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常選擇記住輝煌,遺忘苦難。盛世會成就英雄和奇跡,也會留下孤兒寡母。
我曾沉迷于研究1998年開始的國企改制。當時,超過兩千萬的產(chǎn)業(yè)工人被要求下崗,情況之慘觸目驚心。一些丈夫在傍晚時分將妻子送到洗浴場所做皮肉生意,午夜時分再接回家;一個妻子在吃飯期間,一直抱怨丈夫沒本事,拿不出錢給兒子買鞋,丈夫一語不發(fā),走向陽臺一躍而下。由于生活艱難,類似悲劇時有發(fā)生。2000年初,國家體改辦曾設計了一個計劃,擬劃撥近2萬億元國有資產(chǎn)存量“做實”下崗工人的社會保障個人賬戶,幾經(jīng)波折,計劃最終流產(chǎn)。事隔十年,有人問一位當年反對2萬億劃撥計劃的著名智囊、經(jīng)濟學家對此有何反思,對方一邊吃飯,一邊淡淡地回答:“不是都過去了嘛。” 彼時,國企改制早已塵埃落定,中國的經(jīng)濟一度獨占鰲頭,風光無限。
我尊敬一位導演,他的多數(shù)作品都沒有在大陸公映,他說電影和創(chuàng)意,無論是追求離奇的故事,還是視覺上的震撼,都不能放棄對人的關(guān)注。這位導演,叫賈樟柯。他的電影《二十四城記》講述一座工廠和幾代工人的變遷。在首映式上,一位經(jīng)濟學家眼含熱淚,他參與改制政策和無數(shù)工廠改制方案的制定,但制定所有方案時很少談及里面的人,那些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卻要為社會承擔改革陣痛的工人群體。賈認為,這就是文化所能做的—從人的角度去理解怎么以人為本,在社會每一個變動、每一個政策制訂的時候不要忘記身處其中人的感受。
電影藝術(shù)如此, 公益慈善更是如此,它真誠地面對時代變革中每個生靈的尊嚴,修復國家機體發(fā)展不均衡導致破裂的毛細血管。
策劃_中國慈善家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