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與教學共同參與到教學中。以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學習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應用方法
體驗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實施多樣化的教學實踐來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所以體驗式教學值得教師分析和探討。
一、聯(lián)系生活,從日常經驗中體驗數學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數學問題不是很難,因此數學教師在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把生活知識和數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挖掘數學、體驗數學。比如,在學習《統(tǒng)計》這節(jié)課時,教師課堂提問:“同學們喜歡吃水果嗎?瞧,老師這里有四種水果,你最喜歡吃哪一種呢?”同學們回答:“我喜歡……”教師接著說:“看來每個人喜歡吃的還都不一樣。食堂里的叔叔就為這件事犯愁了。本來他要給小朋友準備中飯的水果,可是為了發(fā)放方便,他只能統(tǒng)一買一種,所以他想讓班級統(tǒng)一下哪種水果最受小朋友喜歡。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哪種水果喜歡的人多呢?同學們有什么好的辦法嗎?”學生提出可以用舉手的方法來分辨,比如喜歡蘋果的舉手,數一數,然后喜歡草莓的舉手,數一數……這樣就能知道哪種水果喜歡的人數最多了,有的學生提出可以用排隊的方法來分辨,按照水果的名稱來排隊,喜歡哪種水果就排在哪一列,最后再對隊伍數一數就能知道哪個多了。教師提出:“這些辦法都很好,可是太麻煩了,老師這里有個投票的方式可以不用排隊那么麻煩,只要數一數大家交上來的選票就可以了。我們可以來試一試?!蓖ㄟ^這樣體驗式方式讓學生親手實踐,將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激發(fā)了學習動力,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二、因勢利導,在操作實踐中思考數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在解決問題時也會有不同的思路和見解。當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時,教師能夠抓住機會來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xù)深究下去,可以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拼組”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拿出一個圖形讓學生系統(tǒng)地對圖形進行了解,再讓學生拿出事先就讓他們準備的木條來擺圖形,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己觀察、比較、遷移以及小組合作和探究新知識的意識,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創(chuàng)設氛圍,在模擬情境中融入數學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習起來比較枯燥無味,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適當地創(chuàng)設氛圍,使用相應的情境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將教師的教學效果放大,也能夠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教學效果最大化。比如,在學習《百分數》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結合班級成績的情況來提出問題:“我們一共有45個學生,其中有15人得了80分,20個人得了90分,那么80分以上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百分比是多少?”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對百分數有了初步了解,并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也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走出課堂,在實際生活中還原數學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增加了許多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機會。為了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讓學生在大自然中體驗現(xiàn)實中的數學。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下,學生如同一條快樂的游魚,在水中歡快的嬉戲學習,在自然而然中學到了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辨認東、西、南、北方向。讓學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最后回到教室,把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匯總,提出疑問:“為什么要這樣定方向?”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引導學生按地圖記錄結合剛才在操場上記錄的信息來重新定位操場上的方向。通過這種走出課堂,在實際生活中還原數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它們無處不在,它們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幫手,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體驗式教學方式對小學數學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日后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完善體驗式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薛麗君.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6):239-240.
[2]王秀華.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學習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6(1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