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靖
摘 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闭Z文教學中適當?shù)淖x寫訓練能夠凸顯學習語言這一中心,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的語言得到實實在在的發(fā)展。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練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就如何讓讀寫結(jié)合在語文課堂上更好地開展提出一些方法策略。
關鍵詞 小學作文 作文教學 讀寫結(jié)合 教材 方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6-0108-02
一、課題研究的現(xiàn)實背景及意義
語文教學中習慣將作文教學的陣地完全放到作文課上,往往忽略了教材中的“課文”。“讀寫結(jié)合”是推進語文教育素質(zhì)化的有效手段。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怎樣進行讀寫的結(jié)合,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新課題,很有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新教材中有許多文質(zhì)優(yōu)美的文章,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范文。怎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文本、運用文本?本學年我致力于對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教材進行研究,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到實踐。
二、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和方法
(一)從句式處仿寫
我們課文中有很多文章,作者在遣詞造句方面都別具匠心,因此我在語文課堂上抓住這些精彩的句段,引導學生反復推敲,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
案例:《黃山奇松》這一課結(jié)尾很精彩“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們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這段文字很優(yōu)美,句式也很有特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發(fā)現(xiàn)與平時我們見到的排比句有所不同,它不僅是兩字詞、一字、四字的并列,而且這四字詞還都帶有比喻的味道。讓學生在讀得基礎上,結(jié)合圖片發(fā)揮想象,按照這樣的排比描寫黃山奇松的姿態(tài)。這樣的摹寫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從段落處仿寫
《音樂之都維也納》也是一篇散文,文筆優(yōu)美,尤其是第二至四自然段,這一部分的每一個自然段都采用了先總后分的寫作方法,比如第二自然段,作者緊扣“音樂之都”,選取了個性化素材,從不同方面介紹維也納這座城市的寫作方法。這種從不同方面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的寫作方法,我們學生平時運用比較少,因此我抓住這一素材,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
(三)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系列活動
本冊書的第一單元主題“春光無限”,課文還安排了名家名作,如冰心老人的《只揀兒童多處行》,文筆細膩,字里行間洋溢著春的氣息。當時正值冬去春來時節(jié),我也開始了寫《春》的想法,我讓學生去尋找春,用自己的筆描繪春,兩天以后,交上來的文章不盡如人意。孩子們千篇一律,大話連篇,華麗辭藻的堆砌,修辭的濫用。其實三月中旬,在我們這里還根本稱不上“春光爛漫”“春意盎然”,萬物復蘇,但氣候還比較冷,只能算作早春。我意識到我們的孩子雖然已經(jīng)五年級了,卻真的不會觀察,他們習慣于大話、空話。所以我放慢了腳步,決定帶領他們一起找春天。我們師生拿著筆記本,走出課堂,來到校園,來了一次真正的尋春。孩子們很開心,也真的學會了觀察。我趁熱打鐵,和孩子們說我們和春天來個約會吧,孩子們很興奮也很新奇。我們師生共同制定了《我和春天有個約定》的海報,張貼在我們班的漂流日記本的扉頁。學生經(jīng)過仔細觀察寫出的自己的文章也越來越有味道。
(四)我當小作者,嘗試改原文
把課文、古詩改寫成其它形式。例如,學了《三顧茅廬》,我嘗試著讓學生改寫成劇本,并告訴孩子們,如果改的好,推薦在六一的時候上臺表演。孩子們一聽可以上臺表演,就來勁了。這個劇本是這幾個男孩改的,這是我們班平時最發(fā)愁寫作的孩子,就是因為可以演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經(jīng)過幾番研究、修改,終于登上了六一的舞臺。這個劇本盡管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甚至有很多不通順的語句。這些小演員動作盡管還是那么笨拙,但我想我們是成功的,因為孩子們在自己的文字游戲里享受著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三、讀寫結(jié)合,共同發(fā)展
“讀寫結(jié)合”不僅是《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也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基本手段。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讀與寫的有機結(jié)合,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吸收,又在寫中運用表達,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運用和表達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們應拓展讀寫結(jié)合的形式,豐富讀寫結(jié)合的內(nèi)容,讓“讀寫結(jié)合”之花在語文課堂競相綻放,讓語文課堂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