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虎,楊寶軍,甘朝倫,趙世勇
(1.南京大學化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3;2.張家港市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現(xiàn)如今,鋰離子電池已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但極端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急劇下降。研究者主要通過添加劑來改善鋰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研究最多的是VC[1-2],F(xiàn)EC[3]和PS及其衍生物[4-5]。
另一研究領域是電解液的溶劑。溶劑是電解液的主要成分,占電解液總量的70%以上,其性質與電解液的性能密切相關。溶劑的黏度、熔點、沸點、電導率和閃燃點對電池的使用溫度、鋰鹽的溶解度、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和電池的性能發(fā)揮都有重要影響。商品化的電解液主要將LiPF6溶解在碳酸酯溶劑中。碳酸乙烯酯(EC)具有較高熔點和黏度,需要與低熔點的線型碳酸酯混用,包括碳酸二甲酸(DM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等。
與線性碳酸酯相比,線性羧酸酯具有更低的凝固點和黏度。研究者已廣泛采用羧酸酯用于改善鋰電池的低溫性能。如付呈琳等[6]選用乙酸乙酯(EA)作為一種理想的低溫鋰離子電解液的溶劑。李小平等[7]在電解液中加入丙酸乙酯,提高LiFePO4的低溫放電性能。這些研究中,羧酸酯主要改善電池的低溫性能;同時,羧酸酯與其它線性碳酸酯一起混用。
本文研究碳酸二乙酯(DEC)、丙酸丙酯(PP)和丁酸乙酯(EB)分別與碳酸乙烯酯(EC)混合形成電解液,研究其物化指標,如黏度和表面張力;同時,測試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如高溫循環(huán)性和低溫放電性能。
在惰性氣體保護的手套箱中,將不同的鏈狀酯與EC配制成質量比為 3∶7的電解液,分別加入2%VC和2%PS。
樣品1:EC∶DEC = 3∶7,1M LiPF6+2%VC+2%PS;
樣品2:EC∶PP = 3∶7,1M LiPF6+2%VC+2%PS;
樣品3:EC∶EB = 3∶7,1M LiPF6+2%VC+2%PS。
按鈷酸鋰(北京產(chǎn),99%):聚偏氟乙烯(PVDF, 廣州產(chǎn),99.95%):導電碳SP(北京產(chǎn),99%)=95∶3.5∶1.5,加入到NMP中攪拌均勻,形成漿料,在涂布機上將漿料涂在鋁箔集流體上,經(jīng)120℃烘干、輥壓、分切,制得正電極片。用相同的工藝,質量比為95∶3∶2的人造石墨:羧甲基纖維素鈉(CMC,日本產(chǎn),95%):丁苯橡膠(SBR,日本產(chǎn),99.6%)加入到二次水中攪拌均勻,形成漿料,在涂布機上將漿料涂在銅箔集流體上,經(jīng)120℃烘干、輥壓、分切,制得負電極片。將正極片、負極片和PP隔膜卷繞成電芯,再將電芯裝入鋁塑膜中,封邊。真空干燥后注液、封口,得到軟包聚合物鋰離子電池。
組裝好的電池首先進行化成,化成條件為:以0.1C恒流充電至4.2V,最后以4.2V恒壓充電2h,靜置10min,再以0.2C恒流放電至3.0V。鋰離子電池高溫循環(huán)性能的測試條件為:高溫55℃條件下,以1C 恒流充電至4.2V,再以4.2V恒壓充電2h,靜置10min,以1C恒流放電至3.0V,靜置10min。
在測試電池低溫性能之前,以0.2C恒電流循環(huán)3周。電池充電達到100% SOC時,將電池放入-20℃低溫箱中,保持4h后,以0.5C恒電流放電至2.7V。測試儀器自動記錄電池的放電曲線。
表面張力采用JCY 系列接觸角儀測試,黏度采用毛細管粘度計測試。
碳酸二乙酯的分子量為118.13,而丙酸丙酯和丁酸乙酯的分子量都為116.16。表1是三種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從表1可知,DEC的沸點為128℃,明顯高于PP的沸點122℃和EB的沸點120℃,可以預測DEC配制的樣品1應用鋰離子電池時,電池的高溫循環(huán)性能將優(yōu)于樣品2和樣品3;同理,DEC的凝固點為-43℃,高于PP的凝固點-76℃和EB的凝固點-93℃。因此,我們可以預測在-20℃低溫條件下,DEC配制的樣品1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時,電池的低溫性能不會劣于樣品2和樣品3。PP和EB液態(tài)溫度范圍明顯大于DEC,主要是由于PP和EB具有較低的凝固點。因此,羧酸酯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時,能夠擴展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應用領域。
表1 不同化合物的結構與熔沸點Table 1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different materials
常溫條件下,1#、2#和3#三種電解液的黏度分別為3.99mm2/s、3.16mm2/s和3.45mm2/s;當溫度降低至-20℃,三種電解液的黏度分別為 8.33 mm2/s、5.39mm2/s和5.65mm2/s。常溫下,三種電解液的表面張力分別為25.33mN/m、23.4mN/m和21.73mN/m。
圖1是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化學性能。圖1a是三種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在55℃溫度下的循環(huán)曲線。從中可以得到如下結果:1)在55℃,1C電池密度下,三種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其首周放電容量大小為樣品1>樣品2>樣品3,分別為1442mAh、1413mAh和1414mAh;2)電池經(jīng)過300周循環(huán),容量保持率為樣品1>樣品2>樣品3,分別為91.58%、85.86%和89.14%。從表1可知,DEC的沸點達到128℃,而PP和EB的沸點低于DEC,分別為122℃,120℃。因此,溶劑的沸點高低對電池的高溫循環(huán)性能有一定的影響。
圖1b是三種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在-20℃下,0.5C條件下的放電曲線。從中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1)在-20℃ 0.5C電流密度下,三種不同電解液的電池其放電容量分別為1174mAh、1084mAh 和1093mAh。
2)3.2V時,放電容量占比為56.81%、54.06%和52.24%。盡管PP和EB的凝固點低于DEC,但-20℃測試條件無法充分發(fā)揮出PP和EB低溫優(yōu)勢性能。
圖1 三種不同電解液的電化學性能。a) 55℃,1C電池循環(huán)曲線;b)-20℃,0.5C放電曲線Fig.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ree different electrolytes. a)the cycle performance of batteries at 55℃ with the current of 1C; b)discharge curves of batteries at -20℃ with the current of 0.5C.
碳酸二乙酯、丙酸丙酯和丁酸乙酯三種化合物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溶劑,分別比較三者的物化指標及電化學性能。常溫和低溫條件下,丙酸丙酯和丁酸乙酯配制的電解液具有更低的粘度;同時,常溫條件下,兩個化合物配制的電解液具有更低的表面張力。
電化學性測試表明,碳酸二乙酯作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溶劑時,在55℃,1C條件下,電池300周循環(huán),容量保持率達到91.58%;同樣條件下,丙酸丙酯和丁酸乙酯的容量保持率達到85.86%和89.14%;-20℃, 0.5C條件下,3.2V時,碳酸二乙酯、丙酸丙酯和丁酸乙酯的放電容量占比為56.81%、54.06%和52.24%。
[1] Haruna H, Takahashi S, Tanaka Y. Accurate comsumption analysis of vinylene Carbonate as an electrolyte additive in an 18650 lithium-ion battery at the first charge-discharge cycle[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7, 164(1), A6278-A6280.
[2] 王洪偉, 杜春雨, 王常波. 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研究[J]. 電池, 2009, 39(4):208-210.
[3] 許杰, 姚萬浩, 姚宜穩(wěn), 等. 添加劑氟代碳酸乙烯酯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J]. 物理化學學報, 2009, 25(2), 201-206.
[4] Xia J, Sinha N N, Chen L P,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family of sulfate electrolyte additive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4, 161(3), A264-A274.
[5] Xia J, Harlow J E, Petibon R,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n methylene methyl disulfonate (MMDS) and 1, 3-Propane Sultone (PS) as electrolyte additives for Li-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4, 161(4):A547-A553.
[6] 付呈琳, 廖紅英, 楊光, 等. 乙酸乙酯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中的應用研究[A]; 第六屆全國試劑與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 2012.
[7] 李小平,郝連升,李偉善,等. 丙酸丙酯對LiFePO4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影響[J]. 電化學, 2013, 19(3):23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