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偉
從頭像使用看社交網絡中的自我呈現
吳良偉
社交網絡飛速發(fā)展,已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際互動行為發(fā)生的重要場域,傳統(tǒng)的面對面的人際交往模式逐漸被取代,并以超出人們預想的速度不斷地改變著人們溝通、交往的方式。人們的自我呈現也伴隨著社交網絡的發(fā)展而有了新的變化和特點,社交網絡的頭像便是其主要的產物之一。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影響著人們自我表達的內容,從而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主要從自我呈現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對社交網絡自我呈現的新特點、社交網絡頭像語言形式的魅力、社交媒體頭像的類型、動因以及社交網絡頭像的現實分析這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社交網絡;頭像;自我呈現;擬劇論
近幾年,以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社會網絡逐漸興起,對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互動渠道產生了沖擊。個人可以通過社交網絡頭像照片的選擇來更好地塑造個人形象,能更有策略性地進行自我呈現。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信息。社交網絡頭像作為人們相互接觸的媒介,能從各個方面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社交賬號使用者的品位、愛好、能力等個人信息,社交網絡頭像作為個人抒發(fā)情感、傳達思想的一種媒介,直接影響到他人對個人的第一印象以及人際交往互動。由于個人特質以及需求的不同,社交網絡頭像的自我呈現也必定會有很大的差異,但他們的歸宿點都一樣:滿足需求。
戈夫曼說自我呈現是在“藝術的舞臺”中進行的系列表演。戈夫曼的擬劇論將所有個體與他人之間的現實交往比作演戲,將人們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過程稱作“印象管理”。自我呈現指個體為使他人按其愿望看待自己而展示自我、影響他人的努力。①陳浩、賴凱聲、董穎紅、付萌、樂國安:《社交網絡(SNS)中的自我呈現及其影響因素》,《心理學探新》,2013年第6期,第541頁。
在傳統(tǒng)交往過程中,人們的自我呈現常受定型化效應、思想觀念差異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但在新的社交網絡中,個人可以通過社交網絡充分地展示、表達自己,呈現關于自己期望的自身和個人身份的形象,以補充熟人對自己的印象甚至顛覆他人的固有認知。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上個人的自我呈現出現了很多與傳統(tǒng)不一樣的特點,因為社交網絡的存在的技術基礎雖還是虛擬的互聯(lián)網,但社交網絡的環(huán)境基礎卻是真實世界的人際關系。例如微信、微博、QQ雖在一定程度上是虛擬的,但是操作者群體卻是真實存在的現實中的人際關系群。人們在社交網絡上的自我呈現無法再隨心所欲,社交網絡自我印象的管理開始受到一定的束縛。如此一來,之前在CMC(即電子郵箱、網絡論壇、博客等互聯(lián)網應用工具)背景下虛擬網絡與現實前后臺分割的狀態(tài)將無法在社交時代延續(xù),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表演與社交網絡中的表演是相匹配的,使其成為真實生活的組成部分,即自我呈現的前臺從現實擴展到了社交媒體當中。②陳曉婧:《新網絡社交時代的自我呈現》,《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第243-247頁。例如“自拍”,人們在后臺準備自己滿意的自拍照并將其上傳至社交網絡中,自拍中的形象成為我們在前臺表演的類型和角色,自拍者期盼自我在他者心中的形象和認知與社交網絡自拍照里的一致,以此完成自我在社交網絡的自我呈現。
媒介技術使社會網絡成為由無數意義符號建構起來的媒介場景,個體在虛擬世界對自我身份的重新區(qū)隔、認知和管理會依據自身所處的現實環(huán)境的不同而不同。由于社交網絡平臺的分眾化傾向,同一個體在不同社交網絡的自我身份塑造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同一個人的社交網絡的自我呈現也能回有差異,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也不同。
在現代的交流、溝通的人際交往中,社交網絡成為人們廣泛的社會互動的主要平臺,也是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中重塑身份、自我呈現的主要聚居地。而圖像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社交網絡人際互動的重要語言形式,已逐漸滲透在社交網絡的各個地方。
“圖像轉向”在社交網絡變得更加鮮明。社交網絡頭像作為社交網絡圖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生產并建構自我的身份,例如一個以阿貓阿狗為社交網絡頭像的人讓人們猜想這個人是個富有愛心喜歡動物的人;一個以表情包為社交網絡頭像的人讓人們認為這個人很幽默風趣,緊跟時代的脈搏;一個以唯美圖片作為社交網絡頭像的人會讓人們認為他是一個安靜、內心向往美好的人;等等。人們在對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中,通過滿意的照片向社交網絡中的人們呈現自我滿意的自我形象,構建理想的“我”,從而獲得自我內心的愉悅和滿足。最后,被生產出來的“自我”借助社交網絡的傳播結構實現了大范圍的傳播和價值交換,也即“自我”作為一種產品實現了自身的社會化。①任樹江:《移動社交網絡中“自我”的圖像化傳播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第41頁。社交網絡頭像成為個人自我呈現的基礎和前提,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成為個體文化意識傳播的重要載體和人際互動中的節(jié)點,也正是在這種頭像獨特的語言魅力中,我們對于社交網絡頭像的認知從“媚俗”走向“超越”。
社交網絡頭像作為個人的替身和中介,成為個人營銷自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的類型基本可以劃分為以下10種:(1)表情包型。表情包的形成歷史其實很短,最早的表情包是兔斯基組圖。兔斯基的出現很快在微信、微博、QQ等眾多社交網絡中流行開來,與此同時,各種類型的表情包不斷創(chuàng)作出來,例如去年大火的艾克里里表情包、如小花兒、蛋黃哥、男君的常態(tài)等。表情包作為最能傳達人們此刻內心表情想法的中介,早已取代了傳統(tǒng)的“笑臉”。新媒體時代熱點轉瞬即逝,信息更新的速度飛快,一大波緊跟時代熱點的表情包應運而生。(2)非主流型。這種類型的社交網絡頭像的圖片主要是非本人的情侶照片、唯美圖片、留有標志性非主流發(fā)型人物的照片,主要為青年群體使用。(3)自拍型。個人的社交網絡頭像圖片為自己拍攝的照片,這種照片可以為與各種人物的合影自拍、睡前自拍、在著名建筑物前的自拍、與手拿奢侈品的自拍等。(4)異次元型。主要包括動漫動畫、腐女、基友、死宅類,例如《火影忍者》和《海賊王》的動漫頭像。(5)萌寵型。圖片主要為各種小動物的照片,最常見的是各種貓、狗的照片。(6)孩童型。一般為自己小孩的照片或者自己、他人小時候的照片。(7)偶像明星型。個人喜歡的影視、音樂、體育等類的明星。(8)內涵圖形。各種無節(jié)操、無下限、具有深刻內涵的帶有黃色內容的圖片等。(9)宣傳型。各種企業(yè)、單位、個人的標志圖片,以宣傳為目的。(10)情侶照片型。一般是正在交往的尤其是正處于熱戀期的男女朋友,以兩個人的合影照片作為社交網絡頭像。
社交網絡頭像的自我呈現效果不僅因頭像內容的差異而變化,還會因頭像變換的頻率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例如長時間只用一張照片,而且還是非自拍等照片作為社交網絡頭像的人常給人一種成熟、沉穩(wěn)的感覺;經常性更換頭像,并且使用表情包、內涵圖作為頭像的人則給人一種吃飽沒事、太閑的氣質。因此,對個人社交網絡頭像的分析應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
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絕不是隨意而為,都是經過用戶個人的挑選而生成的。因此社交網絡頭像往往是個人的性格映射和情感表達,而歸因是所有行為產生的最根本依據,社交網絡上也是如此。人們?yōu)槭裁丛谏缃痪W絡上選擇這樣的圖片黨頭像,而不是選擇那樣的圖片當頭像?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跟自我呈現的歸因相關。SM引入了自我提升概念,他認為自我呈現是通過五種自我提升行為達成的,即自我介紹、頭像、照片、日常評論與記錄、更新狀態(tài)。②朱?。骸蹲晕页尸F的新涵義與影響因素——基于社交媒體用戶自我呈現的文獻考察》,《新疆社科論壇》,2016年第1期,第101頁。Jones和Pittman發(fā)現人們在日常交往中的自我呈現策略大致分為以下5種:討好、勝任、恫嚇、懇求和榜樣。社交網絡中人們的交往對象的不確定性導致社交網絡頭像的自我呈現也帶有很大的復雜性。社交網絡頭像的選擇以受眾期望的自我呈現為標準,滿足了受眾在社交網絡的需求。在此,筆者將社交網絡頭像選擇的歸因分為了以下六種:期盼、喜好、炫耀、娛樂、宣傳、強調。
(1)期盼。以期盼為動機的人常常不滿足于現狀,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的期許。就像覺得自己肥胖的人想擁有完美的身材,于是選擇些超模的照片或者其他代表完美身材意義的照片當做自己的微信、微博頭像,以此激勵自己達到目標。社交網絡一定的虛擬性,使得受眾期盼在現實生活中所無法完成的愿望在社交網絡中能夠實現。于是他們在開始在社交網絡中建立起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生活和自我形象,他們社交網絡頭像的自我呈現往往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
(2)喜好。宋朝葉夢得的《避暑錄話》卷上:“人性固不能無喜好?!背Uf要“偷人所好”,喜好對于個人來說尤為重要。很多受眾都喜歡將自己微信、微博、QQ等社交網絡頭像設置為自己喜歡的偶像明星、植物、建筑風格、城市,也有將自己的頭像設置為自己喜歡的句子、生活態(tài)度、感情狀態(tài)、思維方式等的圖片。這類受眾對于頭像的設置比較隨意,往往由心而選。
(3)炫耀。炫耀就是個人從各方面特意強調自己,從而得到滿足。很多受眾的微信、微博頭像都是自己與所屬的名車、豪宅或奢侈品的自拍,這些受眾通過曬名車、曬豪宅、曬奢侈品、曬高品質的生活方式等來表達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的信息和情感,從而將自我呈現出一種富裕、幸福的狀態(tài),通過炫耀自己的優(yōu)勢,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轉移自己內心的恐懼,實現了良好的自我感覺狀態(tài)。但是據研究顯示,越是喜歡“曬”東西的人心理越自卑,越需要別人的肯定,但也確實存在那些事真的本身就很“富裕”的人群,他們就是想通過社交網絡進行炫耀。
(4)娛樂。娛樂是社交網絡頭像自我呈現最重要的動因。受眾常認為社交網絡相比現實生活更能表達他們的真實感想,因此社交網絡成了他們尋找“真我”的重要媒介。社交網絡對于他們來說是聯(lián)系親朋好友、抒發(fā)自身真實想法的重要媒介。這類人比較喜好上傳個人照片、表情包、阿貓阿狗的照片作為頭像,內心一般也比較輕松,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5)宣傳。社交網絡對于部分受眾而言只是宣傳自我、宣傳產品的一個工具。在經濟增長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工作成為受眾最重要的生活內容之一,我們會經??吹胶芏嗍鼙姷奈⑿?、微博等社交網絡的頭像經常是產品圖、公司標志圖等宣傳自己工作和產品的圖片。社交網絡已經不僅僅是虛擬的人際交往活動,而是現實生活人際鏈接、溝通的重要場域,因此,社交網絡上的人力資源也具有很大的價值。
(6)強調。強調指特別著重或者重復提出,指突出某事,重視某事。社交網絡頭像有時也充當著補充信息、強調自身功能的作用。例如隨著現在行政透明度的提高,很多政府單位、學校、國家工作人員、電視臺、報社等都開通了個人、企業(yè)的微信賬號和微博賬號,這些單位和個人常常以單位標志和個人工作照為社交網絡的頭像,用以強調自身的職能為更廣大的百姓造福、牟利。
社交網絡頭像的顏色、面部表情、人物數量、年齡以及是否有人物都能代表著某一種寓意。2016年5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發(fā)表了一篇題為Analyzing Personality through Social Media Profile Picture Choice的文章,在將6.6萬個推特用戶的頭像和他們發(fā)送的1.04億條推文用角色評估軟件進行評估,并對434人進行了心理調查后發(fā)現頭像與個人性格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并總結出了社交網絡的“大五人格模型”:(1)開放型:想象對實用主義,尋求改變對服從實踐,遵守對服從。具有想象力、美學、情感豐富、尋求不同、聰穎等特點。(2)神經質型:擔心對安心感,自我滿足感的自我意識,包括焦慮、敵意、抑郁、魯莽、脆弱等特點。(3)認真負責型:對安全感的不安全感,自我滿足感的自我包括焦慮、敵意、抑郁、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特點。(4)令人愉快型:熱情的、無情的、信任的、懷疑的,包括信任、利他主義、坦率、謙虛、同情和其他素質。(5)外向型:良好的溝通對溝通不好,嚴肅與貪玩,表現出積極性、社會性、決定性、積極性、冒險性、樂觀性等品質。同時,得出以下結論:用戶頭像的對比度、飽和度和銳度與用戶的開放程度以及友善程度有關,而用戶頭像越亮、色彩越豐富的用戶可能更友善;頭像圖像中沒有人臉的用戶可能更內向、非友善;用戶頭像中人物表情與性格的相關性。①http://www.sas.upenn.edu/~danielpr/imagepers16icwsm-slides.pdf.
部分學者的研究指出,一個人會在自我呈現時展現出自己的真實性格,同時會抑制負面情緒的呈現。②Qiu L,Lin H,Leung A K,et al,Putting their best footforward:Emotional disclosure on Facebook,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vol.15,iss.10,pp:569 -572,2012.社交網絡頭像的自我呈現在現代的中國逐漸具有明顯的特色,計算機網絡技術從Web2.0到Web3.0的飛速發(fā)展為受眾社交網絡的自由表達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受眾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文化氛圍。受眾在社交網絡頭像上的自我呈現也呈現出了許多規(guī)律和特色,受眾為了達到不同的自我呈現的效果而使用各具特色的社交網絡頭像。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交網絡的自我呈現形式將越來越多樣化,社交網絡頭像的類型、歸因等也將呈現更多的類型。
[作 者]吳良偉,塔里木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