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
守望“個性”成長:集體主義教育的應然回歸
毛燕
“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薄皞€性”在集體主義教育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取向和情感傾向,“個性”缺失的集體主義教育是一種“盲目服從”“假仁假義”和“依賴主義”。真正有意義的集體主義教育應然回歸到“個性”的健康成長,讓學生的個性在“寬容”“理解”“發(fā)展”中自由地成長。
個性;集體主義教育;個體成長
蔡元培先生說:“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是的,我們的素質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個性,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一味地用集體的權威壓抑學生的個性,用定制的“模具”對學生進行“塑造”。
“個性”缺失的集體主義教育,必然會讓班級管理只是為了完成學校的考核而存在,也必然會使集體主義教育缺乏廣度、深度,從而帶來班級核心價值的迷茫和混亂。
“個性”缺失的集體主義教育是一種“盲目服從”的教育,學生被遮蔽在“應試教育”和片面追求分數(shù)的陰影下,無法煥發(fā)蓬勃生命力;“個性”缺失的集體主義教育是一種“假”集體主義教育,它的結果只是一面流動紅旗、一張活動獎狀、一次通報表揚……班級的很多活動只是為了榮譽而“榮譽”,學生心靈深處并沒有產(chǎn)生對“真善美”的真切追求以及對集體的濃厚感情;“個性”缺失的集體主義,學生失去自主能動性,沒有班主任的帶領,什么事情都無法完成,久而久之,學生完全依賴班主任,集體主義名存實亡,變成了徹底的“依賴主義”。
(一)“個性”在集體主義教育中的價值取向
一個好的班集體,所有的學生都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每一個“個體”都必須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班級才會有前進的動力。然而,作為“個體”也不應該失去其個性,而要各盡其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為班集體建設添磚加瓦。集體主義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同時也尊重每一個有獨特個性的人。我們不能在集體發(fā)展的口號下搞平均主義,壓抑學生的個性。
(二)“個性”在集體主義教育中的情感傾向
教育者對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應充滿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把自己的一腔激情灑向每一位學生,我們所關注的應當是每一個學生個性的發(fā)展,使得教育變成真正進入學生心靈深處的事業(yè),守望“個性”將是教育中最有人情味的工作。
集體主義教育中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班集體有沒有生命就看其中“個體”的發(fā)展是否成功。
(一)寬容:在集體主義教育中尋覓“個性”
1.寬容課堂,看“個性”飛揚。集體主義教育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在教學 《繁星》一課時,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夜空中的星星嗎?說一說你看繁星的經(jīng)歷和感受,只說一句話也可以?!币粋€女孩舉手了,她說得并不流暢,但我還是表揚了她的發(fā)言,雖然她說得并不好,但是最起碼她很勇敢。我的寬容鼓勵了其他學生,大家紛紛舉手發(fā)言。一名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了多少知識不重要,關鍵是要關注課堂上“個體”的情感,一個集體會因為有許多不一樣的“面孔”而變得格外美麗。
2.寬容心靈,讓“個性”成長。李鎮(zhèn)西曾提出應讓班主任真正成為“靈魂工程師”而不是“學生保姆”。班主任要研究每一個學生,尋覓他們獨特的“個性”,并學會包容他們成長中的“瑕疵”,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他們的“個性”一定會健康地成長。
(二)理解:在集體主義教育中善待“個性”
1.因為懂得而善待“個性”。我們要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
小孟,好動、紀律意識差、學習不認真,但是他愛勞動,與同學相處融洽。所以,我讓他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小孟的工作積極性非常高,在他的努力下,學校的“衛(wèi)生流動紅旗”在我們班扎了根。我及時找他聊天,肯定他的工作,在表揚他的同時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強大的自尊心的召喚下,他開始一點點地改變。因為我對他的理解,善待了他的個性,他也善待了教師的“諄諄教誨”,理解了教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逐漸變成了一個可愛的男生。
2.因為幸福而善待“個性”。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不要讓上課、評分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沒一切的活動領域。”因此,不要用“分數(shù)”扭曲“個性”,這將扼殺學生所有的幸福感。
小磊,固執(zhí)、自我,對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學習成績很不理想。他的作業(yè)比天書還難懂,只要老師跟他談到學習,他立馬翻臉。于是,我就轉而和他談電視劇、電影,談家長里短。慢慢地,這個固執(zhí)的學生開始能聽進去我的話,并接受我的一些建議,他開始能盡自己所能地完成各科作業(yè)。在我的課堂上表現(xiàn)得尤其積極,經(jīng)常舉手發(fā)言,因為不論他說出怎樣的答案,我都能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久而久之,他回答的正確率提高了,他也喜歡上了語文課。他的表現(xiàn)讓我看到他在學習中已經(jīng)找到了幸福。
(三)發(fā)展:在集體主義教育中鍛造“個性”
1.用志向鍛造“個性”。我常常告訴學生:誰都渴望成為英雄豪杰、偉人巨匠,但受自身條件、社會環(huán)境等的制約,真正成名成家的人只是少數(shù),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棵樹,有的是喬木,有的是灌木,有的是參天的白楊,有的是婆娑的楊柳,每棵樹都有每棵樹的志向。因此,不論我們將來是工人、農民、醫(yī)生、教師還是個體戶,都可以成為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里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用“志向”鍛造每個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志向”的鞭策下做當下最好的自己。
2.用挫折鍛造“個性”。保護學生的個性并不等于縱容他們。敏,一名學習很出色的學生,但是她的衛(wèi)生值日工作總是做不好,我毫不留情地對她進行了批評,并給她相應的處分。其次,愛護學生的個性并不是讓他“孤芳自賞”。茹,班里的“尖子生”,參加學校運動會200米賽跑,她沒能進入決賽,學生很神傷。我對她說:“笑笑吧,生活不是總能贏的,很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少F的是,我們要敢于嘗試,在此過程中必然會有失利,我們要學會坦然面對人生路上的失敗、挫折和各種意想不到的打擊。”
讓我們虔誠守望那份“個性”吧,在集體主義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發(fā)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壯成長,每一朵鮮花都能自由開放,每一個果實都能散發(fā)芬芳!”
[1]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教師[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張慧梅.中學師生溝通問題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5.
[4]張麗萍,走向“以人為本”的師生溝通[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1.
G635.1
A
1005-6009(2017)31-0060-02
毛燕,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房山初級中學(江蘇連云港,222300)教師,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