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萍
摘要:新課改的實施對新課程下的教學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強調(diào)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在本文中,筆者就從情感態(tài)度這一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情感不僅是指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他們的內(nèi)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
關鍵詞:新課改;情感態(tài)度;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54
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地還要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可真正要做到二者的完美結(jié)合,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后者,因為并不是每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發(fā)展變化都會通過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現(xiàn)出來,特別是對于一些內(nèi)向的學生來說,有時教師根本看不懂他們在想些什么,說不定自己的某一句話或者某個眼神、某一個動作,就會使他們內(nèi)心產(chǎn)生一些波動和變化,如果能夠產(chǎn)生一種積極的影響還好,一旦產(chǎn)生負面作用,對他們的心理就會造成一定的損害。教師彎腰拾起他人不經(jīng)意丟掉的紙屑;隨手關上的電燈、流水的水籠頭;所有單車排列整齊有序;捐血時踴躍的身影;回收所有的廢品,幫助困難同學等。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源于細節(jié),教育的主陣地也應當在于生活,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中,浸透了許許多多足以影響乃至改變學生一生的教育契機。這讓筆者想起前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一天,一位同學忽然來找我說“老師,為什么上課時你看其他同學都笑瞇瞇的,一看到我就板起臉來了呢?”學生一問,我一頭霧水,真的是這樣嗎?我竟絲毫沒有意識到,就是我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卻給這位學生帶來了太大的影響。那位同學說,每次我想回答問題時想到教師可能對我有意見就打消了回答問題的想法,這幾天我實在的太難受了才找您談,我想知道我是做錯了什么事嗎?他的這番話,除了讓我吃驚之外更引起了我的一段回憶,那是我上高二時,那時我特別崇拜的一位英語教師,那時我的外語成績不是很好,所以在他面前我是很自悲的,一天晚課教師講題,每組同學輪流回答問題,快到我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想讓教師對我刮目相看,到我前面的同學了,我的心咚咚亂跳,好緊張啊……但教師竟然跨越我提問我后面的同學,我當時眼淚都要下來了,那一節(jié)課再也沒抬過頭……可能教師就是無心之失,現(xiàn)在作為教師我能理解教師,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是一件很大的事,會認為教師看不起自己,從此上外語課我就沒再好好聽過課……現(xiàn)在想來,我的學生不就是當年的我嗎?不過我比他幸運我碰到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他能及時指出我的不足,讓我有機會改正,如果太多的孩子像我當年一樣那么敏感,又不和教師及時溝通,那會有多少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呢?不敢去想,這樣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卻讓我深切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想真正了解,關注學生內(nèi)心世界,首先必須學會注意細節(jié)。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語、一舉手、一投足,說不定自己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舉動就會傷了學生的心,甚至失去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
學會微笑。微笑是打開學生心扉、與學生溝通最簡單、最便捷的一種方式,對此筆者深有體會。記得學生寫了一篇作文《老師的笑》,是這樣說的:回答問題時,心里好緊張,不知自己在胡言亂語什么,猛一抬頭,看到老師那笑瞇瞇的眼睛,好像在對我說“你回答的很好,加油啊”,我的緊張情緒也不由消除了,話也能說的流利了,也回答的更好了,老師的笑——溫柔鼓勵的笑。還有這樣一段這樣描寫:今天上課我回來晚了,老師讓我罰站,我站得腿都要抽筋了,可老師仍在津津有味地講著,絲毫沒注意到我臉上痛苦的表情,內(nèi)容終于講完了,我悄悄瞥了她一眼,看到她正向我走來,做好了被批評的準備,沒想到老師還是笑瞇瞇的,“累了吧,”雖然沒有嚴厲的批評的我,那老師的笑讓我記憶猶新,老師的笑——是笑里藏刀的笑。
在細節(jié)中平等關愛每一位學生。其實,在孩子眼中,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親昵的動作,都是對他們愛的表示。如果同學遇到困難了,教師用微笑和他一起去面對;學生驕傲了,教師幫助他正確地分析自己,使他冷靜;學生自卑了,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用名人的小故事激勵他揚起自信的風帆……在充滿愛心的教師眼里,沒有貧富之分,沒有差生概念,沒有厭惡心態(tài)……這樣的教師充滿了人格魅力,如何能不受學生歡迎,如何能不深入學生內(nèi)心,對他的品行產(chǎn)生劇烈影響呢?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與品德的提升,往往不在于別人的說教,而在于自身的感悟與體驗?!疤铠喪健闭n堂教學,往往過分強調(diào)說教、灌輸和講解,以致有人諷刺教育是“叫育”,而“叫育”的結(jié)果不說言多必失,至少也是“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其實,真正的教育不是教育者單方面的反復說教,而是應該是點到為止、潤物細無聲的無痕教育。也就是讓教師的課堂細節(jié)處理閃耀著創(chuàng)造的光輝,教師用一種有意識的教育行為,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以感悟。
總之,現(xiàn)今社會,做一名教師很難,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更難。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p>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黑河市第一中學 16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