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忠
對文本主旨的把握,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實現對文本內容本質性的理解,引導學生思想認識的提升,因而,語文教學不能忽視對文本主旨的提煉和內化,這也是一節(jié)課教學的重心所在。那么,怎樣引導學生把握文本主旨呢?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提問學生:學完課文你懂得了什么,從課文中你學到了什么,這樣做簡則簡矣,可教學一旦變成枯燥的外加標簽——為文本主旨的教學而走向機械問答,這樣的課堂效益無疑是低下的,也是令人覺得乏味的。文本主旨的把握需要言與意的融合,也需要勃勃的生機和創(chuàng)造。不妨來看兩則教學片段,也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九色鹿》結尾片段:“入”境處妙引無痕
師:現在請你們四個人合作,按照故事的情節(jié)變化來講故事??梢赃M行想象與改編,但要講得有聲有色。(一組學生分工示范講故事,略)
師:(一組學生分工合作講完故事后,作聽故事的孩子狀,對四位學生)爺爺(眾笑),你說靈魂骯臟的小人是不是在說我呀?你不是經常說我是小人嗎?(眾大笑)
生(爺爺):這里的小人是靈魂很卑鄙的。
生(爺爺):靈魂很丑陋的人,是壞人。而你是年紀小的小孩子,不是故事里的小人。
師:哦,這樣我就放心了。爺爺,我還有個問題,那個叫調達的人怎么會變成一個小人?
生(爺爺):他見利忘義,恩將仇報,做了壞事。
生(爺爺):他為了金錢出賣自己的救命恩人,背信棄義,實在是人人痛恨的。
生(爺爺):他經不起金錢的引誘,就丟掉了人的良心。沒有了良心,就變成了小人。(掌聲)
師:看來,在金錢好處面前,最能檢驗誰是小人,誰是君子啊!爺爺,我要做君子!
生(爺爺):好!好?。ū娦Γ?/p>
【賞析】 這是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一則教學片段,不難看出,老師在學生講解故事中,以自己扮演小孩子,讓學生扮演爺爺,幫助學生認識“小人”的不同含義,明白文中的調達是怎樣成為一個小人的。學生一方面走進故事情境,真正感受課文對于小人的斥責之意,另一方面,也以老師的現身說法,明白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沒有生硬的說教,學生在與老師很自然的對話中,實現對文本主旨的把握。幫助學生走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文本,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不著痕跡地內化文本主旨,這要比簡單問答的方式高明很多。
《魚游到紙上》結尾片段:“出”文處智趣共生
(師生扮演母子,交流開始)
師:喲,兒子回來了!今天怎么放學這么晚啊?
生:今天我們學校來了一位王老師,給我們上課。
師:哦,王老師上的什么課???
生:魚游到了紙上。
師:等等,媽媽有點糊涂了,魚不是在水里游嗎?怎么能游到紙上呢?這話是什么意思???你快給媽媽講講。
生:“魚游到了紙上”是說有個青年畫魚畫得特別好,就好像在紙上游似的。
師:那這個青年一定是個美術學院的高材生。
生:不是,他是個聾啞人。
師:喲,媽媽又有點糊涂了,你們都是身體健康的孩子,為什么要學一個聾啞人的事呢?
生:因為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
師:呵,他有什么精神值得你們學呢?(學生有點遲疑,用眼神向同學求助)
師:你給誰打個電話求助一下?
生: (學生求助詢問,教師提醒求助要有禮貌,要說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生:他特別熱愛生活。(教師一邊評價一邊板書)
生:他還做事踏實、特別專心、忘我。
師:說得真好,一個人做事踏實、投入,守住自己內心的寧靜,這就值得我們尊重,這也是他熱愛生活的表現。這是這位青年,也是愛學習、會學習的你們帶給我的啟迪。
【賞析】這是北京名師王文麗老師的一個教學片段。相比上一個教學片段,她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引導學生沉浸在課文的情境之中,而是別出心裁地引入學生的生活場景,在跳出文本的前提下,智慧地展開“母與子”交流,學生學得有趣,而對文本主旨的領悟同樣是水到渠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富有激勵性的問題,在特定的教學時空中,帶給學生積極的思考和細致回顧的過程。跳出文本,引入生活,以退為進,恰到好處地幫助學生把握主旨,這同樣是文本主旨教學的另一途徑。
明人陳善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其所以入,終當求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這是讀書的“出入”之法。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的“出”與“入”之間,領會教學的奧妙,這值得我們細加琢磨,在深化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我們課堂的教學藝術。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高新區(qū)鐘嶺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