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實驗小學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
福建省漳浦縣實驗小學林藝娟
教學目標設計是音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提高教學目標設計質量,對于教師專業(yè)成長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通過對小學音樂感受與鑒賞課、音樂表現課教學目標的分析,就如何提升教學目標設計科學性這一問題展開具體分析。
小學音樂 教學目標 設計研究 鑒賞課
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高質量的小學音樂教學目標設計,已經成為全體音樂教師普遍關注的焦點話題??茖W的教學目標設計對于推進課堂教學活動大有裨益,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設計則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更會耽誤教學進度。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必須符合當前音樂教育發(fā)展趨勢,滿足新世紀學生音樂學習需求,接下來,本文將重點探究如何開展科學的教學目標設計。
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感受與鑒賞,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性的音樂教學活動,感受與鑒賞課程能在潛移默化之間對小學施加積極影響。精心設計的音樂感受與鑒賞課堂,有助于引導學生主動沉浸在音樂的美好情境當中,使學生學會鑒賞優(yōu)秀音樂作品,教學目標的設計直接決定音樂感受與鑒賞課程能否達成這一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歌聲與微笑》教學設計觀察的過程當中,筆者發(fā)現:很多教師只關注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設計,忽略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達成。不少教師在教案上這樣寫到:學生能自主學唱歌曲;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在這一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教師沒有關注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學生的確學會了歌曲演唱,但是音樂情感和申美能力的培養(yǎng)差強人意。教師應當在教學目標當中添加“能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這一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以及“了解本首歌曲學習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這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2.應對措施
針對小學音樂感受與鑒賞課程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出現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忽視問題,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在教學設計當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及故事元素,力求圓滿達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
《歌聲與微笑》“能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這一教學目標達成過程中,學生可以合作小組形式,展開探究,通過頭腦風暴找到最佳方案。為滲透“了解本首歌曲學習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教學目標,可以在課堂設置講故事環(huán)節(jié),利用1987年春晚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與心地善良的女主人這一故事進行導入,使學生明白哪怕是做一件小事,也能使別人得到幫助的道理。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應當通過音樂表現課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歌唱能力、綜合藝術表演和演奏能力,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和表現天分,使學生學會使用音樂表現情感、與人溝通,并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情感熏陶。借助于音樂表現課程的學習,小學生應當至少掌握一種樂器演奏方式,并能從演奏過程中體會音樂學習樂趣。但是,由于教學目標設計的不科學,很多時候課程標準當中提出的要求難以順利實現。
1.教學目標設計存在的問題
以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為例,一些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初步熟悉《歡樂頌》的音調,并能用課堂樂器演奏;初步學會歌曲《愛的奉獻》并能劃分樂段,感受并表現兩個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積累一定音樂學習經驗,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觀念桎梏,學生和家長都將音樂當作附屬學科,一些家長甚至不愿意花錢給孩子購買演奏樂器,這也就導致學生并不能很好掌握樂器演奏基本技能。在教學實踐當中筆者發(fā)現,除了那些極少數對音樂有強烈愛好以及發(fā)展意愿的學生,其他學生并不具備參與音樂表現活動的能力。要求學生用課堂樂器演奏歌曲,對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一頭霧水。
2.應對措施
分層教育是新課程教學改革大力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主張教師依據學生元認知能力高低,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各設計相應教學目標,采取分層教學。
在《歡樂頌》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根據分層教學理論,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目標:A層次學生能用課堂樂器演奏歌曲,B層次學生在錄音帶伴奏下,跟隨教師指揮,背唱歌曲,C層次學生初步熟悉歌曲曲調。
素質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今天,小學音樂課堂愈來愈關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凸顯。教學是一項教師與學生親密互動的活動,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想法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自愿接受音樂教育。只要全體音樂教師共同努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研究必將取得累累碩果。
裴新寧.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