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想象的“勞動烏托邦”
——“十七年”文學中的城市風景建構

2017-03-10 03:06:10
關鍵詞:革命勞動文學

蔣 祎

(河南大學 文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想象的“勞動烏托邦”
——“十七年”文學中的城市風景建構

蔣 祎

(河南大學 文學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如何建構社會主義城市形象是“十七年”文學城市敘事的目的所在。而與革命天然聯(lián)結在一起的“勞動”無疑是這一時期城市的真正“景觀”。“勞動烏托邦”便在這一時期的城市文本中以不同形式被建構和想象。城市空間的勞動化,超越異化的工人內(nèi)在化勞動意識以及潔化的工人主體形象,“十七年”文學通過一系列敘事處理和文本編碼呈現(xiàn)出了一種想象的“勞動烏托邦”風景。而我們要關注的則是這一“風景”建構的過程是怎樣在文本中通過某種敘事機制或者編碼系統(tǒng)得以實現(xiàn)的。

“十七年”文學;空間;工人;勞動;城市

柄谷行人在《日本現(xiàn)代文學的起源》一書中認為 :“風景一旦確立之后,其起源就被忘卻了。這個風景從一開始便仿佛像是存在于外部的客觀之物似的,其實毋寧說這個客觀之物是在風景之中確立起來的。”*〔日〕柄谷行人 :《日本現(xiàn)代文學的起源》,趙京華譯,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第20頁。同樣的邏輯,與其我們把城市當作一種客觀景觀的話,毋寧說它是在一種認識性裝置的觀照下產(chǎn)生的,這樣的認識論的顛倒更有助于解釋現(xiàn)代文學中城市的“風景之發(fā)現(xiàn)”。“五四”時期,知識分子在啟蒙現(xiàn)代性這種認識裝置的視野下,在一定程度上把城市視為進步、民主、現(xiàn)代的景觀;30年代,都市被新感覺派放在審美現(xiàn)代性認識裝置下進行觀照則是一種病態(tài)、異化、墮落的別樣風景,而在左翼革命家那里,城市又在階級的認識裝置下顯出邪惡、壓迫、反動的力量。而“十七年”文學必須在全新的革命后的語境中書寫城市,因此這時期文學關于城市的敘事必然是以對新感覺派及其它現(xiàn)代文學中涉及城市敘述的斷裂為前提,換句話說,“十七年”文學必須重新確定關于無產(chǎn)階級城市的本質(zhì),重塑一套關于城市的全新話語、形象和景觀。

或許“將消費型城市轉換為生產(chǎn)型城市”的這種政治論調(diào)可以視為文學的依據(jù),而在此基礎上城市的風景也將得以建構。消費—生產(chǎn)的轉換指涉著建設現(xiàn)代民族國家這一現(xiàn)代性的宏大遠景,并且是在“十七年”這樣的反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性的認識下產(chǎn)生的。因為將城市指向大工業(yè)生產(chǎn),所以它是頗具現(xiàn)代意味的。而拒絕市場消費則說明這一反資產(chǎn)階級現(xiàn)代性的性質(zhì)。一言以蔽之,這一時期城市的真正“風景”就是勞動,而這一時期城市的本質(zhì)就是工業(yè)化狀態(tài)。毋庸置疑,在“十七年”的工業(yè)題材小說中,勞動一詞被賦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從消費城市變?yōu)樯a(chǎn)城市,勞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而工人階級或者無產(chǎn)階級的政權天然和勞動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對于工業(yè)題材或者城市題材來說,“勞動”才是這一時期城市風景的真正內(nèi)涵,勞動烏托邦的建構才是敘事真正的方向所在。而這樣的一種“勞動”風景是如何得以建構的仍然是我們所要關注并試圖去揭示的。

“十七年”文學中城市的空間呈現(xiàn)集中在工廠、車間、礦山而不再是現(xiàn)代文學中的舞廳、咖啡廳、高樓大廈,這本身就標志著消費空間向生產(chǎn)空間、私人空間向公共空間的轉移。當然,某些消費都市的景觀經(jīng)過演化改造得以保留。而城市中的人也從都市漫游者向生產(chǎn)勞動者轉化,消費空間因其物質(zhì)形態(tài)的被取締而失去在文學中的表述價值和意義,而生產(chǎn)空間則成為幾乎是惟一性的場域。生產(chǎn)空間置換消費空間則是無產(chǎn)階級城市本質(zhì)是工業(yè)化形態(tài)這一先驗結論的空間表征。換句話說,無產(chǎn)階級或者社會主義城市的本質(zhì)是通過在文本中(排斥消費空間)和在運動中(完成了對消費空間物質(zhì)性態(tài)的改造或者取締)的雙重拒絕完成的。

如果說城市的消費空間能夠通過強制取締使其在文學上失去被表述的權力從而已經(jīng)不具備構成對生產(chǎn)空間的威脅,那么處理私人空間顯然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得以完成,因為私人空間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家庭空間重合的,而家庭則是社會乃至城市的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悖論在于,城市的形態(tài)構成和組織必然離不開家庭這一私密空間,而家庭空間是游離于城市工業(yè)化這一本質(zhì)形態(tài)之外的。但是換個角度來說,私人空間的保留卻讓敘事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即我們能夠通過文本敘事窺視它是如何將私人空間轉化成為公共勞動空間的,而我們要考察的也正是這一過程在文本中的具體體現(xiàn)。

出版于1960年的電影文學劇本《萬紫千紅總是春》在一般意義上被視為女性解放的典型文本。它講述了在大躍進時期女性沖破家庭的藩籬,通過“里弄生產(chǎn)組”這一新組織形式參與到國家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的過程中。而這一時期,農(nóng)村合作化運動也促使農(nóng)村婦女解放出現(xiàn)新的浪潮,這在同樣是文學劇本的《李雙雙》中有著清晰的體現(xiàn)。如果再將視野擴大來講,女性解放在這一時期則還以多種形式出現(xiàn)在文學文本之中。當然,這一類型的婦女解放主題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的解放區(qū)文學特別是趙樹理的小說當中,如《孟祥英翻身》等。

但是在此,我們并不是在性別視域下觀照《萬紫千紅總是春》的,雖然它是此角度的最佳研究對象。問題在于我們是把它當作一個城市文本來研究(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在城市),更可以將其作為空間文本進行分析。女性解放的過程在此意義上就變成了女性從家庭空間/私人空間向生產(chǎn)空間/公共空間轉移。由于市民社會這一處在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公共空間沒有形成,國家與家庭這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空間形式便直接形成了對立。在現(xiàn)代文學中,正如劉禾所說 :“個人必須首先從他所在的家族、宗族或其他傳統(tǒng)關系中‘解放’出來,以便使國家獲得對個人的直接、無中介的所有權?!?劉禾 :《跨語際實際 :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xiàn)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 :生活·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第122頁?,F(xiàn)代文學中個人從家庭的束縛中掙脫出來進而融入國家這樣的大家庭,是符合家庭—國家這樣的自下而上的流向的,而在“十七年”中,則是國家逐漸滲透到家庭中,即國家—家庭這樣的自上而下式的權力滲透的過程。在《萬紫千紅總是春》中,王彩鳳、蔡桂貞、陸阿鳳等家庭婦女紛紛從家庭這一私人空間中走了出來,參與到集體勞動和大躍進時期的工業(yè)化運動之中,比如文本中的里弄生產(chǎn)組分為縫紉組、玩具組、刺繡組、紙盒組等等,不同的家庭婦女被分到不同的組中勞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由此,“勞動”這一原本存在于公共空間或者生產(chǎn)空間的話語形態(tài)和實踐行為逐漸向里弄和家庭等私人空間滲透并將其強勢納入自身的范疇之內(nèi)。

在“十七年”文學中,真正代表著勞動的公共空間無疑是工廠,而像里弄、家庭空間本來都是游離于勞動空間之外的,因此里弄生產(chǎn)組這一在大躍進時期誕生的新型組織無疑有著其巧妙性所在,它在私人空間(家庭)與國家空間(勞動生產(chǎn))之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中間地帶(里弄生產(chǎn)組),而其實質(zhì)則是私人空間與公共勞動空間的相互妥協(xié)而出現(xiàn)的緩沖地帶。因里弄生產(chǎn)組的出現(xiàn),上述悖論(城市的形態(tài)構成和組織必然離不開家庭這一私密空間,而家庭空間是游離于城市工業(yè)化這一本質(zhì)形態(tài)之外的)得以有效解決,女性走出家庭但是又并未脫離家庭,私人空間得以向公共勞動空間轉化但又保留其基本形態(tài)。這就是《萬紫千紅總是春》等文本將私人空間進行勞動化改造的基本模式和邏輯所在。

關于“勞動”一詞及其涵義的變遷,研究者們早有過精彩的闡釋和分析。蔡翔認為馬克思通過對勞動的深刻分析提出的“勞動價值論”確立了無產(chǎn)階級的主體性地位,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思想先驅和啟蒙者們對勞動的定義明顯顯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本土化的努力。而真正將勞動神圣化并將其作為工農(nóng)階級進行革命的動力支持的則是通過毛澤東的一系列的理論論述得以完成的。由此,勞動貫穿著整個20世紀中國左翼思想,而這一概念也在這一思想體系中得以豐滿成熟。

當無產(chǎn)階級奪取政權,工人階級成為國家、城市的主人后,“勞動”的本質(zhì)便被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來,與此同時,傳統(tǒng)觀念中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被徹底顛覆,工人階級的勞動潛力和激情也被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出來,勞動使得工人階級的歷史主體性被建構出來。勞動不僅僅是鄉(xiāng)土民間倫理的“勞動美德”在城市中的空間呈現(xiàn),更是建設社會主義乃至共產(chǎn)主義這一遠大的現(xiàn)代性目標對于工人階級的巨大價值召喚力量。因此,工人階級的勞動也被賦予了價值的雙重性,即現(xiàn)代工匠精神(民間倫理的工人式轉喻)和革命者意識,也就是現(xiàn)代+革命。

在這一時期描寫城市工業(yè)的小說中,我們可以處處看到勞動產(chǎn)生的力量 :

韋珍,頭一回看見這移山倒海似的勞動場面!韋珍,頭一回和這么多創(chuàng)造世界的人一塊激烈地戰(zhàn)斗!韋珍,頭一回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怎么像獲得法術似的,一下子變得寬闊、高達、威武。她小的時候夢想的大力士和童話中的巨人,比起這幫工人來,渺小而又渺??!*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56頁。

也可以看到勞動產(chǎn)生的價值 :

這兒音響是復雜的,宏壯的;人們敏捷的動作都表現(xiàn)著智慧和力量,閃來閃去的各種光和顏色,更增加了動的工場的美麗——這種景色,曾經(jīng)使歷來的無數(shù)工人們迷戀過,但是他們不久以前才知道 :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勞動者,工場就一無所成,美麗也不存在。他們不久以前才知道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是從工場里制造出來的。他們是世界上的功臣和主人。*草明 :《火車頭》,《草明文集》第三卷,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年,第854頁。

當然,還有勞動可以產(chǎn)生愛情,在《百煉成鋼》中,秦德貴正是通過勞動的形式使孫玉芬回到了自己的身邊。

如果我們承認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沿用著或者與資本主義工業(yè)化共享著同一現(xiàn)代性邏輯和模式的話,那么我們就不得不面對社會主義勞動是否存在異化的問題。在馬克思看來,“在奴隸勞動、徭役勞動、雇傭勞動這樣一些勞動的歷史形式下,勞動始終是令人厭惡的事情,始終是外在的強制勞動,而與此相反,不勞動卻是‘自由和幸?!?馬克思 :《經(jīng)濟學手稿(1857-1858)》,馬克思、恩格斯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頁。。所以,對于馬克思而言,“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chǎn)在內(nèi),所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勞動在馬克思那里都被歸結為異化勞動,它是社會生產(chǎn)組織的特殊形式,最終必然會被歷史所超越,這也是社會主義本真勞動所指向的‘自由的、全面的’幸福遠景”*徐剛 :《勞動烏托邦的建構——試論50到70年代工業(yè)文學中“勞動”的意義》,《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而事實上,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及其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內(nèi)部組織形式與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形式如出一轍。這一工業(yè)化現(xiàn)代生產(chǎn)組織形式無疑有勞動異化的危險,而如何將異化勞動轉化為自由幸福的勞動是社會主義中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賦予工人階級主體巨大的力量,將被動性的勞動徹底轉化為主動性的勞動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勞動所采取的惟一解決勞動異化的方式。“不僅機器不是對象,工廠也不是對象,一切都內(nèi)化為我們自身的一部分?!?蔡翔 :《革命/敘述 :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75頁。這一工人階級內(nèi)在化的實踐過程顯示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特性和社會主義解決異化勞動的努力。而這樣的內(nèi)在化實踐同時也被表述為身體政治 :“我們要把每一個人,每一臺機器,每一分錢,和每一分鐘都充分地,有效地用在五年計劃的建設事業(yè)上!厲行節(jié)約,人人有責!我們必須節(jié)約原材料,降低產(chǎn)品成本和商品流轉費用;必須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減少以至消滅廢品,必須愛護機器、工具,延長機器和工具的壽命;在基本建設中必須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工程質(zhì)量。貫徹‘好、快、省、安全’的方針!我們一定要認真遵守各種規(guī)程,經(jīng)常地、自覺地鞏固勞動紀律。每一個人都要以國家主人翁的負責的態(tài)度,和各種浪費現(xiàn)象作斗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guī)匯編(1955年7月—12月)》,北京 :法律出版社,1956年,第852頁。轉引自蔡翔 :《革命/敘述 :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第375頁。而這種內(nèi)在化身體化,不僅以政策的方式得以確定,而且在小說中被具體化形象化,又以另類極致美學體現(xiàn)了出來?;蛟S我們可以借用徐剛對此的分析來闡明,在《勞動烏托邦的建構——試論50—70年代工業(yè)文學中“勞動”的意義》一文中,徐剛借用李楊對《紅巖》的虐戀分析引出了“勞動美學”與“犧牲美學”的辨證關系。根據(jù)李楊分析,“在《紅巖》中,受刑越重的人反而顯得越不可戰(zhàn)勝,對暴力的接納與承受成為他們通向神行的資本”*李楊 :《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jīng)典再解讀》,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1頁。。而這種通過身體刑罰使精神升華的現(xiàn)象再次在革命后的工業(yè)化時代上演。在《乘風破浪》《百煉成鋼》中,主人公李少祥和秦德貴都是以身體受傷的代價保證了生產(chǎn)的勝利,革命斗爭中“向死而生”的犧牲美學被革命建設中“向死而生”的勞動美學所置換。這種內(nèi)在化產(chǎn)物的“勞動美學”試圖通過主體被意識形態(tài)和烏托邦召喚出來的巨大解放力量,以身體暴力的形式?jīng)_破異化的牢籠到達勞動自由和幸福的境界,也就是通向神性之路。但是問題仍然在于只要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共享著“工業(yè)化”這一現(xiàn)代性邏輯,被召喚出來的解放力量就會在這一異化的勞動結構之中一點點被消磨、蠶食并最終被異化所同化,而所謂的試圖用上述極致暴力的“勞動美學”方式克服異化儼然成為了一種更高形式的異化(一種以生命為代價的對于勞動的完全臣服和被奴役)。

其實上述關于“勞動”的討論涉及的問題類似于康德意義上的“美”與“崇高”的區(qū)別??档抡J為 :“對于自然之美,我們必須在我們自身之外去尋求其存在的根據(jù),對于崇高則要在我們自身的內(nèi)部,即我們的心靈中去尋找,是我們的心靈把崇高帶進了自然之表象中的?!?〔日〕柄谷行人 :《日本現(xiàn)代文學的起源》,第20頁。而在“十七年”文學中所發(fā)現(xiàn)和想象的種種“勞動美”其實更確切地說是“勞動的崇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chǎn)力遠遠落后于馬克思意義上的生產(chǎn)力極大提高的社會,因此,人們在生產(chǎn)手段落后、耗費極大體力的勞動中獲得的不再是“解放”“自由”和“美”。問題是又如何解釋“十七年”文學中人們對于勞動的敬仰和推崇呢?那就是“崇高感”的獲得,崇高來自不能引起快感的對象之中(艱難的體力勞動),而將此轉化為一種快感的是主觀能動性,因此,這也就在理論上解釋了為何工人主體性的獲得如此重要!

如何妥善處理性別尤其是女性及其所引發(fā)的情愛關系,在“十七年”文學文本中至關重要,因為這種情愛關系放置在“十七年”的政治歷史語境中往往被視為一種瓦解興新力量的異己因素。因此,如何處理便顯示出了文學敘述及文本編碼的重要性。而我們處理的方式似乎總逃脫不了“不僅那些看起來好像是關于個人和力比多趨力的文本,總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來投射一種政治”*〔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遜 :《處于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張京媛編 :《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239頁。這樣的一條路徑。將個人和力比多通過編碼轉換機制最終指向政治,瓦解的異己的因素置換為動力的利己因素的路徑,以這種方式完成對性欲、情愛的政治潔化不得不說是一種最佳的處理方式,而重要的則在于這種轉喻過程是怎樣在文本之中發(fā)生的。“十七年”城市文本中,非理性的感覺存在絕大部分已經(jīng)沒有被書寫的空間和權力,而微妙的兩性以及情愛關系還是頑強地殘存下來,但是這種微妙的無意識的書寫還是被有意識地政治化了,或者是這種情愛關系本身就是為了政治隱喻而有意識地被呈現(xiàn)出來的。不管怎樣,我們關注的是在文本中的實然怎樣通過敘事隱喻轉化成為應然的。

《百煉成鋼》是艾蕪涉及到工業(yè)化題材的一部小說,主要是圍繞著煉鋼廠九號爐快速煉鋼的技術革新而展開的故事,當然包括領導之間、工人之間、男女之間的復雜關系,其中涉及到了主人公秦德貴、工友張福全和女工人孫玉芬之間的三角戀愛關系。小說中寫到秦德貴喜歡孫玉芬,但是沒有大膽表達,而張福全則主動追求孫玉芬,當秦德貴看到兩人在一起時,心情十分低落。秦德貴無法控制孫玉芬和張福全在一起對自己形成的去勢焦慮,但是文本并沒有讓這種去勢焦慮主宰影響著敘事的走向,而是通過某種機制尋求迅速擺脫。于是,秦玉貴的“何況她還是那樣的人,正如俗話說的水性楊花,見一個愛一個,有什么值得自己獻出心來”*艾蕪 :《百煉成鋼》,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199頁。的對于孫玉芬的心理懲戒的情節(jié)自然就出現(xiàn)了,因為擺脫這種去勢焦慮的機制履行的是“通過對有罪的對象的貶值、懲罰、或拯救來加以平衡的”*〔英〕勞拉·穆爾維 :《視覺快感和敘事性電影》,周傳基譯,《影視文化》1989年第1期,第231頁。,于是秦德貴的去勢焦慮得到了象征性臆想性的克服。

或許是擔心上述主人公解決的這種機制或者稱之為“儀式”不能進行根本性的解決,于是小說對秦德貴的心理進行了徹底升華 :“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yè),正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比較起來,屬于個人的私事,真是太渺小了?!沂悄阒覍嵉膬鹤樱沂亲類勰愕?,為你流過血,現(xiàn)在還是要為你犧牲一切!”*艾蕪 :《百煉成鋼》,第199頁。當然,這種心理或者精神升華單靠自身的力量無法完成,于是文本便引入了一種權威或者父權結構來進行引導,那就是代表著意識形態(tài)的黨委書記梁景春的告誡 :“秦德貴同志,你該考慮下子,個人的利益是要服從集體的利益?!?艾蕪 :《百煉成鋼》,第197頁。在法和秩序(黨委書記梁景春)的控制下,敘事的動力線進行了一種平行的移動和置換,情愛的敘事被揚棄,代之以革命的敘事。個人的力比多被革命工作以法和秩序的名義進行了無條件的置換。

而同樣情況出現(xiàn)在張福全和孫玉芬二者的關系之間,張福全為了討好孫玉芬,竭力投入到快速煉鋼法之中以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情愛的敘事同樣與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編碼混合在一起,只有完成好革命工作,情愛的敘事才能得以進行下去。通過丁春秀的口得知 :“以前圖男人有田地又有錢,現(xiàn)在呢,就喜歡你工作好,能做勞動模范?!?艾蕪 :《百煉成鋼》,第182頁。而張福全也這樣想 :“搞不出快速煉鋼,自然也就搞不出新紀錄,那么,皮鞋是買不到她的心的。”*艾蕪 :《百煉成鋼》,第182頁。因而張福全克服孫玉芬對自己的去勢焦慮同樣是借助于意識形態(tài)(革命工作)得以完成,但是區(qū)別在于意識形態(tài)(革命工作)之于秦德貴而言是內(nèi)化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它是對于個人的力比多的徹底揚棄。而在張福全這里,意識形態(tài)動力(革命工作)只是實現(xiàn)其個人的力比多的手段,目的是使自身的情愛得以繼續(xù)(贏得孫玉芬的肯定)。小說最后的結局也昭示這兩種克服機制的成敗以及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表面上講,張福全也是把個人的力比多向意識形態(tài)領域轉移,究其本質(zhì)仍是將意識形態(tài)作為實現(xiàn)其欲望的手段,個人的力比多仍停留在原始狀態(tài),最后對九號鍋爐漏鋼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得使力比多不經(jīng)升華的決定行動”*馬軍驤 :《〈上海姑娘〉 ——革命女性及“觀看問題”》,唐小兵編 :《再解讀 :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tài)》,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86頁。)。對于秦德貴來說,去勢焦慮的成功克服得益于在父權、法、秩序(梁景春)的指引下完成了升華,內(nèi)化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他能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平爐,防止煤氣事故的發(fā)生(個人力比多驅力升華后的行動)。最后當秦德貴冒著生命危險成功地保護了國家財產(chǎn)之時,他不僅克服了女性對于自己的成功焦慮,還使得孫玉芬徹底地歸順了自己。在孫玉芬眼里,秦德貴作為男性的特征與意識形態(tài)的形象融為了一體。換句話說,孫玉芬歸順的并不是作為性別個體的秦德貴,而是作為意識形態(tài)象征形象的秦德貴。

上述兩男一女的情愛敘事線已通過重新編碼被徹底地置換為了一場“尋父”之路。秦德貴從個人力比多的原始階段經(jīng)過去勢焦慮并克服這種焦慮最終完成了精神升華,皈依于“象征之父”的懷抱,而孫玉芬最后向秦德貴的歸順也是投入到了“象征之父”的懷抱,秦德貴的情愛敘事線索和孫玉芬的戀愛敘事線最終分別實現(xiàn)了向“父子”和“父女”秩序的讓渡、認同和回歸。而惟一把兩性關系看作是個人情愛的張福全不僅沒有得到愛情,而且被徹底地拒斥在秩序之外。

至此,空間轉化、潔化敘事、工人神圣化勞動分別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參與到了城市的勞動烏托邦建構之中。重要的或許不只是在于城市呈現(xiàn)什么樣的形態(tài),更在于這樣的形態(tài)是如何被敘述出來的。私人空間向公共空間的轉化,情愛敘事被革命敘事所置換等等,“十七年”文學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編碼、轉述、置換和隱喻等敘事縫合機制完成了對于無產(chǎn)階級城市文學形態(tài)的自我想象和重新命名。

蔡翔在其《革命/敘述》一書中這樣形容革命后中國的焦慮所在 :“中國革命絕不會僅僅滿足‘努力與中國的工業(yè)化’,也就是建立一個資本主義化的‘現(xiàn)代中國’,相反,它始終致力的,是一個社會主義的‘革命中國’?!?蔡翔 :《革命/敘述 :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第275頁。而后又闡述了革命中國與現(xiàn)代中國之間的依存關系 :“問題卻在于,‘革命中國’必需依托于‘現(xiàn)代中國’。也就是說,當中國革命明確了自己的現(xiàn)代化的政治訴求,那么,大到民族國家的建構框架,小到單位企業(yè)的科層管理,現(xiàn)代性都不可避免地滲入其中?!?蔡翔 :《革命/敘述 :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第275頁對于同樣的問題,李楊在其書中有過類似的敘述:“非西方國家要反抗西方,就必須組織起‘我們’的性質(zhì),即建立起一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而一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組織過程,又完全是一種認同西方的過程。”*李楊 :《抗爭宿命之路》,長春 :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29頁。從民族國家的建構到科層制官僚化乃至工業(yè)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共享著同一現(xiàn)代性追求,在此情況下,“如何才能保證這一中國是革命的,而不僅僅是現(xiàn)代的”這樣的社會主義中國的身份辨識便成為一個問題、一種焦慮深植于社會主義前30年當中?;氐缴鐣髁x城市敘事,革命中國與現(xiàn)代中國轉換成為了革命城市與現(xiàn)代城市。革命城市必定是一個現(xiàn)代城市,而現(xiàn)代城市如果不經(jīng)改造就只是資本主義的現(xiàn)代城市,所以重要的并不是城市的現(xiàn)代性,而是城市的革命性。如何保證革命后的城市不只是現(xiàn)代的,更是革命的,那就是“勞動”的風景之確立?;氐奖刃腥说膯栴},本文探討的正是“通過還原其背后的宗教、傳說或者某種意義而被發(fā)現(xiàn)的風景”*〔日〕柄谷行人 :《日本現(xiàn)代文學的起源》,第2頁。,“十七年”文學中城市的“風景”即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這樣的認識論裝置中發(fā)現(xiàn)的?;蛟S以上所體現(xiàn)的正是作為“勞動”的風景這一建構過程在敘事文本上的顯影。

(責任編輯 :王學振)

The Imaginary “Labor Utopia”——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Image in the Seventeen-year Literature

JIANG Yi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China)

How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city image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urban narrative in the seventeen-year literature, while “l(fā)abor” naturally linked to revolution is the real urban “l(fā)andscape” during that period. And labor Utopia was constructed and imagined in different forms in the texts of that period. Through a series of narrative treatment and text encoding, a landscape of imaginary “l(fā)abor utopia” has been presented in the seventeen-year literature, such as the labor-oriented urban space, the workers’ internalized labor consciousness transcending alienation, and the clean principal image of workers. Our concern lies in how such a process of “l(fā)andscape” construction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text by virtue of some narrative mechanism or encoding system.

the seventeen-year literature;space;workers;labor;the city

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哲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思潮”(項目編號 :2016-CXTD-03)

2016-12-15

蔣祎(1992- ),男,河南新鄉(xiāng)人,河南大學文學院2015級博士生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I206.7

A

1674-5310(2017)02-0022-06

猜你喜歡
革命勞動文學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熱愛勞動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丰都县| 宁武县| 武冈市| 孟连| 会泽县| 隆德县| 赤水市| 临沂市| 杭锦旗| 清镇市| 抚远县| 胶州市| 阿拉尔市| 宜阳县| 朝阳区| 安阳市| 英德市| 个旧市| 阿拉尔市| 定陶县| 三明市| 九江市| 巩义市| 东海县| 许昌县| 浏阳市| 三明市| 皮山县| 河源市| 卢湾区| 常德市| 高雄县| 荆门市| 辛集市| 云南省| 太仓市| 屏东县| 峨边| 志丹县| 保康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