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麗
【摘 要】課文是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一個示例,更是學生寫作的一個范本,在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寫”的積極因子。一、以文為例多形式練寫作:1.仿寫語句;2.擴寫詩文;3.續(xù)寫結尾;4.改寫內(nèi)容;5.創(chuàng)意寫作;6.補寫空白。二、以文為例多方面學技巧:1.學擬題;2.學開頭;3.學收尾;4.學過渡;5.學描寫;6.學語用。讀寫結合,使學生有法可循,有章可依,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讀寫結合;以文為例;善指導;巧提高
江蘇特級教師徐杰說:“在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寫的積極因子?!崩矛F(xiàn)有資源,方便快捷有效地指導學生寫作是每個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以文為例多形式練寫作
我常在教學課文時,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寫作小練習。
1.仿寫語句。一些文章往往有精彩的語句,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一次仿寫。比如,在教學《春》時,針對最后三段的特殊句式,我讓學生仿寫一兩句,感受春天的美麗,抒發(fā)贊美之情。比如,在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針對冬天捕鳥的精彩準確的動詞使用,我讓學生仿寫兩三句,寫一個連續(xù)的動作過程,記錄生活的點滴。
2.擴寫詩文。寫作是需要想象的,為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我就讓學生進行擴寫。比如,范仲淹的《蘇幕遮》,我就擷取上闋,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擴寫,描述當時的畫面,并要求使用恰當?shù)男揶o。為了訓練學生的敘事能力,我在教學《智子疑鄰》這篇寓言時,讓學生進行了擴寫,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加入對人物描寫,豐富故事內(nèi)容,甚至可以加入環(huán)境的烘托。
3.續(xù)寫結尾。學生可以根據(jù)原有的故事情節(jié),作者的語言風格,續(xù)寫一個合理的結尾,這也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絕佳形式。比如,講《孔乙己》時,我就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針對孔乙己在眾人的笑聲中坐著走去了,續(xù)寫他又會遇到什么樣的境況。講《我的叔叔于勒》時,我讓學生針對菲利普夫婦避開于勒改船離去后進行了續(xù)寫,要求要合情合理,最好能沿用莫泊桑的語言風格。
4.改寫內(nèi)容。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或故事結尾,另辟蹊徑,進行改寫故事的發(fā)展和結局。比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時,在船頭相遇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給學生這一大膽的想象,如果菲利普夫婦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窮人于勒,而是富翁于勒,那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景呢?《范進中舉》,假如過了幾天,差役們發(fā)現(xiàn)中舉的不是“范進”,而是臨鄉(xiāng)的“范近”,文中各個人物又會如何對待范進呢?
5.創(chuàng)意寫作。寫作練習也貴在創(chuàng)新,稍稍換個形式,會讓學生耳目一新。教學《雨的四季》一課,我讓學生提煉優(yōu)美語句,組合成一首小詩。教學《那樹》一課,我讓學生給那樹寫段悼詞。教學《春望》一詩,讓學生針對這課的學習,對這首詩,對杜甫,做一評價,寫出讀后感。如此創(chuàng)意而又多樣的寫作形式,不僅讓學生了解各文體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熱情。
6.補寫空白。在教學《蘆花蕩》一課時,我讓學生把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這樣既揣摩了人物內(nèi)心,又對學生刻畫人物心理的能力也會有所幫助。如《赫耳墨斯與雕像者》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補充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說話時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等,不僅使故事內(nèi)容更加豐滿。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中,讓學生補寫“我”和“父親”對話時的語氣、動作、神態(tài),對學生進行人物語言刻畫生動形象性的訓練和指導。
二、以文為例多方面學技巧
葉圣陶說:“課文無非是一個例子?!笨梢约皶r利用課文的個性特點,適時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方面的指導。
1.學擬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從標題的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形式進行歸類,結合解題教學,教給學生自擬標題的方法。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從主要事件的關鍵點命題,一語雙關。《秋天的懷念》既是在秋天的懷念,也是懷念秋天的事情,含義豐富,并且奠定感情基調(diào)?!读缪蚰镜瘛肥敲艿募悬c,也是全文的線索?!陡`讀記》題目新穎,一個“竊”字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
2.學開頭。好的開頭是寫作成功的關鍵:一是“統(tǒng)帥全文”,即一開頭就概括全文的要點。如《散步》和《貓》開頭簡潔,統(tǒng)領全文;二是“開門見山”,即一開頭就使讀者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一目了然。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篇奠定感情基調(diào);三是“設置懸念”,即文章一開頭就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如《羚羊木雕》先聲奪人,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3.學收尾。結尾常用含蓄、抽象、意味深長的語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以議論結尾,既收束全文,又點明中心?!蹲咸偬}瀑布》的結尾含義豐富,照應開頭,耐人回味,引人深思。再如《那樹》的結尾,直接以故事敘述的形式作結,也給讀者一思考的空間。這樣的結尾使寫作更有深度。
4.學過渡。針對學生寫作前后不連貫,過渡生硬的問題,分析過渡句、段的好處,教給方法。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第9段,就是一個典型的過渡段,既是對百草園描寫的總結,又引出下文對三味書屋的描述,很巧妙地完成時空的轉換。當然,還有過渡詞,過渡句,都使文章內(nèi)容銜接自然,嚴實合縫。
5.學描寫。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是學習寫作的關鍵。在寫景散文里,《春》《雨的四季》就是很好的范例。人物描寫在記敘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通過人物描寫刻畫人物心理或情感或個性,如《貓》中作者通過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憤怒。《孔乙己》中作者通過描寫孔乙己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孔乙己的個性特點。
6.學語用。除了學習課文中刻畫人物語言的方法外,還應該教給學生多種多樣的語言表達形式,讓句子更加靈動,如《貓》中為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愧疚和自責,作者用了五段文字,借助多種手法表現(xiàn)這一情感。有直接表現(xiàn),有借助比喻,有借助反問,有巧用詞語,多種形式傳達的是同一種情感。
總之,以文為例善指導很有必要,利用好現(xiàn)有的課文資源,適時穿插寫作教學的指導,我們要想法打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只“讀”不“寫”的定式,以課文為憑借,去積極發(fā)掘課文中的“寫”的因素,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寫”的拓展、遷移與輻射,從而達到讀寫結合、讀中悟?qū)?、讀中導寫、以讀促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語文教學通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3]曹洪彪.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學案例創(chuàng)新設計.文心出版社,2012.9
[4]黃厚江.從此愛上作文課.漓江出版社,2015.7
注:本文是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課題研究過程中實踐論文。
課題名稱:《農(nóng)村初中依托文學社及讀寫結合提升寫作能力的實踐研究》
課題編號:JCJYC160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