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江燕 /文
論開設合奏課的必要性
◎ 付江燕 /文
器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器樂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xiàn)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課外免費加合奏課,是為每個學生提供音樂合奏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合奏學習如同一部發(fā)動機,將每個學生內在競爭意識、好勝心理都充分地調動起來,致使心理活動的能量進一步增強,使其精神高度集中,思維異常活躍。合奏學習在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方面,是能夠發(fā)揮巨大作用的。建議學校要給老師一定的獎勵,這樣可以提高老師的積極性,也可幫助孩子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學到課堂以外的內容,使家長高興、老師滿意、孩子快樂。
一、根據(jù)少年宮現(xiàn)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氣氛,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jié)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二、在音樂合奏課堂中強化有效的合奏學習,可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學習研究中有著專注的神情,加強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的綜合水平有更加明顯的提高。有效的合奏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的自主參與程度提高。學生始終能夠維持在較高的自主學習之中,促使學生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設想,產生新的學習目標。
合奏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合奏學習是以“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通過小組合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具體操作:1、分組,要合理將幾個不同樂器班級根據(jù)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教學,這樣既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有利于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于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公平競爭,發(fā)掘小組的群體智慧,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2、明確教學任務安排的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任務,同時也要有明確的小組活動,小組活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課總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要緊密圍繞教學任務展開,偏離教學目的的活動最好不要進行。在音樂教學中,小組活動大多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歌曲或樂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化主題,培養(yǎng)能力。因此,應更多地著眼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關注學生對歌曲或樂曲的表現(xiàn)力的提升和發(fā)展上。老師在課前根據(jù)每個班級學生情況安排好教學工作。合奏任務也會因不同年齡、不同教學任務而有所不同,教師在安排合奏任務時一定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
在合奏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fā)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再把自己視作為工作者,而是合奏者。在合奏學習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原有的“權威一服從”關系逐漸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
總之,小組合奏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奏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作者單位:西寧市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