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 淮安223300)
教育實習期間職前教師如何反思以促進專業(yè)發(fā)展
楊嘉興
(江蘇師范大學, 江蘇 淮安223300)
教育實習是職前教師開始專業(yè)成長不可或缺的實踐階段。關于教育實習的理論模式已經發(fā)展得相當完善,但在實踐中卻存在一定偏差,實際實習情況往往超出實習生預期,導致實習生不能應對復雜實習任務。在實習條件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反思性教育實習就凸顯出其重要的作用。反思的主要內容包括聽課后的反思和授課后的反思,反思的主要方法有反思性教學日記、過程性反思筆記和實習小組。
教育實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反思;職前教師
教育實習是教師在進入教師這個崗位之前的必不可少的實踐鍛煉。它讓職前教師提前接觸未來的工作崗位,為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做好準備。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指“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過程”,二指“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過程”(王少非,2005)[1]。前者從個人角度出發(fā),強調教師自己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解以及為此作出的努力進而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后者指外部機構團體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1986年,卡內基教育和經濟論壇工作小組發(fā)表了名為《國家為培養(yǎng)21世紀的教師做準備》的報告,明確提出“教師專業(yè)化”(teaching as a profession)這一概念(李其龍、陳永明,2002)[2]。我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對教師職業(yè)展開過討論,認為“教師不單是一種職業(yè),且是一種專業(yè),……性質與醫(yī)生、律師、工程師相類似”。1994年我國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第一次從法律維度確立了教師的專業(yè)地位。由此可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這也正說明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動態(tài)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應該從源頭抓起。師范類院校作為培養(yǎng)未來教師的搖籃,更應該重視對職前教師的培訓工作,為各大中小學校輸送優(yōu)秀人才。其培養(yǎng)內容除了包括國家規(guī)定的各科師范課程,還應重視穿插在課程學習中的教育實習。因為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形成僅僅依靠課堂教授方式是無法完成的,還需要通過教學實踐體驗獲取(郭新捷、王薔,2009)[3],這里的教學實踐體驗就是教育實習。教育實習是銜接職前教育和職后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開始(徐歡、滕英浩,2014)[4]。Daresh(1990)[5]也曾強調,“教學實踐是職前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最好機會”。職前教師要想在這個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扎實基本功后,還必須深入學校進行教育實習,提前熟悉教師這個崗位,了解自己的不足,推開就業(yè)之門,縮短師范生走上教師崗位的磨合期,以便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教師教育實習的主要內容是聽課。這本來是一個很單純的教育實習,任務也很簡單,但真正進入實習學校之后卻是困難重重。教師素質較高、生源較好的所謂好學校,很排斥實習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實習生的到來可能吸引學生的一部分注意力,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達不到既定目標;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為了在實習生面前樹立良好形象,往往會拋棄原有教學方式,而學生要適應新的教學方式需要花費一段時間,這對學習負擔很重的高中生來說確是一種時間浪費。而教師素質與生源次之的學校雖沒有上述學校的種種顧慮,但教師上課方式傳統(tǒng)、與學生互動不多、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態(tài)度不端正的情況屢見不鮮。對實習生來說,不僅學不到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對未來的職業(yè)生涯產生消極態(tài)度,認為教師行業(yè)并不如想象中美好,甚至產生轉行念頭。在教育領域,很多研究表明,課堂的實際狀況與職前教師的預想在很大程度上不相一致(Kagan,1996)[6]。Cole & Knowles(1993:47)[7]也曾經指出,職前教師對教學的預期會被“學校、課堂和教學的現實狀況打破”。聽課本是搜集有利于研究教學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以評估教師教學為目的。教師往往不情愿讓人聽課,主要是由于聽課總會與評估教師的教學相聯系。同時大學教師對實習生的實習期望很大,希望實習生可以通過實習獲得教育教學知識、提高教學技能、了解學生整體情況,等等。而教學技能的學習受制于指導教師的個人風格、熟練程度和指導水平,各中小學的輔導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大學教師的期望對實習生來說也存在一定難度。實習生夾在不情愿被聽課的中小學輔導教師和期望值很高的大學教師中間很是為難。因此,如何利用來之不易的教育實習機會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就成為擺在實習生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筆者認為,反思能力在教師教育中飾演著重要的角色。如考爾德黑德[8]所言,“成功且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自己事業(yè)中思維重要事件,包含教育目的、課堂情境以及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反思被認同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反思性教育實習有多么重要了。
我國學者周興國(2000)[9]曾指出:“使教師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不是其知識和方法,而是教師對學生、對自己、對教學目的和意圖以及教學任務所持有的信念,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表現出來的教育機智和批判反思能力?!?/p>
2014年,李廣平和孫寶蟬[10]研究得出,教育實習的特點是其目的和任務越來越復雜。從最初的體驗教學過程,掌握教學技能,到后來增加了運用和驗證教育理論的任務,隨后轉向反思教育實踐,建構個人教育實踐知識和實踐智慧,最后是為促進未來教師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20世紀90年代,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成為美國教師教育新的目標。事實上,反思型教師仍然沒有放棄對“教師專業(yè)化”的追求,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對專家型教師形象的回歸(李其龍、陳永明,2002)[2]。也就是說,專家型教師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而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以反思型教師為基礎,只有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反思,才可能成長為專家型教師??梢哉f,反思這一概念貫穿于教師發(fā)展始終。教育實習作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起點,也是培養(yǎng)反思型的開端。職前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育實習中不僅處于主體地位,也是實習的把控者,因此在實習中要將在大學里學得的理論與在中小學的工作實踐相結合,力求完成教育實習的任務。在真實的教育實習中,實際情況往往是實習生所不能預測的,所以在客觀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實習生需要通過自身的反思總結才能充分利用實習機會,讓實習發(fā)揮最大效用。
反思型教育實習模式(Reflective model),又稱為基于案例教育實習模式(Case-based model),是指在教育實習中,要引導實習生針對教育情境中所遇到的真實實踐問題或者稱為真實的實踐案例來進行深入反思,從而發(fā)展個人對教育教學、對學生特點與文化的理解,形成具有主體性特征的個人教育實踐智慧等(李廣平、孫寶嬋,2014)[10]。在這個模式中,實習生是活動的主體,具有充分的主動性。它同時強調中小學輔導教師的引領作用。
(一)反思內容
反思內容主要包括聽課反思和授課。聽課是實習生學習教學方法的必要手段,是教育實習的首要環(huán)節(jié)。聽課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汲取別人的長處,增補自身的短處,所以在此過程中,反思就顯得格外重要。首先,實習生應該明確,聽課主要以聽指導教師的課為主,兼聽其他教師。指導教師都有其系統(tǒng)性的個人授課方法,堅持以聽其課為主,而且連續(xù)聽完至少一個單元,才能系統(tǒng)地把握其授課技巧。同時,有選擇地聽其他教師的課,博采眾長。其次,聽課必須包含兩方面的內容: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一方面聽教師教什么、怎樣教。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重點是否突出,教學步驟及教學組織方式是否合理,采取了什么教學理念和教學法,是否重視與學生互動,聽課教師對各種問題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換作自己會如何處理,把自己代入上課教師的角色中去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聽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否全體參與學習活動,課上是否積極參與討論、主動發(fā)言,情緒狀態(tài)是否良好。
授課是以教學實踐驗證教學理論。授課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教學的反思、對學生的認知、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其中,對教學的反思占主要部分,具體包括:
1.學科教學知識
對教學內容理解是否透徹;備課是否充分;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解決;預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材中知識安排的順序是否合理;如果重新編排是否更能符合學生認知;板書是否工整簡要、布局合理。
2.教師知識
教學態(tài)度是否親切;教學語言是否清楚、明白、流暢、生動;在上課過程中,個別學生開小差該如何妥當處理;小組活動時秩序混亂該如何管理。
3.教學方法
在學校學得的公共知識在實際運用中出現困難,比如在講解語法時,全英文授課講解語法規(guī)律,學生可能有理解困難,這時需要中文輔助講解,更易于學生理解語法規(guī)則。對學生的認知包括對學生能力水平的認知,對課堂行為活動的分析以及怎樣能讓學生融入到學習中去。通過對前兩者的反思,實習生定會有所收獲,繼而產生自我身份的認同,對今后的教育工作也更加充滿信心。
(二)反思方法
從個人層面來講,實習生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進行反思:
1.反思型教學日記
教學日記是每個高校在實習生實習前的硬性規(guī)定,但實習生往往是為了應付而不得已才記錄的。據筆者觀察,實習生通常會在實習任務徹底結束后、高校發(fā)出具體上交日期時才開始補寫。補寫內容除了少部分自己的真實經歷外,大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杜撰的。其實教學日記對實習生進行教學反思有很大的幫助,充分利用便會獲益良多。反思型教育實習的目的就是幫助尋找核心問題或階段性的研究點,將反思落實到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上(陳朝暉,2011)[11]。實習生可以在每天的實習任務結束后,詳細記錄下當天的點點滴滴,包括輔導教師的上課行為、課堂話語、備課內容及實際授課的差距與原因分析、與師生相處注意的問題及收獲等等。著重總結自己對聽課的反思、對課堂的反思、成功的方法、失敗的原因、改進的策略。反思型教學日記不拘泥于某種格式,除了在日記本上記錄,也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發(fā)布,以吸引同行交流,分享經驗。
2.過程性反思筆記
這個方法主要是針對授課。實習生在中小學輔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備課、授課,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備課過程中,實習生首先考慮到的是這門課程該如何安排,怎樣編排才能把重難點既詳盡概括同時又詳略得當,教學目標才能完成。更重要的是,實習生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反應,如果學生與預期反應有偏差,該采取怎樣的措施或活動來引導學生。授課是備課的實踐運用,授課中的反思也尤為重要。自己儲備的知識能否自如應對課堂教學內容,是否擁有處理突發(fā)情況的機智。實習生在備課時、授課后都應該做筆記,記錄自己的突發(fā)靈感,以便能提醒自己是否達到了這些要求。
而從多人層面來說,實習生可以自由組合結成實習小組,小組成員可以是關系親密的朋友,可以是親近的室友,這樣能確保在分享交流經驗時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則,而不是單方面的分享或索取,因為教學反思需要一個民主而和諧的活動小組(劉正偉,2003)[12]。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情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對新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主動建構新知識的過程,這也正是建立實習小組的理論依據。自由組合的實習小組可以定期舉行分享交流活動,將自己的經驗及反思分享出去,同時汲取小組成員的心得體會,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個過程強調實習生的主動反思,無疑會對培養(yǎng)實習生的反思能力奠定基礎,同時放大實習生之間的反思成果,使實習效果加倍。
總之,反思是職前教師成長為專業(yè)教師的重要因素。教育實習是職前教師首次接觸到真實的教學情境,如何通過教育實習來獲取教學技能取決于職前教師在教育實習中的反思性實習。做好反思性教育實習將會促進職前教師主動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性研究,形成反思型教學思維,貫徹教師終身發(fā)展的理念,為將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王少非.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李其龍,陳永明.教師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郭新捷,王薔.教育實習與職前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關系探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3).
[4]徐歡,滕英浩.反思性教育實習:職前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J].教師教育,2014,(5).
[5]Daresh JC.Learning by Doing: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u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990,(28).
[6]Kagan DM.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6(62).
[7]Cole AL,Knowles JG.Shattered Images: Understanding Expectations and Realities of Field Experiences[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993(9).
[8]Colderhead,J.& Gates,P.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M].London: The Falmer Press,1993:45.
[9]周興國.教師繼續(xù)教育:問題與對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0]李廣平,孫寶嬋.國際視域下教育實習模式的特征及理念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14,(3).
[11]陳朝暉.教學反思促進頂崗實習生職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行動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11).
[12]劉正偉.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從教育實習開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3).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09
G652
A
1008-6714(2017)10-0020-03
2017-06-16
楊嘉興(1992—),女,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學科教學(英語)研究。
〔責任編輯: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