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岐霞
【摘要】由于公共圖書館免費時代的不斷來臨,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功能等方面也出現較大的改變。在本文中,主要針對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服務實踐以及反思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下文內容,希望能夠給與同行業(yè)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免費開放 服務 實踐 反思 分析
引言:所謂的免費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現階段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我國在實行免費公共圖書館之后,每一個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從而研究出滿足自身條件的免費服務項目,并且所取得的效果也較為理想。
1.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服務所存在的問題
1.1由于經費保障存在不足
長期以來圖書館的文獻采購以及設備更新等經費一直較為緊缺,并且公共圖書館在進行全面免費開放后,讀者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并且書刊的流通也在加快,從而直接導致日常支出成本出現大幅度提高,如果不存在一定的經費作為其支撐,那么免費開發(fā)也只是形式,有限的經費也沒有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其采購費用以及人員經費等存在的嚴重失調,直接導致經費的使用效率低下。所以經費存在的不足是免費開放的首要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那么對下一階段的免費開放會帶來很大阻礙。
1.2由于工序矛盾日益突出
隨著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全面免費開放后,讀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并且讀者也較為復雜,與此同時讀者所面臨的閱讀需求也變得更加復雜,從而直接導致原本緊張的資源以及人員配置存在較大壓力。自從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后,每一級政府部門對于免費投入的資金并沒有增加,一些書刊資源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并且有效的館藏資源不能對讀者實際需求進行滿足,與此同時閱讀環(huán)境也將會隨著大聲吵鬧從而變得越來越差。電子閱讀完全免費后,電腦設備的老舊以及雜亂不能滿足讀者需要,并且廣大讀者的需要和資源保障存在的矛盾日益凸出,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1.3由于管理制度較為落后
自從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后,讀者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從而使一線窗口的管理以及服務范圍不斷的擴大,其工作強度也在逐漸增加。然而因為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從而直接導致館員會面出現大聲喧鬧和嬉皮打笑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會手無對策。與此同時,到圖書館讀書的讀者素質也參差不齊,有些讀者品行比較差以及逾期不還的情況經常出現,也存在一些讀者長時間占座,并且是從事一些和閱讀不相干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對真正閱讀的人帶來影響。
2.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分析
2.1必須建立起經費保障制度
對于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而言,會關系到文化民生以及行業(yè)發(fā)展,并且也需要公共財產以及文化負責認的建設,根據法律所具有的權威性以及強制性,從而保證圖書館實行免費開放所需要的費用。首先要建立起經費保障制度,并且充分考慮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以及方式和內容等,從而進一步制定財政補貼標準,制定每一年的經費投入增長比率,保證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更加均勻以及有序的發(fā)展。其次要積極探索多元化投資方式,鼓勵以及吸引社會中各個方面的力量都參與到公共圖書館建設中,緩解公共圖書館經費不足等問題。通過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經費保障機制的建立,將其作為全面改善服務設施以及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2.2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建設
對于資源來說,主要是服務的基礎,并且圖書館也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從而對文獻資源的建設進行提高,并且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免費開放后所帶來的供需矛盾。首先對經費來源渠道進行拓展,提高對文獻資源的采購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將充足的資源作為保障,提高館藏質量。其次要明確規(guī)定外借圖書的上限,要縮短借閱時間,合理控制圖書的流通量,更好的保障讀者可以及時的借閱到所需要的書刊。最后提高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做到有計劃的將館藏資源進行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建立特色數據庫,積極收集以及整理一些優(yōu)質網絡資源,更加方便讀者進行收集以及挖掘,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以及共建,為讀者提供高效的信息資源。
在對公共圖書館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中,要想讓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得到長久的發(fā)展,就應該對服務設施進行改善,同時還要在一定程度上對閱讀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進行加強,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為讀者提供相對來說比較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要最大程度的爭取政府的財政支持,對管舍進行有效的維修和改造,對閱覽室進行增加,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空間以及容量,對讀者的需求進行相應的滿足,同時還要為讀者提供無線上網,讓讀者充分的感受到公共圖書館的溫馨以及方便。
2.3對服務的品質進行提高
第一是需要延伸服務范圍,對服務范圍進行延伸以及深化,從而全面提高社會效益,這也是現階段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根本。首先可以建立起總分館制度,主要在基層館設立分館以及建立起流通站,全面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效率,使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惠及到更多的人。其次要充分發(fā)揮汽車圖書館的流動服務優(yōu)勢,從而將解除到軍營、農村以及殘疾人中心等各個領域中。在此之外,也要建立共享工程固定的基層服務店,讓文化生活較為匱乏的基層群眾也可以得到這個項目的幫助。
第二是對服務意識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要大力推廣數字化建設,例如首都圖書館在全市開展數字文化建設工作,從而使廣大市民在家門口便可以享受“隨時看”和“到處看”。其次建立數字圖書館聯(lián)盟,比如:廣東省建立的廣東數字圖書館,能夠實現廣東省內每一個系統(tǒng)圖書館的資源得到共享,同時也能為讀者提供免費網絡表單等。
總結:通過上述的內容分析,公共圖書館的免費開放主要是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并且在制度保障以及管理創(chuàng)新和資源建設等方面依然需要不斷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免費服務永遠存在,更好的實現可持續(xù)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肖希明,余愿,徐晨辰,劉靜羽.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2012,12(24)124-127
[2]張勇.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績效評估的初步探討[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14,12(24)147-151
[3]孟憲雪.中原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蘭臺世界,2015,12(24)108-109
[4]王丹,周忠樺,張德焱.免費開放環(huán)境下縣級公共圖書館的工作實踐與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3,12(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