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地區(qū)橫縣百合鎮(zhèn)中心學校 覃天宣
前段時間在雜志上看了一個印度尼西亞童話,感觸頗深。說的是有個叫奇諾的孩子,他的家里很窮,媽媽讓他到森林里去拾柴。在拾柴的過程中,奇諾得到了兩件寶貝:魔碗、魔鞭。這兩件寶貝先后被他貪心的姨媽騙走了。奇諾兩次空手而歸,媽媽并未責備他,但也不給他出主意,而是讓奇諾自己回到森林去解決遇到的問題。第三次,奇諾在森林中又得到了一件寶貝——魔繩。他的姨媽故伎重演,想再次騙走魔繩時,奇諾不僅不聽信姨媽的謊言,反而設計用魔繩把姨媽緊緊捆住,并借機要回了屬于自己的能使他母子倆過上好日子的魔繩和魔鞭。
孩子的事,交給孩子去處理。在這個童話中,母親做得非常好!讓孩子在自己處理問題的同時,也學會如何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覺得在教學上我們也應該學學這位母親的做法。有些老師每當在教學上發(fā)現(xiàn)學生不能解答某個問題時,往往直接告訴學生解題方法,甚至還沒給學生嘗試解答,就告訴方法,而剝奪了孩子們思考的空間。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包攬,卻抑制了孩子們的思維發(fā)展。我們要學那位母親,不要包攬得太多,而應放飛孩子獨立思考的翅膀和培養(yǎng)他們處事的膽量。當孩子們在做某道題不能很快解答時,做老師的不要急著告訴他們答案,而應讓他們繼續(xù)思考。
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學生的獨立思考、互相討論、釋疑解難的過程就是自己發(fā)現(xiàn)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應重視這種發(fā)現(xiàn)學習,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究新知識。比如我的學生在做這一道思考題:把一塊長15厘米,寬10厘米,高5厘米的木塊平均分成兩塊后,木塊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看圖并想了好久都找不到答案,直嚷太難了不會做。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解題方法,只要求他們用兩本書拼一拼,拆一拆,自己去尋求結果。學生做了,并很快找到了答案,原來只是在原木塊的表面積上增加了兩個橫截面的面積,即15×10×2+15×5×2+10×5×4=650(平方厘米)。而且他們還找到這樣的規(guī)律:每同樣的方法分割一次,木塊的表面積就增加兩個橫截面的面積。如果當時我演示給他們看,并告訴結果,那學生就沒有思考的余地了。讓學生在拆拼中去分析問題,探求結論不是更好嗎?
我們知道,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是為了不教。而一節(jié)成功的課,不在于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而在于學生能主動去探究、理解、掌握和運用新知識。因此,我們不只是在習題中讓孩子們自己去求解,在新內容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特征”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先找出這些數(shù)的一些倍數(shù),然后分組討論這些倍數(shù)都有哪些特征。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求解,就能加深對能被2、5、3整除的數(shù)的概念的認識,而不用去死記硬背。象在教學“圓柱體體積的計算”時,我們也應要求學生在拆拼轉換圖形中去探求計算方法。學生通過把一個圓柱體拆開,再把它拼成一個長方體,發(fā)現(xiàn)圓柱體的底面積剛好等于長方體的底面積,而圓柱體的高剛好等于長方體的高。經(jīng)過小組討論,比較,可以把前面學習的長方體體積公式代替圓柱體的體積公式,歸納出——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這樣由學生自己去操作,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會學得明白,記得牢。而且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并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互助精神。
在這里,我再一次呼吁:難題,讓孩子自己去求解!如果我們管得太多,包攬得太多,學生就越依賴,加在他們身上的繩索就越多,思維就越遲鈍。等到我們認為他們已學到了方法,可以讓他們去單飛時,也許孩子們早已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