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課程與教法研究

2017-03-10 03:06:10
關鍵詞:幼稚園兒童課程

黃 偉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51)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課程與教法研究

黃 偉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 歷史研究所, 安徽 合肥 230051)

幼稚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到了近代才有緩慢的發(fā)展。民國以來為振興國家的需要,幼稚教育被提到重要高度,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立法,先后制定幼稚課程標準以及指導教學的基本方法。教育部門希望以此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進而改變中國當時落后的教育局面,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深入研究民國時期幼稚教育對當今我國幼稚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民國時期;幼稚教育;課程編制;教學法

從世界范圍來看,幼稚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提出,1892年美國成立全國兒童學聯(lián)合會,1899年德國成立兒童心理學會,1906年俄國成立兒童學會,1925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規(guī)定了保護兒童權益的若干條例,而我國直到清末時候才有幼稚教育的起步。本文擬對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的課程與教法進行研究。

一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的緩慢發(fā)展

我國古代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概念,然而幼稚教育一直到近代才有緩慢發(fā)展。1877年黃遵憲描述日本幼稚園“皆教四五歲小兒,鳥獸草木日用器具,或圖畫、或塑形以教之以名。……教之唱歌、說話、習字,陳一切蹴鞠、秋千之類,于放學時聽之游戲,以誘掖其心節(jié)宣其氣。課程皆有一定不易之刻,坐立起止皆弱以兵法部勒之,泰西之教法也”*陳錚編 :《黃遵憲全集(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25頁。。清末新政時期,貴胄溥綱曾上書認為 :“京師各種學堂都有,惟幼稚園沒有,實在是學界上的一個大缺點?!?《各省新聞:組織幼稚園》,《河南白話科學報》1908年第22期。在不少人士的建議下,清末新政的教育環(huán)節(jié)改革涉及到了幼稚教育。

受惠于早年屢次派學生赴日本留學,兩湖地區(qū)成為幼稚教育起步較早的地區(qū),190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聘請日本保姆三人,在武昌閱馬場模范小學內設湖北幼稚園,為我國幼兒教育機構的開始。1904年,清政府修訂學堂章程,隨后我國開始有幼稚教育的專門機構——蒙養(yǎng)院,其宗旨主要是輔助家庭教育,專門保育3歲至7歲的兒童。清政府要求各地的育嬰堂或敬節(jié)堂內應附設蒙養(yǎng)院,“堂內劃出一院為蒙養(yǎng)院,令其講習為乳媼及保姆者保育教導幼兒之事”。蒙養(yǎng)院附近幼兒“其父母愿送入其中受院內之教育者聽,以便院中學保姆者練習實地保育之法”。為切實落實幼稚教育計劃,清政府還制定了蒙養(yǎng)院的保育方法,主要有 :游戲法,“隨意游戲者使幼兒各自運動,同人游戲者合眾幼兒為諸種之運動,且使合唱歌謠,以節(jié)其進退”*璩鑫圭、唐良炎 :《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94-397頁。;歌謠法,教導兒童唱淺易簡單的詩歌,以助他們的耳目喉舌舒暢、心情和悅;談話法,選擇幼兒易解及有益處、有興味的事實,啟發(fā)其見物留心之思路;手技法,以盛長短大小各種木片的匣子,使兒童將此木片作房屋門戶等各種形狀。1905年湖南創(chuàng)辦幼稚園,聘請日本人春山和佐騰為保姆,并制定蒙養(yǎng)院說課辦法,要求滿三歲以上未屆學齡的兒童皆應入園接受幼稚教育,“幼稚園設立之始意,所以將貧賤家兒童養(yǎng)成美材,富貴家父母當不慮其子弟同處染壞氣習;有此感情將來小學堂不分貧富貴賤,可施共同教育,此為小學堂行同等教育補救之法,故幼稚園教育所關甚巨”*章咸、張援 :《中國近現(xiàn)代藝術教育法規(guī)匯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第60頁。。不難發(fā)現(xiàn),清末的蒙養(yǎng)院是家教合一的,因此它不是純粹現(xiàn)代意義上的幼稚園,更類似一個托兒所,蒙養(yǎng)院的開辦只不過是用來輔助家庭教育。但是,清末蒙養(yǎng)院的出現(xiàn)標志了中國的幼稚教育事業(yè)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民國建立以來,謀國之士認識到幼稚園教育重的要性 :“幼稚園者,即造就良好國民之最要機關也,一國之幼稚園多,則前途有希望之國民必眾,反之則多數兒童,嬉游無教,益以家庭及社會之種種惡影響,以戕賊其心身,使可畏之兒童,浸假成無用之游民,非惟不為國用,且以貽害之,是絕國家之命脈也?!?錢啟秀 :《論幼稚園之于國家關系》,《漢鐘月刊》1924年第4期。民國時期幼稚園一般附設在國民學?;蛘咝W,幼稚園的經費由市縣政府根據地方的需要及經濟能力設置,當然各級師資訓練機關及私人也可以設置。幼稚園的單獨設置以地名人名或者切合優(yōu)質教育的意義詞語命名,設立時要求有名稱、主持人及資歷、園址(包括平面圖及面積、地址環(huán)境狀況、飲料水質等)、園則(包括兒童額數、班數及入園年齡,兒童入園手續(xù)等)。

1921年7月,教育部訓令全國范圍內推廣蒙養(yǎng)園,指出幼稚兒童“身心之發(fā)育,甚為敏速,其發(fā)展之不適宜,于將來品性之成就影響非淺。故必于此時間,施行相當之保育,以補救家庭教育之缺點,而養(yǎng)成善良之根本,則學校教育,方克收美滿之功效”。兒童由家庭進入學校,其環(huán)境的突然變化或過于急劇,身心發(fā)展或受傷害,“若蒙養(yǎng)園者,其形式之組織,同于學校,其保育之方法,類于家庭,能調和家庭與學校境遇之變遷,使適于自然之發(fā)展”*朱有瓛 :《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上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337頁。。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正式公布《學校系統(tǒng)改革案》規(guī)定“幼稚園收受六歲以下之兒童”*宋恩榮、章咸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guī)》,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4頁。,這標志著幼稚教育正式進入我國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1923年,陳鶴琴準備設立中國現(xiàn)代意義上的鼓樓幼稚園,得到東南大學的支持,隨即陳鶴琴以自己房子的一部分為園舍,聘請東南大學教師美國人盧愛林為指導,該園宣稱“在實驗中國化的幼稚園教育,并以試驗所得供全國采用”,收費標準則為“凡月收入百元以下者,每學期每生納學費六元,凡月收入百元以上者,每學期每生納費十二元,點心費每學期每生兩元,材料費每學期每生兩元”。*葛鯉庭 :《南京鼓樓幼稚園簡史》,《活鐘》1947年第7/8期。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宗旨“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fā)展國民生計,延續(xù)民族生命”*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411頁。為目標,不久教育部在《幼稚園課程暫行標準》規(guī)定幼稚教育目標 : “增進幼稚兒童應有的快樂和幸?!薄ⅰ芭囵B(yǎng)人生基本的優(yōu)良習慣”、“協(xié)助家庭教養(yǎng)幼稚兒童并謀家庭教育的改進”。*宋恩榮、章咸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guī)選編》,第223頁。隨后幼稚教育為民國時期社會各階層所重視,并且上升到一個新高度。據統(tǒng)計,1931年全國各省市有公私立幼稚園共計829所,以四川居多共164所,其次為福建79所,江蘇78所,全國幼稚園學生共36,770人,四川7,163人,福建4,143人,江蘇3,631人;經費方面,全國幼稚園經費為710,450元,廣東87,633元,四川53,260元,江蘇53,214元。具體以廣州為例,1930年市轄學校附設幼稚園共有學生737人,男生340人,女生397人。*《十九年度市轄學校附設幼稚園統(tǒng)計表》,《廣州市教育統(tǒng)計》1932年第2期。

日本大舉侵華后在中國淪陷區(qū)推行奴化教育,國民政府內部精英分子清楚地認識到教育救國必須從幼稚教育開始,于是提出了幼稚教育的救亡方案。其主要是希望培養(yǎng)兒童活潑健康的體格,養(yǎng)成幼稚兒童互助團結的觀念、勇敢尚武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勞的習慣等。具體操作上準備以簡單的民族英雄故事作為研究中心;教法與教材顧及兒童的能力與興味,盡量利用趣味的故事及沙箱裝排來啟發(fā)幼稚兒童對于救亡的深切認識。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國民黨通過了抗戰(zhàn)建國綱領,對學前教育要求“應使保育與教導并重,增進幼兒身心之健康使其健全發(fā)育,并培養(yǎng)其人生基本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教育部頒布《戰(zhàn)區(qū)兒童教養(yǎng)團暫行辦法》,規(guī)定“戰(zhàn)區(qū)兒童教養(yǎng)團得按兒童程度,分為高級小學、初級小學及幼稚園三部”,“戰(zhàn)區(qū)兒童教養(yǎng)團除供給膳宿衣服,注意兒童保育外,并應繼續(xù)維持其課業(yè)”。*廖軍和、曹麗 :《中外學前教育簡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2013年,第77頁。

1939年國民政府正式頒布《幼稚園規(guī)程》,這是我國學前教育史上的一項重要法規(guī)。其規(guī)定幼稚教育目的在于“增進幼稚兒童身心之健康”,“力謀幼稚兒童應有之快樂與幸?!?,“培養(yǎng)幼稚兒童關于人生基本之優(yōu)良習慣”,“協(xié)助家庭教養(yǎng)幼稚兒童并謀家庭教育之改進”。*中國學前教育史編寫組:《中國學前教育史資料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26頁。1943年12月,教育部又公布施行《幼稚園設置辦法》,明確要求幼稚園的人數控制在120人左右,特殊情況下可以增加到200人,每一教員保育的兒童數不得超過20人,“幼稚園對于兒童,應順應其個性,依照其身心發(fā)展之程序,施以適當之保育,不得以讀書寫字等類于小學功課之事項,或使為過度之工作”,“幼稚之保育應注重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不得施行體罰及足使兒童感覺痛苦之苛罰”*宋恩榮、章咸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guī)》,第280頁。??箲?zhàn)勝利后,教育部于l945年公布了《國民學校及中心國民學校規(guī)則》,要求“國民學校及中心學校均得依據《幼稚園設置辦法》附設幼稚同”*廖軍和、曹麗 :《中外學前教育簡史》,第77頁。。

二、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課程編制的特點

什么是課程?陳鶴琴認為課程是人類的經驗,即用最經濟的手段按有組織的調制各種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應和活動。毫無疑問,處于幼稚時期的兒童最喜歡模仿,對于成人或年長兒童所做的事情,如家庭里實物、工廠里建筑、田野里耕種等非常喜歡,所以如果把這些材料編入課程定能增加他們的興趣,從而增加教學的效果。那么,具體應該怎樣編制幼稚園的課程,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1922年,幼稚教育列入新學制,制定課程標準也成為了必然。從1928年10月到1932年10月,甘夢旦、俞子夷、張宗麟、陳鶴琴和葛鯉庭等11人經過四個階段的不斷努力與探索,民國幼稚園課程標準最終形成。1932年教育部正式頒布并限于1933年第一學期起各校開始施行,同時教育部又指定若干省份及行政院直轄教育廳局、組織委員會,編訂具體教材要目及教學實例,作為各省市編訂具體課程的參考。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法令可知幼稚課程主要包括音樂、故事和兒歌、游戲、社會和自然、工作、靜息。其中,音樂目標為滿足孩子唱歌的渴望,“啟發(fā)并增進音樂的機能”,發(fā)展親愛協(xié)同的情感,以便引起對事物的興趣,內容包括家庭生活、節(jié)慶和紀念日、時令、自然現(xiàn)象、愛國、社會和表演方面的內容;故事和兒歌目標是培養(yǎng)兒童對于文學的興趣,發(fā)展想象和啟發(fā)思想,增進發(fā)表能力,發(fā)展對于故事的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快樂、高尚和愛的情感,內容包括通話、自然故事、歷史故事、生活故事、民間傳說等;游戲目標則規(guī)定為“順應愛好游戲的自然性向,而與以適當的游戲活動”,發(fā)展筋肉的聯(lián)合作用,并訓練感覺和軀肢的反應,內容包括計數游戲、故事表演和唱歌表情的游戲、節(jié)奏的和舞蹈的游戲等;社會和自然的目標為“增進利用自然、滿足生活、組織團體等的最初步的經驗”、“引導對于‘人和社會自然關系’的認識”,具體內容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衛(wèi)生方法,家庭、鄰里、商鋪和交通機關等社會組織的觀察研究及本地名勝,常見的蟲鳥魚、花草樹木、風、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偟膩碚f,民國時期幼稚園課程的編制主要強調以下幾方面。

中心單元編制課程原則。該法設計課程的特點就是首先確定一個中心,以科目為單位的課程編制和小學基本沒有區(qū)別,教學也會按著課表的程序執(zhí)行刻板的教學,編制缺乏家庭生活的風味,致使各種活動分離孤立,課程沒有伸縮性,教師無法隨機應變以達到教育的功能,而中心單元編制課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缺陷。張宗麟認為幼稚課程應該遵守 “一切課程是當地當時兒童自發(fā)的,不能抄襲任何人家的課程,教師之職責只有供給兒童的詢問及各種應用材料,并指導兒童所需要的事務,注意于兒童身體的健康、動作的活潑,不愿兒童受有許多知識和斯文如木偶的禮節(jié)”*張宗麟 :《怎樣編制幼稚園的課程》,《.教育雜志》1927年第19卷第2期。。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少學校經過探索后采用中心單元編制課程。例如,1927年南京鼓樓幼稚園第十五周(6月7日至13日)以端午節(jié)為中心單元。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星期一上午-裝飾房子(整理庭園)、音樂(種瓜)、游戲(老虎跳)、故事,下午-綴法牌、圖畫法、數學(轉珠盤)、故事;星期二上午-手工(做香袋兒)、圖畫(老虎凳)、音樂(復習)、故事,下午-讀法(綴法盤-新字)、故事、旅行(看瓜果);星期三上午-旅行法(地點臨時定,以常識為目標),下午-讀法(綴法牌、自述簿)、故事與談話(端午的風俗);星期四上午-手工(香袋兒)、圖畫(端午故事)、音樂、故事、游戲,下午-端午請客之預試、買物請客的禮節(jié)等、讀法(自述法),星期五上午-手工(老虎,香袋兒),圖畫(端午房間里的裝飾品),故事、音樂,下午-讀法(綴法牌,總復習)。*張宗麟 :《怎樣編制幼稚園的課程》,《教育雜志》第1927年19卷第2期。同樣,江蘇揚州實小幼稚園課程也采取“中心單元混合編制法”,即融合各科編成設計教學綱要,適應設計活動的需求,避免分科編制的呆板弊端,“對于課程的單元來說,完全根據本校低年級及幼稚園,最近二年實施中心單元涉及教學做的中心單元和分級單元,詳細核對課程標準,取其完全適合的單元,共約四十單元至五十單元,以備一學年之用”*楊駿如 :《聯(lián)絡低年級的幼稚園課程編制》,《河南教育月刊》1935年第5卷第4期。。

中心單元編制課程困難是減少了很多,教師不需要照本宣科,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在課程上發(fā)揮自己的教法,這樣應付兒童及各種臨時發(fā)生的變化反而更容易,但是這樣做也產生不少問題。例如,強制了兒童的興趣,輕蔑了兒童的個性,教材常常會不適用,臨時發(fā)揮變得沒有限制,容易造成內容擴大,從而使得兒童的接受負擔加重。

民國幼稚園課程編制加入政治常識。1931年9月,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17次會議通過《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強調幼稚教育的覺化目標,“使兒童整個的身心融育于三民主義教育中”、“使兒童個性、群性,在三民主義指導下平均發(fā)展”,具體要求幼稚課程以“三民主義重要的理念,為編訂全部課程之中心”,注重倫理知識及實踐、以助長兒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德性,“由史地時事及各種紀念會之講解,以啟發(fā)兒童愛民族愛國家之精神”*宋恩榮、章咸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guī)》,第38頁。。

一般來說,課程是有價值的生活經驗,所以要想滿足自己的需要,改造社會的能力,就要努力去尋求經驗,當時的中國處在列強壓迫下,欲謀復興“必須把中國民族性的特點——堅忍耐勞,博愛,自強深深第注入全民族的心坎里,使個個人都有復興民族的決心”*莊寶珍 :《集美幼稚園課程的編制》,《集美周刊》1935年第18卷第7期。。例如,南京南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加入黨義的內容,認為“黨義是黨治下民眾所應該知道的……在遇到機會或找到機會時,用兒童化的語氣,故事化的比喻,或簡單化的演述,使兒童可粗知黨義的大意”*《南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概況》,《首都教育研究》1930年第1卷第1期。。又如,上海西城學校“慶祝中華民國的生日”的教學,要求兒童知道國慶節(jié)的意義,“認識國旗黨旗,以及知道紀念國慶的方法”。與兒童討論的問題主要有 :什么是中華民國的生日?國旗黨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樣慶祝我們的國慶?根據課程編制,教師還要求兒童搜集求關于慶祝國慶的圖片、中華民國的地圖、中華民國的國旗和黨旗等。最后教師講述國慶紀念日的由來、雙十節(jié)的故事、國旗黨旗的辨別等。*《幼稚園設計教學綱要》,《地方教育》1933年第48期。

民國幼稚園課程編制有豐富的生活常識。兒童進入幼稚園不是以學習為主,但是需要增加適當的生活常識,使得他們對世界的各種變化有所了解,從而鍛鑄他們的情操。例如,成立于1927年的南京中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非常重視幼稚兒童衛(wèi)生方面的常識,教學中時常告訴兒童吃食物前洗手,身邊要帶手帕,保持身面的清潔,嘴里有食物時候,衣服保持清潔;在行為方面“幫助人愛朋友,對受痛苦的人有同情心,喜歡與人合作,不要和人爭吵或打罵,做事或游戲能守秩序,愛護花草愛惜物件,能準時到幼稚園,走路很輕快,用過物件放在原處”等。該校單元設計的“育蟲”,教師會帶領兒童到花園里看桑樹,使兒童各述桑葉的用途、綢料原質和原料的由來;然后教師領兒童看“蠶的一生”標本,由兒童決定作蠶的活動,告訴兒童蠶的飼養(yǎng)方法、光線及溫度的配置,桑葉的選擇,蠶的功用,蠶絲的功用,以及美工做蠶筐、做匾架,做?;@,做蠶的一生模型等。*李清悚 :《中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概況》,《首都教育研究》1930年第1卷第1期。又如,上海西城學校幼稚園課程“甜蜜的秋果”,其目的使兒童知道秋果的種類名稱和功用,主要討論秋果的種類、秋果的形態(tài)怎樣、秋果的滋味怎樣、秋果對于我們身體有怎樣的利益等。然后和兒童一起搜集關于秋果的各種劃片和秋果的模型等。具體操作方面,幼稚教師會講述秋果的范圍、研究秋果的種類、觀察秋果的形態(tài)、研究貯藏秋果的方法、研究吃秋果時應注意的事項、唱賣秋果歌、做采秋果的游戲等。*《幼稚園設計教學綱要》,《地方教育》1933年第48期。

民國幼稚園課程編制最低要求。民國時期教育部制定的課程編制規(guī)定了最低的課程要求,如社會和自然要求兒童“認識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物品,略知家庭、鄰里、商鋪、工廠、農田以及地方公共機關的作用以及一些基本的自然現(xiàn)象”。因此,民國時期各公私立幼稚園在編制課程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盡力滿足教育部規(guī)定的條件以適應幼稚兒童知識需要。例如,南京中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要求幼稚兒童能認識一百個簡單的字,能辨別一百個簡單字的意義;能認識百以內的數字,能做單位數的加法;唱歌的聲音清晰,拍手大致無誤,對于簡單的律動,有辨別和反映的能力,有獨唱兩首簡單的歌詞的能力;能述說四則最簡單的故事而意義最明了,能創(chuàng)作一則最簡單的故事而有明顯的內容。游戲方面,能參加集合成行成圈而覺調協(xié),知道游戲的簡要規(guī)則;社會及自然方面,認識日常生活所用的主要衣食住行各項物品,認識家禽家獸和五種以上植物并太陽風雨的作用等。又如浙江越光學校幼稚園規(guī)定課程編制的最低要求 :智力方面,幼稚兒童讀完規(guī)定的幼稚園課本、會寫自己的名字和常用的簡字、認識并會寫十以內的數字,了解加減的意義、能講五個簡單的故事、能認識五種顏色、能用積木搭成一件東西等;德的標準則要求,早上遇見長輩或老師會說“早”,與人分別時會說“再見”、講話必先會舉手,別人講話時不隨便插入、公有的玩物要格外保護,用畢會放回原處、自己能做的事不懇求別人等;體的標準要求兒童會模仿單種動物,會鈕子扣或系鞋帶等。*《本學期幼稚園施教概括》,《越光校刊》1947年復刊第2期。

盡管民國時期的幼稚園課程標準在制定過程中考慮了各種因素,但是在實際的施行過程中仍然不盡如人意。1939年張雪門對課程標準進行了評價,認為幼稚教育事務課程標準僅有量的增加而無質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蔽于幼兒的現(xiàn)階段以致放棄了啟迪全民的宗旨,另一方面又拘泥于兒童本位的學說,忽略了我國特殊的環(huán)境,且內容又太籠統(tǒng)而混雜,要想修改今后至少須有簡明的目標和幼稚園學齡明白的規(guī)定”*張雪門 :《修改現(xiàn)行幼稚園課程標準問題》,《教育雜志》1937年第27卷第2期。。

三、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的教學方法

民國幼稚教育的教學方法有多種,主要有故事法、游戲法、中心法、室外法、談話法和動機法等。一般來說,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處于成長階段的兒童需要不同的刺激,因此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方法引導兒童作更深層次的理解,啟發(fā)他們的思考和想象。

中心法。該教學法是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春天看見燕子飛來,可開一個很盛大的歡迎會,舉行很濃重的典禮而實施燕子教學,繼而研究燕子的生活。具體事例來說,甘肅河西中學幼稚教師根據兒童生活經驗及自然環(huán)境、社會需要等預定活動大綱,該校1941年第二學期第二周大單元中心教學“做清潔的小朋友”,其工作要點是讓兒童注意衛(wèi)生。主要討論點為 :怎樣做清潔的小朋友、清潔的小朋友會不會生蟲子、身上有了蟲子怎么辦等。隨后圍繞課題開始講故事(衛(wèi)生故事)、音樂(唱洗衣裳歌)、工作(洗手帕、剪指甲、捉蟲子)和游戲(洗手洗腳)等活動。*黎寶藝 :《一個簡陋的幼稚園》,《國民教育指導月刊》1942年第1卷第11期。又如,1935年集美幼稚園第二學期第二周中心“好習慣”。主要包括 :不隨地吐痰,自己穿衣服,自己洗面刷牙,起臥有定時,活動的材料唱《早起時我入學校好習慣》,故事《守規(guī)則的愛華》,臨畫-洗手面,游戲-洗腳,討論中心議題“好習慣要怎樣養(yǎng)成”。第五周“秋天的蔬菜”,主要認識白筍、白菜、姜和蔥,活動內容 :故事-兔子偷菜,游戲-拔菜,唱歌-種菜,自由畫-菜,討論題目“怎樣施種,怎樣捉蟲”。*莊寶珍 :《集美幼稚園課程的編制》,《集美周刊》1935年第18卷第7期。

故事法。民國的幼稚課程標準規(guī)定故事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其培養(yǎng)的最低限度是要求兒童能講說四則最簡單的故事而且意思明了,創(chuàng)作一則最簡單的故事而且有明顯的內容等。一般來說,通過故事法教學可以引起兒童的興趣,在故事中穿插知識能使兒童潛移默化的接受,但是有的故事不適用幼稚園教育,比如巫妖的故事、暴龍的故事、巨人的故事、怪物的故事、不幸的故事等,這些故事其實都有重要的價值和地位,但是兒童可以在未來或者更長遠的時間去學習。具體來說,創(chuàng)辦于1919年7月的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幼稚園,就非常重視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故事法,該校教師把兒童知道的事編成故事講給兒童聽,如小孩浪費金錢,行動暴躁,教師那時可以編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孩,母親每天給他二個銅元,他每天不用,放在撲滿里。我來請他的父親去買一樣好玩的東西。他在學校里很聽先生的講話,對于學同也很親愛,所以這個小伙沒有一個人不喜歡他等。*吳增芥、陳中瑾 :《我校的幼稚園》,《首都教育研究》1930年第1卷第1期。

游戲法。游戲是幼稚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最能引起兒童興趣的課程。為通過游戲教學,南京鼓樓幼稚園研發(fā)很多游戲類玩具,如黃包車、搖馬、雙兔、小推車、腳踏汽車、雪車、三輪腳踏車、單柄車、木劍、弓箭、水槍、小汽車、滑板、秋千、溜梯等。*陳鶴琴 :《幼稚園之設備》,《教育雜志》1927年第19卷第2期。上海特別市立樹基小學幼稚園,用游戲的方法來教兒童識字,具體包括啞戲,就是把平常讀過的故事里的詞句用作表演,如“刷牙”、“舉手”、“笑”、“哭”等詞語,做出種種動作來叫學生揀,比賽誰先揀出誰勝。又如拆字游戲,教師將復體字寫在黑板上,叫學生拆成單體字,如“媽”字撤成“女、馬”,誰拆得最快誰勝,捉迷藏“把字片藏在各處地方,大家去找,找得到了念出上面的文字來,念對的,把字片拿著,誰拿字片最多的,誰勝”。送信,“把字片放在書包袋里,當做信,一個還在背了書包,算郵差,其余的小伙伴坐在位子上算在家里,郵差把片子送去,讀得出的收下,算是他的信,誰收信最多誰勝”。*《幾種幼稚園和低年級練習識字的游戲》,《兒童教育》1928年第1卷第3-10期。

室外法。室外法就是通過室外教學來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避免教學過程中的枯燥。例如,中央大學實驗學校幼稚園,為了使幼稚兒童與自然界接觸,經常到中央大學的農場及北極閣一帶參觀游玩。1930年4月,全體幼稚生到農場去參觀,回校后他們很高興地講述所見的,因為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而討論起來了,結果定牛、羊、豬、鵝、鴨、雞六種動物為研究對象。教學的主要要目標是明了牛、羊、豬、鵝、雞等種類的習性和用途。具體教學計劃,教師在事先預料這個活動中所應有的問題,必須發(fā)生的事實,向這方面搜集材料,準備一切;在兒童方面,教師和他們共同討論應做的事項,令他們一同負搜集材料的責任,其討論的范圍是觀察兒童的心理,切合兒童的經驗的?!拔覀兊慕虒W,是注重在觀察實物,以滿足兒童的興趣,我們觀察兒童的能力,兒童的心理,兒童的經驗,指導他們自做和搜集有關于這個作業(yè)中心的材料和工作。”*吳增芥、陳中瑾 :《我校的幼稚園》,《首都教育研究》1930年第1卷第1期。

談話法。談話法就是以明白簡單為第一要義,話法次序最要注意,因為兒童言語不易明白,教師需要經常矯正和引申。在上課時教師尤需要注意資料,不拘歷史人物,動物植物寓言等,總以能引起興味,用身手演勢能用實物最妙,注重啟發(fā)兒童質問以活潑其知識。*楊白民 :《前十年與前三年之幼稚園》,《環(huán)球》1916年第1卷第3期。一位民國時期的教師記錄了幼稚園談話法的片段 :“教師說‘現(xiàn)在我給你們一張畫片,一些小朋友在這里做什么?誰能告訴我’,老師有一個小妹妹,在那兒拔青菜,一個弟弟洗青菜,還有一個大哥哥在那兒切青菜,他們的買賣在哪里燒菜,燒好菜,他們都吃起來了?!诲e,他們在做青菜點心吃呢。’你們知道遲到后來怎樣?‘一個大的小朋友向別個兒童耳邊偷偷地說,老師又給我們講故事了’。還有許多孩子,伸著手說 :‘老師,你告訴我們罷’,老師你快講給我們聽吧。‘講演故事’,‘你們看小弟弟好嗎?’,‘不好’‘為什么不好’,‘做錯了,站椅子上,搶點心,沒規(guī)矩,不好?!路獕牧耍缓谩?金菊生 :《幼稚園生活片段》,《實驗教育》1933年第1卷第1期。

動機法。動機法主要是通過兒童的興趣引起動機,然后開展相應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民國時期幼稚園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南京南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動機教學,“一天早上將近九點鐘的時候,老師正陪伴著小朋友在室內自由活動,忽有一個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只小匣子,匆匆來園,笑瞇瞇地走到老師面前,照例的請過早安,便急忙把那匣子打開指手畫腳說,他早已預備說的話,當時旁邊有三個小朋友很驚喜叫了起來”,這樣就引起了動機繼而確定“愛吃桑葉的蠶寶寶”為教學內容,隨后確定本單元的目標 :蠶的種類,蠶的變化,育蠶的目的和歷史,蠶絲的用途,蠶桑的關系。具體操作方面,實行育蠶,使兒童愛惜生物,桑樹的栽培法。教學活動包括研究蠶的種類,蠶的形態(tài)和變化,蠶和桑的關系,蠶吐絲的特能,育蠶的目的和方法等。同時,通過育蠶采桑,參觀桑園,自由工作或自由游戲,兒童對于本單元的興趣濃厚,“從養(yǎng)蠶以致蠶蛾產子,他們知道十分詳細,更愿意時時的幫助老師采桑,飼蠶等工作,因此延時一月之久”。*《南區(qū)實驗學校幼稚園概況》,《首都教育研究》1930年第1卷第1期。

簡言之,民國時期的幼稚教學比較傳統(tǒng)而固定,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局限上述方法,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兒童的興趣,以達到幼稚教學的基本目標。但是各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優(yōu)缺點,因此如何做到合理的教學需要幼稚教師臨場發(fā)揮。

四、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評述

民國時期多數人認為小學是教育的根本,不清楚幼稚園是小學的根本,從而忽視幼稚教育進而導致忽視教育的根本。我國早期幼稚園有教會或者私人創(chuàng)立的,這類教育在中國起步早且專業(yè),但是昂貴的學費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標準;而公立學校附設的幼稚園又類似育嬰堂,教師大多起著照看孩子的作用。據當時統(tǒng)計,1924年全國幼稚園公私立共有34所,教會辦的幼稚園共有156所,全國幼稚生5,940人,教會的人數為4,324人。不難看出中國的幼稚教育存在先天的不足,因為它從成立開始就仿照西方,但中國是以農業(yè)為主的國家,農村人口占據了人口的多數,中國創(chuàng)設的幼稚園大都集中在城市,這些幼稚園洋氣太重平民化很少,只能供富裕家庭的孩子享受。1931年教育部頒布《繁盛都市推廣小學教育辦法》,要求大城市“現(xiàn)有小學幼稚園及低年級,應酌采上下午半日學校制,以期多收學齡兒童”*宋恩榮、章咸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guī)》,第219頁。,但是這種理想其實脫離了當時中國的具體現(xiàn)實。

民國時期我國幼稚教育的教法比較簡單,缺乏多樣化,當時關于中國幼稚教育的參考書籍非常缺乏,僅有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出版陳鶴琴《兒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張雪門《幼稚園教育概論》、《幼稚園課程編制》,葛承訓《幼稚園的管理》,張宗麟《幼稚園的社會》、《幼稚園教育概論》等。1930年3月,陶行知在曉莊幼稚教育研究會上說,“我們這里所辦的幼稚園要適合三個目標 :第一要平民化,第二要經濟化,第三要適合鄉(xiāng)村兒童生活”。*夏德清、武素月 :《陶行知》,北京:群言出版社,2014年,第4頁。此外,民國時期大多數幼稚園是附設在國民學校的,經費、人才往往不能真正獨立,極大地制約了幼稚課程和教學方法發(fā)展。因此,理想的解決辦法是國民學校中心學校附設幼稚園的經費應獨立,即另編制幼稚園經費預算,國民學校中心學校籌集資金,也應撥付一部分作為辦理幼稚園基金。但是民國時期各級政府財力有限,實際推行起來相當困難。而師資力量又是幼稚教育的關鍵,中國幼稚教師極度缺乏,其水平不高或者對幼稚教育事業(yè)了解不深,便不能使兒童得到很好的發(fā)展,不能創(chuàng)造支配兒童的環(huán)境和生活?!拔釃字山逃龑崻q在幼稚時代也。欲圖其發(fā)達,是在當事者熱心提倡,竭力進行,誠能每縣設保姆傳習所四五處,以速成法教授之,庶幾數年有,幼稚園教育不慮師資之缺乏矣?!?程銘西 :《推廣幼稚園為當務之亟論》,《教育研究》(上海1913)1915年第23期。其時,中國的幼稚園師資多為教會幼稚師范保姆所,中國自己開辦的幼稚教師甚少。如1906年無錫競志女學設立幼稚園保姆科,但是最后以人數過少被迫在半年之后合并到師范科;1921年南京第一女子附設幼稚師范,最后因為經費問題被迫停辦。

當然,民國時期幼稚教育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在塑造幼稚兒童的人格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有家長感嘆道 :“我的小孩子在未入在幼稚園前,身體很軟弱,好像一弱小的女孩子,進了幼稚園不過兩個月,身體居然強健起來了,精神也比從前充足了,知識也比前增加了?!?胚我 :《談談我們的幼稚園》,《崇德年刊》1933年第5期。又如書法家翁月卿回憶自己的幼稚教育經歷 :“幼稚園教室很干凈,每個人進門都先換軟底鞋,教室里布置得也很美觀,對我來說,一切都很新鮮。上課時,有老師講故事、教唱歌、教跳舞。中間休息時,兩手撲在桌子上,老師說一聲坐好,每人面前放著一碟糕點,這是課間餐,我當時覺得像走進了天堂。原以為交了費可以在這里呆一學期,哪知是按月交費呢!第二個月,因母親無力負擔,我就不能去了?!谖业挠洃浿?,幼稚園的擺設,我坐在哪個位子上,教室外的環(huán)境,以及我后來在教室門外偷看的情景,現(xiàn)在想起來,好像就在眼前。”*翁月卿 :《西街憶舊》,香港 :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第15頁。

幼稚教育不在教法之良窮,而在幼稚園之興廢,但是民國時期的幼稚教育從開始就顯得比較幼稚,因為很少有人大力提倡,也很少有人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在大城市的幼稚園課程設計不是抄襲別人的模式,就是缺乏改革的勇氣,這也就無法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幼稚園教育方法來,也就決定了民國時期幼稚教育的畸形發(fā)展。幼稚教育問題不僅是國家教育的基本問題,也是所有教育的基礎,更是個人一生幸福的關鍵所在,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階段習慣、技能、知識開始起步,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始形成,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客觀地說,民國時期國家在局勢動蕩不安的情況下,積極推動幼稚教育為人才的成長提供了重要條件,其作用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彰顯其應有的價值。

(責任編輯 :李 莉)

Studies on Preschool Educ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ANG Wei

(InstituteofHistory,AnhuiAcademyofSocialSciences,Hefei230051,China)

Preschool education started late in China and developed slowly in modern times. To revitalize the n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so highly regarded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at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law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preschool curriculum norms and basic principles for instruction guidance have successively been formulated. Education sectors hoped that such efforts could somehow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so as to change the backwardness of education in China, but there we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fore, an in-depth stud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of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resent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安徽省重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大師成長生涯及其規(guī)律對新時期拔尖人才培養(yǎng)的借鑒研究”(項目編號 :2013ZDJY034)

2016-03-10

黃偉(1983-),男,湖南麻陽人,歷史學博士,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教育史。

G619.29

A

1674-5310(2017)02-0133-08

猜你喜歡
幼稚園兒童課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讀《幼稚園教材研究》,隨想“課程游戲化”
幼兒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25
六一兒童
MOOC起步,從微課程開始
物理與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亞太教育(2013年5期)2013-04-29 11:46:34
“六·一”——我們過年啦!
橘兔的幼稚園
响水县| 宁南县| 抚宁县| 肥西县| 友谊县| 平泉县| 石首市| 靖远县| 韶山市| 神池县| 荣成市| 资中县| 高清| 突泉县| 缙云县| 登封市| 灵山县| 隆昌县| 三台县| 沅陵县| 益阳市| 鄄城县| 定州市| 称多县| 雅江县| 天全县| 封开县| 晋江市| 塘沽区| 黑水县| 盘锦市| 托克托县| 航空| 沂源县| 大埔区| 嵊州市| 洛阳市| 汕头市| 天全县| 中江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