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
摘 要:小學語文一直是教育的基礎科目。對于語文這個文字性的學科而言,想要學習語文,就需要對語文童話教學中的相關問題有所了解才可能規(guī)避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F在普遍存在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童話教學手段單一化,二是童話教學內容不接近生活化,三是課內外童話教學脫離。就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力求找出相應的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理論;行為
語文課程在中國是較早出現的科目,通過經歷多次教育部門有關語文教育課程的改革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已然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在語文教育中,眾多教育界學者專家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語文童話教學。
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重要性
1.童話幫助理解社會
在童話的世界里,小學生可以從中學到的不僅是虛擬的情節(jié),還包括童話里面涉及的社會理解。筆者所說的社會理解包括主人公的成長故事,與其他人物的社交關系以及在處理不同事情時采取的不同方法。這些都是小學生可以通過童話而學習到的內容。
2.童話幫助增長見識
在童話的世界里面,除了中國的傳統(tǒng)童話故事外,還包括大量的國外故事,如安徒生童話,迪士尼童話之類,讓公主、王子與城堡成為一個系列文化,通過童話故事,小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時空諸多他人的故事,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能夠快速增長知識的一個方法。
3.童話幫助激發(fā)想象力
童話與現實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童話擁有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能夠實現對美好追求的向往,通過童話往往得到的是美好圓滿的結局,王子會最終打敗惡人迎娶公主幸??鞓返卦谝黄鹕?,這便是想象力,通過對童話故事的講解,誘發(fā)學生對故事進行再度想象,可讓其沉寂在童話的故事中,想象平日里看不到的事物。
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出現的問題
1.理論方面問題
在理論方面,由于需要有效的理論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因此理論出現的問題是需要被關注的。理論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教師對童話理論的教學素養(yǎng)不夠全面,使得對于童話的教學觀念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在教學中對童話講解不到位,導致學生的理解出現錯誤;二是教師對童話的欣賞能力不強,使得不能理解小學生對于童話的看法;三是對童話本身的特點把握不全面;四是對其的價值不夠了解,使得童話并沒有完全被開發(fā)運用成功。
2.行為方面問題
童話教學在行為方面的問題表現為:一是教學過程中,課堂趣味性和教學實際教法之間的問題,一般老師在做到教學趣味性時都不能保證對學生有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師很大程度上便會傾向于教學內容化;二是對于教師不主動對班上的小學生進行了解的行為是會對學生有諸多的影響的,能否在課堂設計上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童話教學技能,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語氣的變化,也包括教學方式的使用。
三、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1.針對理論方面的對策
教師需要做的是提高理論方面的素養(yǎng),改善觀念,樹立正確的童話教學觀念,幫助豐富學生的童話閱歷和興趣;主動對班級學生進行觀察,注意其身心發(fā)展水平以及年齡特點,從兒童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的存在,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與兒童在童話上面的距離,更加會與小學生的思維相接近;把握好童話本身的價值和特點,了解并掌握好童話的特點并有的放矢地去理解和靈活運用可以帶給學生的是童話的體驗,對于童話的價值,不得不說是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功底,才能開發(fā)價值或者教師可以借鑒他人經驗再靈活根據班上情況進行使用,使其成為自己的經驗。
2.針對行為方面的對策
在童話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的是將課堂與童話相結合,幫助小學生進行想象,運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參與程度,使課堂充滿童話的趣味性,讓課堂上小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夠被這種童話感所帶動;長期堅持運用童話教學,對童話的價值進行開發(fā),幫助其獲得童話語言的發(fā)展,通過“聽說讀寫”給予小學生對應的訓練,幫助其發(fā)展與成長;在閱讀上教師需要做到的是盡可能給予不同孩子不同的指導,定期向學生布置童話閱讀,促進學生主動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在中國,小學教育處于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根基階段,因此,教師需要格外關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在童話教學方式上有所改進,學習更多更好的童話教學方式并對其進行靈活應用,將童話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內容相聯系以及多加引導學生正確進行課外閱讀。由于筆者知識水平和能力的不足,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夠關注到這個話題,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榮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探討[J].學周刊,2012(33).
[2]楊希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5(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