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經·蒹葭》在意境營造上具有藝術上的深度、高度、寬度。這一方面源于詩歌本身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就,更來源于欣賞者自身的情感體驗,人生閱歷感悟,自身的審美想象和文化心理基礎,從而最終鑄成詩歌意境營造的深度、高度和寬度。正因為如此,才使《詩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散發(fā)著永恒的魅力。
關鍵詞:《詩經·蒹葭》 意象 意境營造
《蒹葭》是《詩經》中的一首著名詩歌,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關于這首詩也有很多分析文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詩歌主旨的探析;二是對詩歌名物及詞語的考辨;三是感悟式的賞析;四是與其他篇目進行比較研究;五是運用西方有關文藝理論進行研究(如心理學、符號學、修辭學、移情說等角度);而從中國傳統詩歌美學之“意象”“意境”等概念入手者較少,表述也存在簡略、籠統之不足。因此,筆者從中國傳統美學之“意象”“意境”的概念入手,在分析二者關系的前提下,以宗白華先生提出的“藝術的意境有它的深度、高度、寬度”為邏輯起點,意在以《蒹葭》為例,推進宗白華先生的論點,以期較為準確地把握這首古典傳統詩歌的意蘊及其流傳不衰的原因。
一、《蒹葭》的“意象”美
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首次使用了“意象”這個詞。他說:“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边@里指作家頭腦中的意象(胸中之竹)。審美意象是詩人直接面對客觀景物時,瞬間的感興的產物,是詩歌的最小單位。在《蒹葭》中,作者直接觸目感興,共表現了三個意象。
首先,蒹葭意象。蒹葭即蘆葦,多年生水邊植物。蒹葭意象本身給人以纖弱、柔美的印象。水邊大片的蘆葦帶給人的是美麗、詩意、柔弱的感懷。而詩歌中的背景卻是秋天,而且隨著詩歌的展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季節(jié)的轉換,由初秋到深秋,露重霜濃,蒹葭由青漸黃,透出了濃濃的秋意,也給詩歌打下了蕭瑟、凄涼、令人哀愁的基調。
其次,伊人意象。一說伊人,首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人—— 一個風姿綽約、氣質絕佳的美人;只不過這個美人縹緲朦朧,只能遠遠眺望而無緣近觀——只能令人遐想。同時,作者又把伊人這一意象始終置于詩歌的中心位置,讓詩中的男主人公一直在深秋的水邊苦苦追尋著他心目中的伊人,然而,伊人卻始終若即若離,無法追求到;也令讀者陷入一種深深的悵惘之中。伊人意象給整首詩歌帶來了神秘、朦朧的意味,也充分地調動了讀者的想象、補白的過程,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容度和彈性。
最后,在水一方的意象。水意象可以有很多種解釋,可以代表愛情,可以代表時間流逝、送別等等。而這里的水意象顯然代表了愛情,并且明確地告訴我們:“在水一方”,表明愛情受到間阻。在《蒹葭》中,我們可以看到,水既是愛情的背景和見證,水又與相戀、相思有關,水也是幽會的地點,同時,水的阻隔又使愛情發(fā)展不順,受到了間阻。在深秋的水邊,男子來到這里與心儀的女子幽會,可是,伊人卻遙遙地在水的那邊。于是,男子上下求索,苦苦追尋卻總是可望而不可即。水邊環(huán)境優(yōu)美,為幽會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浪漫、幽靜之所,是故事展開的背景和線索,也見證了男子的苦心孤詣,癡情浪漫。
在水一方不僅告訴了我們愛情受到間阻,也揭示了伊人的神秘性,這種神秘性更能引起讀者進一步的想象,伊人該是多么美麗和美好。越是美好就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思慕、渴望,從而陷入一種深深的企慕之中。
二、《蒹葭》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蒹葭》一篇不僅創(chuàng)造了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更創(chuàng)造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啊笈c‘境(‘象外之象)的區(qū)別,在于‘象是某種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則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圖景?!巢粌H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虛空?!巢皇且徊菀荒疽换ㄒ还窃獨饬鲃拥脑旎匀??!币簿褪钦f,意象是“點”,意境是“面”;意象是個別的、具體的;而意境是整體的,不僅有畫面的實境,還有畫外的虛境。
《蒹葭》中,作者通過蒹葭、伊人、在水一方三個具體意象,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深秋水邊、一個癡情男子在苦苦追尋心目中伊人的浪漫場景。在這個追尋過程中,通過蒹葭意象“蒼蒼”“凄清”“采采”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的推移;通過伊人意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伊人是若隱若現、縹緲恍惚的;通過男子追尋的補充描寫“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可以看出追尋的艱難;通過男子追尋的補充描寫“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可以看出追尋的艱難和追尋未果、若即若離、似得而非。可以說,通過對具體意象的動態(tài)描繪和其他場景、行為的補充描繪,我們得知了詩歌的整體情境;同時,這種整體情境是超越了具體意象本身的含義而具有了整體的意蘊,是感人至深的,仿佛我們的心情也隨著男主人公的一路追尋一路顛簸、起起伏伏,隨著男主人公的惆悵而惆悵,隨著男主人公的感傷而感傷。意境的創(chuàng)造不僅把孤立的意象串聯起來,還讓它們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還對它們進行動態(tài)描寫、申發(fā),加以其他場景、行為的補充描寫,從而構成了詩歌的整體意境。可見,意象本身雖具有一定的含義,可是,離開了意境,意象就是孤立、片面的,意象是為意境營造服務的,而意象的選取也是由意境來決定的。意境可以是明麗鮮艷,可以是熱烈崇高,可以是和平靜穆,可以是悲涼凄清,而《蒹葭》的意境,則是感傷惆悵。于是,作者選取了蒹葭、伊人、在水一方這三個特殊的意象。
意境的營造不僅在于實境的創(chuàng)造,還在于虛境的營造。通過閱讀《蒹葭》,我們超越了詩歌有限的實境的描繪,而是在實境的基礎上,融進了我們的想象,設定了詩歌的情境,在我們的腦海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境。在我們的腦海里,也會出現那哀怨而楚楚動人的蒹葭,會出現深秋的白露,會出現影影綽綽的伊人,會出現那長久地徘徊在水邊的青年男子。我們甚至都看到了他的迷惘的表情,聽到了他的嘆息。于是,我們的情緒也染上了這首詩歌的情緒,也變得難以自拔,也變得消沉悵惘??梢?,虛境的營造有賴于讀者的鑒賞,有賴于讀者的認同及想象。也正因為鑒賞活動的介入,才使得意境虛實相生、韻味無窮。
宗白華先生說:“藝術的意境有它的深度、高度、闊度?!边@意境的深度、高度、闊度的實現仍然離不開讀者的鑒賞,正是因為有了讀者的鑒賞,意境的深度、高度和闊度才得以實現。讀者的知識水平、閱歷經驗、性格旨趣、文化修養(yǎng),決定了對詩歌的進一步闡發(fā),也決定了詩歌意境的深度、高度和闊度。當然,這必須首先基于詩歌自身創(chuàng)作達到的高度。
三、《蒹葭》意境的深度、高度、闊度
《蒹葭》自產生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是什么魔力讓人們幾千年來都這么喜歡它?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原因?筆者認為,契合讀者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體驗乃至引發(fā)人生企慕而不得的感情共鳴、浪漫主義及中國傳統文化心理才是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才鑄成了詩歌《蒹葭》意境的深度、高度和闊度。
(一)喚起青春期的特有心理體驗
清人王運認為,蒹葭乃“千古傷心之祖”(《湘漪樓說詩》卷八);王國維則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人間詞話》)。由此可見,《蒹葭》乃深情之作,其情致深、意境深。
《蒹葭》首先是一首愛情詩。它描寫了處于青春期的渴慕異性和單相思的一種情境。青春期是每個人必定經歷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是一個對一切充滿展望、懷著對人生和理想的無比期盼、無比憧憬的時期;然而,青春期也有許多苦惱,因為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因為沒有人生的歷練,缺乏對人生的透徹的認識,因而時時陷入傷感的境地。因此青春期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時期,而那些令青年人苦惱和傷感的事情實際上在成年人看來是許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青年人自己都會忘卻,但處于青春期時,卻會令人苦惱、傷感,甚至難以自拔,因此,這也就使得很多青春文學總是帶著一些淡淡的憂傷。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本就喜歡憂傷,喜歡“為賦新詞強說愁”,再摻入愛情的成分,就更容易多愁善感了?!遁筝纭窞槲覀冋宫F了一種愛情的困境。既不是如《靜女》般約會的甜蜜,也不似《桃夭》般婚嫁的歡樂,也不似《雞鳴》般婚后的如膠似漆,而是苦苦的單相思,充分描繪了單戀的苦楚。主人公悲傷、悵惘、執(zhí)著,深陷感情之中無法自拔,極其真實地為我們呈現了戀愛中的青年男女的真情實感,讀來極其動人。處于青春期的人,通過讀這首詩可以讀出現在的自己;青春已逝的人,通過讀這首詩可以讀出自己的過往,可以喚醒對自己青春的深深記憶,從而對失去的青春充滿緬懷??傊?,《蒹葭》雖是一首愛情詩,卻能在各類年齡人群中產生普遍共鳴,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接受,其委婉含蓄的情致深深打動了人們,從而實現了其意境創(chuàng)造的深度。
(二)引發(fā)人生企慕而不得的感情共鳴
《蒹葭》不僅是一首愛情詩,更是一首展現人類困境的詩歌。古人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從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無法選擇的出生、成長環(huán)境,有了自己無法逃避的相貌、智商等先天條件,在后天的努力過程中,又受個人原因、自身能力、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制約,使我們無法實現充分的自由。于是,就出現了類似《蒹葭》的“在水一方”和“道阻且長”。因為沒有足夠強大的自身條件,我們無法實現自己的崇高的事業(yè)目標,只能選擇眼前的事業(yè);因為外界的種種不確定因素,導致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忙于眼前的生活,也許就再不會前進;因為沒有很好的平臺,我們也許就只能屈居下僚,任歲月侵蝕,消磨了志氣;也許因為認識的局限和無法掌控的社會因素,我們不能盡情逞才任性。人生有很多自己無法掌控的因素和“道阻且長”,導致了我們只能做現在的自己。盡管我們對于“伊人”有著無限的向往,可“伊人”卻永遠“在水一方”,我們始終無法接近,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就算是像《蒹葭》中的男主人公一樣始終不屈不撓、奮斗終生的話,我們也只能是無限地接近“她”,但卻永遠得不到“她”;就算通過我們的努力,實現了一點兒小小的進步和小小的理想,抬頭一看,新的更大的目標還在前方,對于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只能是無限地接近,而無法最終實現。
《蒹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人類生存的普遍困境:企慕而不得。而這種困境比比皆是,因此,拋開愛情層面,這首詩所展示的情境是人類普遍共有的情緒和情感體驗,因而,它能得到最廣泛的共鳴,這也是這首詩長期、廣泛流傳的一個重要原因。因而,在這個層面,《蒹葭》超越了愛情層面,完成了其詩歌意境深度的最終創(chuàng)造。
(三)富于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蒹葭》是浪漫的,有浪漫的景物,有浪漫的情致。其浪漫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場景浪漫。深秋、水邊、伊人、蒹葭,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伊人縹緲、蒹葭蒼蒼,在這如詩如畫的背景下,發(fā)生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其次,故事浪漫。在這秋色無邊的蒹葭水邊,遠遠佇立著一位縹緲的佳人,吸引著一個癡情的年輕男子,在這里苦苦地追尋,因而,這是一個浪漫的抒情詩篇。
最后,情致浪漫。青年男子在水邊追尋伊人,歷經時間季節(jié)的變化推移,蒹葭由青轉黃,由黃轉白,時間漸漸進入了深秋,可男子依然不能釋懷,依然在執(zhí)著追求。試想,如果換了一個中年人,追求不到也就放棄了,絕對不會這么“執(zhí)迷不悟”。
浪漫源于現實。因為現實有這樣的情形,數不勝數。不論是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還是對于事業(yè)、人生的執(zhí)著追求,類似《蒹葭》的這種情形,在現實中比比皆是。同時,“浪漫都傾向于對現實的再創(chuàng)造”。在閱讀欣賞中,即便作品中的浪漫超出了正常范圍,可它的底色是現實的,也依然能夠給人以共鳴。在閱讀中,讀者可以在作品中讀出自我,讀出人世間共有的情感,也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完成自己在現實中不能達成的愿望,以獲得最大的閱讀滿足。正是因為達到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浪漫主義的高度,也才完成了《蒹葭》意境營造的高度。
(四)符合“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傳統文化心理
《蒹葭》的情感是“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在《蒹葭》中,我們看不到“狂飆突進”式的西方的行為和情感表達方式,只能看到男子的單相思般的癡情追求和追求不到的低回悵惘,并且是一唱三嘆,情感回旋往復。其情感方式完全是中國式的“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情感是內斂的、含蓄的、自我沉浸式的,沒有任意發(fā)泄出來。
“怨而不怒”“哀而不傷”來源于儒家傳統美學思想。儒家傳統美學思想的源頭緣起于氏族社會。春秋時期,孔子痛感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各國之間的殺伐征戰(zhàn),建立了儒家學派,倡導社會應該回到周公時期的大同社會,回到那種人與人之間彬彬有禮、上下有序、社會穩(wěn)定的和諧狀態(tài)。這種思想的來源就是基于孔子的思想認識,他認為氏族社會的那種原始的共產主義社會是最理想的社會,基于此,他建立了他的儒家學派。氏族社會的社會組織結構是基于氏族血親的,而儒家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人生理想也是基于血緣關系的,這也符合中國幾千年的農耕社會狀況。在孔子的學說闡述中,家是邏輯起點,然后推己及人,到朋友、到社會,最后上升到國家層面。首先在家的層面要孝敬父母、兄長,因為這是直接的血親關系,要長幼有序,要尊卑分別;出門之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要像在家里一樣,與朋友交要講求“忠”“信”;到了國家層面,君主是放大了的父母,是放大了的“家”,就更要講忠君愛國,至此,儒家學派完成了它的邏輯建構,也形成了它的等級秩序。在這個秩序中,長輩、父兄、君主是要遵從的,是不能有怨言和怨氣的;由于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因而,長期以來形成了中國人“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文化心理,表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是這樣,表現在日常行為、行事上也是這樣,因而,《蒹葭》這首詩的作者是這樣創(chuàng)作詩歌的,詩中的男主人公也是這樣感情含蓄內斂、內心充滿惆悵的。
孔子還倡導“中庸”,認為過猶不及。在藝術上,孔子認為,真正美的、有益于人的藝術作品,其情感的表現應是適度的。如果超出了應有的適當的限度,使歡樂的情感的表現成了放肆的享樂,悲哀的情感的表現成了無限的感傷,這樣的藝術作品就是有害的。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也不應當有過激的表現,而應該適可而止,有充分的理性約束。
基于以上原因,在中國的文學作品當中,很少能看到那種西方式的強烈的沖突、強烈的情感表現和宣泄,有的,只是“怨而不怒”“哀而不傷”。
“中庸”的原則對中國人也同樣影響深遠。中國人很早就發(fā)現,任由感情無節(jié)制地強烈發(fā)泄,不但傷害自己,而且容易傷害其他人,不但于事無補,而且只能使情況更壞。成熟的人應該是能夠控制自己感情、不使其走入極端的人,即“允執(zhí)其中”。因此,在《蒹葭》的流傳中,人們能夠認同它、欣賞它,能夠隨著它的情感流動和它一起起伏生成,而不會質疑它為什么不能狂飆突進和狂熱地宣泄情緒?!遁筝纭氛且驗樯钌钇鹾狭酥袊说奈幕睦?,才使得其意境營造擁有了無限的闊度,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蒹葭》在藝術成就上確立了一個中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標桿和高度,不僅在《詩經》中是卓爾不群的,在中國古典詩歌長河中也是屈指可數、不可多得的。它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其意象和意境營造的妙合無垠上;表現在意境營造的深度、高度、闊度上。千百年來,人們在對它進行解讀時,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結合自身的人生閱歷感悟,結合自身的審美想象,結合自身的文化心理結構,賦予了詩歌多層次、多角度的廣闊的解讀空間,也最終完成了詩歌意境營造的深度、高度和闊度。正因為如此,才使得這首詩歌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散發(fā)著永恒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 胡秦葆.試論《詩經》愛情詩中的水意象[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3).
[4] 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 嚴偉英.金庸小說與《紅樓夢》的幾點比較[A].吳曉東,計璧瑞.2000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作 者:劉燕燕,武警特種警察學院教學科研部副教授,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名作欣賞·下旬刊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