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陳圩中心小學 劉賢兵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有效語文課堂
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陳圩中心小學 劉賢兵
目前大部分學生家長外出務工是普遍現象,導致學生厭學的現象普遍存在,造成教學效率上不去,課堂氣氛沉悶,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得痛苦。如何才能夠擺脫沉悶的課堂,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是很多小學教師探討的話題。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教學中圍繞“激趣”進行有效教學,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喜歡語文課堂,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教師只有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真正融入教師的教學,真正心動、腦動、愉快的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主能動性,讓他們自覺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
1. 教學內容陳舊
有一部分的學校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學教材,雖然這些教材有一定的權威性,并且教材內容豐富,各個年級的教材內容都不相同。但卻也有一定的缺陷。這些教材的編撰時間長,教材內容比較陳舊,并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教材有些內容是反應悲憫、社會制度丑惡的面目,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窮人》等,批判的都是社會制度的落后、丑惡,話題比較沉重,并且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不相符。學生生活在自由、平等、和諧的社會中,學習舊社會的相關制度,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容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興趣。小學生的性格大都天真爛漫,學習話題沉重的知識,與他們的性格不相符,況且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不高,對于教材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并不能深入地理解。這樣的教材,內容不適合小學生心智和成長的發(fā)展需要。
2. 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知識
雖然小學語文進行了改革十多年,但是很多學校的教師仍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其中一個重要的缺陷就是教師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教師進行什么樣的課程教學,教學什么樣的內容學生都要被動接受,不能反抗。即使學生多么喜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都要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并且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導致學生在長時間的壓抑中失去學習興趣,更有甚者產生厭學情緒,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處于絕對的領導地位,本質上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或者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機械地搬運知識,通過讓學生反復朗讀、背誦,掌握到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幫助,并且小學語文中的人文性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3.作業(yè)缺乏開放性,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存在著教學模式的缺陷,在課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的設計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教師設計的課堂作業(yè)缺少開放性,只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如背誦課文、默寫生詞、用生字組詞等作業(yè)。這些作業(yè)內容的設計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他們智力和思維的進步,培養(yǎng)學生成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但是以上這些作業(yè)內容的設計缺乏開放性,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不到作用,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單調重復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相反的,如果教師可以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那么就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小學語文課堂沉悶,活力不足。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該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運用游戲融入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營造愉悅、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天安門廣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在天安門廣場升國旗時人們的活動,有的學生模擬觀眾在注視升國旗,有的學生模擬升旗手在升國旗,有的學生模擬向國旗敬禮。學生們通過模擬場景,深刻認識到了天安門升國旗的莊嚴與肅穆,也感受到了天安門的宏偉。教師利用模擬場景巧妙引入課文內容,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學知識,從而樂意上語文課。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最主要的教材是課本。隨著多媒體的出現,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貼合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學習。好的多媒體課件,運用恰當,不僅不會替代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而且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幫助學生更快、更全面地提高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教學《廬山的云霧》這篇優(yōu)美的課文時,不少學生因沒看到過真正的廬山云霧,難以體會其中的意境,特別是對文中那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的云霧,理解起來很難。運用課件呈現云霧動態(tài)變化,便于學生理解。
例如,在《圓夢飛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收集資料,對比以前和現在科技存在哪些差異和變化,比如現在的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人造衛(wèi)星飛上了太空,太空食物越來越多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神舟五號”飛天過程,也可以用自制的太空番茄、太空食物等教學工具,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科技的變化,飛天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如此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進行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生是天真活潑可愛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學生的發(fā)展,抑制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從而能夠主動學習,在多樣化的課堂中享受學習的樂趣,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