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箴
摘 要 隨著羽毛球運動在中國的日益發(fā)展,以其獨有的運動特點,逐漸大眾化,同時也成為了當今大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中,很多教師都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而在羽毛球運動中,有很多有針對性的輔助訓練方法,本研究通過實驗,將專項訓練法運用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中,與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比較研究,分為試驗班和對照班,結果表明,試驗班的學習效果要優(yōu)于對照組,其中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擊球的感覺、擊球點和擊球時機的掌握上,從而提高了擊球的實際對打能力。因此,將羽毛球輔助性練習運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是有益的。
關鍵詞 高校 羽毛球 針對性 輔助練習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華北電力大學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的兩個羽毛球選項班學生共60人,均為男生,一個為對照班,人數30,一個為實驗班,人數30。60人入學前均未接觸過羽毛球。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試驗法、調查問卷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
2試驗設計和實施控制
實驗時間:2014年9月到2015年11月,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0學時。實驗地點:華北電力大學羽毛球場,教學條件相同。采用組間比較設計,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即從無球揮拍開始學習技術動作,再通過定點擊球完成正反手擊球的學習;實驗組則采用從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開始培養(yǎng)擊球感覺,然后學習揮拍動作,并且逐步糾正動作,從而完成正反手擊球的學習。通過30學時的學習,各組中隨機抽取5對學員進行對打,從而比較兩組間的學習效果差異、即對打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差異。實驗期間,兩組學員課后不安排復習內容和練習。
3結果與分析
3.1研究結果
3.1.1實驗組對打的回合數要多于對照組
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各自隨機抽取的15對學員的對打中,由表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組的對打能力要強于對照組。
表1
3.1.2實驗組的技術評定要高于對照組
在對打過程中,由華北電力大學羽毛球教師給他們打技評分(滿分100),實驗組的平均成績是85.4,對照組的平均成績是78.2??梢姡夹g水平也較高于對照組。
3.2分析
3.2.1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羽毛球的感知覺能力
在學習正反手擊球前,運用的輔助練習有:(1)互拋互接練習 是兩名學員相距3—4米的距離站立,相互向對方拋球,根據學習正手、反手的擊球位置要求學生在相應位置用單手將球接住。(2)用手擊球練習 以學習正手擊球為例,學員面對墻或擋網站立,站成正手引拍姿勢,用于持拍的手掌張開,另外一只手持球于身前與肩齊高的位置拋球,用持拍手掌將球擊出。
3.2.2實驗班的學員對球的性質判斷較對照班要更為準確
實驗班的學生在經過2周的練習,可以進行簡單的回合聯(lián)系,并且可以看出,學生對來球方向和遠近判斷準確,能夠用拍子的甜點將球擊出。
對照組的學員在學習完揮拍和定點擊球后,表現(xiàn)出的技術動作和擊球感覺是比較好的,然而在與同伴在對打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情況有較大差別:遠近判斷不夠準確。因此,對照組的學員在對打過程中出現(xiàn)較大的動作變形,對打效果比實驗班較差。
3.2.3實驗班的技術評定要優(yōu)于對照班
對照班的學員對打過程中,技術動作變形較大,主要是由于找不準擊球點,判斷不準確導致不能及時移動到位擊球,因此擊球時,身體重心不平穩(wěn),被動擊球而容易造成動作變形。較常見的有引拍不到位、揮拍沒有隨揮動作、沒有側身擊球、單靠手臂揮拍擊球等錯誤動作。
實驗班的學員在對打過程中,能夠及時移動到位,并且可以通過側身引拍、轉體揮拍完成擊球動作,發(fā)力順暢連貫、擊球時能夠找準擊球點的位置,重心比較穩(wěn)定。
3.2.4實驗班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要優(yōu)于對照班
學生在練習時表現(xiàn)積極踴躍,對羽毛球有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在練習中有很強的動力,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在對照班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味的拋球、擊球、撿球,感覺練習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技術動作的很好掌握。
在實驗組的教學中,學生對球感練習的各種方法表現(xiàn)出很感興趣,特別是相互小場地對打,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羽毛球的樂趣,并增強了學習的信心,為后面技術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4結論
(1)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是培養(yǎng)學員球感的基本途徑,輔助性練習是羽毛球后面學習的基礎,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
(2)有針對性的輔助練習可以提高學員對球空間位置的判斷能力,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實踐對打得能力,而傳統(tǒng)教學的定點擊球是達不到這樣的學習效果的。
(3)教師在實施輔助性練習時,會運用形式多樣、帶有游戲性質的訓練內容,提高了學員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員對羽毛球技術動作的掌握。
參考文獻
[1] 蔣宏宇,宋楚林.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08(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