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 要:習作教學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學生今后的生存發(fā)展提供更廣闊、更優(yōu)質(zhì)的空間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生活,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驗,使他們?yōu)閷懽鞣e累一定的素材;通過閱讀、練筆,以及點撥習作使學生得到寫作的快樂;展示學生的習作,使學生體驗習作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寫作快樂。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興趣;寫作快樂;閱讀;練筆
習作興趣不會在學生中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尤其在小學階段,它需要教師去組織、調(diào)動和引導。以各種形式,營造愉快的富含創(chuàng)造性的作文氛圍,讓學生喜歡作文,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愛說愛寫、想說想寫、爭說爭寫,讓他們感覺到作文是愉快的。具體途徑 如下: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積累習作的題材
1.體驗生活,積累素材
羅梭說過,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老師在平常和學生一起時,隨時注意留心學生生活中有意義的題材,稍加點撥,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只要你用心去思考、觀察,用心去記錄,都是很好的作文題材。所以,我們要指導學生找到一個點,去把點擦亮、寫細?;貞浧鹨惶欤裁词悄阌∠笞钌羁痰?,那就是一個亮點。
2.參與活動,親身體驗
作文跟其他學科整合。如美術(shù)課,幾人小組進行學“剪紙花”活動,學生個個參與學習、剪花。最后,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然后讓他們寫寫自己的過程和感受,誰會沒有話呢……
二、體驗習作的快樂,以讀促寫
1.體驗閱讀的快樂
課外閱讀是很好的積累素材的方法。我組織學生把自己的課外讀物帶到學校,組建了“班級讀書角”,讓學生相互交流,讀到更多更好的課外書。在讀書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選擇的閱讀和學會獨立思考,對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相互交流學習經(jīng)驗和心得體會。
2.體驗練筆的快樂
課堂練筆就是在閱讀教學中融入作文教學,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將平時的課堂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實行課堂小練筆。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引導學生欣賞了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后,在學生對作者采用的獨特寫法大為贊嘆時,因勢利導讓學生仿照文中的句式進行仿寫。學生迅速將家鄉(xiāng)的山進行了一番贊美“我看見過奇松怪石的黃山,游覽過風景秀麗的廬山,卻從沒看見過家鄉(xiāng)這樣的山,家鄉(xiāng)山的景點真多呀!多得讓你玩得腳酸腿痛;家鄉(xiāng)的山真高呀!高得讓你看不到峰頂;家鄉(xiāng)的山真綠呀!到處蒼翠欲滴……”這次小練筆,既有語言的重組,更有童真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在孩子的眼中,家鄉(xiāng)就是那么美。當老師在全班誦讀這些片段時,他們會感到快樂,更激起了他們對習作的興趣。
三、展示學生的作文,體驗成功的喜悅
1.多元評價
評改作文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揚民主,開展討論,多給學生以講話的機會,各抒己見,質(zhì)疑問難。學生的作文,我的評改方法是:“相互閱讀—提示修改—學生互改—教師評改—交流意見”。即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適合自己的同學的作文,相互閱讀后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再次修改后,教師評改,最后在全班交流。讓學生當一次老師,體會到修改與評改的辛苦和樂趣。
為了鼓勵學生寫作,我還常常把學生的日記、作文在校報上刊登。習作能登出來,這是對小作者最大的鼓勵。
2.交流習作
讓學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讀者,有更多的傾聽者、欣賞者,學生會得到情感滿足,以成功促進兒童的新的作文學習。一次,我組織學生給多年來照顧自己的媽媽或奶奶寫一封信,借此表達自己對她們的感激之情。當時我震驚孩子幼小的心靈怎么會對自己的親人有那么深切的愛。這是孩子感情的真切流露,這種感情的流淌非常需要一種回應(yīng),這遠不是老師的幾句評語所能承載的。于是,我就讓父母也拿起筆,在孩子的作文后面寫上自己的讀后感。第二天,讀著父母的讀后感,那一篇篇真切的文章,屢屢讓我感動。很多的父母拋開做父母的架勢,娓娓向孩子細說著自己對孩子的愛,有的在剖析著自己,有的甚至在檢討著自己。當孩子讀父母的讀后感時,他們可以很清楚地讀到“愛”,也讀到父母對自己文章的重視,這樣,孩子自然會對自己的文章重視起來。
3.展示習作
除了點評,相對優(yōu)秀的作文還需要展示。于是我們又在班里的黑板報上設(shè)置了“優(yōu)秀習作”展,隨時將優(yōu)秀習作刊登在黑板報上;學生將習作裝訂成冊,自己設(shè)計習作冊的封面;個別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指導他們積極投稿,當孩子的文字在報紙刊物上發(fā)表出來時,那時的成就感又是另一個級別了。
當我們用各種途徑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興趣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小學生作文的天地也可以是這樣的廣闊,這樣的豐富,這樣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課堂行為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9.
[2]段昌平.語文課堂教學研究[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09.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