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容
摘要:閱讀是人的一種情感欲求,是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豐富生活的一種有益方式,然而閱讀書籍一定要有所取舍,書籍作品好壞摻雜、參差各半,對于年齡也有要求和限制。尤其是小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必須要慎重選擇,然而,由于小學生缺少社會認知和判斷能力,所以需要對其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語文教學正是指導其良好展開課外閱讀的最佳途徑。
關(guān)鍵詞:學生課外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1(a)-0000-00
前言
閱讀是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訴求,人們通過閱讀書籍來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人事的變化,在滿足精神需求的同時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豐富自己的情感、充實自己的生活,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放松形式。然而,并不是所有書籍都適合閱讀。書籍作品好壞摻雜,閱讀經(jīng)典的、好的書籍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在書籍中暢游時既能開闊眼界,又能觸動心靈,使精神得以升華。而如果閱讀了嘩眾取寵、粗制濫造的書籍,不僅浪費時間,還荼毒心靈,百害而無益。因此在讀書時要對書籍有所取舍,尤其是小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更要慎重選擇。小學生由于年齡和經(jīng)驗的限制,缺少對社會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在閱讀時難以對書籍做出正確選擇,往往會閱讀一些與年齡階段不相適的書籍,作為小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學工作者應(yīng)在教學課堂上對其進行正確的閱讀指導,而語文課相較其他學科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是有效幫助小學生展開良好課外閱讀的最佳途徑。
1.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1有助學生健康成長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guān)鍵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形成,也缺少足夠的判斷認知能力,很容易快速吸收書籍中的內(nèi)容,將其演變?yōu)樽陨淼乃枷肜砟?。由于閱讀對塑造學生的性格、思想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外閱讀指導。
1.2網(wǎng)絡(luò)文化肆意蔓延
由于我國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雙重構(gòu)建,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網(wǎng)絡(luò)文化也得以迅猛發(fā)展,成為不可阻擋的大趨勢,網(wǎng)絡(luò)小說也由此興起,成為了文學界的一支生力大軍。然而網(wǎng)絡(luò)文化缺少必要的監(jiān)督管理,小說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粗制濫造、不堪入目的橋段,或是刻意逢迎市場、嘩眾取寵的情節(jié),大部分作品沒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并不適合小學生閱讀。可是其所打著的“玄幻、魔幻、青春校園”等旗號卻非常吸引年齡小的讀者。為此教育工作者應(yīng)多加關(guān)注,唯有通過理性指導,才能幫助小學生敏感的心靈不被肆意蔓延的網(wǎng)絡(luò)文化沖擊。
1.3促進學生能力提高
小學生課外閱讀作品選擇不當?shù)默F(xiàn)象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重視,然而還有一種情況也需要被關(guān)注,即小學生閱讀方法不當。很多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選擇了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但是讀完后卻一無所獲,這就是因為其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首先是閱讀動機,很多小學生閱讀是為了打發(fā)時間、增添樂趣,這種閱讀態(tài)度會使得優(yōu)秀作品的價值被大打折扣,學生無法通過閱讀提高自身能力。事實上,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思考能力的最有效辦法,學生在體會文學語句的過程中準確把握人物心理情感的變化,在玩味情節(jié)設(shè)置的過程中感受作者中心主旨的表達,在分析技巧方式的過程中思考文學表現(xiàn)的魅力。只有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與方法進行課外閱讀,才能使學生真正提高自身能力。為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學生加以指導,以期學生在閱讀后能夠增長見識、提高能力。
2.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途徑
2.1通過教學延展介紹作品
為了有效幫助學生正確選擇優(yōu)秀作品閱讀,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為學生推薦作品,由于這種方式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很容易因為不感興趣而拋之腦后,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介紹作品時緊密結(jié)合教學素材,通過教學延展的方式向?qū)W生推薦便行之有效得多。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所使用的教材中選取了很多優(yōu)秀杰出文學家的作品,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后會對其生平經(jīng)歷、性格特點有所了解,自然更容易對他的其他作品產(chǎn)生興趣。在進行本文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拓展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課后閱讀。
2.2帶著問題進行閱讀
“很多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都缺少方向感,對于讀什么,應(yīng)當從讀的過程中思考什么?!盵1]都令學生深感茫然,讀書究竟要讀什么,思考什么,這些學生困惑不解的問題是缺少閱讀方向及方法的表現(xiàn)。為此,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比如在閱讀文本教材之前,教師可以設(shè)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這種方法能夠促使學生快速抓住文章重點、掌握人物情感、體會主題思想。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也樹立明確的閱讀方向。以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為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針對譯文題目進行讀前思考:為什么這本書要取名“復活”?真的有人死而復生嗎?帶著這個問題讀到最后,學生就會明白,“復活”指的不是肉體復活,而是靈魂的洗禮與重生,學生自然能夠把握住作者的表達意圖及核心思想。設(shè)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標,對理解作品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3邊讀邊寫,雙效并收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不分家的,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寫作欲望又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鼓勵學生大膽寫作,將課外閱讀的心得隨時記錄下來作為定時反饋。并且開展閱讀主題班會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朗讀閱讀心得,暢談閱讀感受,“把學生的閱讀成果加以展示,這樣既可促進閱讀興趣的提高,又可發(fā)現(xiàn)學生課外閱讀中的問題并及時加以引導?!盵2]學生在展示閱讀成果的過程中證明了自己,既信心倍增,又更加熱愛閱讀,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寫,不僅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更提高了寫作能力,可謂雙效并收。
2.4有所針對,量體裁衣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且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推薦閱讀書目或要求閱讀反饋時,要制定不同的標準,比如某些學生注意力較集中,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非常強,老師便可以推薦一些文史名著,并制定較高的寫作要求。有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且理解能力較弱,教師便要推薦一些趣味性強的作品,降低寫作訓練標準。力求推薦書目與要求與學生相適合,讓學生既不感到困難,也不認為缺少挑戰(zhàn)性。
結(jié)論
語文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具有人文關(guān)懷力量,與學生的課外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利用教學課堂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意義重大且深遠,“教師只有真心在課內(nèi)外閱讀的銜接上下功夫,”[3]積極地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合理閱讀,“讓學生帶著課堂學習的收獲融入課外閱讀,融入生活實際?!盵4]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效的閱讀指導能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建設(shè)發(fā)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朱曉芳.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深化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J].科普童話,2015(34):89.
[2] 方金波.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有效地指導學生課外閱讀[J].祖國,2013(11):208.
[3] 祝長翠.淺議小學語文課內(nèi)與課外閱讀的有效銜接[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4(11):74.
[4] 董艷紅.淺談小語閱讀教學課內(nèi)和課外的鏈接的有效策略[J].軟件,2015(1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