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原 莫郅驊
跨文化視閾下非官方虛擬社區(qū)的跨國對話
趙紫原 莫郅驊
跨文化傳播的基本理論命題圍繞文化與傳播、我們與他者如何說話和回應的等問題展開,它根植于人們物質生產生活和精神交往活動之中。新媒體成為跨文化傳播的基本載體之一,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使用使得跨文化傳播的研究出現(xiàn)了新的議題——傳播邊界從民族國家擴大到網絡社會。研究跨文化傳播在數(shù)字新技術下催生出的虛擬社區(qū),以及這一虛擬團隊是如何接觸和整合媒體資源從而形成新的社會實踐。
跨文化傳播 虛擬社區(qū) 新媒體
20世紀60年代大眾傳播媒介和計算機技術迅速發(fā)展,“信息社會”的概念應運而生,A.托夫勒將信息革命等高科技形象比喻為“第三次浪潮”。從媒介普及的角度看信息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高度信息化”階段。現(xiàn)代化新技術無限延伸了人類感覺中樞和感官,而“每一種文明都是以一種新的占主導地位的文化技術的引入為開端的”①威廉·麥克高希:《世界文明史》,新華出版社,2003年,第3頁。。數(shù)字新技術的采用,跨文化傳播研究面臨新的時代背景,網絡虛擬社區(qū)成為群體間語言偏見、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割據(jù)主義、種族主義、全球化和本土化沖突的對抗區(qū)域,甚至它發(fā)揮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過了民族國家。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探討非國家層面的跨文化傳播虛擬社區(qū)的形式、形成原因以及它的演化趨勢。
跨文化傳播活動可追溯到文字傳播時代。以文字為核心的信息系統(tǒng)的形成,拓展了傳播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維度。我國有史記載,周穆王西征犬戎,張騫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西洋等,驗證了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延續(xù)中與各族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等不斷交融的歷史沿革。杜維明指出:“如果沒有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溝通,儒學就不可能發(fā)展成宋明理學。沒有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溝通,也不會發(fā)展出多元多樣的中世紀文明。沒有阿拉伯世界保存了很多希臘哲學的理念和價值并帶到歐洲,文藝復興也沒有可能性。”②杜維明:《新軸心時代的對話文明》,引自關世杰主編:《世界文化的東亞視角》,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5頁。
不同于以往歷史中的緩慢聚合,地理大發(fā)現(xiàn)開啟了跨文化傳播的新帷幕,麥哲倫、哥倫布和達伽馬等航海家的足跡把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經過工業(yè)革命的洗禮和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刺激,跨文化傳播學在20世紀40年代興起,此后多半個世紀,各個人文社科的經驗和知識應用于跨文化傳播活動,結合不同文化背景下國家、組織、群體和個人的交往特點和規(guī)律,總結出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系統(tǒng)理論,闡釋和理解文化的變遷和分野、文化沖突的產生和解決、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差異等,跨文化傳播學成為一門顯學。
跨文化傳播研究的議題,不論在歷時態(tài)還是共時態(tài)都是重合發(fā)展的。比如跨文化語用,從跨文化傳播學誕生至今,面對不同的歷史情景都有語用矛盾需要研究;或在歷史各個階段,不同文化橫向接觸中始終存在這個對比。時至今日,新媒體的發(fā)展、應用和制度化重構了跨文化傳播的社會模式,新模式與傳統(tǒng)議題重疊交融,產生了更為復雜的跨文化傳播實踐,這些實踐反過來成為跨文化傳播理論創(chuàng)新的來源、動力和目的。國家間層面的跨文化傳播的討論已經很多,本文討論的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全球聯(lián)動中,跨文化溝通出現(xiàn)的新形式——虛擬社區(qū)。成員們?yōu)榱伺d趣或是政治訴求形成規(guī)模,我們主要討論該社區(qū)如何開展并維持的,以期總結運行規(guī)律。
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首次將“社區(qū)”一詞應用于社會學,他通過厘清社區(qū)和社會的概念來考察社會結構,認為社區(qū)是自生的、同質的或異質共生的、相對封閉的、往往是單一價值取向的。社會學家們對這一名詞概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總結出很多莫衷一是的定義,但是對社區(qū)一詞組成要素是基本認同的,即包括空間、人口、制度設置、共同的文化和歸屬感。
虛擬社區(qū)又稱“網絡社區(qū)”“賽博社區(qū)”“在線社區(qū)”和“電子社區(qū)”等,指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形成,旨在溝通互動有共同興趣的成員,且大部分內容由成員產生,形成的具有社會關系的網絡空間。從表現(xiàn)形式看,虛擬社區(qū)是存在于電子空間的無形空間;從參與人員看,虛擬社區(qū)的成員身份是匿名的,流動性大;從內在結構看,虛擬社區(qū)靠關系或紐帶形成“鏈”式結構,根據(jù)社會學的觀點,社區(qū)強關系或弱關系的“接力”,經常在特定情況下被激活。
從成員關系來看,跨文化傳播領域非官方的虛擬社區(qū)大致分為三種①陳先紅:《新媒體公關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頁。:以“你”為基礎的社區(qū),社區(qū)內的成員致力于一對一的交談;以“他們”為基礎的社區(qū),滿足第三方社會群體的人性需求,社群成員著重彼此分享,成員的加入和離開都是自由的,對話模式為多人對多人;以“它”為基礎的社區(qū),成員的目的是獲得信息,互動模式為一人對多人。
1.功能層面。提供平臺。虛擬社區(qū)是以互聯(lián)網為軟件基礎,媒體融合使得信息更快速、更海量、更立體地在世界各地傳播,跨文化傳播的原始素材越來越直接地擴散出來,像翻譯軟件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語言障礙。再者,這些社區(qū)有一個共性,就是在文化內網絡形成了相當規(guī)模,文化內網絡的交往更為稠密,個人聯(lián)系著他人,他人之間相互連接,虛擬社區(qū)充當了聯(lián)絡人和橋梁的角色,在不同群體之間建立間接聯(lián)系。
保護價值。網絡社會中的身份可以是匿名的,這就為一些有政治訴求的社區(qū)成員提供了保護權益的價值,避免了真實世界的壓迫和排斥。比如拉丁美洲的女同性戀團體在線下建立跨國社團是困難重重的,存在政治壓迫、社會污名化和資金短缺等問題。虛擬社區(qū)的出現(xiàn)為他們提供了庇護與發(fā)展的場所。②Elisabeth Jay Friedman.“Lesbians in(Cyber)space: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net in Latin American on and off line Community”,Media,Culture and Society,2007,29(5),p790-811.這是一把雙刃劍,也容易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
個體表達。新媒體賦權帶來的還有個體自由的空前釋放,表達成本降低,成為虛擬社區(qū)的主體。個體自由的增進也帶來了無比豐富的話題。長尾理論是由《連線》雜志主編Chris Anderson提出,探討商業(yè)網站的經濟模式,簡而言之,企業(yè)的銷售量不在于傳統(tǒng)需求曲線上頭部的流行文化,而在于位于長尾的小眾文化,“冷門商品”成為熱門。個體也是如此,跨文化傳播中的個體自由的增進,他們的文化表達、生產和消費都基于興趣、價值觀等文化因素,成為“業(yè)余愛好者”階級。
2.心理層面。群體認同,即虛擬社區(qū)感。網絡社區(qū)強調的是共同的精神生活的范疇,共同的目標和關心的事項,這是社區(qū)形成的基本條件;成員愿意主動加入的參與動機,并有主動貢獻具體的參與行為,這是社區(qū)形成的主觀條件;群體成員之間交流需要的互動機制和激勵機制,大衛(wèi)·麥克萊等人認為,個體在網絡社區(qū)額工作中主要動機分別為成功、權力和歸屬??缥幕瘋鞑シ枪俜降纳鐓^(qū)成員為了興趣愛好,或為商業(yè)利益,或為政治訴求,組成虛擬社區(qū)。
3.衍生層面。里德定律指出,網民的人數(shù)越多,創(chuàng)建群體的網絡價值呈指數(shù)函數(shù)上升。西巴·帕克特補充了這一定律,認為群體交流的網絡價值與開創(chuàng)群體的努力成反比——“簡單得可笑的群體構建”。簡單又可笑的要點在于,隨著網絡社會的發(fā)展,群體成員分享、合作、協(xié)調的人類本能不再或大大減少了交易成本的抑制。成員之間通過社會性工具分享資源或者線上深度合作,已經衍生到線下,成員們自由而有準備地加入一定功能的群體或組織中,形成實際的集體行動。
麥克盧漢有一句名言:“傳播是人的延伸?!辈煌拿浇檠由炝瞬煌泄?,換個角度看,媒體從人體向外部世界延伸的過程,也是媒介不斷獲得相對獨立性的過程,它反過來制約客觀世界。正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所言,通過機器和生物有機體所采取的決定,就自然出現(xiàn)一個組織領域,信息和傳播成為反對非組織化的力量??缥幕瘋鞑サ奶摂M社區(qū),于我們而言成為外在化、自主性的客觀存在,有了自己的運動規(guī)律,改變了社會結構和我們的生活方式。
首先,經由互聯(lián)網流通的跨文化語言,大量的符號被引用、轉借和移用,技術改變了全球語言格式,特別是基于本地社區(qū)的虛擬交往。一方面增強了本地語言的共享性,在文化內傳播網絡形成了主體間性;另一方面,在新媒體的語境中,移民、技術的發(fā)展,接觸交流等因素影響,語言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加速了語言邊緣化。無國界的互聯(lián)網跨文化交流仍然具有地域性,碎片化的信息過剩,難以形成合力。這個過程也伴隨著身份認同的構建問題。
其次,虛擬化身問題。③肖珺:《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脈絡》,《武漢大學學報》,2015年第7期?;旌淖晕疑矸莸钠蒸斖滤剐侵福瑐€人行為總與網上塑造的行為一致,即“個人的偽自由概念”,真實自我通過新媒體符號構建虛擬自我,經過在實踐中不斷調適,真實自我和虛擬自我力求在客體形象上保持一致。換句話說,虛擬角色和真實角色界限模糊,虛擬自我的選擇會影響現(xiàn)實世界的行為??缥幕瘋鞑ブ刑摂M社區(qū)的成員在網絡社會的合作情境以音頻、視頻、文本出現(xiàn),人類交流的意義層面收到了局限,像非語言交流的維度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換句話說,這種交流模式的意義生成是很有限的。在民間場域的跨文化傳播中,社區(qū)目的多以興趣型為主,非營利性、廣場社會類、關系相對松散的動態(tài)網絡關系為主。
跨文化傳播視閾下的虛擬空間,究其本質是社會性軟件和社會性網絡之間的互動關系,正如克萊·舍基的著作《未來是濕的》英文原版的標題所言“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此即人人——無組織的組織力量。工業(yè)化是祛魅的,把有人情味的東西烘成干巴巴的組織關系,個體一旦脫離組織,就無法生存;而后現(xiàn)在的組織方式是以濕件為基礎的大規(guī)模業(yè)余化,憑魅力和興趣相互吸引,社會性軟件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跨文化傳播領域虛擬社區(qū)的建立發(fā)展還未成熟,仍然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再探討。
[1]威廉·麥克高希.世界文明史[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2]關世杰.世界文化的東亞視角[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肖珺.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脈絡[J].武漢大學學報,2015(7):122-128.
[4]陳先紅.新媒體公關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5] Friedman E J.Lesbians in(cyber)space: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net in Latin American on-and off-line communities[J].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7,29(5):790-811.
[作 者]趙紫原、莫郅驊,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