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 溈
以代入式想象:讓學生有話可說
文|彭 溈
對于一些老師來說,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里最難的一部分,望著厚厚的一沓作文本無奈地搖頭已經是一些語文老師每周一次的常態(tài)了。作文教學難在哪里?
首先,作文教學見效時間長,學生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會慢慢地進步,完全不同于背誦、朗讀等教學效果的立竿見影。有些高級的寫作技巧,需要學生反復練習,而根據教材上的練習頻率,可能要兩個月才夠練習量。
其次,作文教學消耗教師的精力多。教師改一篇作文需要的時間遠遠要多過改其他作業(yè)的時間,一篇400字的作文,教師往往要批注50多個字,并且還要慢慢品讀,指出缺陷和精彩之處,最后寫下評語和改進意見,批改一篇作文最快也要五分鐘的時間,并且一篇作文并不是批改一遍就夠了。
第三,作文教學的范疇非常的廣??茖W有效的作文教學是需要專業(yè)的教材和培訓課程的,而語文教材上僅僅是每個單元后有一篇作文的練習,并且不同于數學教材教授學生公式和解題技巧,語文教材上往往只提供了作文材料,而對于作文寫作的指導是缺失的,教師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靠自己的經驗來教學。
第四,學生是學習行為的主體,雖然教師在教學上是占有主導地位的,但是很多學生對作文并不感冒。
代入式想象,一類是在閱讀完成后,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文章的作者,展開續(xù)寫,或者是將作者本沒有寫仔細的細節(jié)嘗試補寫;一類是將自己想象成作品里的人物或其他任意事物,把自己代入到作品的世界中,然后用想象的眼睛去觀察作品里的世界。這種想象能力是比較高級的,需要大量的練習和教師用心的指導,對于小學生來講,尤其是對于作文訓練來說,鍛煉的意義非常重大。
基于想象訓練的作文教學 傳統的作文教學就如同語文教材上每個單元后的作文練習一樣,是基于真實發(fā)生的故事來開展的,例如小四上學期的《介紹自己的旅游見聞》,要求從自己的見聞出發(fā),介紹旅行時看到的風景。也有基于想象的,例如小五下學期的《競選班長演講稿》,要求學生假設去競選班長,會說一些什么樣的話。這些主題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非常老舊且缺乏吸引力。因此筆者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改變教學模式:
一是改造作文園地。在筆者的作文課堂里,幾乎不會上單元后的作文練習,筆者直接跳過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將其改造為學生有興趣且能激發(fā)其想象力的內容。
二是增加寫作頻率。在筆者看來,教學大綱設計的一個單元一次的作文訓練量是遠遠不夠的,筆者班上作文訓練已經達到了每周至少兩篇的頻率,這樣的練習量出來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基于課外讀物的代入式想象作文教學 閱讀從來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筆者班上,每學期課外書的閱讀量是不會少于十本的。筆者帶的是高年段,不同于低年段的繪本,十本純文字課外書的閱讀量,其實已經超過了國家規(guī)定的閱讀量的幾倍。在這樣的閱讀強度下,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地會得到提高。但筆者有著更有效率的方式。
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更重視的是讀書的過程,學生對于書本內容的掌握以及對于文本的感悟。這些都很重要,但筆者在此基礎上,還將寫作教學也融進課外閱讀教學中。閱讀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句話很有道理,但是僅僅靠閱讀來提高寫作水平,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蹦且驳米寣W生讀破了萬卷書才行,想要短期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得再加上寫作訓練。
筆者在二班教授的第一本課外讀物就是《綠野仙蹤》。書本的內容非常簡單,筆者用了兩節(jié)課的時間就理完了書本知識,接著就進入了想象拓展的階段。筆者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先表演一個小話劇,然后讓演員談自己表演時對于所扮演角色的揣摩,筆者當場讓學生都站在西方女巫的角度來講述綠野仙蹤的一部分故事,從而讓學生了解,不同角度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而故事的內容也會不一樣。
接著,筆者布置了以下思考題:四大女巫為什么會有壞有好?綠寶石城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膽小的獅子小時候有什么樣的遭遇?稻草人當上國王后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發(fā)生?十年后,桃樂絲再次來到這神奇的大陸,還會和當年的小伙伴們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
在一系列的話題拋出后,筆者要求學生就其中最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代入式想象——如果你是作者,如果你是書中世界里的人,你會寫出什么樣的情節(jié)。學生此時已經完全沉浸在想象中,小組內部的討論熱烈無比。筆者讓學生將想象寫成作文,那一次的作文中就有一篇在之后的童話節(jié)獲得金獎(筆者未有任何修改)。不管是《窗邊的小豆豆》還是《藍色的海豚島》,這樣的訓練幾乎貫穿在每一堂閱讀課中。
課外書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相比教材學生更有興趣去閱讀,教師利用好課外書這一資源,可以展開豐富多樣的作文訓練,涵蓋各種體裁,從而快速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基于優(yōu)秀電影作品的代入式作文訓練 一部好的電影,就是一部動人的視覺小說。筆者從接班開始,就不定期地推薦優(yōu)秀電影給學生看,優(yōu)秀電影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升不無裨益。電影對于學生寫作的幫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優(yōu)秀電影的題材是作文最好的素材,它囊括了戲劇性、真實情感、正確價值觀等好素材必備的元素。例如本學期筆者推薦的《忠犬八公的故事》,電影講述了一只叫八公的秋田犬,在主人去世后,不離不棄,每天仍然在火車站等候主人的歸來,持續(xù)十年,直到死去的感人故事。這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在感動學生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寫作素材。
其次,優(yōu)秀電影的鏡頭語言與敘事技巧是最好的作文范本。一部好的電影,對于插敘、倒敘、重點描寫、節(jié)奏把握、人物語言、情節(jié)設置等方面的運用,一定也是非常出色的,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當然,筆者會在每部電影觀看完畢后,引導學生分析那部電影的特點,然后總結歸納出能在作文里運用的寫作技巧。例如本學期觀看的《螢火蟲之慕》,這部電影用明媚的憂傷氣質將一對兄妹在戰(zhàn)爭中的悲慘命運寫了出來。電影的開頭就是已經死去的男主人公的自敘,這種倒敘的手法在后面的作文中被很多孩子使用。
基于優(yōu)秀電影作品的作文訓練,筆者的處理方式有兩類:一類是重述電影里的故事,但是不能用電影的角度。另一類是抓住電影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加以改編,寫成屬于自己的新故事。
筆者擔任現任教班的語文教師已經快兩年了,最開始接受班級時,每到周末,學生都會哀求不要布置作文,他們寧可多布置一些練習題。班上孩子的作文缺乏創(chuàng)新和想象力,大部分都是刻意模仿課文,文章長度也基本在300字左右。
經過將近半個學期的作文教學,全班大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班平均能夠達到500字的作文字數(四年級要求為400字),有大約十來個拔尖的學生,已經能夠輕松完成一篇700-800字的作文,有兩位同學在第一學期結束時的寒假作業(yè)里,完成了超過一萬字的長篇作文,十五位同學的寒假作文達到1500字。
作文是檢驗一個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最好方式,也是學生受用終身的一樣技能。筆者對于作文教學有著超過課文教學的熱情,也思考了很多作文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其實在文章里提到的三點之外,還有很多開展作文訓練的方式方法,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又能讓學生真正學到好的寫作技巧,就是值得推廣的好方法。作文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以生為本,授之以漁”。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北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