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
黃 偉
?
心靈的逃遁與歸隱
——《認識東方》情感元素探因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
黃 偉
近年來法國詩人保爾·克洛代爾描寫中國的散文詩集《認識東方》逐漸引起我國學界的注意,然而對作品及其作者的解讀仍存在許多疑問和誤區(qū)。本文將循著克洛代爾《認識東方》文本中的喜悅與哀傷這一處于兩極的情感脈絡,從作品的成因、背景、作者從“描寫”到“內(nèi)省”的心理變化過程等方面集中探討作者的情感因素對散文詩集形成的影響及其意義。
認識東方;克洛代爾;逃遁;歸隱
1899年,法國《巴黎雜志》新辟了一個特別專欄,題為“東方之國素描”。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一專欄下以散文詩體陸續(xù)發(fā)表的作品來自遙遠的中華帝國,其中既有世俗風情的形象描繪,亦有充滿哲學或神學意味的思考。詩文中出現(xiàn)的世情民俗,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幅古老東方的神秘鏡像。它們或描摹細膩,令人如入其情其境,或朦朧含蓄,引發(fā)讀者產(chǎn)生無限遐想。這些篇章即法國后期象征主義的代表人物保爾·克洛代爾(Paul Claudel,1868—1955)《認識東方》散文詩集之雛形。后來,法蘭西水星出版社分別于1900年和1907年將這些散文詩小品結(jié)集出版,在法國讀者中引起巨大反響。然而,《認識東方》的中譯本只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由南京大學的徐知免教授翻譯成書,而它在中國讀者中的知名度直到21世紀的今天仍然不高,更遑論對作者本人的認識了。對于克洛代爾及其作品在中國的解讀不但僅局限于可數(shù)的幾個專家學者,且尚存在不少誤區(qū)*如有學者指出他“忽略了或不屑于表現(xiàn)塵世蕓蕓眾生的苦難”的“致命缺陷”(錢林森 1995:433)。。近幾年來,國內(nèi)學界對克洛代爾在華足跡及其有關(guān)中國的創(chuàng)作逐漸展開了較為系統(tǒng)詳盡的研究并引起法國學界的關(guān)注*2014年6月,法國克洛代爾權(quán)威研究機構(gòu)??犊寺宕鸂栄芯繀f(xié)會季刊》第52頁有“福建師范大學黃偉于2010年提交的博士論文《克洛代爾與中國》將關(guān)注的焦點聚集于克洛代爾在華的外交生涯”。(Huang 2014: 52)。本文將研究重點集中于克洛代爾散文詩集《認識東方》中的情感因素,循著文本中往復不斷涌現(xiàn)的喜悅與哀傷這一處于兩極的矛盾情感脈絡,從作品的成因、背景、作者從“描寫”到“內(nèi)省”的心理變化過程等方面集中探討作者的情感因素對散文詩集形成的影響及其意義。
克洛代爾一生身兼二職,既是法國近代頗負盛名的戲劇家、詩人、法國象征主義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又是足跡遍及世界的職業(yè)外交官,僅在中國的外交生涯就前后長達15年?!墩J識東方》中的散文詩即在此期間所作,且?guī)缀跞吭谥袊瓿?。根?jù)寫作時間和地點,《認識東方》里的61篇散文詩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篇目較多,有52篇,寫于1895至1900年間;第二部分只有9篇,寫于1900至1905年間。每篇散文字數(shù)少則不過百,多則上千,其共同特點是篇幅短小,文字精練,文筆優(yōu)美,情感豐富,觸及題材紛繁多樣。從其標題即可窺見一斑:既有“月色”“大地”“園林”“午潮”等自然景觀的寫生,亦有“戲臺”“寺院”“夜城”“萬河節(jié)的一天”*此處的“萬河節(jié)”即端午節(jié),該文描述這一天中國民間劃龍舟的熱鬧景象?!捌咴峦鲮`節(jié)”等中國人文風俗的描繪;既有“椰子樹”“榕樹”“松樹”“泉水”“懸空屋”“江”“雨”“豬”“米”等景物的具象描寫,也有針對“符號的宗教”“靜觀者”“海上隨想”“水的哀愁”“談大腦”等主題的抽象思考。法國文學史家Henri Mondor(1960: 26)在《莫測高深的克洛代爾》一書中多次提到這本“在1914年之前就吸引了不少讀者”的書,評價其為“我國文學作品中唯一一部收集了多種題材的散文集”。我們不禁要問,《認識東方》有何吸引讀者的特別之處?僅僅是其中描畫的異國風情和攝人心魄的異國情調(diào)嗎?
在閱讀克洛代爾的《認識東方》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文字和段落。它們時而以直白的名詞呈現(xiàn),時而以鮮明的顏色形容詞涂抹,時而以內(nèi)省的疑問句或反問句自言自語,自問自答,時而又以感嘆句毫無阻攔地釋放宣泄。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有“喜悅”“歡樂”“勝利”“樂趣”“幸福”“震驚”“生命”“死亡”“漂流”“遠行”“痛苦”“寂寞”等??傊?,天上人間,光影山色,宇宙萬物的情感無不囊括其中。色彩上有紅、綠、黃、金、紫、青、黑、灰、白、褐,大千世界繽紛色彩無一遺漏,描摹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紅色有“血紅”“鮮紅”“大紅”“朱紅”,黃色有“嫩黃”“鵝黃”“土黃”“金黃”,藍色有“天藍”“湛藍”“深藍”“水藍”……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當細讀文本時我們注意到,這本散文集流露出來的情感具有典型的兩個極端,一面是無限的喜悅,另一面是深沉的悲哀??傊?,喜怒哀樂俯拾皆是,交集往復,讀者總是感覺到一種意義的回音,一種主題的循環(huán),似有欲說還休、道不清理還亂的意味。
在“再一次向這塊很像迦南的土地致意”*此處所指的“迦南”是作者寫作《問候》一文時的地點——福州。時,作者稱自己是“為了這唯一的歡樂而生的人”,然而在“歡樂”的同時他又是“悲傷”又是“流淚”:“啊,命運多么嚴酷!”(克洛代爾 2007: 135)*以下出自該書的引文只標明頁碼?!叭说男撵`難道就一點都不得安寧嗎???!一個為了這唯一的歡樂而生的人是不能容忍任何遲延的啊。即使有一天能獲得幸福,也無法汲干我的眼淚,我的任何歡樂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可以使悲傷消失。”(135)
在上海喧鬧的“夜城”漫步時,作者把中國大城市底層眾生最隱秘的一面盡收眼底:街區(qū)的羊腸小道、或筆直或彎曲的弄堂、幽暗晦澀的階梯暗門、佇立著八大金剛的寺院廟宇、沿街擺放面條和肉湯的排檔和飯館、重重疊疊塞滿了雙層鋪位的鴉片煙館、端坐在街旁矮凳上的“好像市場上的牲口”等著按質(zhì)論價的妓女、劃著舢板的船夫和人頭攢動的市井百姓……他一邊驚異于城市的“繁鬧、古樸”“開放”“豐盈”,一邊慨嘆街道的“凄清”“可憐”,河岸的“灶火明亮,人影憧憧,猬集其間,宛如地獄游魂”(27-30)。
在返回漢口的途中,乘坐的蓬屋船“還未??俊?,人們還沉浸在睡夢中,他從黑夜的睡夢中醒來,在靜謐的夜色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天空仍然黝黑,星星在那兒眨巴著眼睛”,他“朝著遠方的天空凝視”;須臾,太陽逐漸升起,在微露的晨曦中,他欣賞著清新的藍天和兩岸新鮮柔和的綠樹,贊嘆大自然這塊調(diào)色板美麗的、“永不黯淡的色澤”,謳歌“融化在勝利中的生命”在“清澈明亮的天體”中永恒的青春活力,他年輕的生命歡呼雀躍,“像戀人那樣心旌蕩漾”,盡情“啜飲這永不枯涸的歡樂”,可是同時他又深深地感到“一切瞬息即逝的事物”以及“谷物的寂寞”(95-96)。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在從上海前往福州履職的航程上,作者“看見身下整個昏暗的大地就像一幅地圖似的鋪開”,“為宇宙之無窮所震懾”,回想起“在自己家里的爐灶上安逸地吃煮熟的食物”時的情景,他感嘆“分開是無法挽回的了,一切離我都已遙遠”,剩下的唯有“幻景”將他與大地連接在一起(133)。
傍晚時分的武漢,克洛代爾“這個沒有妻兒家小的男子懷著極大的預感,登上山巔,終于達到了身與落日齊平的高度”(93)。他居高臨下,俯瞰城市,在“大地和蕓蕓眾生上面,天空中一幅城市圖像的莊嚴布局裝飾了浩渺的懸念”,讓他“仿佛覺得這是一座寂寞的空城”,他敏感地發(fā)現(xiàn)“那些覆滿紫色斑點的色暈”使這座“寺院的城”“顯得黯淡”,而“無法彌補的距離更增加了那種無限蒼涼的感覺”(94)。
作者頗具匠心地將散文詩體與其獨有的詠嘆調(diào)般的音律完美結(jié)合,使其在總體風格上十分和諧。然而凡讀過此書的讀者都不難發(fā)現(xiàn),書中散文無論篇幅大小,其情感的多面性總是糾纏交錯,難解難分,但都十分清晰地呈現(xiàn)出兩個極端——喜悅和哀傷。而相對于歡欣喜悅,似乎不安、憂郁、焦慮、哀愁的情感所占比重更大,使得全書散發(fā)出一種隱隱約約、時而細微時而濃郁的憂傷情緒,其中微妙,令人讀后不禁掩卷冥思,浮想聯(lián)翩。
作品呈現(xiàn)的這種忽而喜悅忽而哀傷、游移不定的情感,究竟哪一種才是可信的?究竟哪一種情感才是屬于真實的克洛代爾呢?隨著對文本解讀的逐漸深入,可以從中尋到蛛絲馬跡。
當代法國主題學批評家里夏爾(Jean-Pierre Richard,1922—)認為,在一部作品中,其重大主題往往形成作品的無形框架,這些主題“在作品中最經(jīng)常地得到發(fā)揮”,并“為我們提供了打開內(nèi)部組織的鑰匙”(Richard 1961: 4)。那么,形成《認識東方》無形框架的“重大主題”是什么?作者“最經(jīng)常發(fā)揮”的主題是什么?是“喜悅”“幸?!薄吧保窟€是“痛苦”“寂寞”“死亡”?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從《認識東方》的文本中,我們不難讀到作者不斷品嘗的如“在酒中沉醉”(76)般的幸福主題,同時也感受到作者深埋其中的“一切都已完結(jié)”(178)的痛苦主題。我們知道,主題的存在絕不是孤立的,它的意義只有在關(guān)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吧毕鄬τ凇八劳觥钡靡泽w現(xiàn),“幸福”只有在“痛苦”的映襯下才能凸顯其真正意義。
首先,從文本中我們讀到了如影隨形的“流放”元素。究其原因,不僅因為以前的人生經(jīng)歷對作者的深刻影響,還因為此后的中國之旅綿延漫長,必須獨自面對的未來具有諸多不確定性。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克洛代爾在很大程度上是“逃遁”到這個他宿命中的東方來的。換言之,他的中國之行具有某種意義上的“出走”或“流放”屬性。從克洛代爾的精神成長經(jīng)歷來看,由于一些無法躲避的原因,這趟東方之旅成為他“流放”旅程的人生驛站,且為最重要的一站。在《認識東方》的許多篇章中,目光所及,處處可見與“流放”這一主題詞處于同質(zhì)內(nèi)涵的“航行”“尋覓”“根”“寂寞”“漂流”“離別”“動身”“步行者”“循環(huán)”“跨越”“廣袤”“漫延”等或顯義或隱意、或具體或抽象、或表層或深層的無數(shù)景象。這種“可視見、不同尋常的頻率”在作品中的復現(xiàn)是如此之高,讓讀者得以窺見那個“縈繞在作者腦際的念頭”(馮壽農(nóng) 2001: 32)。
早在駛向中國的游輪尚未到達的海上,在途經(jīng)錫蘭時,他就已經(jīng)“熱淚盈眶,飽含悲苦”地“在多雨的天空下面蹀躞”了(20)。而當他真正來到中國,身處遠離故鄉(xiāng)的亞洲大陸時,他對故土的思念更是一發(fā)而不可收。在福州的鼓山,克洛代爾遙望歐洲,遙望養(yǎng)育他的法蘭西故土,思緒萬千。在太陽“快要掉進峽谷”,“漸漸隱沒在短促的萬道霞光中間”之時,他的眼前“浮現(xiàn)出這地球上的希望之鄉(xiāng)亞洲還有歐洲”,還看到“在這一切的末梢,像一個人平躺在海面上”的法蘭西以及在法蘭西正中的“富饒的沃土香檳省”——他的家鄉(xiāng),“山峰如此嵯峨”,在下山途中,他“昂起下巴朝它凝望”,直到“鼓山云消霧散,像島嶼似的孤懸在空際”(50)。
1897年7月,克洛代爾在漢口度夏,某天夜晚,他來到一戶山野農(nóng)家,月光如洗,在一間“堆滿水果的屋子里”,于輾轉(zhuǎn)反側(cè)間進入了夢鄉(xiāng),他的魂魄又回到了兒時嬉戲玩耍的村莊,他“在風中那棵老樹的枝丫上重新看見了自己,一個在蘋果樹林里晃蕩的孩子”,那時的他還是個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在它的枝柯上觀察這個世界舞臺,宛如神仙”(89)。他只要攀上這個枝柯,就能將“棲息處下面展開的原野”、山脊、森林、裊裊炊煙、“陰影和光的本色、農(nóng)活的進度”(89)、鄉(xiāng)村田野上移動的車輛、開槍打獵的獵人盡收眼底;一覺醒來,他似睡非睡,依稀間,似乎“只要翻過墻去”,他“就能看到面前呈現(xiàn)出的一切”(90)。然而,眼前的現(xiàn)實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慮之中”(89):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滿腹的、無盡的鄉(xiāng)愁:“誰知道有一天,你不會在什么地方碰到你的手的痕跡和你大拇指的印記呢,如果,每天夜里,當你入睡之前,你把濃濃的墨汁涂在你手指上?”(88-89)這離愁別緒,怎一個凄楚了得!無論走到何處,每時每刻都能勾起克洛代爾對“過去”的記憶,悄無聲息地浸潤著他的心田:“某種關(guān)于往昔的回憶已經(jīng)不再具有彎曲迂回之處。那奇異的甬道和路徑,通過一連串的院子、小山洞和走廊把我?guī)У轿椰F(xiàn)在呆的地方”(77)。
1951年,法國國家電視臺就《認識東方》的寫作采訪時年83歲的克洛代爾,當被問及是何因素促使他接受前往中國的外交使命時,克洛代爾的回答驗證了他是帶著被“流放”的心理來到中國的??寺宕鸂柣卮鸬溃号c其說是偶然因素,不如歸因于內(nèi)心的本能即某種使命的召喚(Amrouche & Claudel 1954: 119)。早在擔任法國外交部實習生期間,他就對中國,“尤其是遠東”十分感興趣并“讀過不少描寫東方的書籍”(不過,此時他眼中的“東方”主要是日本),得到前往中國的任命,他十分興奮:
“中國,尤其是遠東,令我十分感興趣?!斘冶蝗蚊巴袊鴷r,我是非常高興的?!袊鴮τ谖襾碚f是個權(quán)宜之計。在人們沒把我安排去日本時——那里沒有我的崗位——我就帶著極大的興趣出發(fā)去了中國。當我被任命前往中國時,我是非常高興的。在法國逗留了3個月,讓我得以完成與我的祖國的未了之事,而后我義無反顧地(如果可以這么說的話)前往中國。然而,這是一次很大的歷險,您剛才提到的小詩表露了我面對即將在我眼前打開的未來之門的不確定心理,因為在投身這個我知道將逗留很長時間的未知世界的同時,我還有我的宗教使命要處理,而《流放小詩》恰恰反映了我的心聲”。
(Amrouche & Claudel 1954: 119-120)
法國電視臺對克洛代爾的系列采訪為即時訪談,隨問隨答。話語間瞬間迸出的用詞,無疑是克洛代爾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們可從回答中窺見克洛代爾的矛盾心理:用了“權(quán)宜之計”,又用了“義無反顧”,明顯帶有某種不情不愿,又無可奈何的情緒。事實的確如此。彼時彼刻,對于初出茅廬的青年外交官克洛代爾來說,這次中國之行是一次“很大的歷險”,眼前即將打開的未來之門充滿未知因素,他的心靈一方面滿懷對古老東方的向往和好奇,一方面裝著惶恐不安。他說自己的“流放小詩”就是這種情感的流露:“我被恐懼緊緊攫住。耳邊又一次響起神奇的聲音向我召喚,是那么不可抗拒。啊,我要跨越的空間不是大海!究竟我該循著哪一條道路而行?”(Amrouche & Claudel 1954: 148)同樣在訪談中,他吐露:“難道不是嗎?我形單影只,我不再有祖國,不再有家庭,我完全被拋棄了,而未來尚不可知?!?Amrouche & Claudel 1954: 148)
上述引文中提到的包括“與我的祖國未了之事”的細節(jié)和悲涼的心境,在克洛代爾作于1896年3月(此時離他離開法國故土不過8個月)的《海上隨想》中十分真切地得到映現(xiàn):這個來自遙遠法蘭西的旅行者“又看見了他夜間橫渡大西洋的情景,狂風、港口、火車站,他在那個不持齋的禮拜天到達,隨后便乘車回家,他即將見到親人、朋友、居住的地方,但接著又要再度動身出行,惆悵的會晤??!”(38)“歸來比離別更加悲愴”,“人像在夢中,雙腳仍然動個不停,渾身擺動,把他帶走”,“離別之后,從此他又得到處漂流”(39)。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再次使用了“漂流”二字。
顯然,此時尚未踏上中國土地的他暫時談不上喜歡中國,并不曾預料這個東方古國對其一生的深遠影響,更沒想到去寫一本日后風靡法國的《認識東方》。那么,既然帶著這么深厚的離情別緒,他又為什么答應來到中國呢?固然,作為法國外交部的一名小卒,上司的一紙任命不容他過多猶豫,他不得不聽命于上司指令。原因似乎如此,但遠不止于此。世界上的愛與恨從來不會憑空而至,總有其深層原因。顯然我們還須對影響他日后抉擇的家庭背景做些說明。
克洛代爾出生于法國埃納省(Aisne)一個偏遠鄉(xiāng)村,那里地勢起伏,森林密布,耕地廣袤,草場肥沃,他在鄉(xiāng)野自由自在地生活至13歲。直到1881年來到巴黎,進入路易勒格朗中學就讀,他才從一個“外省人”變成“巴黎人”*在法語中,“外省人”(Provincial)一詞是一個與“巴黎人”(Parisien)相對的稱謂,多少帶有一絲不屑。,從“鄉(xiāng)巴佬”變成“城里人”,他的穿戴和言談為那些活躍于巴黎沙龍的貴族子弟所詬病。盡管此后直至被派往國外任外交官他一直在巴黎這個時尚之都居住,但出身于法國外省鄉(xiāng)村的他對故土有著深深的眷戀,他厭惡巴黎社交界的繁文縟節(jié),討厭大都市的喧嘩虛榮,與上流社會格格不入,一心向往腦海中的世外桃源,這時他已經(jīng)有了“逃遁”的心思,只是尚不知何去何從。在法國外交部實習結(jié)束后,他被派往中國,先是在上海領(lǐng)事館任候補領(lǐng)事。上海社交頻繁,克洛代爾不勝其煩,在中國外交生涯的第一站,他過得并不順心愉快,還是想著“逃遁”。不久后他被調(diào)往位于東南沿海的福州任職,他為此感到慶幸。
來到福州之后,克洛代爾一顆時刻處于“逃遁”的心終于放下,開始了他向往的“歸隱”生活。此處借用“歸隱”二字,原因有三。其一,身體的歸隱。在福州領(lǐng)事館,他緊繃的身心得以放松,過上了寧靜的生活,除了處理外交公務以外,有了較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從此停止了漂泊,不再四處流浪。其二,心靈的“歸隱”??寺宕鸂枌ΩV菹嘁姾尥恚浞终J同這個位于東南一隅的城市,喜歡她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多年后他曾對自己的女兒說,福州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關(guān)于福州是克洛代爾“第二故鄉(xiāng)”一說,為筆者拜訪巴黎克洛代爾協(xié)會時親耳從克洛代爾之女口中得知。,他稱其為“我家”:“乘坐藍色小船回到了福州。我在家里吃午飯。小貝阿特里克絲,加朗貝爾一家子,都在我家吃晚飯”(Claudel 1991: 218)。自從派駐國外任職,他在美國的紐約、波士頓,中國的上海、漢口都有過逗留,但他一直覺得自己是短暫的過客,從未有過如此的歸屬感。其三,躲進領(lǐng)事館小樓,忙于寫作的“歸隱”。在福州期間,他于工作之余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墩J識東方》的61篇散文詩大部分于福州任職期間寫就,其中的33篇即一半以上是描寫福州風土人情、傾訴他對福州景物的思考的。從1895年7月14日首次踏上中國土地至1909年結(jié)束天津領(lǐng)事職務歸國,克洛代爾先后任法國駐上海、漢口、福州、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外交官。從巴黎往“東方”的“逃遁”,再從上海往福州的“逃遁”,直至最后在福州“歸隱”,他在福州駐留的時間前后一共7年。1927年6月,在離開福州18年后,克洛代爾以題為“香港”的一篇散文詩為法國新版的《認識東方》作序,他深情地寫道:
“啊,讓我最后一次跟我身后這充滿歡樂和苦難的國度再見一面吧!
讓我再看一眼福州,再作一次回顧和懷舊的訪問吧!
……讓我再看一看這遺忘了的偉大眼淚的源泉吧!
……我的心跟這張突然閃過的陌生面孔和這個黑黢黢的門洞心心相印?!?/p>
(14-15)
至此我們明白了《認識東方》悲喜交集的情感因素與克洛代爾成長的地理及人文環(huán)境的密切關(guān)系,也了解到他一直縈繞在腦海里的“逃遁”心理的來源以及尋覓“歸隱”之所的心路歷程。但似乎那個“縈繞在作者腦際的念頭”還有未盡之處。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還得回到《認識東方》的寫作之初。1896年11月23日,來到中國16個月之后,克洛代爾在給其精神導師馬拉美的信中談到自己正在進行的創(chuàng)作和期盼:“一年多來,我設立了一個文件夾,稱作《東方之國素描》,我在這個夾子中放進關(guān)于中國的材料、筆記和散文”,“這是文學描寫,一種平常的類型!由于我不懂照相,為了給過去的生活留下記憶,我不得不利用我所擅長的藝術(shù)和職業(yè)手段。我非常喜歡這些中國城市……希望這些散文能夠發(fā)表在某個刊物上”,他十分謙卑地對馬拉美說“您若是愿意讀一讀,我一定會感到十分快樂”(Claudel 1896: 46)。
克洛代爾的“素描”在那個時代的法國得到廣泛贊揚。著名詩人雅姆寫道:“我越是讀《認識東方》,我越是感到這是一部天才之作。多么富有思想哲理啊!那是怎樣的風格?。∽屓烁械揭环N全身心的愉悅之情,一種宗教般的驚喜。我的心被緊緊地抓住了”;他對“椰子樹”一篇的評價用了這樣的溢美之詞:“我在這種令人眩目的熱帶花朵前贊嘆不已”(Perez 1995: 9)。美學家、畫家加布里埃爾·弗里佐稱此書為回歸上帝懷抱的工具之一,稱贊作者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Frizeau 1991: 299)。即使是與克洛代爾有過激烈論爭的文學大師紀德也對此書贊不絕口:“令人贊嘆的《認識東方》,我仔細地又讀了一遍。某些章節(jié)雖不是那么圓滿,不是那么愉快,卻絲毫無損整部書的和諧,讓人產(chǎn)生無與倫比的美感”(Gide 1996: 575)。法國詩人謝閣蘭受克洛代爾的影響則更為深遠。他把《認識東方》視作自己的“食糧”,稱其“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給了他“無以比擬的力量”和“人類的令人心碎的神秘感”(Perez 1995: 8)。1909年,在來華途中,謝閣蘭專程前去尋找“椰子樹”中提到的海灘:“我游蕩著,沿著縱橫交錯、左右分岔的路信步走著。頭上是棕櫚葉,身邊縈繞著芬芳氣息,和那些‘柔眉秀目的人,光著身子,在芒果肉色澤的路上走過……’克洛代爾抓住了我”(謝閣蘭 2010: 16)。
作為《認識東方》的首篇,“椰子樹”寫于1895年7月前往中國的游輪途經(jīng)錫蘭之時,可見克洛代爾尚未抵達中國就熱切地開始進行他的“東方素描”了。而當他一旦真正來到一個與以往見到的一切十分迥異的國度,天賦詩人的直覺和敏感使得他立刻對中國的風土人情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拔以诖松睿@里令我樂此不疲,我所經(jīng)過并看見的熱帶地區(qū)對于我來說具有令我無法忘懷的魅力”(Amrouche & Claudel 1954: 127)。無論派駐何地、游覽何處,他都勤奮地記錄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把對這個東方古老國家的觀察、認識、描摹、思考的結(jié)果訴諸筆端。這是一個初次來華的法國青年對其即將安身立命之國的初步且粗淺的“認識”。我們已經(jīng)看到,克洛代爾心思細膩,對眼前的物象人事洞察入微,十分注重細節(jié)描摹,“素描”色彩繽紛,線條明晰,好似一幅幅細膩的工筆畫,然其中無處不見的情感抒發(fā)和心靈感悟又不全是工筆畫。既然他的散文并不全是具象描寫,他為什么要竭力解釋說他的寫作是“拍照”,一再強調(diào)想把這本集子作為獻給他的法國同胞的“旅游相冊”呢?(Claudel 1896: 46)
克洛代爾寫給馬拉美這封信有故意掩飾寫作心態(tài)之嫌。在馬拉美面前,克洛代爾既懷著崇敬又有些自卑。關(guān)于自己的藝術(shù)主張,馬拉美時常教導弟子們?nèi)魏螘r候都要對自己的作品提出“此處想表達什么思想”這樣一個問題(Gadoffre 1968: 176),他一再強調(diào)詩人不應當滿足于事物表象的“描寫”,而應當致力于達到創(chuàng)作的真正使命,以奇異的手法揭示平凡事物背后的“絕對世界”,透過被描寫對象來“闡釋”事物的本質(zhì),寫作僅停留在描寫層面是他所不齒的。表面看來獨立不羈的克洛代爾,知道自己的寫作尚不成熟,故而他小心翼翼,有所顧忌,他甚至有些心虛地說:“盡管我厭惡描寫,但我還是動筆了”(Claudel 1896: 46)。隨著在中國居住時間的推移、人生閱歷的增加,他在磨礪自己文筆的同時,思考逐漸臻于成熟,愈發(fā)熟稔地將象征主義的詩歌表現(xiàn)形式應用于創(chuàng)作中,揭示所描寫的每一個東方景物背后的象征意義及其本質(zhì)。也許他開始寫作時確實以描寫為主,后來逐漸發(fā)展為見景生情,睹物生思,篇章中對人生、時空變化的哲學思考愈發(fā)頻繁,意味愈發(fā)濃厚。于是,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認識東方》既有十分具象的景物描寫,又夾雜著許多對人生、對宇宙的哲學思考。
克洛代爾創(chuàng)作《認識東方》的時間跨度10年。如前所述,其中的絕大部分篇章都創(chuàng)作于在福州任職的7年間。清末民初的歐洲各國駐福州領(lǐng)事館聚居地是個山丘,上面“蒙著一層像虎皮似的黃色雜毛”,“縱目所及,坑坑洼洼,兔子窩似的,全是墳?!?45)。居住于此的歐洲人并不忌諱與墳塋比鄰而居,克洛代爾“就住在這個墓園地區(qū)”,“城區(qū)就在下面,在寬廣的、渾黃的閩江對岸。閩江,那深沉的急湍,就在萬壽橋的橋墩之間,洶涌地流過”(47)。山腳下的江面上,“一簇簇凌亂的木排和尾閭藻飾得宛如繪畫的帆船,順流淌去?!?47)他經(jīng)常獨自一人佇立在領(lǐng)事館的長廊上,居高臨下地眺望行駛在閩江上的過往船只,觀察著榕樹庇蔭下兩岸居民的生活起居,雖然不懂中文,他卻把“諦聽”當?shù)鼐用竦摹班须s聲”當作樂趣:
“這里每至傍晚在各種叫賣的市聲寂靜下來之后,唯一可以聽見的嘈雜聲就是人們說話的聲音。我諦聽的就是這個,因為一個人,當他不再去探求別人對他所說的話的意義的時候,就能更加精細地聽見這種語言了。這里居住著近百萬人:我在一片嘈嘈切切中諦聽著人們談話?!@時正是晚間,人們正在互相談說著一天里的種種新聞。每個人好像都以為就他一個人在說話:談到打架、食物、家庭瑣事、職業(yè)、商業(yè)、政治等等趣聞?!疫@個死者的客人,久久地諦聽著遠方那片嘈雜聲,發(fā)自生命的喧嘩?!?/p>
(47-48)
正確進行“闡釋”的前提是“諦聽”,必須“更加精細地”聽懂蒼茫天穹下宇宙萬物的聲音。青年時代的克洛代爾敏感孤僻,但他的內(nèi)心卻豐富充盈。也只有他,才能夠在對中文一竅不通、在“不再去探求別人對他所說的話的意義”的情況下“諦聽”,且能夠聽懂“人們正在互相談說著一天里的種種新聞”,能夠感悟這片嘈雜聲是“來自生命的喧嘩”!這種得天獨厚的能力和悟性從何而來?
克洛代爾不擅交際,拋開在領(lǐng)事館生活期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一場與波蘭有夫之婦的愛情體驗及因其而創(chuàng)作的《正午的分界》*請參見“變?nèi)菖c共享:克洛代爾劇作《正午的分界》的宇宙生命主題”一文(黃偉 2014)。不談,他的生活大多是在獨處中度過的。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上的弱點,那么,不耐孤獨則是一種靈魂上的缺陷。值得慶幸的是,克洛代爾以耐得住孤獨、醉心于思考彌補了他的弱點,甚至讓其成為自己的一個優(yōu)勢。他的內(nèi)心如他腳底下的閩江一樣起伏不定,暗潮洶涌。除了一些不得不由他親自處理的領(lǐng)事館事務性工作,他把獨處的時間全部用于游覽、冥思、寫作、內(nèi)省。這時他已經(jīng)從最初的“描寫”逐漸朝著透過描寫對象來尋找事物的“象征意義”“闡釋本質(zhì)”的方向奮力前行了?!八筮M入的那種境界,把小我劃入宇宙的大我里,融為一體,實際上是一種審美性質(zhì)的精神體驗”(周國平 2006:206)??寺宕鸂栒怯脤徝赖姆绞絹碜非笠环N超越生死的感覺和心境。福州的6月驕陽似火,他獨自棲身于煙臺山上的領(lǐng)事館內(nèi)寫作,一邊在“燃燒中奉獻自己的思想漸漸成熟”,想象著“一種思想被陽光所吞沒的痛苦”,感受自己“跟春蠶用它嚙食的桑葉做繭絲毫沒有什么不同”,一邊“沉浸于這份熾熱的柔情”,“融化”在“令人羨慕的”“熱烈的擁抱中”(131)。正午后,他從“寬敞的正方形房屋最高層的一角”居高臨下眺望閩江,“浩蕩的銀色江水噴涌奔騰,懸掛著白帆的艨艟巨舶帶著高華而倦慵的身影駛過了無限壯麗的斷口”,目睹“面前這條生命之河”他探索著“生命的意義、人和實體的區(qū)別、質(zhì)和范疇的區(qū)別”(131)。
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于克洛代爾而言,在福州的獨處是其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然他間或感到寂寞,但在寂寞中他的精神是充實的,獨處為他靈魂生長提供了必要的空間。他在訪談中談到福州生活時說,“外交郵件每一周或每兩周才來一次,這給了我極大的自由。我用大量的時間閱讀、思考、出游。大家可以從《認識東方》中看到我對大自然的許多思考”(Amrouche & Claudel 1954: 140)。遠離了大都市的喧囂,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下,他得以從繁雜的瑣事中抽身?,F(xiàn)在,他出門可以面對蒼茫的群山和浩瀚的江河大海,可以“諦聽”市井百姓的生活絮語;回到領(lǐng)事館可以面壁而思,可以自由寫作,可以與自己的心靈、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對話。如此無數(shù)次獨自一人,他在曙色初開,“城市蘇醒過來的時候”站在領(lǐng)事館面朝閩江的窗前眺望閩江對岸和江水洶涌的急湍;在萬籟俱寂,“人們都還沉浸在夢中”的時候,他“穿過昏暗的、無人居住的房間”,去“發(fā)現(xiàn)恒星圖的另一部分”(57);當午后的群山“披上了萬道紅霞”,“太陽即將沖破大地門檻的莊嚴時刻”,他在“穿過無數(shù)稻田和橘林”的道路上,在陡峭的山巖間“盡情觀賞白日之終結(jié)”(50);當航船“在巨大的蓬帆底下”,在大海“一片廣袤無垠中航行”時,他在“漫漫巨浸輕柔而富有彈性的波濤上”(133)默默地看著他的生命的河水向著永恒洶涌流過?!墩J識東方》的寫作,是他與自己靈魂交談的一個過程,他以這種方式,去尋找那個把一切聯(lián)結(jié)為整體的核心,那個照亮一切的精神。由此,克洛代爾與大自然、與宇宙達到了心神合一的溝通,把外在的生命經(jīng)歷轉(zhuǎn)變成內(nèi)在的心靈財富。
在離開中國近40年之后的1948年,克洛代爾在題為《贊美中國人》的回憶錄中對自己發(fā)問:“我內(nèi)心深懷對中國人的這種好感甚至于偏愛,到底是出于何種原因”?為何他們“總是在我的記憶深處徜徉”?(Claudel 1965: 1028)他滿懷深情地講述在心靈歸隱之地——福州的生活,懷念起他的中國“兄弟”,他本能地捕捉到深深植根于中國人內(nèi)心對生命、對生活的“那份熱忱,那份迷戀,那份內(nèi)斂卻永不消退的熱情,那份虔誠,那樣一種永不滿足的欲望!”“他們對生活懷抱著多么巨大的熱忱啊。啊,我的兄弟們!”(Claudel 1965: 1028)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賞中國人的這一品性和德行,在心靈深處與他們達成了默契與共鳴??寺宕鸂柕母V荨皻w隱”生活,其真正意義正是這種或自覺或潛意識里的內(nèi)省、發(fā)現(xiàn)與感悟。這個時刻處于矛盾的人并不是悲觀主義者,有人甚至評價其為“酒神式的狂熱人物”“反叛和征服者一族”(Fowlie 1957: 89),他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一顆總是能從生活中汲取生命激情和能量的心。《認識東方》中呈現(xiàn)的或喜悅或哀傷的情感正是源于他的這種獨特性。克洛代爾從最初以“逃遁”心理來到異國他鄉(xiāng),感到“流放”的苦惱和悲傷,到后來找到心靈“歸隱”之鄉(xiāng),盡情感受擺脫心靈羈絆、領(lǐng)悟生命愉悅的暢快以至流連忘返,其中更深層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他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他的中國“兄弟”。
Amrouche,J.& P.Claudel.1954.Mémoiresimprovisés[M].Paris: Gallimard.
Claudel,P.1896.CahierPaulClaudelI:Têted’Oretlesdébutslittéraires[M].Paris: Gallimard.
Claudel,P.1965.“élogeduChinois”,uvresenprose[M].Paris: Gallimard.
Claudel,P.1991.LesAgendasdeChine[M].Lausanne: Age d’Homme.
Fowlie,W.1957.AGuidetoContemporaryFrenchLiterature:FromValerytoSartre[M].New York: Meridian Books.
Frizeau,G.1991.CorrespondanceRivière-AlainFournier[M].Paris: Gallimard.
Gadoffre,G.1968.CahierPaulClaudelVIII:Claudeletl’Universchinois[M].Paris: Gallimard.
Gide,A.1996.Journal[M].Paris: Gallimard.
Huang,G.Q.2014.Perspective générale des études claudéliennes en Chine 1981-2013 [J].BulletindelaSociétéPaulClaudel(2): 45-54.
Mondor,H.1960.Claudelplusintime[M].Paris: Gallimard.
Perez,C.P.1995.LeDéfinietl’Inépuisable[M].Paris: Centre de recherches Jacques Petit.
Richard.J.P.1961.L’UniversimaginairedeMallarmé [M].Paris: Seuil.
馮壽農(nóng).2001.文本·語言·主題——尋找批評的途徑 [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黃 偉.2014.變?nèi)菖c共享:克洛代爾劇作《正午的分界》的宇宙生命主題 [J].外國文學評論 (3):154-168.
克洛代爾.2007.認識東方 [M].徐知免,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錢林森.1995.法國作家與中國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謝閣蘭.2010.謝閣蘭中國書簡 [M].鄒琰,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周國平.2006.周國平人文講演錄 [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責任編輯 侯 健)
通訊地址:350202 福建省福州長樂市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亞歐語系
I106.2
A
2095-5723(2017)02-0064-08
201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