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堂春
?
唐人環(huán)境審美的野趣取向
劉堂春
(湖南城市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益陽 413000)
《全唐詩》中有大量描寫草堂生活的詩歌,流露出強烈野趣意向,表現(xiàn)了唐人發(fā)自心底的山水情懷和一定程度對文明的逃逸,其深層則是對青春、自由、生命的禮贊。正是在那個關(guān)注生命、敬畏生命的時代衍生出對居住環(huán)境的重視,催生了唐人的環(huán)境美意識。
唐代;草堂詩歌;環(huán)境審美意識
《全唐詩》中見“草堂”(含“茅屋”、“茅齋”“茅堂”、“茅舍”、“茅宇”、“茅棟”、“草屋”、“茅廬”、“草舍”、“草廬”與“草房”等)的作品約480首,占《全唐詩》總數(shù)近1%。此外,不含以上字眼又確是描繪草堂生活的詩歌則多得無法統(tǒng)計。因此,草堂詩歌是唐詩這部巨著中的重要章節(jié)。它體現(xiàn)了唐人對生命、居住環(huán)境的重視,蘊含一定的環(huán)境審美意識。
孔子曰“鳥獸不可與同群”(《論語·微子》),但在孔子時代,甚至更早,就有人追求一種與鳥獸同群的生活方式——隱逸。這種隱逸之士,歷代不乏其人,“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臨水,便自有濠濮間想,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世說新語·言語》),“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成為許多文人騷客理想的生活樣式。這種生活方式在唐代尤為明顯,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隱逸之風(fēng)盛行。“有唐一代,隱逸風(fēng)尚遍及朝野,即使在朝顯貴也對隱逸有著深情的向往”,[1]“隱者”、“處士”、“逸人”、“山人”等在草堂詩中頻頻出現(xiàn)。第二,崇道之風(fēng)勃興。在唐代,道教發(fā)展到鼎盛,“朝廷如此崇重道教,以至許多帝王親自求仙、煉丹……鼓動起社會上下崇道的潮流一浪高過一浪”,[2]“天師”“真人”“辟谷者”等常常成為草堂詩的描寫對象。第三,信佛之風(fēng)滋長。詩人們競相造訪“尊師”“僧”“上人”“居士”等佛教人士。三種風(fēng)氣交織濡染,塑造著唐人獨特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這三類人物多于荒遠幽深之地離塵筑室,修身養(yǎng)性,采藥煉丹。詩人們或者自辟草堂,或者通過寄宿、交游、懷念等方式與上述人物發(fā)生聯(lián)系。一時間,草堂詩歌蔚然大興。
草堂是指用茅草覆蓋的簡易建筑物。盧鴻一《嵩山十志十首·草堂》云:“草堂者,蓋因自然之谿阜,前當(dāng)墉洫;資人力之締構(gòu),后加茅茨。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盧鴻一比較全面介紹了草堂之特點:第一,草堂選址要“因自然之谿阜”,依山臨水。第二,草堂主體,包括墻體、門窗、梁棟則“資人力之締構(gòu)”。第三,屋頂覆蓋茅草,即草堂主體完成后,“后加茅茨”。第四,建筑空間、體量較小,簡樸自然,“昭簡易,葉乾坤之德”。
野趣是草堂詩歌的重要旨趣?!耙啊?,《說文解字》謂:“郊外也……古文野,從里省從林。”“野”就是郊外有林子的地方。自然還包括林子賴以存在的山水以及林子庇護下的各種生靈。野趣就是對自然美的依戀,即“野情”。這就是杜甫的“在野興清深”(《課小豎鉏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穢,凈訖移床三首》其一),就是杜荀鶴的“云橫樵徑野情深”(《山居自遣》),就是高適的“虛院野情在”(《同熊少府題盧主簿茅齋》)。詩人還用“愛”來詮釋這種野趣:
夕與人群疏,轉(zhuǎn)愛丘壑中。
岑參《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我心愛流水,此地臨清源。
李頎《無盡上人東林禪居》
野趣還表現(xiàn)在“野”字頻頻出現(xiàn)在詩人的筆端,如:“秋野”“野日”“野澗”“野水”“野泉”“野露”“野蔓”“野梅”“野果”“野菜”“野鶴”“野鹿”“野猿”“野橋”“野店”“野屋”“野語”“野閑”等。
本來,愛慕山水是人類的天性。這種天性卻在唐代得以最為徹底地釋放,催生唐人強烈的野趣情懷,在范圍、深度上都超過一般時代的山水之愛。原因大致如下:
物質(zhì)生存是人類的第一需要,對于遠離城市乃至山村,離群索居深山老林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唐時帝王對巖棲逸士尤其敬重和厚愛,高宗、睿宗、武則天以及玄宗等,都曾出手大方地賞賜隱士、道士、文人錢糧、衣物、布匹、屋舍、田產(chǎn)等。很多人亦官亦隱,衣食無憂,如白居易在廬山香爐峰下筑“廬山草堂”,往返于鐘鼎與山林之間。物質(zhì)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為山野之士留下大量閑暇時光用于審美:“耳無塵事擾,心有玩云閑?!保▍亲觼怼读粲^中詩二首》其一)只有擺脫塵事(包括衣食之憂)的紛擾,心境變得輕松閑適,才有“玩”的可能?!巴妗闭蔑@了審美的超功利性,但同時又是建立在功利性基礎(chǔ)之上的。他們是一群精神貴族,但也是一群物質(zhì)占有者,如白居易詩云:“窗前有竹玩,門外有酒酤。”(白居易《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無饑寒之苦,還有酒助興,“玩”“竹”何等快慰!于是,他們經(jīng)年累月醉心于“玩”中:“物華皆可玩,花蕊四時芳?!保虾迫弧断娜毡嬗穹◣熋S》)這些“玩”者,就成為詩人心目中的“野人”“山人”“野客”“野夫”。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王勃《贈李十四四首》其一
野人居止處,竹色與山光。
李洞《過野叟居》
不僅如此,杜甫干脆自號“杜陵野老”,白居易自稱“青冥子”(冥,暗也。青冥,是指山野林木郁茂貌),可見唐人那普遍而深沉的野外情結(jié)。
大唐開明的時代氛圍,促使唐人的個性獲得了充分的自由發(fā)展:“野性多疏惰,幽棲更稱情。”(姚合《閑居遣懷十首》其九)“野”與“文”相對,是對規(guī)范的對抗?;蛘咧^之“狂”,如杜甫所云:“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保ǘ鸥Α犊穹颉罚笆璺拧薄翱瘛保加锌穹挪涣b之意。“唐人大都近乎狂人,大唐時代也近乎一個發(fā)狂的時代”,[3]他們堅決地突出自我,勇敢地表現(xiàn)自我,頑強地實現(xiàn)自我。這種張揚的個性(“野性”)是與人類文明相背離的,因而許渾說:“西巖有高興,路僻幾人知?!保ā秾⒏熬?,留題孫處士山居二首》其二)杜甫說:“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杜甫《秋野》其三)于是,他們便逃離到杳無人煙的荒野深山,從那里尋找精神的寄托,讓本性得以釋放:“優(yōu)游隨本性,甘被棄慵疏?!保ㄒ稀堕e居遣懷十首》其四)誠如薛富興所分析的:“大自然則是東方民族在天人合一信仰下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精神家園,寄情于山水是中國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最高級形式。心儀山水就是對儒家以社會性為人性的人本質(zhì)觀、自由觀的強烈抗議,對社會性所帶來的種種人生束縛的逃避,對精神自由的熱烈追求。”[4]可以說,唐人草堂詩的野趣取向是主客體野性異質(zhì)同構(gòu)的產(chǎn)物。
無論隱居,還是修道向佛,都需清靜,這是草堂選址的重要依據(jù),草堂詩也反復(fù)吟詠環(huán)境的深幽靜謐:
暗歸草堂靜,半入花園去。
錢起《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竹間路》
野谷如僧靜,新荷共水平。
李端《宿興善寺后堂池》
環(huán)境的幽靜促成著審美主體心理的寧靜,使之用全部身心沉入到與天地萬物交游的境界,諦聽自然界的花開花落、蟲鳴鳥語,把握自然的節(jié)律、脈動。在與自然的融合互動中感受造化最深沉的美,這就是自然的野性美,即天籟之美、生機之美。故蘇軾說“靜故了群動”。(蘇軾《送參寥師》)草堂詩不僅有一種貼膚的親和感,更有一種貼心的愉悅感,“人要與自然生活在一處,在相互知音式的融入滲透中,獲取一種真正的家園感”。[5]
為了滿足“玩”的嗜好,僧道隱逸之士與文人在“愛”“玩”的驅(qū)使下,往往卜居或寄游于風(fēng)景殊勝的山林草澤之中。
“卜居必林泉”(杜甫《寄題江外草堂》),是唐人草堂選址最重要的指標(biāo)。這里山水相依,野生動植物富集,即最富野趣之地。如:
寺南幾十峰,峰翠晴可掬。
岑參《題華嚴(yán)寺瑰公禪房》
雨馀松子落,風(fēng)過朮苗香。
李洞《過野叟居》
竹牙生礙路,松子落敲巾。
裴說《訪道士》
江鳥飛入簾,山云來到床。
岑參《東歸題太常侍御卿草堂》
這是一個鳶飛魚躍、萬物崢嶸的世界,是一個自由舒展、生機勃發(fā)的世界,也是一個讓人無限神往之所在。人們徜徉其間,感受野外的天籟之美、生機之美,與大自然相親相和。
具體而言,草堂或翹首山巔,或倚隱巖石,或依傍水際。不論卜居何地,都選擇“勝概紛滿目,衡門趣彌濃”(岑參《因假歸白閣西草堂》)的饒有野趣之所。這些地方由于地處偏遠,人跡罕至,較好保存著原生態(tài)的自然,“若看山下云深處,直是人間路不通”(杜荀鶴《題廬岳劉處士草堂》)。正因“人間路不通”,才有草木繁茂,儲藏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以至山間云霧繚繞。草木繁盛又引來眾多食草動物,遂成為動植物的天堂,也成為“野人”、“野客”的樂土。這里有錯綜復(fù)雜又秩序井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具有最大的動感,也具有最神秘的靜溫。它體現(xiàn)出宇宙運動的節(jié)律與和諧。它無疑是最高的美,絕對的美”,[6]58-59可以說,唐人的環(huán)境審美意識暗合了當(dāng)今的生態(tài)美學(xué)思想。
嚴(yán)格說來,只要鑿地建房就會破壞野趣?!耙叭恕薄ⅰ耙翱汀眰兿敕皆O(shè)法減少破壞的力度。這里,寒山的草堂頗具代表性:“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交ㄐO水,巖岫舞青煙。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保ê健对娙偃住罚┟┪菀缼r而筑,形成前屋后穴的格局,既能最大范圍減少對地形地貌的破壞,又能少耗建材保護植被。而且身處后穴當(dāng)中,就能欣賞巖石的野趣,冬暖下涼。草堂四周,也盡量不做大的改造,任庭草蔓延,藤蘿低垂,山花含笑,古石高聳,引來蜂蝶采鮮花,獼猴摘山果,白鷺銜池魚。這樣,“野人”與這里的草木蟲魚一起結(jié)成山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人與自然組成關(guān)系密切的整體,“人只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重要的。在生態(tài)的世界里,任何生物都沒有特殊的權(quán)利。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他的生存權(quán)利,其他生物也有它的生存權(quán)利。人過分地擴張自己的生存權(quán),必然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權(quán),最終也會影響到人自己的生存權(quán)”。[6]5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在唐代是比較普遍的,“谿云澗鳥本吾儕”(皮日休《醉中偶作呈魯望》),“山花水鳥皆知己”(戴叔倫《暮春感懷》),“如鹿如麋飲野泉”(王季友《酬李十六岐》)都是這一觀念的注腳。
白居易的廬山草堂更能說明這一點,其選址于香爐峰下,這是一個“其下無人居”的地方,追求野趣的傾向是明顯的,所以才能“野麋林鶴是交游”(白居易《重題》)。如果有人居,就會大大破壞野趣。雖衣食無憂僅“三間茅舍向山開”(白居易《別草堂三絕句》其三),建筑規(guī)模很小,而“架巖結(jié)茅宇”類似寒山的“家住綠巖下”(《詩三百三首》)。充分利于原有地勢筑舍建房,既節(jié)省建材,又最大程度減少對自然的破壞。白居易還獨運巧思,把泉水引到屋頂、階前:“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最愛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繞階流”(白居易《重題》)。這潺潺的流水聲,似泉鳴,若雨注,像悠悠琴韻在寂靜的山谷中彈奏,為廬山草堂平添了不少野趣。
為了滿足野趣追求,唐人草堂的綠化意識頗為自覺。為滿足自己的幽情野趣,杜甫于成都西郊建浣花草堂,“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杜甫《卜居》)。此外,他“四處寄詩索樹苗美化環(huán)境……他要來了桃樹、李樹,又要來了綿竹縣的特產(chǎn)綿竹數(shù)叢,還弄來了數(shù)百根榿樹苗,可見興致之高,興致之好。榿木是一種速生林木,種幾百顆在宅子西邊遮陰……此外,他還向涪城縣尉韋班要松樹苗……向住在果園坊的徐卿要果樹苗”,[7]栽種在草堂周圍:
草堂塹西無樹林,非子誰復(fù)見幽心。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
杜甫《憑何十一少府邕覓榿木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筍街中卻歸去,果園坊里為求來。
杜甫《詣徐卿覓果栽》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shù)寸栽。
杜甫《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
種竹交加翠,栽桃爛熳紅。
杜甫《春日江村五首》其三
可見,杜甫追求一種“幽”的野趣效果,期待形成“溪邊十畝”的樹蔭、巨大的“老蓋”樹冠、“交加翠”的竹叢、“爛熳紅”的桃林,即要達到“成林”的程度。如綦毋潛說的“更登玄圃上,仍種杏成林”(綦毋潛《過方尊師院》)。林子不僅本身給人更多生氣、美感,還能吸引大量野生動物棲息,野趣效果不是稀疏幾顆樹可比擬的。
受道教養(yǎng)生風(fēng)氣的影響,藥草也是唐人草堂環(huán)境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fēng)景,草堂甚至成了“藥房”,故盧鴻一《嵩山十志十首·草堂》吟詠道:“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薄度圃姟防?,“藥”字出現(xiàn)1 862次,而唐之前上千年的詩歌中,“藥”字僅出現(xiàn)153次,[8]唐人往往在草堂周圍種藥,杜甫、白居易均如此,“藥欄”“藥畦”“藥臺”“藥院”幾乎成為草堂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草藥不僅有藥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不僅有實用價值,也有審美價值:
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
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所以閑行跡,千回繞藥欄。
于武陵《與僧話舊》
花藥繞方丈,瀑泉飛至門。
常建《張?zhí)鞄煵萏谩?/p>
高丘松蓋古,閑地藥苗肥。
李山甫《題李員外廳》
草藥不僅能治病養(yǎng)生,其莖、葉、花、果還能帶給人巨大的野趣、美感?!吧交ㄗ硭帣凇?,是“野客”被“藥欄”中的“山花”(藥花)所陶醉;“千回繞藥欄”,是“野人”為草藥所陶醉,無數(shù)次流連徘徊。“山花”正彰顯了草藥“山”的野性特征,其美也就是一種野性的美、野趣的美。
類似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綠化不是一種純自然的活動,因為它離不開人的勞作,但勞作的產(chǎn)品——植物則以自然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蛘哒f,它“是一種培育生命的事業(yè)”,“在總體上,生命本身的美是遠勝于任何沒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6]263因此,綠化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人工的野趣美。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云:“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園素養(yǎng),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鳴,所常觀也。……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郭熙認(rèn)為真正愛山水的人希望“常處”、“常樂”、“常適”、“常觀”于山光水色之中,才能快人心意。而現(xiàn)實中因種種條件限制,難以實現(xiàn)對山水的朝夕把玩。于是,他認(rèn)同南朝畫家宗炳“圖之于室”的“臥游”方式。但這種“臥游”畢竟不是現(xiàn)實的“游履”,“猿聲鳥啼”也僅“依約在耳”,是一種想象“在耳”,其美感較現(xiàn)實“游履”遠為遜色。
唐人干脆“居”于山林之中,以山林為家。在現(xiàn)實層面上,實現(xiàn)了“不下堂筵,坐窮泉壑”。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
賈島《送田卓入華山》
春花雖無種,枕席芙蓉馨。
劉駕《山中有招》
夜(一作野)鹿伴茅屋,秋猿守栗林。
張籍《寄紫閣隱者》
野猿偷栗重窺戶,落雁疑人更繞塘。
皮日休《秋晚自洞庭湖別業(yè)寄穆秀才》
這是一種多么愜意的方式,坐臥室內(nèi),就能看到瀑布的壯觀,嗅到芙蓉的香氣,聽到鳥獸的啼鳴……這是感官的盛宴,也是情感的盛宴!也是精神的家園!
把富有野趣的環(huán)境看成家,在唐人那里有一種自覺而普遍的認(rèn)識,誠如吳子來所高呼的“此生此物當(dāng)生涯,白石青松便是家”(吳子來《留觀中詩二首》其二)。從環(huán)境美學(xué)看,家園感主要體現(xiàn)為依戀感、歸屬感。草堂詩人用“歸”、“歸來”、“歸去”、“歸山”、“歸臥”、“白云鄉(xiāng)”、“契吾生”等語匯來表達這種家園之思。如: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云邊。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十四
且欲學(xué)耕釣,于斯求老焉。
元結(jié)《樊上漫作》
這種把山林作為終老之所,作為人生歸宿,正是環(huán)境美學(xué)中的家園感,“來于自然,歸于自然,可以視為我們祖先為生命劃定的起點和終點”。[9]皎然更喊出了亙古未有的口號:“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保ㄈ弧盾嫦萏米源髿v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萬事可放下,唯有癡戀山水之情懷絲毫不可動搖,這是何等決絕的宣示!
這種依戀已從一般山水審美上升到環(huán)境審美。山水審美的核心是“探奇”,環(huán)境審美的核心是“回家”。前者偏于感官愉悅,滿足于好奇心;后者重于情感歸依,維系著敬畏感、依戀感、歸屬感、溫馨感。故山水審美中不乏那種破壞式、掠奪式、占有式的欣賞,如《南史·謝靈運傳》載:“謝靈運……嘗自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shù)百。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而環(huán)境審美時盡可能保護環(huán)境,追求地貌原初性、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完整性。在某種意義上說,唐人的環(huán)境審美表現(xiàn)出一種深沉的大地情結(jié)(或家園感)。大地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它厚德載物,慷慨仁慈,養(yǎng)育萬千生靈,它的一泉一石、一草一木都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和璀璨的美。面對它,怎能不讓人心存敬畏、感激、欣賞呢?誰忍心去傷害它呢?在總體上說,自然至美,自然美高于人工美,這是環(huán)境美學(xué)的重要觀點。這在唐人環(huán)境審美的野趣意向中得到鮮明體現(xiàn),故“野”,亦作埜,表明“野”與土地、大地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唐人對“回家”的熱切表白,對美好家園的不懈找尋,對家園的細(xì)心呵護與建設(shè)(如第二、第三部分所述),無不蘊含強烈的家園意識。
唐代草堂詩滲透出來的保護原有地貌、敬畏生命、珍視生命多樣性等思想,它們詩意棲居的夢想與熱切的家園意識,在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危機日益突出的今天顯得如此寶貴,是我們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美極為重要的歷史資源。2013年12月中央城鎮(zhèn)化工作會議指出,城鎮(zhèn)建設(shè)要“要體現(xiàn)尊重自然、順應(yīng)自然……依托現(xiàn)有山水脈絡(luò)等獨特風(fēng)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fēng)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tài)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這個“鄉(xiāng)愁”何嘗不是對唐人家園意識的傳承與發(fā)展?當(dāng)然,唐人草堂詩過分重視野趣,以滿足人的野性、自然性,而相對遮蔽了人的文明性、文化性。這種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是不適應(yīng)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在二者中尋找合理的平衡,是擺在當(dāng)代決策者、美學(xué)家、規(guī)劃師、建筑師面前的迫切課題。
[1] 李紅霞. 唐代隱逸風(fēng)尚與詩歌研究[D].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xué), 2002.
[2] 孫昌武. 道教與唐代文學(xué)[M]. 北京: 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01: 9.
[3] 蕭延恕. 唐詩和唐人個性[J]. 湘潭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1994(5): 7-11.
[4] 薛富興. 意境:中國古典藝術(shù)的審美理想[J]. 文藝研究, 1998(1): 23-32.
[5] 邵寧寧. 山水審美的歷史轉(zhuǎn)折:以《永州八記》為中心[J].文學(xué)評論, 2003(6): 22-28.
[6] 陳望衡. 環(huán)境美學(xué)[M]. 武漢: 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7] 張道文. 杜甫詩傳[M].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 2013: 227.
[8] 尚永亮, 蕭波. 唐人的“后院”:從唐詩中的“藥”看唐人生活與創(chuàng)作[J]. 華中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04(5): 89-95.
[9] 祁嘉華. 中華建筑美學(xué)·風(fēng)水篇[M].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91.
(責(zé)任編校:彭 萍)
On Intention of Rustic Charm in Environment Aesthetics in the Tang Dynasty
LIU Tangchun
( College of Humanities,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Completed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collected a great many poems descrbing life in thatched cottages, showing a strong intention of rustic charm. It revealed people’s heartfelt feelings toward landscap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ir performance of the escaping of civilization to some extent, and it is the psalm of youth, freedom and life in its deep meaning. In that very era of life concerness and reverence, the emphasis o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was derived, giving birth to the thought of th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ang Dynasty; thatched cottage poems; environment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 207.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3.004
2096-059X(2017)03–0021–05
2016-12-05
湖南省教育廳立項課題(16C0322)
劉堂春(1970-),男,湖南新邵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文藝學(xué)、美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