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霜霜 林曉婷 劉嘉欣
摘 要 目的:探討社區(qū)護理干預下高血壓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95名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不加任何干預措施,實驗組用設計的高血壓控制方案進行干預,總結干預后的效果并進行分析評價。結果:實驗組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自我保健能力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結論:社區(q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社區(qū)護理 干預 高血壓 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原發(fā)性高血壓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我國目前高血壓患者達1.6~1.7億,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66.9%,隨著人口老齡化這一數字將更創(chuàng)新高。而患者對高血壓病的知曉率僅為25%,合理治療率為12.5%,有效控制率為3%。由高血壓所帶來的一系列急慢性并發(fā)癥已成為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為了有效管理高血壓患者,降低急慢性并發(fā)癥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我們嘗試對高血壓患者進行了社區(qū)護理干預,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就診的95名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3》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颊吣挲g40~84歲,平均年齡(59.53€?.47)歲。隨機將95名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常規(guī)進行治療用藥。實驗組的50名患者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方案如下:
(1)進行健康宣教,講解高血壓的誘因、并發(fā)癥及降壓藥物,告知患者及家屬做好自我保健。
(2)測定血壓,建立個人檔案,教會病人自己測量血壓并告知患者血壓的判定標準,至少每3天來測量一次血壓,并進行記錄,如果發(fā)現患者血壓過高則告知病人需連續(xù)監(jiān)測3天或3天以上。
(3)指導患者用藥。告知患者及家屬:避免頻繁換藥,24h合理降壓;堅持連續(xù)用藥;不要自行減藥或停藥;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4)指導患者的飲食:低鹽低脂,禁煙限酒,控制熱量攝入,避免肥胖,增加含鈣和鉀的食物的攝入,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喝濃茶和咖啡;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晚餐要少而清淡。
(5)指導患者適量運動。根據高血壓的分級情況,制定不同運動方案。
(6)電話隨訪和家訪,了解血壓控制情況,適當調整與改進。
(7)確立高血壓分級診療制度,如血壓達到180/100mmHg中的任意一個參數時,由社區(qū)醫(yī)院開具轉院證明到三級醫(yī)院入院進行系統(tǒng)治療。
(8)與社區(qū)居委會等合作,建立高血壓病友俱樂部,在社區(qū)活動中心進行文娛活動、相互交流和監(jiān)督。
(9)發(fā)放問卷調查表。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的變化情況,根據半年的隨訪情況來評判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患者血壓恢復平穩(wěn)正常,舒張壓下降>20mmHg;有效:經過治療后血壓基本恢復正常,舒張壓下降10~20mmHg;無效:經過治療后血壓仍無任何變化??傆行?(顯著+有效)/總例數X100%。
每位研究對象均填寫“高血壓預防控制調查問卷”,根據問卷結果以及被研究對象的社會心理狀況,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定。
2結果
實驗結果如下: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對比(x€眘,mm Hg)
高血壓知識在干預前優(yōu)、良、差分別為:9(18%)、17(34%)、24(48%),干預后優(yōu)、良、差分別為41(82%)、8(16%)、1(2%);自我保干預前健優(yōu)、良、差29(58%)、13(26%)、8(16%),干預后優(yōu)、良、差41(82%)、8(16%) 1(2%);心理狀態(tài)干預前健優(yōu)、良、差分別為16(32%)、19(38%)、15(30%),干預后為38(76%)、10(20%)、2(4%);高血壓并發(fā)癥在干預前優(yōu)、良、差分別為21(42%)、24(48%)、5(10%)干預后變?yōu)?1(82%)、9(18%)、0。
實驗組在自我管理效能、政策資源利用和醫(yī)療資源利用,干預前后的構成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表明社區(qū)護理高血壓方案的建立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且療效顯著。近年來高血壓的發(fā)病呈年輕化趨勢,有研究顯示40~60歲為高血壓的高發(fā)階段,60歲以上最高且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因此很有必要進行社區(qū)護理干預。
3討論
對于高血壓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僅為用藥護理;但因為患者對于高血壓這一疾病的了解較少,導致高血壓患者不規(guī)律服藥和自行增減劑量致使高血壓的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更嚴重者則會導致高血壓危象的發(fā)生等。因此在社區(qū)護理中建立有效的高血壓控制方案并進行個體化的調整以適應更多各類不同的高血壓,由此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實驗通過對高血壓方案的有效建立實施,為病人建立個人病案以及診療方案,并根據病人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及時調整護理方案,結果顯示出該社區(qū)護理高血壓護理模式的建立,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血壓的血壓控制效果,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總死亡率,且該護理模式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
4結論
綜上所述,社區(qū)護理高血壓護理模式的建立使得血壓的控制效果顯著,能有效的降低性血管疾病和總死亡率,減輕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并幫助病人建立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一模式的建立及應用將造福眾多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庭,為大眾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方向,值得全面推行,造福于大眾。
(指導老師:余紅梅)
基金項目:該課題為大學生科研課題。
參考文獻
[1] 孫偉.高血壓社區(qū)護理管理模式進展[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5,9,13(18):135-136.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3》修訂版.
[3] 尢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7:225-227.
[4] 張彥琦,張玲,等.重慶市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社區(qū)健康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0,18(2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