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學生的大膽提問和質疑,打亂了老師預先設計好的課堂教學計劃. 但這堂“意外”的復習課放飛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關鍵詞】意外;高三;復習課
由于學生的大膽提問和質疑,打亂了老師預先設計好的課堂教學計劃. 但這堂“意外”的復習課放飛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在銀川市第六中學高三年級“宏志班”的一堂數(shù)學復習課上,筆者按照提前預設的復習方案,進行如下習題的講解:
題目曲線C:[KF(]x[KF)]+[KF(]y[KF)]=1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的最小值為[ZZ(Z][ZZ)].
筆者展示完這道題目以后,很多學生首先想到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來求解,這恰好和筆者備課時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就胸有成竹地往下引導學生共同分析. 采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時,急需要畫出曲線C. 但在畫圖時遇到了困難,在課堂上筆者對學生做了如下引導.
師從已知的方程中,大家能看出x和y的取值范圍嗎?
生x,y∈[0,1].
師曲線C好畫嗎?
生難啊?。ㄟ@時很多學生立刻自發(fā)地議論起來).
過了一會兒,看到很多學生很困惑,為了節(jié)約課堂教學的時間,筆者又做了如下引導.
師能否將曲線C看成函數(shù)的圖象!請大家看一下x∈[0,1],對應的y的值唯一嗎?
生唯一. 噢?。ê芏鄬W生眼前一亮,很激動的樣子)可以看成函數(shù)的圖象!所有學生都豁然開朗.
這時很多學生就自覺地動手計算起來(老師并沒有進行提醒),最后得到如下函數(shù)
生上述函數(shù)圖象的草圖如何畫呀?
可能是由于我們剛剛復習完函數(shù)的導數(shù),知道利用導數(shù)可以分析函數(shù)圖象的緣故,通過短暫的討論,絕大多數(shù)學生很快就達成了如下共識(為了簡潔明了,將課堂上達成的共識用“思維流程圖”的形式進行表述).
這位同學講完以后,課堂氣氛變得很熱烈,老師和學生都非常高興,筆者趁機表揚并總結:“堪稱基本不等式的完美應用!殊途而同歸!”,一些同學不言自語道:“原來數(shù)學很美呀!”,筆者補充:“數(shù)學反映的是和諧之美、是規(guī)律之美!我們學習數(shù)學不只是為了參加高考,更重要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為探求未知和解決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種數(shù)學之美只有通過深入思考才能體會出來,大家要向這位同學學習!為了高考能考出好的成績、為了未來的發(fā)展,大家努力吧!”.
剛才這位同學的想法也調動了筆者和其他同學思考的積極性,所以筆者繼續(xù)詢問有無其它的解法,但大家思考和討論中遇到了困難,思考沒有取得進展. 為了打破僵局,在上述思路的基礎上,筆者馬上又想到上述過程還有不同的途徑,這時筆者引導學生對過程①繼續(xù)討論,最后得到下面兩個正確的方案.
課堂進行到此時,學生開闊了眼界,筆者趁勢教育學生學數(shù)學要仔細琢磨,不能輕易放過任何細節(jié),一定要勤思,一定要多思,一定要深思,思考之后還要進行討論,討論是出真知和不斷完善的很好方式,教育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上要敢于發(fā)言,大膽質疑. 這時,很多同學非常激動,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但筆者和學生并沒有就此止步,筆者雖然為完不成預設的教學內容而擔心, 筆者還是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究, 發(fā)現(xiàn)過程②也可以用上述兩種方案加以解決. 看到學生熱情很高,筆者完全打消了往下繼續(xù)新的教學內容的想法,順勢利導向學生提問:還有其它方法嗎?這時有學生回答說:“出現(xiàn)根號,這樣的題目一般可以用換元的方法加以解決, 我們?yōu)槭裁床挥脫Q元法求解?”.
師(接著追問):那該怎么換元呢?
此時僅為特殊情況,對x∈(0,1)的一般情形沒有進行討論,這種換元是錯誤的!筆者趁機教育學生在平時的復習中要克服思維定勢的習慣,在用換元法求解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換元之后新未知元的取值范圍、舊未知元和新未知元之間的對應關系,這也是用換元法求解問題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那么該怎樣換元呢?(筆者接著追問)學生又開始討論起來,筆者也參與到討論之中,得到了如下正確的思路.
利用三角換元法將問題進行了有效轉化,順利地解決了問題,但這種思路顯得有點繁瑣和多此一舉, 因為筆者感覺可以用代數(shù)換元法解決問題,但筆者沒有直接講述. 這時筆者又故意提問學生,不用三角函數(shù)可以換元嗎?
生老師,也可以用代數(shù)換元法!
筆者讓學生說出思路.
這時已經快下課了(師生共同做了簡單的小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問題,殊途而同歸,采用的方法不同,感受自然不同,原本用數(shù)形結合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準備進行下面的教學內容時,由于學生的大膽提問和質疑,打亂了預先設計好的教學計劃和內容. 但一堂課下來,放飛了思維,筆者和學生都感覺收獲很大. 著名特級教師楊世明老師曾在評課時說過“事實上,學生的發(fā)難性、尖銳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甚至怪問題),是一種非常難得的教學資源,它往往把筆者們平淡無奇的課堂討論引向深入,運用及時得體,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見文[1]). 按部就班的教學當然是教師授課的主流,但“意外”的課應當多一些較好. 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修養(yǎng),調動和增進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在教學中我們要更加注重過程,要引導學生敢問、善問,這是教書育人賦予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洪雙義,楊世明,王光明. 一種新型的數(shù)學教育方式:GH——對“MM教育方式”的實驗探索[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蘇克義(1977—),男,甘肅通渭人,應用數(shù)學碩士,全國初等數(shù)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銀川市“于全高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曾獲“中國中青年初等數(shù)學研究獎”、“銀川市優(yōu)質課比賽一等獎”、“銀川市數(shù)學專業(yè)競賽一等獎”.參編多部書籍,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