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利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警務(wù)管理系, 江蘇 南京 210023)
語用學視角下的民警處警語言策略研究
劉亞利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警務(wù)管理系, 江蘇 南京 210023)
語用學是研究語言使用和語境的意義。本文介紹了幾種語用學界影響較深遠的相關(guān)理論,并且運用語用學中相關(guān)理論研究成果,從民警、人們?nèi)罕姾驼Z境等角度探索民警處警語言運用策略,并提出改善民警處警語言的建議,使民警和群眾達到有效溝通,實現(xiàn)處警目的。
語用學;合作原則;禮貌原則;語境;處警
語用學研究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尋找并確立使話語意義得以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的基本原則和準則[1]。語用學研究的是語言在一定的語境中使用時體現(xiàn)出來的具體意義。J.Thomas(1995)認為,語用學就是研究言談互動中的意義(meaning in interaction),意義的生成和理解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一個互動過程。在一定語境下,聽話人既理解了說話人的話語意義(utterance meaning),又理解了說話人的用意(force),即交際意圖,交際才能順利進行。語用學與說話人、聽話人、意圖、理解、語境、行為等密不可分[2]。
民警處警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在通過言語與處警對象進行對話和溝通,因此,民警處警語言對處警效果有重要影響。目前關(guān)于民警處警的研究主要是對處警系統(tǒng)、處警安全、處警考核等方面進行的,而從民警處警語言著手的研究較少,從語用學視角分析民警處警語言的研究則更少。語用學中的意義和語境、言語行為理論、會話含義理論、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等理論研究,對于提高人際溝通效果有重要影響。本文從語用學角度探索了民警處警過程中的語言使用,旨在提高民警處警溝通技巧、緩和矛盾、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處警效果和群眾滿意度。
(一)國內(nèi)外理論研究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
語用學是語言學中出現(xiàn)較晚的一個領(lǐng)域,是語用學、哲學和心理學共同發(fā)展的產(chǎn)物。20世紀30年代末,皮爾斯、莫里斯和卡納普等把語用學作為符號學的一部分進行研究,其研究僅限于哲學。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哲學家J.L.Austin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s)。隨后,美國語言學家J.Searle對言語行為理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語言哲學家H.P.Grice提出了會話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和會話含義理論。這些理論的提出和發(fā)展,奠定了語用學的理論基礎(chǔ)。70年代以后,語用學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G.N.Leech在1983年提出了禮貌原則。禮貌原則解釋了在特定語境下,人們?yōu)槭裁催`反合作原則的相關(guān)準則。禮貌原則與會話含義學說是互為益補的關(guān)系[3]。1987年,P.Brown和S.C.Levinson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們的禮貌理論,其理論核心就是面子(face)問題。相關(guān)原則和理論的提出,彌補了傳統(tǒng)語言研究以及理論語言學的不足,從語用學的角度解釋了各種語言現(xiàn)象。90年代以來,語用學蓬勃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本又一本語用學著作,包括《語用學讀本》(Davis 1991)、《語用學引論》(Mey,1993)和《實踐語用學》(Grundy,1995)等。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fā)展,國內(nèi)從事語用學研究的學者通過書籍、雜志和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渠道獲得大量相關(guān)資訊,密切與國外學者開展合作和交流。這個時期開始,引進了大批國外語言學及英語語言學原版著作,國內(nèi)學者出版了一系列語用學著作,包括何自然、冉永平的《語用學概論》和何兆熊的《新編語用學概要》等。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內(nèi)學者開始探究語用學理論在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身份研究以及文學和影視作品評析中的應(yīng)用。
(二)語用學相關(guān)理論
1.言語行為理論
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哲學家J.Austin提出言語行為理論。這是語用學研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是一種對語言的意義進行研究的理論。Austin把話語分為兩大類:言有所述(constative)和言有所為(performativ)。在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之后,Austin提出了“三種行為”模式。Austin認為,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同時實施了三種行為:言內(nèi)行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為(perlocutionary act)。言內(nèi)行為指的是“說話”這一行為本身;言外行為是通過“說話”這一動作所實施的一種行為,如發(fā)出命令、威脅恫嚇、宣布開會等;言后行為是指說話帶來的后果,如使聽話人受到了警告而不去做某件事[4]。Austin的學生、美國語言學家J.Searle對言語行為理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Searle認為,言語行為是句子意義的一種功能,并且把言外行為分成五個大類:闡述類、指令類、承諾類、表達類和宣告類。Searle還提出,通過語言來實施某一行為,必須遵守社會規(guī)則制約。
2.Grice的會話含義理論和合作原則。
H.P.Grice提出“合作原則”及會話含義理論是為了說明聽話人如何獲取話語字面含義以外的隱含信息,即言外之意——含意(implicature)。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哲學家Grice提出了會話的合作原則。Grice認為,為了進行有意義的言語交際,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說話人和聽話人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則,即“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Grice提出的合作原則可劃分為“量”、“質(zhì)”、“關(guān)系”和“方式”四個范疇,每個范疇包括四條準則和一些次準則。首先是數(shù)量準則(Quantity maxim),它規(guī)定為了達到交談目的,說話人所提供的信息應(yīng)該是足量的,但不超出所需要的量。其次是質(zhì)量準則(Quality maxim),它要求說話人所講的話是真實的,不說假話或沒有根據(jù)的話。再次是關(guān)聯(lián)準則(Relation maxim),它要求說話人所講的話是與主題相關(guān)或關(guān)聯(lián)的。最后是方式準則(Manner maxim),它規(guī)定說話人講話要清楚明白,避免歧義。合作原則的提出對分析言語交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在日常交際中,并沒有嚴格遵守合作原則的四條準則及其次準則。當說話人違反這些準則時,聽話人要透過話語的表面意義去領(lǐng)悟說話人所說話語的隱含意義,這種話語的隱含意義就是“會話含義”(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5]?!皶捄x”是間接語言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
3.禮貌原則
禮貌是一種語用現(xiàn)象,通常被理解為說話人為了實現(xiàn)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包括常規(guī)性的禮貌策略、間接性言語行為的使用等[6]。語用學探討的禮貌問題是研究說話人在什么場合遵守什么樣的禮貌原則,并運用什么樣的言語手段顯示自己的文明禮貌。G.N.Leech在1983年提出了禮貌原則。Leech把禮貌原則劃分為六類,每類包括一條準則和兩條次責,六條準則分別是得體準則、慷慨準則、贊譽準則、謙遜準則、贊同準則、同情準則。R.T.Lakoff提出了說話人應(yīng)遵守的三個禮貌規(guī)則(politeness rules):不要強求于人,給對方留有余地,增進相互之間的友情[7]。Brown和Levinson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們的禮貌理論與面子觀,該理論包括三個基本概念:面子、威脅面子的行為和禮貌策略[8]?!懊孀印边@一概念是由E.Goffman提出來的。所謂面子,就是每個人對自我價值或自我形象的一種感覺,并可在與他人的互相交際中受到損害或得到保持,甚至提高[9]。
禮貌原則的提出有助于解釋了人們?yōu)槭裁催`反合作原則,說話人為什么會經(jīng)常使用間接性話語來傳遞交際意圖。
4、語 境
語言的使用是和語境分不開的。意義和語境這兩個概念在語用學研究中非常重要。
語境是人們運用自然語言進行言語交際的言語環(huán)境[10]。語境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外知識。構(gòu)成語境的語言外知識包含三大類:背景知識、情景知識以及交際雙方的相互了解[11]。Malinowski(1923)認為,語言環(huán)境對于理解語言來說必不可少,要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必須把話語和語境結(jié)合。Firth(1957)認為,語境因素包括上下文、語用情景、語用人的特征、語用者在語言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處的地位、語言活動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語言活動的情景等、適合語言活動的話題、話語情景所歸屬的語域等[12]。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言語環(huán)境。
處警是指警務(wù)人員在接到指令或報警之后趕赴現(xiàn)場,與報警人或當事人進行溝通,了解事件發(fā)展過程和情況,有效地處置事件的過程。處警是民警警務(wù)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警要重視處警過程中與事件相關(guān)人員的言語交流。民警在處警工作中的語言運用,對于滿足群眾的訴求、有效地調(diào)解糾紛以及緩和矛盾有重要影響。
在處警過程中,民警和群眾既是說話人,也是聽話人,他們的角色在言語溝通中不斷轉(zhuǎn)換。
(一)從民警的角度分析
警察,這種特定身份的建構(gòu)會影響其特定語言使用的得體性和合適性[13]。言語交際雙方通常都希望對方遵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給自己留面子。但現(xiàn)實處警情境中,民警處理不同警情,可能面對多名處警對象,某些言語行為可能會違背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中的相關(guān)準則,傷及對方面子。因此,民警要采用調(diào)控策略,選擇合適的語言形式。
首先,在稱謂方面,運用語用移情人稱指示語。移情,在語用學領(lǐng)域,指的是說話者站在聽話者的角度上表達意愿,拉近自己和聽話者之間的心理距離[14]。運用人稱指示語的語用移情,要考慮對方的性別、身份、年齡和社會地位等因素。例如,稱呼男性老人可以用“大爺”或“老先生”,稱呼工人可以用“師傅”,而不是直接用第二人稱指示代詞“你”。其次,靈活運用模糊限制語。表達一些接近正確、但又不肯定完全正確的話語時,為避免武斷,可以使用表示程度變動的模糊限制語,例如:“相當”、“稍微”、“某種程度上”和“有點”等。無法提供準確數(shù)字或者不想把數(shù)字說得太死的時候,可以使用限制變動范圍的模糊限制語,例如:“大約”、“大概”和“大體上”等。再次,多運用“請”等禮貌標記詞。
不同年齡、不同警齡、不同性格特征的民警處警時所使用的言語有所不同。民警同志要在積累處警經(jīng)驗的同時,注重警察素質(zhì)培養(yǎng),包括警察職業(yè)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公安業(yè)務(wù)素質(zhì)和身體心理素質(zhì)等。
(二)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分析
民警處警面對的話語對象構(gòu)成復(fù)雜,有求助的人們?nèi)罕姡猩嫦臃缸锏南右煞肿?;即便是同一人群,年齡、文化教養(yǎng)、知識水平、法律意識和生活經(jīng)驗等也相差較大。
群眾作為“聽話人”的時候,同樣的話語,不同的“聽話人”的接收和理解也有較大差別。聽話人的身體精神狀態(tài),例如緊張、興奮、醉酒等,或存在認知障礙、生理缺陷等,都會造成聽話人不能清楚地理解民警的意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民警處警語言的選擇。民警要分辨聽話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態(tài),顧及對方面子,遵循禮貌原則,爭取對方的配合。
群眾作為“說話人”的時候,如果是不法行為的受害者,在講述自己的遭遇和表達自己的訴求的時候,情緒可能是激動的,可能忽視禮貌原則,可能無法準確清晰地講述案件細節(jié),從而出現(xiàn)違反合作原則中的質(zhì)量準則、數(shù)量準則、關(guān)聯(lián)準則和方式準則的某個或所有準則的情況。民警要耐心傾聽,主動詢問,積極探尋對方的言外之意,盡可能獲取更多真實、有效的信息。
(三)從語境角度分析
根據(jù)語用學中語境的含義,民警處警語言與處警語境密切相關(guān)。
基層派出所民警接處警工作中常見的警情有盜竊、擾亂秩序、打架斗毆、糾紛和詐騙等。警情不同,民警所使用語言的語用學特征應(yīng)有所不同。民警要善于分辨和總結(jié)不同的講話場合、講話對象和講話時機的特征。安撫群眾情緒,獲取當事人信任。
民警的處警目的是復(fù)雜多樣的;處警過程中,語言交際中的語用現(xiàn)象是豐富多變的。民警應(yīng)觀察、分析并不斷總結(jié)各種語用現(xiàn)象,根據(jù)不同的處警原因、處警對象、處警現(xiàn)場等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提高處警效果,和諧警民關(guān)系,維護社會穩(wěn)定,營造和構(gòu)建和諧社會。
[1][5][10][12]索振羽.語用學教程[M].2014:6.
[2][3][4][6][7]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9.
[4][8][1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3.
[9]Brown,P.Levinson,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Thomas, Jenny. 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6]熊學亮.簡明語用學教程[M].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8.
[13]陳新仁.語用學視角下的身份研究——關(guān)鍵問題與主要路徑[J].現(xiàn)代外語,2014(5):702-710.
[14]李思揚.論《絕望主婦》會話中人稱指示語的語用移情和語用離情[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責任編輯:于詩慧)
On Language Strategies of the Police in Handling Reports and Emergen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LIU Ya-li
(Policin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meaning and context of language in us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ummarizes some influential pragmatics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ce, the people who call 110 and the contex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masses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handling reports and emergencies.
pragmatic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context; handling reports and emergencies
D631.19
A
2096-0727(2017)02 -0092-04
2016-12-05
劉亞利(1980-),女,山東濟寧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
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專項資金項目“語用學視角下的民警處警語言分析與研究”(RWYB20160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