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摘 要: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對中學地理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中學階段應該逐步摒棄對地理學科教學的偏見,將地理學科的功能和作用完美地發(fā)揮出來,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提升中學地理教學的時效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立體教學”的含義與內(nèi)容進行充分解讀,并針對當前中學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提出合理的“立體教學”方法實施策略,希望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學教育;地理教學;立體教學;發(fā)展
中學地理作為一門中學階段的輔助性學科,在豐富學生基礎知識、開闊學生眼界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來,很多學生和教師對中學地理教學存有偏見,認為其只不過是一種輔助性的學科,應用性不強,且教學方式上也存在諸多問題,認為就是簡單地畫畫重點、背背基礎知識就可以學好這門課程,從而導致中學地理的教學質量不高。而將“立體教學”概念引進中學地理教學中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時效性、教育性與引導性,幫助學生提高地理知識水平。
一、“立體教學”的內(nèi)涵
“立體”一詞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指具有長、寬、高三維特征的具體實物。將“立體”成功引入教學,則形成了集合“獲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于一體的教學實踐形式。具體來說,“立體教學”就是指面對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通過設定教學目標,建立立體的教學結構,并在多種教學方式的相互配合下廣泛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和思維觀念,將學生引導到高效的學習活動中來??偨Y來說,“立體”教學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傲Ⅲw教學”的性質決定了其教學活動必須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再現(xiàn)教學情境,將學生很好地引導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環(huán)境中來,通過多種感官真實地感受知識的奧秘。(2)改革教學結構?!傲Ⅲw教學”教學方法是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授課單元,由知識體系、知識聯(lián)系以及理論分析等三部分組成,能夠將課本知識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3)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傲Ⅲw教學”教學形式不同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其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參與性更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新課標下中學地理“立體教學”方法實施的有效策略
1.設立立體化的教學目標
中學地理開展“立體教學”教學方法的首要條件就是設立立體化的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綱領和指導。中學地理教師應該在充分調研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綜合地理教學知識與立體教學方案,制定出立體化、有效化以及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并將這些立體化教學目標細化成知識目標、教育目標與素質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量身訂制教學計劃,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構建立體化的教學結構
新課標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課本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中學“立體教學”計劃的有效開展需要立體化的教學結構作為支撐,保證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開展。地理教師要立足于地理教材課本知識,詳細地分析課本知識結構,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總結出地理課本知識的廣泛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另外,還應該利用樹形模型將有關系的地理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致力于優(yōu)化知識結構,改善教學方法,分階段、分層次地向學生講解課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地理基礎知識。
3.豐富教學手段
中學地理“立體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出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立體學習體驗,從而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廣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如,在講解課本理論知識時可以通過板書和講解的形式清晰明了地解釋地理概念,梳理知識結構;利用豐富、靈活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將網(wǎng)絡上下載的相關視頻和圖像生動靈活地展示給學生,使得聲、形、色等直接訴諸于學生的感官,更加有利于學生快速感知和理解地理基礎知識。
總之,“立體教學”力圖完整地體現(xiàn)新課標的要求,落實大綱、課標的教學目標,努力展現(xiàn)出地理的生動形象,使學生感知地理氛圍,多角度地認識地理現(xiàn)象,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
效率。
參考文獻:
[1]崔國榮.基于新課改下的中學地理教學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2]薛陽.新課標下中學新入職地理教師有效教學與策略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吳俊霞.新課標理念下中學地理“立體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5(92).
[4]武小榮.試論新課標理念下中學地理“立體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