。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5月6日起,上海的學生運動便時起時伏從未間斷。對此,唐先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作為一位校長教育家,他在立場上站在學生一邊,反對軍閥;另一方面,作為理學家,他深以為學生參加運動不讀書會荒廢學業(yè),且有生命危險,反對學生。[5]1891919年5月9日,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辭職,離京赴滬。唐先生也于1919年兩次向交通部提出辭職,1920年3月再次辭呈者三次,而5月復臨校視事,就校長職。直接原因是交通部員尤桐勸留書中透露交通部長有停辦罷課學校的決心:“恐辭呈既上,而解散之令立下。是我公之于諸生,本欲愛之,適以害之。此諸生中有本年即須畢業(yè)者,有來年即須畢業(yè)者,設因解散而坐視無所依歸,舉公十余年來所苦心孤詣經營締造者,一切付之東流,度必非夙愛生之公所忍出此也。總之,公留則校存,公去則校停,校之存亡系公之去留?!保?]192唐先生調和其內心矛盾作出選擇時的標準便是學校和學生,學校是其心血所凝,學生是其愛心所向。
1920年秋季學期,唐先生在學潮持續(xù)的情況下,繼上兩次交通部辭呈。在第六、七次辭呈之間,1920年十月初三,徑直回錫堅不再出。直至年底交通部同意去職。這次原因唐先生寫入《自訂年譜》有四端:學潮之后,學風不靖;吾父老病;目疾日深;精力日衰。如同前次復回校視事一樣,一出一處,皆由學生。1920年4月,學生投票表決是否挽留唐先生,以292票對129票決定挽留。[5]1911920年10月初(8號以前),學生仍以投票表決是否挽留唐先生,缺席44人,中立17人,以413票對153票反對挽留。為何如此逆轉?其時唐門弟子金易占說:唐先生“去任那一年的國文競賽,正好在星期天舉行,學生大為不滿,認為休息日不當要人寫文章。他得悉之下,含著一肚子氣跑回家,此事也成為他去任的原因”①金易占:《無錫“國專”與唐文治》,《常熟文史資料輯存》第六輯,1966年版,第25頁。吳湉南《無錫國專與現(xiàn)代國學教育》也注意到此篇回憶,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頁。。這一年的國文競賽按常規(guī)是孔子誕辰日的前一個星期天,當為1920年10月4日,因為10月8日是孔子誕辰日(農歷八月二十七)?!蹲杂喣曜V》十月初三回錫為陰歷,即公歷11月12日??梢娞葡壬鷱纳虾9I(yè)專門學校辭職的最直接原因是學生拋棄了他,尤其因為孔子誕辰日的國文競賽而導致的不挽留的票決,這使得他覺得再留職便毫無意義。這兩件事的連鎖反應徹底突破了唐先生的底線。作為教育家,學生不要你了,那學校就不是你的了。作為理學家,一生尊崇孔子,精研孟子,服膺朱子。國文競賽定在孔子的誕辰日學校十多年來相沿成習,今此竟有如此強烈的反對之聲,辱及教師校長自身還連累孔子,這是唐先生的絕望處!唐先生其后在無錫國專授課,乘轎路經孔廟,雖雙目均盲也必下轎步行過孔廟后復登轎,守古禮也。
守古禮的唐先生是理學家,理學家根本不在書本文字,而在生活,而在人生的出處大節(jié)。從上海的公立大學轉向無錫的私立學館,在內心矛盾取舍中,他選擇了退守,是在絕望處尋找新的希望。因為這次退守的原因只有一個:學風不靖。這個原因與學潮迭起無關,5月重蒞校行校長職,便說明后來決意不出不是因為學潮,更不是因為父病目疾體衰,因為之前有私立無錫中學之創(chuàng),其后立即創(chuàng)辦私立無錫國專。《自訂年譜》稱自己是無錫中學名譽校長,而從其后面詳述訂定章程、聘任教師、規(guī)劃招生,均可見實在就是校長。唐門再傳弟子徐忠憲則更加明確說:唐先生“欣然同意擔任校長,并且表明擔任校長純?yōu)榱x務,不受薪金”[6]。而創(chuàng)辦無錫國專則是唐先生親力親為。可見,學風不靖才是讓矛盾中的唐先生作出選擇的真正原因。作為教育家,他也理解學生,不會站在軍閥的立場壓制學生,同樣,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民主選擇;作為理學家,學生厭棄了作文進業(yè),并且不敬師尊辱及孔子,德便是不修了,既然學生不能修德進業(yè),師弟關系便再無存在之必要矣。這是傳統(tǒng)士人與現(xiàn)代知識分子所不同的矛盾取舍。唐先生心底裝著兩個“鬼”:一個是傳統(tǒng)士人的理學家之“鬼”;一則是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教育家之“鬼”。
如果說唐先生從工業(yè)教育先驅轉向國學教育大師是理學家之“鬼”勸降了教育家之“鬼”的話,那么,唐先生從一位晚清官員轉向現(xiàn)代教育家,則是現(xiàn)代知識分子之“鬼”戰(zhàn)勝了傳統(tǒng)士人之“鬼”。任何一次人生轉折處的選擇都有一個過程,都是內心兩個“鬼”很艱難的決斗。
從官場決意抽身出來,尤其在自己仕途還是比較順利的情況下,那是需要勇氣和先見之明的。有論者以為唐先生深感到國事無望,京官難當,于是慨然應允來滬就職。[5]117也有論者以為唐先生目睹帝國主義國家欺凌我國,清廷腐敗無能,多次上書無果,幻想破滅,于是借母喪出京不歸而赴滬任高等實業(yè)學堂監(jiān)督。[7]54更有論者以為他出于對時局的無奈和對政局的絕望,歷經甲午戰(zhàn)爭和戊戌變法事件,再經義和團運動及與袁世凱的沖突,選擇了棄政而轉身教育。[8]21-26其實每一次艱難的選擇都是一段時間的諸事積累而成的情緒爆發(fā),唐先生在仕途順利的過程中目睹了國家的沉淪,眼前自己的升遷與心底對國家命運沉落的理性判斷始終在折磨著這位理學家。這次轉折之始是在1900年。
首先是義和團運動在北京城的種種劣跡,這是他決意離開北京和政治的首要因素。我們看《自訂年譜》中的追記:1900年“四月,北京義和團禍作。義和團為八卦教流派,邪教也。自言能避刀、槍、火炮,以仇洋教為名,焚燒殺掠。初起于山東,巡撫袁蔚亭名世凱禁之,而山西巡撫毓賢加以提倡,遂蔓延至直隸??偠皆凵矫摚幪恢?,勢益張。時皇太后甚惡西法,欲集合其力,以驅外人,各國公使嘖有煩言。大臣許景澄、袁昶上疏力爭之,俱留中不報。五月,義和團遂糾合大眾,拆毀鐵路,直入京城,圍攻使館及西城西什庫教堂。時余家尚居新開路,與比國使館相近,見火光燭天,槍炮聲累累如貫珠”。再則:“拳匪揚言總署通洋人,蓋意圖劫掠也,總辦諸君互商白莊王,即請義和團守衛(wèi)本署。某日,余赴總署,同事者無一人。余飯畢散值,已出署矣。瞥見大隊義和團約數(shù)百人,首裹紅巾,手持白旗,大書‘扶清滅洋’四字,自西而來,蜂擁入署。署中蘇拉(即茶房),急追余車,謂義和團至,須招待。余因折回,立大堂中,招呼之。旋至西廳,見所謂大師兄者,系滿洲某。腰系黃帶,怒形于色云:‘貴署堂官無一人,司官僅足下招待,何故?’余曰:‘本署系兼差,堂官午前均赴各部,午后始克到署,請暫待。’某云:‘吾觀署中妖氣極盛,聞同文館洋書極多,均須燒毀。倘有通洋語者,即系奸細,須立時殺卻,吾先告足下知之?!嘣唬骸臼鹣捣钗淖陲@皇帝諭旨所設立,因與洋人交涉,故不能不通洋文。至殺人一事,卻須斟酌。如果奉有上諭,自當遵辦。惟殺人自有地方,應由本署交出,依法辦理,卻不能即在本署自由殺人!’某語塞,乃云:‘吾為足下焚香升表?!砩仙吃疲骸阆聟s是好人。’余付之一笑。旋許公竹筼到署,余往稟白一切。復隨同往見某,亦為許公焚香升表。有頃,同事滿洲文某來,素信義和團之人也。余與接洽后,急散值,歸已薄暮矣。是后,義和團戕殺教民甚夥,聞之極為痛心?!笨梢?,當時的北京城因義和團運動已經亂成何種狀況了?!耙猿鹧蠼虨槊贌龤⒙印?,這在唐先生眼里是忍無可忍的,現(xiàn)在的史料也表明義和團當時所殺戮的“98%以上都是中國人,主要是中國基督徒即所謂‘教民’,乃至疑似教民。其數(shù)按教會方面的說法,僅計教民就有兩萬三千多人”[9]。尤其是唐先生親歷在部署中義和團首領的愚昧,“付之一笑”,這是痛心苦笑。國家以此烏合之眾抵抗洋人,如何有希望?此其一。其二,忠良干臣遭酷刑以致斬首于菜市,《自訂年譜》:“七月初一日(7月26日),奉旨逮許、袁二公下獄,聞系李秉衡所構陷也。惟時總署人人自危,不敢前往探視。至初三日(7月28日),奉旨置二公于法。聞二公臨刑時,神色灑然。監(jiān)斬者為大學士徐桐之子,刑部侍郎徐承煜,亦附和拳匪者也。袁公戟手罵徐曰:‘國家之事,被汝父子敗壞至此,吾在地下候汝!’許公止之曰:‘爽秋!何必如此。’遂從容就義焉。嗚呼!自我圣祖、世宗以來,未嘗有殺戮忠良之事。此時許袁兩大臣被禍,蓋國家元氣因此大傷,而人心亦自此漸去矣!”以至在十月又追記:“奉旨昭雪許、袁、徐、聯(lián)、立五大臣冤案,開復原官。旋許、袁、徐三家屬盤柩回籍,各使館派兵送行,儀仗極盛??偸鹬T同人設靈路祭,有泣下者。余作《五忠詩》吊之。袁公詩結句云:‘流水高山今已矣,天涯何處哭鐘期!’蓋不勝知己之感也。后外交部陸子興總長建四忠祠于署后,刻余詩于壁間,以資紀念。自是余夜間常夢許、袁兩公被刑狀,輒大哭而醒,淚漬枕上,蓋肝郁目疾愈深矣?!碧葡壬貋聿蛔髟?,陳衍在1931年應聘無錫國專夜宴詩歌唱酬,唯唐先生不作詩,《石遺室詩話》卷一第二九條:“前歲余至江南,太倉唐蔚芝尚書(文治),壬午同年也,長無錫國學院,請余講學,招飲并侑以昆曲。即席賦呈,蔚老不為詩,哲嗣謀伯(慶詒)和韻云:‘絕似當年庾子山,江關詞賦霸騷壇。欣逢舊雨皆知己,競逐流霞各盡歡。檀板紅牙催玉漏,松云白首掛華冠。秋來風雨雖如晦,尚有豪情赴筆端?!徘泄ふ姆且撞?。余與君尚各有疊韻云?!保?0]可見寫《五忠詩》時的唐先生內心是何等的郁結無奈痛苦。許竹筼(景澄)和袁爽秋(昶)被冤斬對唐先生的刺激極大。其三,唐先生在1905年跟袁世凱之間發(fā)生的矛盾只是個人之間政見不一而已,完全不會影響到唐先生決定出處,吳湉南所辯有道理。[8]21-241905年連上兩折被留中才使得唐先生徹底絕望?!蹲杂喣曜V》:“維時官制窳敗,事權不一,動多牽制,爰擬《請改定官制折》。奏上,留中?!薄皶r因風氣日開,外侮日亟,窮變通久,不得不為先事之謀。爰擬《請立憲折》,奏上,留中。振謹案:此折載《茹經堂奏疏》卷三。先生自注云:‘上此折時,以為切實施行,可挽危局,不意因循敷衍,數(shù)年之后,竟致淪胥。嗚呼!其可痛矣?!边@是關于官吏體制改革和政體改良,這是唐先生兩次東西洋考察的思考?!蹲杂喣曜V》在1901年赴日時記曰:“日本立國,大抵兄英師德。雖系帝制,而其大政均裁自內閣。近年以來,一意整理海、陸軍及工商事宜,骎骎乎日臻富強。其民外和易而心計極工。然廠肆林立,軌道四達,占農田頗多,米價騰貴,亦可慮也?!?902年在考察西洋時除留意學校而外,特地“六月初八日(7月12日),赴法京。旋考其議院制度”。因此,在1905年關于吏治和政體改革的兩折被留中,唐先生就已經絕意仕途了,這由他在1926年編訂《茹經堂奏疏》時所加注語可以知之。由此三者,為何延宕到1907年唐先生才選擇退出官場呢?應該說,母親去世是“最后一根稻草”。從滬上工業(yè)專門學校離任前一年,1919年農歷五月,他的小女兒,也是他唯一的女兒早殤,《自訂年譜》:“五月十七日(6月14日),女慶婉以驚風殤。婉兒生六歲,尚不能行走,平日食乳不足,體弱可知。然是兒極有情意,曇花一現(xiàn),曷勝痛心。”而在1906年的臘月:“至二十一日(1907年1月19日)辰刻,吾母竟棄不孝而長逝矣。嗚呼痛哉!”這兩次親人的痛失是唐先生最后轉身改變人生路徑的情感原因。
轉身教育的唐先生力圖以振興工業(yè)教育來挽救自己尚存一絲希望的大局,來報答晚清政府對他的恩德。對待朝廷的態(tài)度,唐先生始終是矛盾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唐先生心底,慈禧和光緒的皇恩浩大,臣子必須竭盡一生而報之?!蹲杂喣曜V》:1904年“六月中,在頤和園召對一次?;侍蟠乖兩虅丈踉?,并諭:‘汝能廉潔辦事,亦很好?!撕笳僖?,迭蒙溫獎清廉,聞之悚惕”。再“是年,皇太后壽辰,賞大壽字一副、玉如意一柄。自署侍郎后,每遇令節(jié),必蒙恩賜,如綢緞、普洱茶、春條等。文治每感極而嘆曰:‘恩禮如此,使臣工仆仆亟拜,何若信用臣言,改良政治為愈乎?’”嘆息了三年的唐先生在母親去世的傷痛中,又逢1907年五月“是時立憲并未實行,大局岌岌可危。南皮張香濤制軍名之洞,項城袁慰亭制軍名世凱,皆入贊軍機。余嘆曰:國力盡矣”。于是離開政壇,離開北京,因為此前有擬任北京實業(yè)高等學堂監(jiān)督之薦,堅辭之。又有北京貴胄學校監(jiān)督之議,亦婉辭之。
在矛盾中,當某一點的情感之火(如唐先生的母女之喪)點燃后,人便有可能涅槃而生。從已經感到無力面對的政治舞臺退出,重新開始另一種人生——教育征程。在教育實踐中的選擇會比政治出處的選擇容易嗎?未必!因為,那個時候恰好社會轉型直接推動了教育轉型,晚近時事多艱的教育轉型中,唐先生是一道峻峭的風景。
歷史的敘述常常需要一個節(jié)點,當然,歷史是連續(xù)的,即便以政權的更迭來劃分朝代,似乎也越來越顯示出很多問題的難以深入探討。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的分野處在什么時候,愚以為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的轉折節(jié)點是1905年的科舉制終結。
若如前揭,人生的命運是性格,那么,更為完整地說,人生的命運是性格和時代的合力。唐文治從晚近到新中國成立的教育人生的命運是他的性格和那個時代的必然。唐先生早在1894年《請挽大局以維國運折》中就提出了科舉考試的改革。教育改革有兩種路徑,從考試開始的,為突然扭轉之法,從上到下,最為有效,而且,每一次改革變化都帶來社會文化思想的嬗變。隋代而起的科舉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帶來了詩文的隆興和理學的勃發(fā)。科舉制度的停止,才迎來了五四運動和新文化及白話文的成功?!皼]有晚清,何來五四?”①王德威所著《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卷首前言題目便是“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在這次變革之前十年,唐先生提出:“曰宜拔真才、變科目。國家以制藝取士二百余年,所以久而不廢者,蓋其本意固將使學者沈潛于義理之途,反而體之于身也。乃臣默觀近科文章風氣,牛鬼蛇種,變幻百出,剽竊子集以為古,摭拾僻書以為奇,縱橫之機,蘗芽已伏。臣惟文體之敗壞至此,竊恐變本加厲,日后必有議制藝之誕謾不足學,不如變而為西法者。夫士生今日,誠不可不習西法,然使專習西法而廢制藝,則綴學之士勢必束‘四書’、‘六經’而不讀,舉周公、孔、孟之微言大義禮法制度,所以維系人心者一切唾棄凈盡,則中國之去人倫、無君子,其幾蓋不遠矣。故臣竊嘗私議,以為欲士之明義理,則不可以廢制藝;欲士之應世變,則不可不習西法。今者科場之中,第三場對策,實為無用之贅言。臣于此中頗知甘苦,其號為能手者,亦不過敷陳曼詞,挦撦瑣節(jié),于經世之學,實乃去以千里。今擬變通取士之法:首場試以四書文二首,經藝二首,務須發(fā)揮義理,無取怪誕。二場則試以輿地兵學,自中國及外洋各國疆索,均宜講求;一切攻守之策,并宜探討。其有曾經身歷而目驗者,復于復試時詳加考核。三場則試以制造器械之法,與夫測量勾股之學。如此則既有益于時務,而仍足以維系乎人心,二者可并行而不相悖。臣非不知變經策為洋務,不無得罪于名教,然與其俟數(shù)十年后,斯文掃地而無余,不如于今日先為變通,則先王之教澤,猶可留貽于一線也。且臣聞天之生材,必本于五行之性,其得清明之氣者,則為純粹之士,其得堅強之氣者,則為瑰奇之士。近年以來,中國民窮財盡,里塾黨庠,月廩綿薄,其閑純粹之士,尚能閉戶讀書,不與世通,而瑰奇之士,負其磊落不羈之才,一見擯于有司束修之問,或出竟楚材晉用,尤為肘腋腹心之大患。今誠變通科目,既令純粹之士有以自修,且令瑰奇之士有以自效,其為利益,殆非可以言罄。然使陛下以臣之言頒示廷臣,議其可否,則必以為不便。何也?彼當軸者固未嘗素習乎此也。臣不敢欺誑陛下,平日所學,亦未嘗素習乎此,而今以此言率然陳于陛下之前者,誠以綜觀今日之勢,非士習西法,則終不足以自強,夫君子固不可以己之所不能,而遂謂此事之當廢也。此臣所謂亟于施行者五也?!边@是著名的令翁同龢、沈曾植諸老為之涕下的《請挽大局以維國運折》中第五項改革建議。因為這是唐先生對教育的最早論述,也是后來唐先生教育實踐始終未變的思想,因此不避繁贅,移錄如此。由此可看出唐先生的教育主張:一、教育是培育真人才即有人倫的君子;二、熟讀儒家經典,而體之于身;三、學習西法,考核經世之學;四、變經策為洋務,察之理工自然知識。此四點,后兩點率先落實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到工業(yè)專門學校的探索上,前兩點執(zhí)著于三十年的無錫國專的堅守。
這是在社會裂變未來臨之前的改良方案,唐先生希望教育通過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科目慢慢轉型,這是溫和的。他首先看到以科學為主體內容需要增入教學的教育改變,這一體認經過后來兩次東西洋的教育考察,再“經過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刺激和維新變革潮流的感染,至19世紀末年,唐文治已經形成了‘學堂之在今日’‘不容不設’,研習西學關乎‘世道’‘人心’的思想觀念”[5]81。這一次改變使得他以任職農工商部為平臺的特殊身份,“1904年至中華民國成立7年內,為了救亡濟時興學育才,他先后主持或創(chuàng)辦的新式教育機構或教育組織幾近10處之多”[5]87。應該說,唐先生是在準備好了教育思想之后才進入教育實踐的,他放棄了北京高等實業(yè)學堂和貴胄學校,選擇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遠離政治核心利于教育改革,選擇經濟發(fā)達城市利于學校發(fā)展。
在步履維艱的晚近政局語境下,唐先生內心的矛盾狀態(tài)在其實行教育實踐探索的公私兩所大學的辦學歷程中越發(fā)凸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學宗旨,國學育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這是時代精神在唐先生教育生涯中投射出的教育拓新與堅守。[11]4,5,63
在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到工業(yè)專門學校的改變中,學習西學成為他最重要的教育色調。開創(chuàng)工科教育成為先驅,史有定論,唐先生之于交通大學的意義,猶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學。而論及科學工科教育的引入和辦學中的思想自由與兼容并包,唐先生絲毫不遜色于蔡元培。民國元年(1912),在改名為南洋大學的辦學中“本校功課與歐美各大學相亞”[12],“而且專科課程設置均以美國大學的同類??普n程為藍本,甚至教科書直接購自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竭力使學生達到歐美本科大學畢業(yè)生的學識水平。同時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以西方學制為參照系而不斷提高”[5]163。這是西學為用,是唐先生學習西法考察經世之學的教育觀念的轉折。
中學為體,始終是唐先生教育觀念的堅守。自1908年始,主持設立國文研究會,舉辦每年一次在孔子誕辰日的前周末的有大中學生參加的國文大會(即國文大賽),至1920年,13年從未間斷,唐先生親自參與命題閱卷頒獎。唐先生認為“國文者,國民之精神”,“國文弊則精神亡,愛國貨者,先當維持國文,此讀國文為救世之第二事也”。因此,在闡釋高等實業(yè)學堂辦學宗旨時,他鄭重說:“并極意注重國文,以保國粹?!保?3]這一邏輯始終貫穿唐先生的教育實踐,這是中國教育轉折處的一種堅守,所培養(yǎng)的人首先是中國人,因此要有中國精神,要有中國精神就要讀國文,只有培養(yǎng)這樣的中國人才能“救”中國現(xiàn)在的“世”(社會)。后來創(chuàng)辦無錫國專更是將這樣的邏輯擴充為教育實踐的主線。
一個學校兼容并包,這需要校長的胸懷。一旦提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往往以蔡元培為代表。其實,在民初大學中這是一種常態(tài),只是蔡元培將其提煉出來作為辦學方針而已。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堅守國文,工科西化,這是一種兼容并包。同時,成立了國文科,開我國工科大學開設中文系的先河。[14]12而在1910年冬天,還聘請學貫中西的辜鴻銘任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的教務長。辜氏思想保守,在一年之后的辛亥革命爆發(fā)后,清帝遜位,在課堂上號啕大哭,學生視為反動?;?,群起而圍攻這位長辮子學者。唐先生為之解圍,并提出,應該尊重每一個師生的思想自由,不可不守師道尊嚴。此事消停后,辜氏辭職離開實業(yè)學堂。錢師仲聯(lián)曾說唐先生曾言及此次勸解了學生之后便為辜氏介紹北京大學任教去了,辜氏于1917年任教北京大學,錢師所言者惜無文獻佐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唐先生不以自己的主張而排斥相對甚或相反的師生的思想自由。在清帝遜位的問題上,唐先生本身是矛盾的,伍廷芳的電稿他是簽名的,于是遭來兩位恩師王祖畬、沈曾植的責備。[15]《自訂年譜》:“莊君思緘來,出示伍廷芳等電稿,請求皇上遜位,邀余列名,余嘆曰:人才不用,國運盡矣。欲保全皇室,不得不出于此,遂附名焉。后王師深咨余,以為不應列名。沈子封師亦深以為非,見于辭色。后數(shù)月,俄國革命,俄王尼可來不從,為國人槍斃。孤臣耿耿之心,當可白于天下后世矣!”這一選擇當然可以認為是唐先生的革命的表現(xiàn),但更應該認為是一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與對清廷恩遇的矛盾思想的最好協(xié)調。孤臣的忠耿之心表現(xiàn)不同而已,能夠包容他人固然偉大,能夠包容自己矛盾的內心才是至為偉大者!
兼容并不代表沒有堅守,唐先生的兼容是首先有獨立的內心堅守。晚近教育史上除了辦學方針的轉折之外,更為重要的便是文化思想的轉折在教育中的投射,讀經的討論便是一次集中的體現(xiàn)。1934年,《教育雜志》主編、著名的歷史學家何炳松,向全國一百多位學者專家發(fā)出了“讀經”問題的意見征詢,收回七十多篇文章,1935年5月10日,《教育雜志》第二十五卷第五期作為特刊印行,這是一次教育思想轉變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一個思想史的問題。[16]附錄一顯然,在贊成、反對、相對贊成三派的觀點中,唐先生是最為激烈的堅持讀經者,他是絕對贊成讀經的。其時,唐先生已經七十歲,正在無錫國專堅持講經。唐先生的意見認為:“吾國經書不獨可以固結民心,且可以涵養(yǎng)民性,和平民氣,啟發(fā)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國,非讀經不可?!辈⑶疑暾f:“讀經責乎致用,而致用之方必歸于躬行實踐。故凡講經者,必須令學生一一反諸于身,驗諸于心,養(yǎng)成高尚人格,庶可造就其德性才能,俾腦經清晰,氣質溫良,學道愛人,方有實用。若徒矜考據(jù),騖訓詁,自命奧博,浮泛不切,或好立新義,亂名改作,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至于實事求是之法,尤責有恒。若試行一二年后,動輒更張,學生耳目淆雜,無所適從,亦決無成效也?!保?6]14隨后便列出從小學到大學的讀經規(guī)程。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唐先生所謂的讀經與一味地死守經義背誦經文是兩回事,他更加強調將儒家經典的要義內化為一個人的君子之心,后人以為唐先生的讀經堅持是保守的,那是沒有讀懂唐先生的思想。[17]332,334這是他一以貫之的實學宗旨,教育要面向培育人的實際時代和社會。因此,唐先生的經學不同于乾嘉諸老,也不同于程朱理學陸王新學,他是晚近學術史上的經學思想的新變,這一新變投射在了教育上,便是用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經典著作,以優(yōu)秀的教育傳統(tǒng)方式培育中國新民的凸顯。唐先生便是這一時期的重要轉折性教育家,正因為他是一位著名的經學家學問家,才會在那時事多艱的“十字路口”探索出一條泥濘之途。
唐文治作為經學家沒有固守在一間小屋里,也沒有將自己的經學研究固守在只有一二素心人才去讀的幾張紙頭,而是以經學家的學術做教育的普通之事。在中國文化教育轉型的“十字路口”,原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如何以教材形式呈現(xiàn),似乎至今也沒能解決得很好。唐先生的《十三經讀本》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傳統(tǒng)教育的教材探索。
《十三經讀本》是唐先生在精心搜羅《十三經》善本之后匯總而成的。唐先生弁以《提綱》,附以《大義》,亦如前述,輯錄前代諸家之說,自己撰寫評點、札記,“寫焉成帙”。《十三經讀本》中可謂傾注了唐先生大量的心血,其中也自然體現(xiàn)了唐先生的治學理想和治世態(tài)度,是唐先生經學思想的集大成體現(xiàn)。①關于《十三經讀本》的淵源、背景、體例、內容和之于當今高等教育的意義的論述,參見:茆萌、陳國安:《唐文治編纂〈十三經讀本〉論略》,《學術界》,2016年第5期。此為《十三經讀本》的意義其一?!妒涀x本》作為一本經學教材,不僅是唐先生經學理念的匯總,還為經學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此為意義其二。唐先生秉持救世之道,力圖以經學啟民智,以經學強教育,以經學救國。因而《十三經讀本》也蘊含了其對教育和社會的意義。
《十三經讀本》是唐先生經學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唐先生作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理學家,在教育理念、經學研究以及經濟致用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因此,作為教材的《十三經讀本》,其首要意義即是體現(xiàn)了唐先生的經學修為及治學理想。讀本內容的選擇、編排、校訂和評點,經唐先生手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唐先生經學思想的凝結。讀本的《提綱》和《大義》則更是唐先生明確的經學宣言。
唐先生一生,雖有歐洲游歷的經驗,也有對政治改革的倡導,甚至直接長校上海高等實業(yè)學堂,但是其對于經學的堅持是貫穿始終的。在唐先生執(zhí)校階段,南洋大學的國文課成為一時之熱門。在其退隱無錫國專后,仍堅持返回上海交通大學,為歷屆學生作國文、經學的講座。唐先生對于經學的推崇,不僅體現(xiàn)在其身體力行上,還體現(xiàn)在其對經學系統(tǒng)的思考上。在近代經學存廢的討論中,唐先生的意見如前所述,他曾在“意見”中提出詳細、具體的經學教育的設置和安排。唐先生有言:“初級小學三年級應讀《孝經》,高級小學三學年應讀《大學》及上半部《論語》,初級中學三學年應讀下半部《論語》及《詩經》選本,高級中學三學年應讀《孟子》及《左傳》選本,??埔陨细鞔髮W及研究院應治專經之學。”[8]409從初級小學直至大學及研究院,唐先生對學生每一個成長階段的讀經作了詳細的規(guī)劃。在這個規(guī)劃中,我們發(fā)現(xiàn)唐先生依據(jù)自己的經學修養(yǎng)和治學經驗,將《論語》上下部分別納入高級小學以及初級中學兩個部分中。這種安排不僅需要自身的學養(yǎng),還需要對學生每個階段的知識儲備和學習狀態(tài)有很明確的把握。從中足見唐先生之良苦用心。對于經學之存廢之所以興起討論,問題不僅出在時代、社會之中,還能從經學自己的發(fā)展找到根源。就此,唐先生就“讀經所以無系統(tǒng)者”作了詳細的分析:“一程度淺深,極難支配;二難得通達之教師;三難得顯明易解之著本。以上三層,以得善本為尤要。蓋既得善本,教師即可循是以講授,主持教育者,即可循是以核定功課?!保?8]409對于經學的精確掌握以及對于教育各類主體、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準確把握,讓唐先生很明確地分析了讀經的難處。也是由此,唐先生以“善本”為讀經之必須。有“善本”,教師即有思路可循,學生也有本可依。
鄧國光曾在討論唐先生從事古文教學時談到,唐先生強調誦讀,強調“起承轉合的微妙變化”,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澄清了自己的限制與渾濁,以古文養(yǎng)心,以誦讀養(yǎng)情,以醇心為極致,至此成就頂天立地的人格,而文章以至情而發(fā),足以通感天人,經緯天地”[19]779。此論雖僅是針對唐先生的誦讀而談的,但完全可以作為唐先生經學實踐的總結來看。以古文養(yǎng)心,繼而成就“頂天立地的人格”,以文章通感,繼而經緯天地,恰是對唐先生的經學努力作的注解。而凝聚唐先生心血的《十三經讀本》與其對諸經的探討文章一道,成為他思想集大成的體現(xiàn)。
《十三經讀本》是經學傳承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妒涀x本》作為一本經學教材,對經學的傳承、發(fā)展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讀本的形成與唐先生有很大關系,在讀本完成的背后,唐先生對經學不遺余力地推廣也讓讀本加深了其經學傳承的意義。
在唐先生的論著中,幾乎處處都存有推廣經學、傳承經學的內容。其如《錢塘施公省之墓志銘》中論《十三經讀本》的刊刻過程及思路,《學校論》中“二曰讀經書”節(jié)討論經書針對各個階段學生的指導,《文化論》里談及經書對于學校、教育乃至文化、國家之影響,《無錫國專校友會春季大會訓辭》以經學內容訓導諸生。此外在《國文大義》《中學國文新讀本序》《廢孔為亡國知兆論》《施刻十三經序》等文章中均標舉經學,強調經學傳承、發(fā)展的重要性。在《學校論》中唐先生談道:“《十三經》者,我中國之寶也;《五經》者,寶中之精而尤精也。讀《易》,而知陰陽消息,進退存亡之幾焉。讀《書》二十八篇,而知唐虞以來治化之跡焉,陳寶大訓,貴重無逾于此矣。讀《詩》而知列國之風俗、商周之所以興焉。讀《禮》而知三千三百之遺、至德凝道、德性問學之奧焉。讀《春秋》而知尊卑貴賤、善善惡惡、命德討罪之權焉。蓋修身、治天下之綱要,悉寓于是矣?!保?0]90他悉數(shù)列舉《五經》的利處,是為了向世人明確經學的地位。在唐先生看來,《五經》即我國之經典,而“凡有血氣,莫不尊親”。甚至連“歐美之人”都知道我國的經典,而我們現(xiàn)在卻意圖廢而棄之,實在是“怪且異哉”。他甚至以各國學校為例闡釋,只要是奉宗教者,“靡不誦《圣經》”,而今我國之內,有《五經》之經典,卻不知讀,以至人格日卑,品行日壞。唐先生搜集《十三經》善本并編排《十三經讀本》的初衷就是指導讀經,希望能傳衍經學,讓治經者得其門徑。唐先生嘗言:“縱覽《十三經》、《二十四史》,無論治亂賢奸,所以彰善癉惡,衷是去非者,皆前人精神之所寓。先圣先賢以精神遞傳于吾輩,吾輩即以精神遞傳于后人。夫如是道統(tǒng)事業(yè)綿延而不絕,然則吾人可妄自菲薄乎?”[20]84他以為《十三經》中蘊含了前人之精神,先賢圣人之禮德,而當代的經學研究者必須完成傳遞的事業(yè),讓道統(tǒng)繼續(xù)綿延下去,將先賢、吾輩之精神傳遞于后人。
《十三經讀本》恰是唐先生推廣經學、傳承經學的一個重要成果。其傳承經學的意義還在于讀本本身一些與時俱進的特點。唐先生不僅廣搜善本,編排原典,還在原典之上,作標注和評點,以自己的經學體悟幫助經學學習者們研讀艱澀的文章。在此基礎之上,他還抉其微言,撰寫《十三經提綱》附在諸經之后,以提綱之現(xiàn)代作文之法來適應時人尤其是青年的閱讀習慣。在讀本中雖然有很多唐先生的闡述和總結,但是他并沒有對原典進行修改,而是保存經典的真實內涵,原汁原味地滋養(yǎng)學子。他的闡述也時刻注重把握青年人的話語習慣和閱讀習慣,并不以艱澀難懂的辭藻作解釋,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詮釋。與此同時,唐先生還在繁忙校務、教學之余,四處奔走,向青年學生宣導讀經的方法,指出“只有本文熟讀而精思焉,循序而漸進焉,虛心而涵泳、切記而體察焉,則圣道之奧,不煩多言而解矣”。此外,為了宣傳經學,也為了更好地記誦、理解原文,唐先生自創(chuàng)“唐調”,將經文放到固定的調式中吟詠。在他看來,這種性情的教育是結合了讀、誦及個人體悟的,而其中讀又占很重要的部分。唐先生在《國文大義》中有言:“蓋文章大道,所以盛者,實在于聲,所以和聲乃可鳴盛也?!?/p>
唐先生以其經學各法讓《十三經》在當代的傳統(tǒng)文化呈現(xiàn)中確立了地位,并借由自己的體悟、闡釋以及吟詠,賦予其當代的意義和精神,并繼續(xù)傳衍下去。以先賢、圣人之精神傳于后人,真正讓這道統(tǒng)事業(yè)綿延而不絕,是為《十三經讀本》的意義之二。
《十三經讀本》作為教材旨在匡正世風,教化民智?!妒涀x本》除了具有經學傳承之意義外,還對教育、社會之發(fā)展有著影響。唐先生之所以推崇經學,其一是為了經學的發(fā)展,其二則是為了社會之發(fā)展,經學不僅是書本文章,更是體用之學,講求經濟致用,能以其獨到的精神匡正世風,教化民智。
唐先生曾在給交通大學學生演講時提到經書應當做到正人心,救人命。在民國二十年(1922),唐先生為《朱子節(jié)要》一書作序時,又加一“立人格”,唯有至此,才能開物成務而勝天下之艱巨。他曾明確指出“學”的起點關懷在人倫,是謂家庭倫理,乃“學”的根本。[21]139從道德出發(fā),從學問出發(fā),經學沿著“明義理”“通訓詁”“闡圣門之家法”“窮天德圣功之奧”[22]2的思路從文本走入了社會之中,從而成為通經致用的法寶。唐先生曾在為無錫國專訂立校規(guī)時提到:“本諸《十三經》以正其心,本諸《二十四史》以考其事,本諸漢唐以來文集、奏疏、函牘、言論以廣其見聞,養(yǎng)其知識,庶幾文化漸漬于人心,國家可得而理歟?!保?0]94從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從《十三經》出發(fā),借由歷代之文書、言論增廣學生之見聞,積累其知識,進而不僅要讓文化漸入人心,并希望借此種文化治理國家。
及至世風日變,唐先生意圖以經學救世的態(tài)度更為明確了。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唐先生頻繁發(fā)聲,希冀能以經學之振興,實現(xiàn)國家之復興?!妒┛淌浶颉分兴郧刂贂尤鍨槔劦溃骸扒貢r之書,焚于有形,而今世之書,則焚于無形;秦時之儒,坑于可見,而今世之儒,則坑于不可見。橫政之所出也,橫民之所止也?!痹谒磥?,現(xiàn)世無形的坑恰如秦時有形的坑,橫政、橫民較之秦時并未消歇。要解決此種狀況,唯有循著人心而去,求得國之根本。而此種根本,即是經學,即“欲救世、先救人,欲救人、先救心,欲救心、先讀經,欲讀經,先知經之所以為經”[23]212。在此基礎之上,面臨日益嚴峻的形勢,以及“廢經”呼聲愈烈,唐先生也在不斷強調經學救國之必要。其如他在《廢孔為亡國知兆論》中有言:“道德為立國之本,道德既喪,國本撥矣。文化者,國寶也。我中國數(shù)千年之文化,皆賴孔子為之祖述而憲章,為之繼往而開來,為之發(fā)揚而光大?!保?4]1193其中,他明確了文化、道德、國家互相的影響,國家發(fā)展依賴文化,而文明之傳衍“皆賴孔子”。在《孟子尊孔學題辭》中,唐先生將這一思考細化,論到“欲復興中國,必先復興孔子之精神,欲復孔子之精神,在教師能講經,學生能讀經”[25]1641,將孔子精神之復興與讀經講經之關系、教師與學生之所當為都作了明確闡述。在《讀經救國論》中,他進一步點明了經學、道德、社會之關系:“經者,常道也。知常則明,明常道則明是非。政治、倫理之是非,于經中求之;理財、教育、兵事、外交之是非,亦于經中求之,如丹素之判,如權度之齊,如化雨之蘇庶匯,如醫(yī)師之有良方,活人以此,活國以此?!保?6]790在反復強調之中,唐先生抽絲剝繭,將社會道德與經學之牽系一一明確,將理財、教育、外交等諸事務置于社會道德的影響之下,并由此來解讀一國百姓之死活,乃至一國之死活論。由此,唐先生所編纂的《十三經讀本》、所倡導的復興經學說,恰對一國之教育、社會都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唐先生《十三經讀本》的構畫給了我們從“虛”到“實”的線索,將經學融入社會功用當中,將文史精髓化用進新時代發(fā)展的意義中。《十三經讀本》的意義并非教材之于高等??普n堂的意義這么簡單,實則是經學、文學之于社會發(fā)展意義。唐先生一生堅持學以致用。他所講求的用不僅是文史的功用,而更多的是文史之于社會的功用。他將高校文科課堂的陣地和視野擴大到整個社會當中,以社會所用為治學要求。從他《十三經讀本》的編纂以及實際成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的功用已經走進了課堂當中。學生在《十三經讀本》里也并非只讀得了古人的“圣賢書”,而求得了有益于社會發(fā)展的治學選擇。
《十三經讀本》議刻于無錫國專創(chuàng)辦的第一年,歷時三年,唐文治與無錫國專最初的師生一起完成的經學教材,無論是在現(xiàn)代教育史上還是經學史上都有深遠的影響?!妒涀x本》和無錫國專一樣既是傳統(tǒng)的,又是新生的,都是中國文化教育傳統(tǒng)變革時的獨特現(xiàn)象。
1920年,唐先生先后創(chuàng)辦了私立無錫中學和私立無錫國學專修館。把中小學與大學連在一起構想課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tǒng),無論是在讀經的規(guī)程上還是在學校的一體化管理上,唐先生都有自己的堅守。在任上海工業(yè)專門學校校長時,中央政府為節(jié)省經費提出高等學堂裁去中小學的動議,唐先生則曰:“本校長忝任校務,嘗考世界教育狀況,有以大學而建設中學、小學、幼稚園三級者,美芝加哥大學是也?!保?7]104可見在教育問題的討論上,唐先生是以歐美和日本為標準的。兩次東西洋的考察學校,在其《自訂年譜》中追記甚詳,而在替載振捉刀所撰《英軺日記》中更是將教育問題的思考述之極詳備。一個有著教育新思想的開明官員,經過了十三年的工業(yè)專門高等學堂的辦學之后,竟然創(chuàng)辦了另一個與之完全不同質的國學專門高等學堂,這是一個奇跡。
錢師在回憶時說:“辦學起因是北洋軍閥政府大總統(tǒng)、前清翰林徐世昌打算通過該校招收一批舊學根柢較好的學生,為政府培養(yǎng)秘書人才。由于有這樣的背景和來頭,致使這所小型的私立學校在開班招生時,竟然要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四地設立考場,報考人數(shù)乃以千計。首屆錄取36名,分別來自江浙皖贛京津及兩廣等全國各地。”①錢仲聯(lián)著,周秦整理:《錢仲聯(lián)學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頁??荚囋O立四地和錄取人數(shù)似有誤,詳見:劉桂秋:《無錫國專編年事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7頁。由此可見,無錫國專的創(chuàng)辦起初就不是為了培養(yǎng)專門的國學研究人才的,而是為國家培養(yǎng)管理人才的,因此唐先生所訂立的《無錫國學專修館學規(guī)》就顯得尤為可貴了。“學規(guī)”首條便是“躬行”,這是唐先生一貫的教育主張,識字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躬行”?!蹲杂喣曜V》述及他在英國考察時一事可為佐證:“旋又游英京大藏書樓。樓中書架積長三十二英里,庋藏各國今古圖籍三百余萬種。東方書籍分中、日兩大部。中國典墳,雖不盡備,然亦十得七八。殿本《圖書集成》、《西清古鑒》皆有之。法國翻譯微席葉陪余偕往,謂:‘中國素號文明,今先生來游是邦,見歐洲識字人多乎?抑中國識字人多乎?’言辭甚露驕色。余應之曰:‘歐洲識字人固多,然中國識字人貴在躬行實踐。譬如仁、義、禮、智,必有此四者,方可謂識仁、義、禮、智四字。奸、邪、惡、逆,必絕此四者,方可謂識奸、邪、惡、逆四字。我中國此等識字人固少,諒歐洲亦不多耳!’微有慚色,載大臣以為知言?!碧葡壬鷮τ跓o錫國專的學生畢業(yè)之后的出路是清楚的,提出“躬行實踐”作為第一學規(guī),有其救世的宗旨。其于“躬行”條曰:“人生世界之內,以禮義道德為根本,竊嘗譬諸人之學問,尤墻屋也,禮義道德,尤基址也;若無禮、無義、無道、無德而徒以學問為飾觀之具,一旦品行隳壞,名譽掃地,是尤基址不固,墻屋坍塌,其危險何如矣。諸生既經有志來館專修,務以砥礪品詣、躬行實踐為宗旨。平日讀書,皆當體之于心,返之于身。儻被服儒素,不過雅步高論,如陸清獻所謂‘讀書自讀書,做人自做人’,每逢講說,僅作一席空談,而于禮義道德,絕無躬行之實。自欺欺人,可鄙孰甚!非吾徒也?!保?0]259辭嚴色厲,百年后讀來也令人生畏,而教育在引導規(guī)范學生躬行禮義道德的問題上不應該有此敬畏之心嗎?這一敬畏之心是要求將來去政府做秘書的人,這就更加有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了。愚以為一個社會對于禮義道德的躬行最后的防線便是教師與公務員,一旦教師和公務員的群體在躬行道德禮義的問題上墮落了,那么這個時代社會的墮落也就為時不遠了。教師的道德禮義的恪守會影響孩子的精神成長,言傳身教,身教甚于言傳。公務員的道德禮義的恪守會深刻影響所有公民的行止,因為他們是維護社會道德法律的標樣。雖然后來因為徐世昌的倒臺,第一批畢業(yè)生也沒能夠按原來的承諾進入中央部曹各縣知事,大多數(shù)成為了中小學老師;但從無錫國專十五年紀念冊印行時的畢業(yè)學生統(tǒng)計來看,黨、軍、普通行政、專門行政和文化機關的畢業(yè)生總數(shù)相加,占全部畢業(yè)生總數(shù)的18%,大中小學教師為54%。[20]218這個數(shù)據(jù)唐先生是知道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后的辦學仍然堅持以“躬行”為首,以“挽救世風”為終,訂立學規(guī),其“正人心,救民命”的思想就需要重加考量了。
作為一般公民的培養(yǎng)那是中小學教育的任務,而大學堂是培養(yǎng)專門人才的,無錫國專是培養(yǎng)國家政府管理人才和中小學教師的,世風之如何,世風之是否可救,唐先生也許認為這兩個專門人才的群體尤為重要的便是躬行修身,同時要有挽救世風的文化擔當和責任。在“挽救世風”條曰:“王子墊問孟子曰:‘士何事?’孟子答之以‘尚志’。立志為學者第一關頭,人能立志為圣賢,則為圣賢矣。立志為豪杰,則為豪杰矣。然近世圣賢豪杰不數(shù)數(shù)覯者,則由英俊之才,大都迷于歧途,而隳壞于習氣也。曾子言‘君子思不出其位’,而孟子則謂‘自任以天下為重?!櫷ち窒壬鷦t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也?蓋孟子與顧亭林先生之意,謂學者自任天下之重,研究天下之務,非謂干涉天下之事。人人能各安其本分,各勤其職業(yè),斯天下治。人人不安其本分,不勤其職業(yè),法守乖而秩序淆,則天下亂矣。故吾輩務宜獨立不擾,力挽頹習,秉壁立萬仞之概,不為風氣所轉移,乃能轉移風氣,有以覺世而救民。至于無稽之談,非禮之籍,自然不接于耳,不寓于目矣。詩有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袢瘴釃呛蔚染跋??外人方譏我為無禮義、無教化之國,痛心曷已!剝極而復,當在此時。故吾學者共雪此恥,更顧吾國民共雪此恥也?!保?0]261語出曾孟亭林,然而字字為當時所說,字字為這個社會良知的核心群體而說。
正是在這樣的文化使命感的堅守之下,無論是在無錫還是在桂林、上海,無論是在太平時代還是在日夷構釁國難當頭,唐先生總是以此十條學規(guī)約束自己,勸戒師生。1938年,無錫國專內遷至長沙,葉長青①葉長青,當時無錫國專教授,時為長沙無錫國專負責人。因為急于回閩當官,假傳唐先生的意思,解散學校,幸有錢師來回溝通,無錫國專學生沒有散去,而順利到湘鄉(xiāng)匯合在銅鈿灣照常開課。但此后,唐先生絕少提及葉長青。[28]278應該說葉長青在最初的無錫國專的辦學上是有貢獻的,但這件事突破了“躬行”和“挽救世風”的學規(guī),因此葉長青“雖然在辦理學籍時在學生中博得的好評,就此全部破產。唐先生常說‘知人不易’,以后他很少提到此人,也不提此事”[29]127。
唐先生在無錫國專除對違背學規(guī)的師生不太兼容之外,在思想自由、寬容學生、學術兼容并蓄的辦學理念上,成為一時大學堂的楷模,因此無錫國專歷史上的教師陣容也是極一時之盛的。如學術旨趣和立場不同的章太炎也曾受邀在無錫國專講演兩次;同為經學家的周予同與唐先生的學術觀點也是相異,唐先生照樣聘其來執(zhí)教;以至于顧實的與唐先生觀點相左的文章《中庸鄭注講疏》要發(fā)表在《國專月刊》上時,唐先生看也不看直接說“原稿照登”。以至這位被中央大學解聘的國民黨老黨員顧實對陸景周說:“中央大學將我解聘,而唐校長能聘我,我佩服他是伯樂,能用人之才。今天我更佩服唐老有容人之量。國民黨連我這個老黨員都不能用,不成氣候?!焙髞碛謱θ苏f:“唐老能容鄙人,雅量不可及?!保?9]118[安按:顧實(1878—1956),字惕生,江蘇武進人。早年功習法科,曾在國立東南大學執(zhí)教。通多國語言,深研先秦史籍,其著作有《漢書藝文志講疏》《墨子·辨經講疏》《中國文字學》《中國文學史大綱》等。[30]183而其著作多為任教無錫國專時的講課講義改定而刊出者。]
正是因為有這樣自由的學術風氣,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在無錫國專的學習和教學的時候,其學術的成績足以令自己滿意。最可稱述者,教師的教學直接催發(fā)了他們的學術著作,并且成為他們一生學術成就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除唐先生自己的經學著作外,如陳衍的《石遺室詩話》續(xù)編六卷和《宋詩精華錄》等,錢基博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和《經學通志》等均是他們的學術代表作。錢師的《人境廬詩草箋注》《宋詩選》和《夢苕庵詩話》等也是在無錫國專任課時的講義。先后講宋詩的陳衍和錢師,分屬近現(xiàn)代兩代詩學巨擘。其所作宋詩選本,各有旨趣,皆為各自一部宋詩史也。先后在無錫國專以講義梓行,真可視為詩學研究史上的一道靚麗風景。再則如鼎鼎大名的梁漱溟的《中國文化史要義》和《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則是在無錫國?!肮鹦!睍r的講課筆記,同時的饒宗頤所講的文字學等課程的講義也成為其后來著作中的代表。①詳見吳湉南的《無錫國專與現(xiàn)代國學教育》及劉桂秋的《無錫國專編年事輯》等。而“桂?!鞭k學更是艱苦。②參見《饒宗頤學述:動蕩歲月》,劉桂秋:《無錫國專編年事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年版,第382頁。后來在“滬?!敝v授戲劇史的周貽白,其講義寫定后即成為其學術成就的代表著作《中國戲劇史》。
有師如此,弟子必佳。無錫國專在內遷之前,畢業(yè)學生均有畢業(yè)論文的演講,而且極為隆重。以第一屆為例,侯堮《高忠憲易學》,王蘧常、畢壽頤《詩經之社會進化觀》,吳其昌《性理學概論》,唐蘭《整理我國古代名學之方法》等,這些論述都成為后來他們學術生涯中一個重要基點。在無錫國專三年中,在書院式的講課和專門的導師指點的學習結束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有專著寫成,如晚期學生馮其庸畢業(yè)的時候就已經撰就《蔣鹿潭年譜初編》,王紹曾的《目錄學分類考》也是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以《無錫國專叢刊》結集出版的。③詳見吳湉南的《無錫國專與現(xiàn)代國學教育》及劉桂秋的《無錫國專編年事輯》等。
這樣的師生之間相磨相切,才是大學堂應該有的風景。唐先生更是尤其注重與學生的問學互動,雖已雙目皆盲,但逢學生論文批閱,均是眉批總評一絲不茍④唐先生批閱學生文章極其細心,聽秘書陸景周讀文章,隨時加批,篇末總評。往往一聽文章不需說作者,唐先生就知道是誰的文章了。后來學生回憶文章多有述及。,令諸生動容者不在一二。錢師[31]83、王蘧常皆有回憶。王蘧常在《自述》中述及唐先生評吳其昌天中節(jié)所作《弔屈靈均文》效老杜語曰:“吳生吳生歌莫哀,我能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保?8]25吳其昌當場為之嗚咽流涕,何其之動人!教育于此夫復何言哉!
近來無錫國專研究論著中一串豪華的教師名錄和杰出的學生名單,都是一種傳奇。此不贅述。
在學術史和教育史上所有的傳奇都會被關注,無錫國專在當代大學研究的視域中越來越被關注,陳平原《傳統(tǒng)書院的現(xiàn)代轉型——以無錫國專為中心》[32]和謝泳《從無錫國專到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33]對其評價最受矚目而多被援引。其實,早在1931年,無錫國專辦學十年時,國際聯(lián)盟會教育考察團便來考察演講,唐克爾和培根倫兩人一致盛贊:“我們來中國看過很多學校,讀的是洋裝書,用的是洋筆,充滿洋氣。這里才看到純粹中國文化的學校,才看到線裝書和毛筆桿?!保?8]133-137該團的考察報告《中國教育之改進》認為:“中國乃一有悠久傳統(tǒng)文化之國家,凡將一國固有之歷史上之文化全部犧牲者,其結果未有不蒙其害者也。”“凡一國求生存于世界,固以研究科學為先。然研究科學,必當先使國民自覺。而國民自覺之心之發(fā)動,惟有借國學以發(fā)揚光大之,而后可以保持各國固有之民族精神,此尤須研究本國歷史和固有文化?!保?8]137
1935年,著名學者、圖書館學家、古典文學家、史學家柳詒徵在《江蘇教育》第四卷第一、二期撰文《三年來之中國文化教育》稱:“今之專以中國學術文章教授來學者,只有無錫國學專門學院,及上海正風文學院?!薄霸诮袢找磺袑W校師長中,深知中國文化之重要,且息息以救國救民為念者,殆無過于唐氏?!保?8]188
可見,唐文治辦學長校的南洋大學和無錫國專在當時的大學辦學水準上真正做到了與“國際接軌”。這兩個性質迥異的大學興辦成功的個案在今天有什么值得我們深思的呢?
尤其唐先生一人獨任校長三十余年的無錫國專,幾乎就是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在當代,似乎不可能由一個人做校長領導一個學校如此之長時間,而唐先生的領導從雖已目疾卻仍查看中小學生宿舍替孩子蓋好夜晚滑落的棉被,直至與教育部長交涉公私往來函件,莫不親力親為!他有嚴格到要去找人帶話警告嚴斥上課輕浮的教師,也有寬容到學生醉酒大聲喧嘩學校時說“我年輕時也喝酒的”。他有苛刻到明知兒子被冤枉也要開除,也有在不違背原則時為盛宣懷通融推薦親友孩子入學的“開后門”。[34]但是無論是為人治學還是行政管理,唐先生讓所有師生為之欽服的是其人格的魅力和感召力。絕大多數(shù)的學者之所以來無錫國專任教不是因為有豐厚的薪酬,而在困難時期,誰也不離開無錫國專去他校兼課的原因更是不在于工資待遇,而在于唐先生老校長的人格魅力!試問,今天學校無論是大學還是中小學,有多少校長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招聘到一流名師學者的?確實,“沒有挖不來的人,只有出不起的價”,這句話在商界也許沒有問題,但在教育界,是一種功利還是進步?教授移硯別處設帳謀生本無可厚非,有人事、家庭諸多原因,但是在今天我們不應該忘記教育是要一個精神相似的群體言傳身教、一起努力的。教授們的流動是在尋找精神相似的教育同仁,而不是一次次“轉會”的身價倍增,那樣的話,教授與演員、球員何異?(這里沒有任何貶低演員、球員的意思,只是說,我們不同的職業(yè)應該有不同的規(guī)則。)而校長們能在不談錢的時候聘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教育這件有意義有情懷的事,這才是教育應該有的生態(tài)!
1950年,老校長唐先生八十六歲,無錫國專并入江南文化教育學院。他成了名譽教授,薪水未減,但他才算真正離開了身體力行的教育,而他的人生也隨之步入垂暮盡頭。校長可以做到老死,猶如戰(zhàn)士守死邊疆,這是何等的令人艷羨!在今天,不要說校長像市長、縣長一樣的遵守年齡資歷的要求,按時定點的上崗卸任,就連教授也必須到了年齡就離開講臺。我想,我們是否沒有把學校當作一個不同于政府管理的獨特的機構,同時也忽視了學校中各個學科之間人才的培養(yǎng)成長成熟貢獻的情況也是各不相同、各有時段的,例如體育課的教授五十歲馳騁課堂就很困難了,而中文教授五十歲才能夠說得上是成熟了。不分學科特點的年齡一刀切,看上去很公平,但是會造成人才的大大浪費和成才路徑的扭曲。我們只要把無錫國專的教授們的年齡排列一下,甚至我們把在沒有用年齡為限的時候的大學教授們的陣容排比一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今天以年齡來決定教授的去留升降是一種工廠管理的條規(guī)移到教育中來的體現(xiàn)。干車工鉗工與講課育人是不一樣的,年齡在前者和后者的標準是不同的,而今天我們一樣了。
大學用工廠的標準管理,我們似乎應該反思了。當年無錫國專既有嚴重超齡猶如“老黃忠”的陳衍,也有一騎特出的青年才俊錢師,構成了一個合理的人文生態(tài)。在今天,我們把科研當成了體力活,文章寫得快出得多當然要年輕力壯。理科要做實驗也許可以,但對文科無異于在已經極為浮躁的學術氛圍中不斷施壓升溫使其顛狂。除非天才如陳寅恪、錢鐘書,文科是需要用靜靜的歲月去成就一個教授,而不是用論文去刺激出一個教授的。無錫國專教授的研究多從課堂中來,多從自己的學術興趣中來,因此他們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無錫國專這所學校,更成就了那些在此求學的千百學子。而今天,我們的學術著作是從項目課題中來,項目課題往往是從申報指南中來,大家的研究不是興趣獨立持久而是趨時劃一功利,這樣的因果相連我想只會出教授不會出學者。
作為一個學者不應時時盯著教授職稱和核刊論文,而應該承擔起時代和社會民族的文化責任。在大學就是把全部的身心和學術心得、讀書所悟投入課堂中去,教書育人才是我們的事業(yè)!無錫國專唐先生以高價聘任陳衍,不是請他來寫文章弄影響,而是請他來給學生講課和年輕老師討論學問。[28]124-129那年陳衍七十五歲,所開課程有《資治通鑒》、宋詩和要籍題解等。學生受益,教師受益。唐先生寧出十倍于其他教授的高薪聘來陳衍,陳氏到1937年4月回閩之前(同年7月病逝于福州)①詳見唐文治:《陳石遺先生墓志銘》,《茹經堂文集》四編,卷八,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一直在無錫國專任教,后來的很多學生老師有文章談及學問受他之影響,這成為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今天,我們更多地關注高薪聘來的教授給學校拿到多少項目,以學校的名義發(fā)了多少論文,極少有校長關心高薪聘來的教授影響了多少學子,在學子中開了多少有影響的課程??梢娢覀円M教授更多的不是為了學生,那么為了什么呢?一個學校不是把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請問我們辦的還是學校嗎?我們混淆了大學與高等研究院所的功能!學校的“產品”不是論文和科研項目,是莘莘學子!是國家的人才!大學是培養(yǎng)國家人才,不是生產論文。在今天,中國文化教育的這一傳統(tǒng)斷裂了。
無錫國專是一所專門學校,在現(xiàn)在,在那里畢業(yè)的學生填表格的時候只能填大專,我親眼看到過錢師表格中的學歷:大專。但是無錫國專是一所學校,是一所令在那里走過的所有師生都懷念的學校,她培養(yǎng)的是那些在文史界卓有盛名的學者和老師。今天很少有人記得當年在無錫國專任教的老師當時發(fā)過多少論文,出版過多少專著,但是,從無錫國專走出來的一個個鮮活的人被我們記住了,他們和無錫國專都將被歷史記住。
[1]凌微年.唐文治[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2]唐文治,唐慶詒.唐文治年譜[M].蘇州:蘇州大學校史編寫辦公室,1984.
[3]唐文治.先妣胡太夫人事略[M]//王桐蓀,胡邦彥,馮俊森,等.唐文治文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4]陸振岳.試論唐文治[J].蘇州大學學報,1991,(2).
[5]余子俠.工科先驅、國學大師—南洋大學校長唐文治[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6]楊潔丹.我市紀念唐文治先生誕辰150周年[N].無錫日報,2015-11-11(A02).
[7]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交通大學校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8]吳湉南.無錫國專與現(xiàn)代國學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9]秦暉.“西化”、“反西化”還是“現(xiàn)代化”—太平天國、義和團與辛亥革命的比較[N].南方周末,2011-10-13(D24).
[10]陳衍.石遺室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11]莊吉發(fā).京師大學堂[M].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
[12]母校歷年大事記[J].南洋,1915,(1).
[13]歐七斤.試論唐文治工程教育中國化的思想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5,(5).
[14]鄒韜奮.二十年來的經歷[G]//鄒韜奮文集:卷三.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
[15]徐忠憲,胡正訪.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家唐文治[J].江南論壇,2011,(10).
[16]龔鵬程.讀經有什么用:現(xiàn)代七十二位大家自由談[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李堯春.唐文治于無錫國學專修館[M]//陳國安,錢萬里,王國平.無錫國專史料選輯.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
[18]李文海.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文教事業(yè)卷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19]黃霖,周興陸.視角與方法:復旦大學第三屆中國文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20]陳國安,錢萬里,王國平.無錫國專史料選輯[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
[21]鄧國光. 唐文治先生《論語大義》義理體統(tǒng)探要[M]// 許子濱,李雄溪.經學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2]唐文治.論語大義定本[M].無錫:施氏醒園刊本,1925.
[23]王桐蓀,胡邦彥,馮俊森.唐文治文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24]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三編[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25]唐文治.茹經堂文集四編[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26]唐文治.茹經堂文集二編[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27]唐文治.縷析本校之中小學不應停辦[G]//劉露茜,王桐蓀.唐文治教育文選.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5.
[28]劉桂秋.無錫國專編年事輯[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29]黃漢文.記唐文治先生[G]//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九輯.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30]茆萌.唐文治年譜新編[D].蘇州:蘇州大學,2013.
[31]錢仲聯(lián).無錫國專的教學特點[G]//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九輯.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32]陳平原.傳統(tǒng)書院的現(xiàn)代轉型—以無錫國專為中心[J]現(xiàn)代中國,2001,(1).
[33]謝泳.從無錫國專到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N].文匯報,2003-01-27.
[34]呂成冬.從盛宣懷檔案中盛宣懷與唐文治信函往來看盛唐關系[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12).
[責任編輯:羅雯瑤]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Tradition of the Past 100 Years:Tang Wenzhi and Wuxi College of Chinese Culture
CHEN Guo-an
(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
Tang Wenzhi was a famous educator and both a Confucian and Neo-Confucian scholar in modern China. Tang, an educator with a background of Neo-Confucianism, was the principal of both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w called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Wuxi College of Chinese Culture, making them a legend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Since Tang is not only a pioneer of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but also a master in sinology, and h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ew “Practical Learning”. The author of The Principals of the Four Books and The Notes of 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he made a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on Confucianism and the latter is the epitome of his theory. His over 30 years of exploration on College of Chinese Culture witnessed his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which is still worth studying.
Tang Wenzhi; Wuxi Colleg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 for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陳國安(1972— ),男,江蘇鎮(zhèn)江人,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蘇州大學實驗學校校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語文教育研究。
G649.29
A
2095-7068(2017)01-0114-15
2017-01-10
10.19563/j.cnki.sdjk.2017.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