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qū)橋頭鎮(zhèn)中心校 嚴春燕
小學語文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是增強學生語言知識儲備,提高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其課堂教學效果直接決定了學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同樣也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密切相關。故當前環(huán)境下,許多小學學校領導與任課教師開始重視并探索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以滿足新課程改革中該學科的教育目標,踐行其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從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出發(fā)進行分析,探討和創(chuàng)新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理念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與素質教育在各級教育機構中的大力推廣,我國各級學校教育模式與課堂教學方法等均已發(fā)生很大程度上的改變或更新,其中尤以小學語文教學改變更為明顯。目前,教育改革下的新課程理念中的教育觀主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講究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及其個體化差異,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與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與學校教育水平。本文筆者總結了以往教學經驗和多項文獻資料,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現詳細論述如下。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互相之間均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故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在“一視同仁”的基礎上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因素,并以此觀察或調查結果作為教學設計依據,開展針對性課堂教學,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1課《秋天的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理解并熟記生字詞,之后由教師引導學習課文內容,在此期間,教師需密切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進程及其語文知識掌握水平,并對其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對于那些成績優(yōu)秀、紀律良好的學生,教師可給予其表揚或獎賞,并適當提高其學習要求,如背誦課文段落、用課文中所用到的比喻手法造句以及仿寫文章段落等,以開拓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告知該類學生保持虛心心態(tài),鼓勵其多幫助班級內其他同學,使所有學生能夠共同進步。相對來說,對于對課文內容理解和把握水平較低,綜合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可適當的將其學習標準降低,僅要求其熟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與完成課后練習任務即可;同時對于這類學生,教師盡量不要當面直接批評或諷刺,要堅持正向性教育,在對其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并信任學生,協(xié)助其尋找自身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
在先進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各項多媒體與互聯(lián)網技術均在各教育機構中得到廣泛應用和發(fā)展,用于輔助教學效果良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播放圖片、音頻、視頻或短片等,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其豐富的形象力,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兩首中《望天門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熟悉詩文后,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天門”“楚江”“青山”“孤帆”以及“日邊”等多樣化的景物,并將其集合起來,形成一整副“望天門山”的畫面,以滿足學生對該首詩歌直觀化形象的需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其課堂教學的參與性,營造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又比如,在第二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課堂教學中,在學生熟讀詩文后,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與“西湖”有關的詩歌朗誦、視頻、歌曲等,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發(fā)散思維,仿照教學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西湖的美景,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其文學素養(yǎng)。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需充分結合現實生活,從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與社會環(huán)境出發(fā),選用貼合生活、學生興趣較大的素材作為教學資源或課堂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補償或佐證,促進二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其延續(xù)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8課《小橋流水人家》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教學活動延伸至課堂外,引導其參與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接觸大自然,放松心情,并指導學生在自然界中觀察“小溪”“垂柳”“水鳥”“魚蝦”“木橋”“野花”“長石橋”“平房”等多種具有“鄉(xiāng)情”的事物,鼓勵其進行獨立思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延續(xù)性。同時,經課外延伸教學后,可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見、所感進行課后寫作,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實地參觀景象的印象,并鼓勵其積極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一幅優(yōu)美、清新、靈動的畫面,鍛煉其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水平。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學校與小學語文教師需以新型教育觀為教學指導,主要可從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借助多媒體技術與理論聯(lián)系生活等多個方面擴大學生課堂學習范圍,增強其學習興趣及其延伸性,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與語文寫作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1】柯鎮(zhèn)林.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旬刊,2013(23)
【2】何勤.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J】.新課程(中),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