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福林
【關鍵詞】夯實基礎;直觀呈現(xiàn);強化輔導;學困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60-0066-02
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學困生的出現(xiàn)不可避免?!皩W困生”是指對學習消極懈怠、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達到預期學習目的的學生。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提出了掌握學習理論,他認為:通過改善方法策略,同時進行常規(guī)性的輔導,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借鑒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幫助學困生改變學習困難狀態(tài)。
1.夯實基礎,避免惡性循環(huán)。
布盧姆在掌握學習理論中指出,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在于知識基礎單薄。由于數(shù)學知識間的聯(lián)系性較強,前面學習的知識往往是后面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在舊知識的鋪墊下逐層升級。如果學生不能及時掌握前面所學的知識,就會阻礙后面知識的學習,甚至會導致“雪球越滾越大”的后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幫助學困生腳踏實地掌握好每個知識點,增強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和興趣,才能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的數(shù)學認知系統(tǒng),推進集體學習的進程。
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上“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由于這部分知識環(huán)環(huán)相扣、聯(lián)系緊密,如果學生沒有掌握長方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就很難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教師要密切關注各知識點與其他領域的聯(lián)系,在緊扣認知聯(lián)系的基礎上,力求避免學生出現(xiàn)連鎖誤差。教師要從每一次教學入手,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認知能力,從而有效避免學生出現(xiàn)認知困難。
2.直觀呈現(xiàn),避免云遮霧罩。
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改善學困生的學習困境必須順應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否則一切方法都將失去意義。由于學困生的數(shù)學知識漏洞是長期形成的,隨著學習的深入,他們的學習困難將與日俱增,最終導致其數(shù)學學習舉步維艱。在教學中,教師應直觀呈現(xiàn)相關知識點,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激情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基于學情,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方案:(1)知識回顧:要求學生課前復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幫助學困生回顧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2)猜測:出示一組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將它們放到方格紙上,讓學生猜測哪個圖形的面積更大。直觀的圖示和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3)動手操作: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進行分割和拼接,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最后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教學起點,幫助學困生輕松地打開新知識的大門;還可以分散學習難點,引導學生逐個擊破,讓學困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探索,品嘗挑戰(zhàn)成功的快樂;還可以放緩腳步,緊扣基礎,盡可能保持課堂的原生態(tài),兼顧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教學重難點的掌握,使學困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3.強化輔導,避免渾水摸魚。
學困生學習基礎薄弱,知識掌握不牢固,知識體系中漏洞較多,對教師課堂上講的概念往往一知半解,不能充分地領會,致使數(shù)學學習停留于表面,無法達到深入的理解。這些問題僅靠課堂上的時間是無法解決的,教師需要合理利用課外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強化輔導,查漏補缺,幫助他們修復知識漏洞。首先,當學困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理解困難、理解不透徹的現(xiàn)象時,教師要善用課余時間,及時跟進,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學困生糾正錯誤,讓他們將錯題、難題在專門的錯題本上再做一次,力求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其次,針對學困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在放學后進行單獨輔導。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進步,及時表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激發(fā)他們努力學習的上進心。最后,教師要讓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加盟進來,可以根據(jù)學情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當小組成員遇到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解決。如此,對學困生的輔導將擺脫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束縛,真正做到卓有成效,讓每位學困生擺脫學習困難,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痹跀?shù)學教學中,學困生脫“困”是一項周期長、系統(tǒng)復雜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傾注更多的愛心和關懷。教師可借鑒上述策略,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真正做到“人人學習數(shù)學,人人收獲數(shù)學”。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