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主義國家的平等追求與歷史教訓

2017-03-11 21:54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9期
關鍵詞:列寧共產主義生產力

李 冬 俐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思政部, 西安 710119)

【馬克思主義研究】

社會主義國家的平等追求與歷史教訓

李 冬 俐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思政部, 西安 710119)

社會主義國家在探索發(fā)展生產力道路的同時追求建立平等的社會關系,但在生產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時候就試圖單方面提高生產關系的水平,而因此建立的平均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只能導致所實現(xiàn)的平等徒具形式。其歷史教訓可以從形式平等與普遍貧窮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社會主義實踐的關系、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以及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等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社會主義國家;平等;生產力;平均主義;教訓

社會主義國家以建立平等的社會關系為其最重要的歷史使命,但在20世紀曾經產生的形式平等與普遍貧窮的矛盾又證明了平等追求遭遇了挫折,那么如何總結平等實踐的歷史教訓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社會主義國家為追求社會平等 所進行的發(fā)展生產力的探索

以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任何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發(fā)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是否有發(fā)達的工業(yè)、較多的財富和比較大量的生產力;因此人類實現(xiàn)平等必將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過程,或者說建設平等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定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由于俄國、中國等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率先發(fā)生了社會主義革命,那么這些國家的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之后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盡快增加生產力的總量。恩格斯曾指出,當資本主義社會正在西歐崩潰的時候,俄國全部耕地的半數(shù)左右卻仍然是農民公社的公有財產。十月革命時期的俄國還處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階段:地主擁有超過60%的土地,工業(yè)產量只占世界工業(yè)產量的4%,文盲率接近70%。建國初期毛澤東也曾指出,當時的中國還只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壺,只能種糧食、磨面粉,但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生產出來。1949年中國的全國平均畝產糧食僅為142斤,而且農業(yè)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90%;平均每千人中高校學生僅為0.3人。所以,列寧強調社會主義制度要取得最終勝利,必須利用先進技術而且聯(lián)合起來的工人創(chuàng)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

社會主義國家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了發(fā)展生產力的道路:第一,通過工業(yè)化發(fā)展生產力。恩格斯指出,只有大工業(yè)及其所引起的生產無限擴大的可能性才能使人們建立起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完全自由發(fā)展和發(fā)揮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的社會制度。因此,為了把小農經濟基礎變成大工業(yè)經濟基礎,蘇俄發(fā)展生產力的主要形式就是工業(yè)化運動。在推動蘇維埃俄國實現(xiàn)大工業(yè)的過程中,列寧把工業(yè)化具體化為電氣化計劃,還指導俄羅斯國家電氣化委員會制定了《俄羅斯聯(lián)邦電氣化計劃》,并且指出:“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盵1]181以列寧的觀點,只有通過實現(xiàn)電氣化,為工業(yè)、農業(yè)和運輸業(yè)打下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技術基礎,俄國才能取得社會主義的最后勝利。列寧逝世后,通過斯大林的繼續(xù)推動,蘇聯(lián)在較短時間內就基本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但由于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的特征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和粗放式投入人力物力,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又阻礙了蘇聯(lián)生產力的發(fā)展。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基本照搬了蘇聯(lián)工業(yè)化模式。第二,通過既定的生產關系發(fā)展生產力。由于唯物史觀在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同時,也強調了新的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解放和促進作用。因此,列寧指出,俄國由于自身的歷史條件完全可以先奪取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然后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再提高生產力和文化水平;毛澤東也曾指出,雖然生產關系的變革是由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的,但反過來生產力在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又是在生產關系的變革之后產生的。那么,通過社會主義革命所逐步建立的包括公有制、計劃經濟、按勞分配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就成為發(fā)展生產力的社會動員和資源配置方式。所以,列寧一再強調計算和監(jiān)督是使得社會主義社會能夠正常運轉所需的主要條件。也就是說,由工農群眾對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實行嚴格的計算和監(jiān)督,不但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也是社會主義取得勝利的道路。實踐證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都包含著列寧關于通過不斷革命所建立的新的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思想,而且,斯大林所創(chuàng)建的以政治和經濟高度集權為特征的蘇聯(lián)社會主義模式,本質上也是落后國家通過無產階級政權不斷變革生產關系以發(fā)展生產力的模式。因此,在建國初期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過程中,毛澤東堅信,當農業(yè)、手工業(yè)和私營工商業(yè)分別由個體的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變?yōu)榧w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時候,社會生產力將獲得極大的解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將獲得充分的顯示。第三,通過無產階級政治權力發(fā)展生產力。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之后,運用其政治權力在國際上防范資本主義國家的威脅,在國內鞏固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而且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列寧曾指出,無產階級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統(tǒng)治地位,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然后社會主義國家在工農政權和蘇維埃制度的基礎上在經濟上趕超西方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政治權力具有確保社會主義建設方向以及保衛(wèi)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作用,那么后來中國所確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就是列寧關于社會主義政治與經濟關系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了。第四,通過合作社發(fā)展生產力。當俄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列寧明確指出,在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無產階級已經戰(zhàn)勝了資產階級的條件下,合作社制度就是社會主義的制度,也是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列寧去世后,蘇聯(lián)、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不但相繼完成了農業(yè)合作化,而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成為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的基本內容。第五,通過商品經濟發(fā)展生產力。由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造成了社會關系的極度緊張,列寧及時提出了把商品交換作為新經濟政策主要杠桿的思想,開始重視商品經濟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在一個小農生產者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里,蘇俄的新經濟政策是社會主義國家通過商品經濟發(fā)展生產力的初步嘗試,鄧小平后來提出的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思想是建立在列寧早期探索的基礎上。

二、社會主義國家為追求社會平等紛紛 建立了平均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

既然實現(xiàn)平等是發(fā)展生產力的目的,那么社會主義國家必然高度重視分配制度的建設。以馬克思的觀點,只有建立按需分配制度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而按勞分配制度所體現(xiàn)的平等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權利。因此,列寧曾明確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階段),資產階級權利只是被部分地取消了,也就是說只是建立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但由于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是“不勞動者不得食”和“對等量勞動給予等量產品”,那么在消費品的分配方面還存在著資產階級的權利,依據(jù)這種分配原則所實現(xiàn)的平等只能是形式上的平等;既然社會主義只是消滅了私人占有生產資料這個不平等現(xiàn)象,還沒有消滅按勞動(而不是按需要)分配消費品這個不平等現(xiàn)象,那么共產主義的本質就是人類社會已經從形式上的平等發(fā)展到事實上的平等,也就是說最終實現(xiàn)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所以,依據(jù)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政府所制定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19年3月16日人民委員會發(fā)布法令,規(guī)定全國城鄉(xiāng)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消費合作社都改造成為共產主義性質的消費公社(又是產品銷售合作社),全體城鄉(xiāng)居民都必須參加消費公社,國家憑證給他們分配消費品,而且只有完成了義務勞動的人才可以領到消費品,其目的是試圖把蘇維埃俄國變成一個生產消費公社網(wǎng);內戰(zhàn)結束后,蘇維埃政府在一段時期內不但免費向城鄉(xiāng)居民發(fā)放消費品,而且還免收他們的租房費、水電費、煤氣費、暖氣費。這種分配制度當然只是維持了人們必要的生活水平,而且由于蘇維埃政府把大多數(shù)糧食和其他必需品無償?shù)丶衅饋砗笤贌o償?shù)靥峁┙o城鄉(xiāng)居民,那么國家財政和貨幣就基本失去了作用,顯然,其目的是蘇維埃政權試圖初步建立按需分配的制度。1919年春,莫斯科的部分鐵路工人開展了無報酬的星期六義務勞動,列寧對此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這種勞動屬于共產主義性質的勞動,甚至是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開端,因此,1920年1月29日人民委員會發(fā)布法令,規(guī)定凡是有勞動能力的居民都必須參加義務勞動。實踐證明,由于蘇俄用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產品的生產和分配,但在短期內又沒有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那么戰(zhàn)時共產主義分配制度本質上只能是平均主義的制度。

由于列寧和俄共(布)領導人認為新經濟政策是迫于形勢的無奈的退卻,那么斯大林不但在20年代末就取消了新經濟政策,而且提出了“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思想。事實上,斯大林對未來共產主義的實現(xiàn)條件曾有過理性的認識:一是勞動已成為社會成員心目中生活的第一需要;二是公有制已成為社會存在不可動搖的基礎。他認為只有實現(xiàn)了以上所述的先決條件,人類社會才能從社會主義公式“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過渡到共產主義公式“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但在實踐中,斯大林所提出的分配思想已不同于馬克思甚至列寧的按勞分配思想了。以斯大林的觀點:(1)由于按勞分配不再是人們各盡所能的條件,那么“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在本質上就類似于“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2)為了理想,有思想覺悟的社會主義勞動者不應該按酬付勞;(3)只要人們各盡所能了,社會就不應該再按照勞動能力及其勞動成果分配消費品了。顯然,建立在生產力尚未充分發(fā)展基礎上的這種平均主義性質的按勞分配原則必定演變成分配差額極小的按人分配原則,而且通過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這種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逐漸被當作就是實現(xiàn)平等的制度而被人們在觀念上廣泛認可,因此1936年斯大林就能夠宣布蘇聯(lián)已建成了平等的社會主義(實際上建立在平均主義性質的按勞分配原則之上),1961年蘇共二十二大就宣布蘇聯(lián)在20年內有信心基本建成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

1956年前后在中國開始建設社會主義的時候,毛澤東曾經對蘇聯(lián)模式和蘇聯(lián)經驗有過反思:一是讓人心情還不舒暢,總感覺不滿意;二是由于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只能在各方面照抄蘇聯(lián),那么這終究是一種缺點;三是由于中國人還沒有獨立自主地建設社會主義的能力,這肯定不是長久之計,那么要總結中國的經驗,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但是,毛澤東并沒有打算從根本上否定蘇聯(lián)的建設經驗,他說:“一九五六年四月的《論十大關系》開始提出我們自己的建設路線,原則和蘇聯(lián)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們自己的一套內容?!盵2]369因此,由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路線與蘇聯(lián)的經驗在原則上是相同的,那么毛澤東對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質上仍然是對經典社會主義理論的實踐,他認為:(1)赫魯曉夫的社會主義改革偏離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確定的發(fā)展方向;(2)中共要獨立探索出一條既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原則,又能彌補蘇聯(lián)路線不足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以,如同斯大林一樣,他必須限制按勞分配原則這個資產階級法權。1956年他在《論十大關系》中講到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之間關系時,認為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工資要適當調整,但增加的工資主要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縮小上下兩方面收入的差距。1975年他在會見柬埔寨共產黨領導人時還強調,工資不平等的本質是在平等口號的掩護下實行不平等的制度。

以毛澤東的觀點:(1)按勞分配可能導致社會的兩極分化,而特權階層的存在就是完全否定社會主義的平等原則;(2)由于按勞分配制度,人們通過爭地位和級別以期獲得更多的收入,而且腦力勞動者的收入普遍高于體力勞動者,這都是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xiàn);(3)盡管已經建立了公有制,但城鄉(xiāng)的分配制度與舊社會還沒有多大的區(qū)別,那么要在公有制的基礎上以供給制代替按勞分配的工資制。因此,毛澤東在1958年號召廣大黨員學習《馬恩列斯論共產主義社會》,在“文革”中又多次要求全黨真正弄懂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與此同時,他還希望通過建立精神激勵機制,使先進者不計得失,落后者迎頭趕上,以形成具有共產主義性質的“各盡所能,平等消費”的勞動和分配的局面。他還試圖從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中尋找均貧富的思想資源,認為三國時漢中的張魯在道路上所設的吃飯不要錢的飯鋪就開了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也就是說人民公社運動與歷史傳統(tǒng)有一定的淵源關系。但是,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shù)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3]146在實踐中,改革開放前雖然在形式上建立了按勞分配制度,但這個分配制度的本質是使人們之間的收入不斷平均化的制度。首先,城鎮(zhèn)干部職工作為政府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的勞動者,其收入被限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具有平均主義性質的工資體系中,而且只能維持最低標準的溫飽。例如,“文革”前企業(yè)工人的工資既有計時工資,也有計件工資和獎勵工資,但后來就只有差級很小的計時工資和平均化的極少量的獎金了,這當然對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起了很大的消極作用。其次,農村社員作為公社(由大小生產隊組成)的勞動者,其收入也被限制在比城鎮(zhèn)的平均化程度更高的分配體系中,也只能維持最低標準的溫飽。最后,知識分子作為科教、衛(wèi)生等部門的腦力勞動者,由于分配制度默許了勞動能力弱者對能力強者的剝削,其收入就長期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因此,1958年中共所提出的“三面紅旗”就是號召廣大人民群眾為早日過渡到共產主義而奮斗的旗幟,其中“大躍進”強調打破常規(guī)提前建成社會主義,而人民公社就已經是準共產主義組織了。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最能代表毛澤東的平等理想,他還多次強調戰(zhàn)爭年代的供給制使共產黨人艱苦奮斗,而人民公社的許多社員勞動時能夠自帶工具和糧食就是對資產階級法權的消滅。1966年“五七指示”后各地建立的“五七干?!薄拔迤咿r場”“五七工廠”也是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準共產主義組織。盡管毛澤東也曾說過在落后國家建成社會主義不要講得過早了,但中蘇論戰(zhàn)堅定了他堅持用經典社會主義原則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決心。這場論戰(zhàn)不但使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分裂,而且使毛澤東自己的思維固定在馬列主義的本本之中。由于毛澤東認為蘇聯(lián)人要搞修正主義,那么他也把劉少奇、鄧小平等領導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意見上升為兩條路線的斗爭,而為了防止中國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他發(fā)動了“文革”。因此,“文革”的本質是毛澤東面對列寧留給后人的落后國家能否單獨建成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難題的一次失敗的實踐解答。

三、社會主義國家追求平等的歷史教訓

從對社會主義國家追求平等的理論與實踐的梳理總結中,可以認識到其中一些值得重視的經驗教訓。

其一,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平等目標而建立的平均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只能在形式上建立了平等的社會關系,而實質上導致的局面是人們的普遍的貧窮。所以,鄧小平曾深刻指出,我們過去受極左思想的影響,搞平均主義分配制度,吃“大鍋飯”,最終只能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距離社會主義理想越來越遠,因此我們要認真吸取這個沉痛的教訓。在普遍貧窮的條件下追求社會平等,實質上退回到了中國古代的“不患貧而患不均”的大同思想的空想中了,因此,鄧小平說我們現(xiàn)在所搞的社會主義事實上還不夠格。社會主義國家由于急于建成社會主義,就不斷單方面提升生產關系的水平,結果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目標已經由發(fā)展生產力而變?yōu)榧儩嵣a關系了。實踐證明,盡管在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某個特殊階段,落后國家可以率先走向社會主義,但如果沒有夯實一定的物質基礎,通過平均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所建立的平等關系說本質上只能是平等貧窮。馬克思早就指出,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xiàn)的,所以,社會主義國家首先要腳踏實地地把生產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其二,社會主義國家要勇于在實踐中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以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由大工業(yè)所產生的空前大規(guī)模的生產力已發(fā)展到私有制遠遠不能駕馭的程度,因此廢除私有制和舊的分配制度不僅必要而且具備了條件。所以,社會關系的變遷完全在既定的生產力推動下被動地發(fā)生,也就是說馬克思恩格斯并不承認社會關系是單獨的勞動對象。盡管他們也指出過建立在個人全面發(fā)展基礎上的自由個性(要使這種個性成為可能,能力的發(fā)展就要到達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對新社會的重要意義,但始終強調社會關系的發(fā)展狀況取決于生產資料的技術水平。但根據(jù)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落后國家要單獨建成社會主義不僅要積累物質財富以創(chuàng)造客觀條件,還要普遍提高人們的勞動能力以創(chuàng)造主觀條件。因此,如果社會主義建設不僅重視生產力中物的要素的發(fā)展,也重視人的要素的發(fā)展,那么落后國家就完全有可能不再嚴格按照人類社會依次經歷五種生產方式的規(guī)律而通過某種超常性質的發(fā)展道路以建成平等的社會主義。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原則的前提下,在實踐中還要勇于探索出一條實現(xiàn)平等理想的正確道路。

其三,社會主義國家要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雖然現(xiàn)實的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在落后的經濟文化基礎之上,但這些落后國家仍然依據(jù)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結論建設社會主義,這就導致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引發(fā)的選擇難題是:如果只關注最終目標,有可能忽視了現(xiàn)實,而如果只關注現(xiàn)實,又有可能忽視了最終目標。在高舉馬克思主義反對修正主義旗幟的馬克思主義運動中,社會主義建設者不可能置理想于不顧。由于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就敲響了資本主義的喪鐘,那么社會主義實踐者在革命的過程中往往急于埋葬資本主義,而在建設的過程中又往往急于建成社會主義。因此,列寧在20世紀初葉就宣稱帝國主義階段是資本主義的最后階段,斯大林在1936年就宣布蘇聯(lián)已建成了社會主義,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就號召中國人民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世界社會主義建設史證明,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不能準確把握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而且對實踐成果預期過高,那么就必然要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原則教條式地貫徹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策略選擇中去,從而導致生產關系的水平總是高于生產力的水平,而不是首先創(chuàng)造出實行社會主義的客觀經濟前提。所以,社會主義國家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時,必須牢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

其四,社會主義國家要自覺地推動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同開創(chuàng)世界歷史新階段的進程。當經歷了互相敵視和對抗的歷史之后,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在今天的戰(zhàn)略重心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左傾指導思想導致了大多數(shù)社會主義國家的傾倒,那么現(xiàn)存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放棄了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戰(zhàn)略,它們開始專注于自己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資本主義國家放棄了武力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的幻想,那么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承認了社會主義制度必將長期存在的現(xiàn)實,它們也開始專注于自己的發(fā)展。那么,社會主義國家要善于把握住這個歷史契機,推動兩種社會制度在和平共處中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的歷史進程;隨著新科技革命和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完全有可能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種體現(xiàn)了兩種生產方式優(yōu)勢的新的生產方式,并且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到平等的共產主義階段。

[1] [蘇]列寧.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賀晴】

ThePursuitofEqualityoftheSocialistCountriesandHistoricalLessons

LI Dong-li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explored 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ursued the establishment of equal social relationship simultaneously. However, when the productivity had not been fully developed, they attempt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unilaterally. Hence,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equalitarian nature, which had been established, can only lead to a mere formality of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ty. Its historical lessons can be summari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equality and widespread pover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t theory and socialist pract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ality and re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st countries and capitalist countries.

socialist countries; equality; productivity; egalitarianism; lesson

D033

A

1009-5128(2017)19-0034-05

2017-05-22

李冬俐(1967—),男,陜西綏德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思政部副教授,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社會主義平等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歡
列寧共產主義生產力
舍己救人的國際共產主義戰(zhàn)士 羅盛教
列寧晚年意識形態(tài)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我國道路貨運生產力發(fā)展趨勢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共產主義思想麒當代啟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五形態(tài)論”與共產主義學說
凡事就怕做到極致 一個詞的生產力
民意調查:列寧和斯大林及其在歷史上的地位
列寧的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