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頌
(江蘇商貿職業(yè)學院 經貿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1)
張謇與張之洞廉政思想比較
劉 頌
(江蘇商貿職業(yè)學院 經貿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1)
張謇與張之洞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身處腐敗驕奢的晚清時代,不為世風左右,修身養(yǎng)性、選賢任能,秉承“賢臣廉吏”的崇高風范,形成具有共同特點的廉政思想。因個人經歷和身份的不同,其廉政思想又各具特色。張之洞作為進士及第的封疆大吏,主張通過獎懲促廉、裁革陋規(guī)保廉、以俸養(yǎng)廉等體制內的改良,促使官吏不想腐、不敢腐。而張謇則從官場轉投實業(yè)并大獲成功,再次為官時,他將企業(yè)的一套管理制度帶到官場,主張加強規(guī)章制度建設,以提高行政效率。
廉政思想;張謇;張之洞
張謇與張之洞身處國家內憂外患、社會急劇轉型、東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時代,能夠審時度勢、改革創(chuàng)新,不僅在辦實業(yè)、興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還在為官、做人上作出了表率,留下了豐富而深刻的廉政思想。
張謇與張之洞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不論他們身在仕途,還是興辦實業(yè),都體現出一種“原儒精神”。
張謇五歲入塾,十六歲中秀才,四十二歲才狀元及第步入仕途,可以說其大半生浸染于儒學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1]中國甲午戰(zhàn)敗之后,張謇毅然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紗廠,為籌辦資金,他不惜以狀元之貴,四處奔走,面臨困難,甚至一度萌生自殺之念,幾經努力,紗廠終于獲得成功。[2]為了開源節(jié)流,他又先后創(chuàng)辦了關聯企業(yè)20多家,并成立大生集團。當紗廠獲利之后,張謇懷著“父教育母實業(yè)”的救國理想,首先創(chuàng)辦了通州民立師范學校,此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創(chuàng)辦、參與創(chuàng)辦以及在他影響下創(chuàng)辦了大、中、小學共計370多所。在此期間他還擔任過南京臨時政府實業(yè)總長、北洋政府農商總長以及全國水利局總裁等職務。張謇終身以儒者自居,躋身工商界數十年亦未有動搖,有“言商仍向儒”名言傳世,身上始終體現一種“原儒精神”。
儒家思想同樣構成張之洞廉政思想的價值基礎。張之洞出身仕宦世家,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進士及第后,始終以歷代“賢臣廉吏”為楷模,用儒家仁、義、忠、孝來修身養(yǎng)性。[3]1881年他調任山西巡撫,非常重視社會調查,總是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當時俄國侵占新疆的伊犁,日本侵占我琉球群島,更是激發(fā)他尋求御敵保邊的方法,并得到傳教士李提摩太的幫助,有機會閱讀大量西方書籍,更加加深了對西方列強的認識,“中體西用”的功利主義思想開始形成。1894年出任兩廣總督后,通過與國外使節(jié)的交流,他發(fā)現洋務的問題所在,此時他雖也講仁義,但更加強調務實。[4]中法戰(zhàn)爭后,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開鐵廠、修鐵路、建學校,為湖北近代發(fā)展作出貢獻。他認為他的所作所為都符合儒家思想,他所做的一切都有益于國家,有益于朝廷。
張謇與張之洞雖身處腐敗驕奢的晚清時期,但他們不為世風所左右,能出污泥而不染,潔身自好,清正廉潔,為清清白白為官、做人作出了表率。
張謇在興辦實業(y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倡導傳統(tǒng)勤儉的思想、精神和品德,而且身體力行。一是潔身自好。張謇時刻以儒者標準來要求自己,總能做到潔身自好。他雖是大生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但他從來不到公司支取財物,做到公私分明,不貪小便宜。即使他辦的教育、慈善事業(yè),除了公司額定捐款之外,他還拿出自已的部分收入,不夠時還多次在上海登報賣字。他交友甚廣,待人接物開誠布公,寬宏大量,常以儒者自居。二是提倡勤儉。張謇秉承古訓,極力倡導勤儉。他認為勤勉節(jié)儉,任勞耐苦是一種美德,不僅可以培養(yǎng)高尚的氣節(jié),還是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因素,應該大力提倡。他還把勤儉作為多所學校的校訓,要求師生牢記和遵守。[5]三是關注民生。關心民生,服務民生,是張謇民本思想的重要表現。劉厚生在他的《張謇傳記》中,向世人展示了一個關心民生的儒者張謇的形象。張謇在創(chuàng)辦大生紗廠成功后,曾拿出大量資金用于辦教育、做慈善,由于辦公益事業(yè)占用大量資金,一度使集團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中。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以一己之力,成就了南通的公益事業(yè),顯示其對民生的關懷。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張之洞為官一生,非常注重官德修養(yǎng),他開拓進取、清廉無私,大得人望,被“一時稱賢”。一是廉于自身。張之洞為官40余年,多年做封疆大吏,位及一品,但他平時請客宴會,送禮賞賜,都是用自己的俸祿,所以常常年關手頭拮據,拿東西去當鋪以解燃眉之急。他倡導勤儉節(jié)約,在廣東任巡撫時,他親自在衙門后園內開辟一塊菜地,供全家日常生活所需。二是愛惜名譽。張之洞認為要求別人首先必須嚴格要求自已,只有嚴以律己,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兩廣任總督時,為了拒絕壽禮,他緊閉轅門,不結納祝賀的人。他雖然希望兒子能出國游歷,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但他沒有利用手中的權力,而是請他的姐夫、廣東巡撫鹿傳麟出了一封介紹公函,并聲明費用自籌。三是不取不義之財。張之洞一生所經手的費用,應當是天文數字,且到晚清,制度松弛,吏治腐敗,他若稍有私心,聚斂財富并不是件難事。但張之洞居官40余年,在老家沒有建造一間房屋,也沒有去購買一分田地,他去世后連喪葬費都是他的同僚、門生資助的,更不用說為子女留點家業(yè)。[6]
張謇與張之洞因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在其為官或從事實業(yè)的過程中,始終秉承歷代“賢臣廉吏”的崇高風范,形成了具共同特點的廉政思想。一是注重官德養(yǎng)成。良好的官德修養(yǎng)是廉潔從政的基礎。張謇非常注重自已的官德修養(yǎng),提倡以儉養(yǎng)德。他認為只有節(jié)儉的人才沒有過多的要求,沒有貪欲,才有利于高尚道德的養(yǎng)成。他始終以勤儉示人,通過言傳身教,宣傳勤儉持家的美德。張之洞也認為清正廉明是一種美德。在山西任上,他大抓吏治、興辦教育、規(guī)范市場,使山西弊政初步得以消除。在粵,他事事作出表率,對官吏要求嚴格,使粵貪腐之風明顯好轉。調補湖廣時,他又進行一系列改革,大力整頓吏治,肅清貪污,如:禁止大吃大喝、請客送禮等不正之風,使湖北成為清末現代化事業(yè)成就最突出的省份。二是注重選賢任能。國家危難,救國圖強,唯人才也。張謇認為只有廢科舉、辦學堂才能“開民智,明公理”,因此他主張“父教育母實業(yè)”,堅持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當他任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時,他就對農林、工商機構及其人員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裁減的官員就達到2/3以上,充分體現其廉政意識和思想。對出身貧寒但品學兼優(yōu)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學生宋希尚,張謇不僅給予三千元的獎勵,還出私資千金助其赴歐、美學習和考察水利工程。但對無責任心的人,張謇明確表態(tài)不予重用和推薦。張之洞也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運用。他在《輶軒語》中提出“德行謹厚、立志遠大、砥礪氣節(jié)、習尚儉樸”的人才標準,這也是他選拔、任用屬員,衡量官吏清廉與否的重要標準。據不完全統(tǒng)計,張之洞一生共保薦德行厚謹、情操自守的人才300余名。[7]
雖然張謇與張之洞的廉政思想有諸多共同點,但終因兩人的個人經歷和身份的不同,其廉政思想也存在差異。
張之洞作為進士及第的封疆大吏,“洋務派”的官僚,在他身上更多地體現出過渡時代的轉型特質,儒家心態(tài)與現代追求的矛盾糾纏,深深根植于他的廉政思想中。他一方面通過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榜樣,另一方面為了扭轉當時官場風氣,從體制內構建一套官員監(jiān)督管理機制,使官員不能腐、不想腐。[8]一是以獎懲促廉。在40余年的為官生涯中,張之洞始終將懲貪賞廉作為官員拒貪興廉的前提條件,并堅定不移貫徹執(zhí)行。如對張樹聲、馮子才等一些操守廉潔、政績較佳的官吏給予褒獎,對貪贓枉法的官吏給予嚴厲處罰。在山西任上,他處罰了一批不法官吏,對那些不作為的庸官、懶官不遺余力地進行抨擊。在廣東,他革職一些鉆研營私、操守不謹的害群之馬,從嚴查辦了一批貪污受賄的官吏,為扭轉廣東的官場風氣做出了貢獻。二是以裁革陋規(guī)保廉。防微杜漸,從根本上堵住官吏損公肥私、徇私舞弊的渠道。針對山西各類“攤捐”,他設立“清源局”,負責清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清掉了幾十年來的攤捐積弊,堵住了官吏貪污的漏洞。三是以俸養(yǎng)廉。張之洞主張高薪養(yǎng)廉,認為只有提高官吏的待遇,才能使他們廉潔守法。如在山西,他提高官吏福利,給足辦公經費和出差補貼,使官吏沒有向民眾敲詐勒索的借口,從而保證官吏的廉潔。
而張謇狀元及第后放棄仕途,轉而從事實業(yè),中途他也任過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但基本上是一個企業(yè)家。為了減少成本開支,謀求最大利潤,他建立了一套企業(yè)管理制度并大獲成功,這給他的廉政思想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以至,在他出任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時,非常注重規(guī)章制度建設。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他為官兩年多時間里共主持制訂了工商法、保息法、森林法、公司條例、承墾條例等規(guī)章制度30多項及各種條令、細則、章程,以此來規(guī)范官吏權力和行為,提高行政效率,取得良好效果。另外他主張設立監(jiān)督署官制,來監(jiān)督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9]
張謇與張之洞豐富而深刻的廉政思想對我國當下反腐倡廉工作有很好的啟示意義與借鑒作用。
1.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筑牢“不愿腐”的思想防線。一是要從小抓起。張謇與張之洞從小就接受過嚴格的儒家教育,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熏陶,從小就樹立了立品、為官、做人的遠大抱負。這就要求我們廉政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家庭抓起、從學校抓起。[10]二是要從自身抓起??v觀張謇與張之洞的一生,是廉潔自律的一生,而廉潔自律的動力,源于堅定的信念。因此,要求每個黨員領導干部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爭做一名政治合格、立場堅定、反腐倡廉的好干部。三是要從領導干部抓起。張謇和張之洞無論是為官還是做人,都非常注重官德修養(yǎng),將廉潔自律作為自身修養(yǎng)的內在要求。
2.加強規(guī)章制度建設,建立“不能腐”的制度體系。一是加強規(guī)章制度建設。張謇與張之洞都繼承了儒家的重德思想,注重制度建設,加強對官員的監(jiān)督與懲處,但由于時代的因素,他們的努力并未收到實效。但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當下,一定要加強黨的領導,從體制、機制上去創(chuàng)新、去完善,建設一套高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體系,學會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要依法辦事。不管是當農商總長督辦水利工程,還是管理大生集團,張謇非常注重制度建設,按制度管理,并取得了重大成效。這也正契合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要求。三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張謇認為,廉潔從政是對每個從政者的基本要求,經費使用只有做到公開透明,才能從根本上防止以權謀私、貪污腐化。
3.加強監(jiān)督機制創(chuàng)新,形成“不敢腐”的權力運行機制。張謇與張之洞都非常注重對官員行為的監(jiān)督與懲處,提出停捐納、提高官吏俸祿、分職省官等一系列吏治改革制度,防微杜漸,從根本上堵住官吏損公肥私、徇私舞弊的渠道。張謇在任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時,還主張設立監(jiān)督署官制,加強內部監(jiān)督,這為我們加強監(jiān)督機制創(chuàng)新提供了思路。一是要加強黨內監(jiān)督。各級紀律檢查機關作為黨內監(jiān)督機關,應準確及時處理各種違紀行為。要充分發(fā)揮中央及地方巡視組的作用,對發(fā)現的各種違紀違法案件,嚴厲查處,以增強黨內監(jiān)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形成監(jiān)督合力。要把黨內黨外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民主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三是要嚴厲懲治腐敗。要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始終保持反腐倡廉高壓態(tài)勢,杜絕腐敗分子的“僥幸”心理、觀望企圖,營造“不敢腐”的氛圍。
[1]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M].上海:中華書局,1930:14-31.
[2]章開沅.張謇傳[M].北京:中華全國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73-92.
[3]苑書義,等.張之洞全集[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0700-10714.
[4]辜鴻銘.清流傳[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47-66.
[5]張廷棲.張謇的勤政廉政思想與實踐[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5(1):131-133.
[6]陳旭霞.試論張之洞的廉潔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7(2):97-100.
[7]徐曉旭.張謇廉政思想述論[J].東方論壇,2009,100(6):87-91.
[8]王永香.價值認同、知識路徑與經驗差異[J].理論觀察,2011,67(1):35-27.
[9]王敦琴.從“嗇”論張謇的為政之道[J].廉政文化研究,2011,2(4):89-92.
[10]劉亞玲.張之洞的廉潔思想與當前的反腐倡廉[J].中國市場,2007,5(18):94-95.
Comparison of the Thoughts of Zhang Jian and Zhang Zhidong About Clean Government
LIU Song(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Business Faculty of Trade and Econounics,Nantong 226011,Jiangsu,China)
Receiving 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ir early age,Zhang Jian and Zhang Zhidong,living in the corrupt late Qing Dynasty as they are,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and always adhere to the virtuous and integrity,sharing their ideals for integrity.But at the same time,due to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tatus,their ideals bea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Zhang Zhidong,climbing to a senior position from examinations,holds that integrity lies in inner reformation and it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punishments and awards,maintained through reforming inferior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good salary,regulated by such disciplines,officials would not be willing to commit corruption,neither would them dare to.However,Zhang Jian,bring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business into official circle,advocates that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oughts of clean government;Zhang Jian;Zhang Zhidong
K827
A
1674-9170(2017)04-0087-04
2017-04-20
劉頌(1985-),女,湖南瀏陽人,江蘇商貿職業(yè)學院經貿學院講師。
南通市社科基金項目(2016CNT0023)
責任編校 王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